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国际化水平

在全球化时代谈论中国大学的“短板”,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国际化程度低”。相比之下,香港各大学因其特殊的历史传统以及现实的制度安排,在这方面明显占优势。于是乎,辨析内地学生为何选择港校,以及为何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上香港的大学位置靠前时,最“毋庸置疑”的说法是:人家国际化水平高。

此说大致可信,但也不无可议处。因为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牵涉教师的构成、课程的设计、成果的发表、舞台的建构、学生的体验等,必须逐一分辨,方能明白何处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哪些是容易达成的目标。

第一次拿到香港中文大学教职员名录,发现每位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以及讲座教授的名字后面,都有简注:哪个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一目了然。不用说,大都是欧美名校的博士。初看很震撼,仔细想想,那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以北大为例,我算是第一批文学博士,此前毕业留校的老师,都没有博士学位(也有日后补念的),但这不等于他们学术上不行。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再过十年,内地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有博士学位,只是不见得非出自欧美名校不可。

招聘教师时格外迷信欧美名校学历,乃今日东亚各国大学不自信的表现。我承认哈佛、耶鲁在整体学术水平上高出北大、清华一截,但校方之所以对欧美名校毕业生高看一眼,其实还有小算盘—在英美学术期刊上发论文,对提高大学排名有帮助。内地高校教授以“土鳖”为主,SCI人均产量肯定不如香港的大学。10年前,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时,也曾提出外语授课的要求,此高论因未顾及中国国情以及专业设置(比如,是否有必要在中国用英语讲授《文心雕龙》),被嘲笑得一塌糊涂。

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语言为“两文三语”,即英文、粤语、普通话。相对于北大来说,港中大用英语授课的科目要多很多。在这个意义上,说后者比较国际化,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说的是“学术视野”而非“工作语言”,那就很难一概而论了。

没做过仔细统计,一个直观感觉是:北大学生见识“国际著名学者”的机会,比港中大的学生还多。这不全是北大校方的功劳,而是国家实力在支撑。中国内地之迅速崛起,吸引了无数好奇的目光。而北大作为学术乃至政治的“绝佳舞台”,其魅力远超过港中大。这就难怪其很容易邀请到一流的学者、作家、企业家乃至政治家—之所以把政治家放在后面,因其出场很大程度属于政府安排,不是北大想请就能请的。

单有这些撑门面的“大腕”还不够,各院系都有自己的“国际交流计划”。这些年,北大经费明显增加,燕园里时常见到我熟悉或闻名的外国教授身影。

3年前,北大中文系借百年庆典之机,募集经费设立“胡适人文讲座”,我在答记者问时,坦承此举乃追慕香港中文大学的“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为什么同样在做国际学术交流,我们风风火火,人家波澜不惊?我的解读是,工作一旦步入正轨,讲话时就没必要满脸跑眉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