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讲 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

人类有了文字,就开启了文明的时代。文字产生在蒙昧通向文明的路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开端,讲座的第一讲,我们首先讨论汉字的起源——汉字大约在什么时候、怎样来到我们的世界。标题就叫作“文明的晨曦”。

现在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可以称作“文字”的符号,是殷墟的甲骨文。多数的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发掘,少数也散见于其他地方。从甲骨文记录的卜辞看,它是商代的文字,距今大概已经有了3400多年的历史。

在四千多个不重复的甲骨文字中,有大约一千个字我们能够认识。不论是从数量还是结构的成熟程度看,甲骨文应当不是原初产生的最早的汉字,但是在甲骨文以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可以确认为汉字的书写符号。甲骨文既然是已经比较成熟的文字,这就需要判断,汉字的起源大概在什么时候呢?

这似乎是一个很神秘的问题。因为有了汉字,我们才能有书写下来的历史,也就是到了有史时期。没有汉字就没有记载下来的历史,我们叫史前时期。史前时期没有汉字,那么汉字什么时候产生的就难以确证,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那么,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如何去还原汉字起源时的状态呢?只能收集相关的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推论,在科学研究上叫作建立一种假说。假说,就是难以实证;科学,就是虽然没有直接的、足够的证据,却要有多方面的依据,并且经得起逻辑的推论。所以汉字的起源是一个人类学、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的交叉课题,是一个需要很深入研究的课题。经过很多专家考古的发掘,并参考很多国内外文字的发展历史、有史以来典籍上记载的一些传说,以及汉字自身发展的一些规律,现在,汉字起源的问题我们已经可以做一个约略的回答。大致可以推测汉字是怎么起源的,起源时是什么状态,大概在什么时候起源。

建立汉字起源的假说有四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我们要根据世界文字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推断。中国属于世界文明古国,汉字是世界五种古文字之一,它跟其他的世界古文字的产生、发展应当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我们要借鉴其他古文字产生的一般规律来判断汉字的起源。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非常久远,大约在五千多万年以前;语言是人类所以成为人类的标志之一,因此语言起源的时间当然也应当十分久远。比起语言起源的时间,文字的发生才是几千年以前的事。从一般逻辑来判断,一种文字总是在蒙昧通向文明的转折点上诞生,我想这个推论我们应该是不会怀疑的。世界上的古文明有一个特点,它们都产生在大河流域。人要在水边生活才能生存,没有水,人就不能够存活。研究远古文化的专家认为,鱼文化是最早的文化,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和动植物互相依存,都离不开水。

世界古文明地理位置图

中国的文明最早是在黄河流域诞生的,再晚一些还有长江流域。大家都知道,我们把黄河叫作中华文明的摇篮。汉字是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独立产生的一种本土文字,我们把这种文字叫作自源文字。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五种古老的自源文字,列表如下: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这些自源文字都发源在古文明产生的地方,也都在大河流域或河流丰富的地区。

第一个是巴比伦,这里说的是古巴比伦,《圣经》上的巴比伦是新巴比伦。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有两条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位于巴比伦境内,史称两河流域。大概是在公元前3200年,这个时候就有了它的文明,有了文字,这就是有名的苏美尔楔形文字。

苏美尔楔形文字

埃及圣书字

克里特岛线形文字A

克里特岛线形文字B

第二种自源文字产生在大家很熟悉的埃及,埃及有一条世界闻名的尼罗河。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第一王朝时期,埃及就有了圣书字。它有三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大众体。碑铭体起初雅俗通用,后来因为雕刻在金字塔和神庙石壁上,或者绘写在石器和陶器上,成为一种庄严的正体,同时也是三种字体的总称。这种字体符号外形很像图画,但并没有象形表意的功能。僧侣体是实用的草体,主要用于宗教写经。大众体又称书信体或土俗体,它是僧侣体的简化形式。

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密布着小而短的河流。希腊文明有两种克里特岛自源文字:一种是克里特岛线形文字A,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这种文字至今还无法破解;另一种是克里特岛线形文字B,产生时间较晚,大约在公元前1650年,这种文字已经被破解了。古希腊宫廷里面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象形字,已经不成系统。

我们的汉字就列在这些古代自源文字当中。汉字产生在我们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现在估算,它产生的时间在公元前4000—前3500年左右,与上述其他古文字大致发生在相同的历史时期。

塔斯马尼亚总督给土著人的图画文字信.建议和解.同时指出破坏和约者会遭遇的后果。

北美印第安人图画文字中用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象征性图像:1——生命(传说中有角的蛇);2——死亡(头朝下的动物或人);3——幸福、成功(龟);4——灵巧(双翼代替两手的人);5——战争(带箭的弓);6——和平(插着羽毛的和解烟斗);7——讲和(人吸和解烟斗);8——友谊(连在一起的手);9——爱情(连在一起的心);10——注意、听(两耳边有波形线的头);11——危险(两条蛇);12——保卫(狗);13——祈祷(举手朝向天及诸神)。

汉字产生时的状态如何?也可以和西方一些文字加以比较。在北美洲和澳洲,文字产生之前,可以看到一个文字画的阶段,也就是靠绘画艺术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传递一个完整的意思,绘形越细致,给予对方的信息量越大也越准确,越能沟通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左上图是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总督给土著人的信:前两幅画表示希望和解,后两幅画表示如不和解会产生的后果。以下两份资料转取自B.A.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9、71页。

左下图是从文字画中逐渐析为单图的情况,这些单图可以拼合使用。它发展为早期象形文字,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它直接成为语言的符号,变得可识可读。另外,它的总体的直观性经过分析,变为一形即一词。这是北美印第安人用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象征性图像。它已摆脱了写实,析成单图,只是尚未与词对应,有意而无音。因此,它可以看作由图画文字向早期象形文字过渡的一种形态。

但是在汉字产生阶段发现的文物中,没有看到这种文字画,只看见一些表示意义的单图,后来发展为汉字中的象形字。

 

第二,就是根据有关汉字起源的书面记载来推论。有很多的记载,是正史上的记载,应当是信史或根据确凿的史实。其中也有一些只是传说,甚至是一些神话。这些神话当然不是真实的史实,但是神话传说往往是真实历史的折射反映。很多神话传说的产生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可以用来分析它的潜在含义。所以我们也可以分析这些神话传说,看看它给我们折射出来什么意义。

汉字起源时是什么状态呢?我们有一个说法,叫作文字起源于图画,这个意思不是说一幅图画随随便便忽然间变成文字了,而是说,人们观察自然世界,受到自然界物象的一些影响,想起来对这些自然界物象精心描绘。比如,我要说一只兔子,我就画一只兔子。我要说一条狗,就画一条狗。我要说一棵树,就画一棵树……所以在《说文解字·叙》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就是仰头看见日、月、星;“俯则观法于地”,就是看见地上的树木花草和动物;“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这段话来源于古代的经书《周易》,本来是讲八卦的来源的,放在专门讲文字的非常著名的书《说文解字》的序言里,间接讲了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于八卦的说法虽然没有什么根据,但文字和八卦的出现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他们都想把天上、地下所看到的东西描述出来,而且要区别开来。什么事物最早启发了这些渴望表现自己世界的造字者呢?是天上的日月星和地上鸟兽的脚印。为什么远古人那么重视日月星和鸟兽的脚印?因为在原始社会里,人的生产力低下,他们露宿在平原、山林和大河边,上靠天时,下依地利,和动物近距离地在一起生活。天时是否有利于生存对他们非常重要,动物对他们有没有害处也是至关紧要的。如果他看见老虎、狼、狗熊等猛兽,很难不受到伤害,并且需要召集很多人才能抓住它们。但是他看到一只羊或者一只鹿这样的食草动物,或者无害的鸟类、昆虫,就会利用它们或与之共存。而动物的脚印都是分辨它们的信号。把这些信号设计成约定的符号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周易》说的“近取诸身”和“远取诸物”,与人类发明文字同情同理。

傈傈族用结绳法记账

秘鲁土人的结绳记事

那么,在有文字以前我们怎么能把需要记住的事情记下来呢?“结绳说”是一个可信的传说。《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人类的生活日益复杂,需要记忆的时候,用结绳来记忆……大事系一个大结,小事系一个小结。结绳不但有史可考,也有文化的遗迹可以证明。我国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现在还有结绳这样的事。傈僳族用结绳法记账,哈尼族借债时用同样长的两根绳子打同样的结,各执一根做凭证。纳西族和普米族都用羊毛绳来传递消息……其他国家也有结绳的遗存,比如,秘鲁土人的结绳,用一根横的绳,下面还挂着很多竖的绳,每一根绳又有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表示某一种事,这样区别率就高了一些。但是,记忆要寻求的是区别,结绳的区别和社会的发展比起来,无论如何是不够的。事情再多一点,就会把事情记错、记乱。所以《说文解字·叙》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什么叫“庶业其繁”?事儿一多了,你绳子上系的都是疙瘩,你也不知道哪个疙瘩记的是哪件事儿了。因此,非常著名的有关文艺理论的书《文心雕龙》说“文象立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在结绳这样的记忆、记录方法不够用了以后,人类自然就有了发明文字的动机。只有文字才能满足记录信息、保留信息、传递信息的功能。这些说法都有相当的可信度。

在汉字的起源问题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传说是不能不介绍的,那就是“仓颉造字说”。汉字是仓颉造的——这个说法在古代经书、子书上非常普遍。《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吕氏春秋·郡守篇》说:“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在这些发明者的名单里,就有“仓颉作书”在内。秦代李斯“书同文”,用小篆作了一篇《仓颉篇》,一共3300字,因为第一句话是“仓颉作书”而名为《仓颉篇》。仓颉造字这个传说可以说是言之凿凿,究竟是否可信呢?首先,黄帝和仓颉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虽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有一位很早时期的史官与文字有关,这是合理的推论。其次,汉字产生不可能是一人所为,应当是经过很长时期很多人自发地造字,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渐渐自觉起来。《荀子》的《解蔽篇》说得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意思是说,仓颉这个人是有的,到了造字的兴盛时期,大家都造字,你发明一个“猴”字,我发明一个“兔”字,他发明一个“虎”字……字越来越多,也很乱。仓颉的工作只是“壹也”,“壹”就是整理工作。这样一说,仓颉造字的传说就更合理了。仓颉造字的说法虽然带有传说的性质,但黄帝的史官仓颉已经被大家看成一位中华文明造字的代表人物,成为大家崇敬的、汉字起源的一个符号。大家为他设帐立庙,按时祭拜,都是对我们的文字和文明的一种敬重。

 

第三,那些参照和传说,可以在我们早期的汉字中得到印证,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能够说明汉字起源时的状态的一些字。

先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就是在自己的身体上——离自己最近的地方找到造字的形象。远取诸物就是参照自己之外看到的事物来造字。《说文解字·叙》说鸟兽的脚印有分辨禽兽的作用。我们先来看一个“番”字。《说文解字》解释这个“番”字说:“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意思是说,这个字上面从“釆”[biàn],下面的“田”形画的就是一只兽足。

这四个字,第一个字是周代的金文,第二个字是小篆,第三个字是古文,也就是战国时期的古文字,第四个字是古文字的“又”字。先看那个古文。如果我们知道古文字里的手就是“又”字,也就可以明白人的手和兽的足在周代已经分开了。再看金文和小篆,就可以知道,去掉下面的足形,上面是脚,底下就是脚的印,等于一个脚印像一个图章似的按到地上。如果再关注“釆”的意义,就可以知道这个字音和义都与“辨”的意思相同。这个字再造别的字时,更可以突出它的“辨别”义。比如说,“番”再加上一个宝盖儿,就是繁体字“審查”的“審”。審是什么?審就是仔细观察。它的意义正反映了原始人用脚印来分辨鸟兽的生活,也反映了他们在自然界求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文化。

为了体会早期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法则,我们在这一讲里先来认识几个较早的甲骨文字。

上面八个字属于“近取诸身”,需要解释的是:甲骨文横着放的“目”和竖着放的“目”都是眼睛,只是竖着放的眼睛表示俯视。“止”画的是一只脚。“又”和“爪”都表示人的一只手,但“又”在下方,“爪”在上部。“自”是人的鼻子。这些“近取诸身”的字,可以用来再造与人有关的字。

这八个字是上面的字再造字。“直”用“目”直对目标表示“直视”。“相”用“目”面向一棵树表示“相对”。“韦”画两只脚(止)围着城转,表示“围绕”。“正”画一只脚(止)向城池前进,表示“正对”或“征伐”。“兴”用四只手抬物表示兴起,“攴”用一只手(又)拿着棍棒表示驱使;“攴”再造成“教”,也有驱使之意。“受”用两只手表示“授受”。

下面再看几个“远取诸物”的甲骨文字。

这些字都是取人自身以外的自然界的形象造字:因“鸟”再造“鸣”,因“角”再造“解”,因“木”再造“采”,因“日”再造“旦”。我们把造字时采用的形象,称作“取象”,这些从自然界取象所造的字,按推测应当是最早时期,也就是汉字起源的那个漫长的时期里就有了的字。认识这些字以后,我们对汉字起源时的状态和起源的动因,应当有了比较具体的体验。

 

第四,根据已经发掘出来的和汉字起源有关联的一些考古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考古事业有较大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考古资料,让我们通过这些资料去追溯几千年前的文明。

自从汉字起源后,结绳我们不用了,其他传递信息的方式也都不是主要的了,这时,文字就渐渐起到了能够记录汉语的作用。我们现在要问,汉字到底什么时候起源的呀?甲骨文不是它的源头,哪里才是它的开端呢?我们知道,考古资料发掘出各种各样的实物,确证了很多的历史,找到了很多的器物,印证了很多的说法,最重要的是找到了很多符号。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那么原始的标记符号什么时候就变成字了呢?图画并不是文字,符号只有脱离了任意绘形、任意理解的阶段,音和义结合在一起,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词,它可以念了,可以说了,这个时候,才能说这些符号已经成了文字,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积累自己的字符,再经过史官这么一整理,字就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我们才说文字产生了。在考古资料里面有很多的材料,但我们不能证明它们已经跟语言结合了,也不能证明这些字之间彼此有联系,这些符号还不符合文字的定义,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前文字现象”。前文字现象的意思是说,这批符号已经跟文字联系上了,可以用来大致推断汉字产生的时段,但并不能确定它们已经是文字。

为了让大家对那些刻符有一点感性认识,我想选四个已经公布了的刻符让大家看一看。这些出土的资料一般以它的发掘地点命名。

先看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刻符:

1—25号,西安半坡遗址刻符。26—48号,临潼姜寨遗址。49—51号,宝鸡北首岭遗址彩绘符号。52号,长安五楼遗址。53号,郃阳莘野遗址。54号,铜川李家沟遗址。55号,临潼垣头遗址。56—59号,秦安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层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掘,所以称之为仰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陕西省在黄河流域的河套地带,物产丰富,有很多的刻符,这些刻符很像字,一定是有标志作用的,应当告诉我们一些信息,但是从后世文字中难以考察符形和音义的关系,所以只能称为前文字现象。

再看一看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前2200年)的陶器符号。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典型的父系社会形态,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你看这一个一个的大汶口陶符,都很像图画,和以后出土的古文字也很相像。

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前2100)的陶器符号。

1—10号,甘肃半山、青海马厂文化遗址。11—88号,青海乐都柳湾遗址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一带,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彩,图案绚丽多彩并极富变化,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这些陶器符号比起仰韶文化的陶符,形状有所不同。它的发现又一次证明黄河流域是汉字起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带。有意思的是,这些符号都是在器物制成并干透后,用毛笔之类的工具蘸上颜料绘写上去的。我们祖先发明毛笔的时代,可追溯至此。

最后我们还要介绍一下良渚文化(公元前3200—前2100年)的刻符。它是在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发现的,时间也很久远。

良渚文化时期的刻符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千米处余杭区良渚镇。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命名,是为良渚文化。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所以,我们中国的文明在黄河流域发源以后,辐射到了长江流域。

让大家看几个陶符,是为了让大家对汉字起源有一点印象。我们可以看一看大汶口的陶符和古文字的比较。看到这些陶符的状态和风格,我们可以相信,汉字的发生应当就在离此很近的时期内。

这五个陶符,第一个符号与甲骨文和金文的“旦”字非常像,上面原型是初升的太阳,下面像是太阳升起、脱离地面或海面余下的光晕。第二个符号是整个符号的下部,太阳在山头上的样子,这个山只是比后来的山多两个山峰。第三个符号很像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斤”,斤是古代的斧子,直到今天,“斧”“断”“析”等这些和斧子有关的字还从“斤”。后面两个字都是干支字,也很相像。这就说明,这些符号,跟我们后来产生的文字已经慢慢地联系上了,因此我们敢说它是前文字现象,也就是汉字的前身。

除了很多陶符与汉字有联系,还有一些解释值得我们注意。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河南业余考古人士很有价值的说法,也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汉字起源的远古状态。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文化遗址,位于河南陕州古城南,是一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其中的彩陶纹非常精致。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青年马宝光,专心研究那一时期彩陶上的鱼纹。

下面两排鱼纹。第一排a是彩陶中纵向套画的鱼图案,劈成单项为b,两个相对的鱼头拼成c,表示相交,最后演变成d,即甲骨文的“五”字。“五”“午”同源,确有相交之义。第二排是彩陶中的鱼头图案,a是彩陶中横向套画的鱼头图案,组合为b,是四个鱼头相对,简作c或d。他认为春秋金文“四”正是由c变来;战国简“四”正是由d变来。

马宝光还提出一个假设,他认为甲骨文、金文的“明”字,也是鱼头纹演变来的。

上面的两行古文字和陶纹,a、b、c是甲骨文、金文,d、e、f是鱼头纹,它们是何等相似。“明”正是用鱼目来表示明亮。《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鱼鳞谓之甲。”郭沫若曾说甲、乙、丙、丁是最古的象形文字,是否可以证实彩陶鱼纹和早期象形文字的关系?这个说法正好切合了古文明多半都发祥于大河流域、鱼文化,这往往是远古文化的历史事实。

上面这些考古发现,仅仅是我国多年来考古成绩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但是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汉字起源的端倪,说我们的文明有五六千年左右,应当是可信的。

把上面四种证据综合起来,我们来推测汉字起源的时间。由图画传递信息,到产生图画文字,再由图画文字和花纹的图案和事物联系,表意的成分逐渐增加,然后慢慢地经过很长的一个时期,和西方古老的文明遥遥相望。这个过程呢,大概始于新石器时代,止于有史时期。我们说具体的时间,大概就是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大约甲骨文再往上推一推,文字就应该有了。现在我们能够提出来的依据,最远的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的陶符,属于新石器时代,大概是汉字起源的上限。

为什么我们要给汉字起源定一个上下限呢?我们知道,越是久远的年代,社会发展越慢。今天我们在很短时间发现、发明和更新的事物,古代要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间来发展。古文明发展较慢,我们推出一个上限,比较严谨一些、客观一些。

下限在什么时候呢?下限绝对晚不过我们的甲骨文。《尚书》是我们中国一本记录古代历史文件的经书,它记载了很多实际的文告。《尚书·多士》记载西周初年周公的话,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我们把夏、商、周称作“三代”,夏代应该是中国第一个有完整的世袭谱系流传下来的朝代,那么,夏初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100年左右,汉字就应该已经开始积累了。推断起来,汉字起源的下限大致可以定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

我们用一个时间轴大致说明一下汉字起源的时间段。

一种文化延续五六千年,文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尽管古代文明发源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唯有汉字一直没有中断地延续至今。从《说文解字》的小篆看甲骨文,你还是能够认识它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是非常幸运的。

拥有了汉字,才能阅读数千年的典籍,获得文化,借鉴历史。我们应当热爱汉字,敬畏汉字,努力去学习汉字,理解汉字,这是现代公民首先要有的一种文化素养。我们应该让这种古老的汉字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能够在我们手里不断传衍,让它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汉字起源时间的推断

现场问答

 

问:非常感谢王宁老师,也非常感谢我有第一个提问的机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的问题是,您刚才说到由黄河流域“辐射”到长江流域的问题。我是昨天刚从广东回来的,在珠海那边也有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可能有四千多年了。所以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觉得汉字起源是一种相互辐射,而不是只有一个文化中心对外的辐射,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谢谢!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我的问题?

答:您说清楚了。这位老师的意思是说,一个文明的发源,不是只从一个地方开始的,它是从很多的点上起始的,这个话绝对不错。你们看我们中国这么大,中华文明是在不同的点上起源,这叫作“文明多元化起源说”。汉字也不是一个地方造出来的,但是它一定会有传播、交流、汇总、整理的阶段。所谓“相互辐射”如果指的是相互交流、传播,我们是同意这种说法的。但是也不能否认,一种文明的发源总会有相对更早一点的地域,也会有一些地域发源后对这种文明的发展影响更主要一些。多元发源并不等于没有先后和主次。这一点,我想大家应当可以接受吧?

 

问:王老师您好,我们常说,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我想了解一下,我们所提的这个时间概念,是不是与我们文字的起源时间有关系呢?谢谢您。

答:我们常说五千年文明。前些日子,我好像记得有一个片子,叫作《汉字五千年》。五千年基本上是跟我们估计汉字起源的时间差不多。我们说六千年以前,说得好像比五千年早一点,但是我们有个上限下限之说,由于甲骨文之前能够称为文字的典型的符号至今没有看到,所以推测一个时段更为客观一些。通称五千年,说个整数,也是约数,不是大家好记吗?五千年文明,当然是有了汉字。没有文字的时候,我们不能叫文明时代。发明了文字,说明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需要广泛、深入交流的时期,而且文明必须传衍,一代一代往下传,没有文字怎么传?没有文字,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是一个人传一个人或身边的几个人,范围是很小的。所以有了文字,文明才能发展。五千年文明,就是从汉字起源开始说,您说的是对的。

 

问:王老师您好,刚才您在讲课当中提到,仓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传说。另外您又说,中国古籍上讲,在传说当中,仓颉是黄帝时代的一个史官。现在就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者,他们提出两个质疑:一个就是说,仓颉在中国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第二个就是说,在中国,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正确地对待这两种疑问,请您谈谈。

答:好,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涉及传说和信史的关系问题。我刚才已经讲了,我们为什么说仓颉不一定是实有其人呢?这个意思是说:有一个叫仓颉的人,他是黄帝的史官,而且他发明了文字。这样一个说法,我们在历史的记载中还得不到验证,不能说是信史,只是传说。另外,一个史官就能创造一种文字,在事实上也难以解释。但是这个传说是有真实性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就一定会有一些人与文字的关系最密切,他们是最早发明文字的人,而且在整理文字,他们应该是史官,因为史官是大量使用文字的人,这个推测我们都不会怀疑。仓颉就是发明汉字、传衍历史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民族发明文字群体智慧的代表。大家崇敬仓颉,其实是在崇敬我们的先祖为我们后来的人迈出了第一步。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光辉的发明,没有这样一些具有创造能力的祖先,怎么会有我们浩如烟海的典籍?怎么会有高科技数字化的电脑字?要知道从完全没有文字到逐渐有了文字这一步,是很艰辛而漫长的。历史是越发展越快的,远古蒙昧时代走向文明,时间是非常长的。我们怎么会不崇敬那些文明的开启者呢?仓颉虽然没有被信史确切地证明,但那个时代、那个事业、那些成果,常常会引起我们的遐想,让我们激动、自豪,这是很自然的。有些地方老百姓会建一个仓颉庙,旅游中、路过时去看一看,也可以理解。但我个人觉得,搞一些大型的祭奠活动,有些甚至是商业性的,或者叫作“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的这种活动,对现代社会文化建设并无好处,实在没有必要。

 

问:王老师您好,有些人说汉字并不是记录汉语的,有些汉字产生,甚至比汉语时间还要早,这种说法是对的吗?

答:这是现代很普遍的一个说法,因为大家都很喜欢汉字,认为字特别了不起,所以说它不是记录汉语的,它比汉语还要早得多呢。这虽然是一种误解,但是可以理解。只是这个说法不够科学。

在研究汉字起源问题的时候,学者们会注意到一些符号,认为这些符号有可能是文字的前身。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宁夏人,或到宁夏旅游过的人,在宁夏的贺兰山,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岩画,小羊、小马等动物,可漂亮了。这些岩画时代久远。还有一些出土的陶器上也有很多符号,在讲座时的大屏幕上,我曾给大家看过这些符号。这些符号是在记录什么、表现什么?大家都在联想、猜测,这些符号都不能证明是记录汉语的。可能是这些前文字现象造成了这种误解。

首先,在时间上,这些符号不可能比语言早。语言是人类所以成为人的标志。也就是说,有了人就有语言,人起源于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就有了语言,在有语言的时候,是绝对没有字的,连那些前文字现象都没有。我们现在所在的北京,可以证明人存在的北京猿人大概在什么时候。考古学家估算,往近里说约46万年以前,那个时候有字吗?那些出土文物都是人的制作物,上面的符号不论怎样描出来、刻出来,都是人类的行为。连人都没有,谁来发明文字啊。人的行为怎么会比人成为人更早?这是最普通的逻辑,说文字比语言更早不是很荒唐吗?

其次,要知道什么是“文字”?文字,是一种重要的人文现象,它是有定义的: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才是文字。文字是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的第二性符号系统。在一种符号还没有证明它记录了语言的时候,都不能叫作“文字”。即使我们推测这些符号会慢慢发展为文字,也只能称他们为“前文字现象”。不论是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字学……都不能把一切视觉符号叫“文字”。有了汉字以后,没有和语言结合的表意符号仍然不断产生,比如:表示体育项目的符号、国际和某一国家的交通符号、电报编码、系列商标……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一些意义,但都不能称为文字,因为它们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什么是一个字,这一点我们的定义不能动摇。科学是不能感情用事的,是不是?

 

问:王老师,谢谢您的讲座。我想提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年全国正在搞汉字听写大赛。从汉字的起源来说,是我们的祖先观察万象,首先获得汉字最初的表象。汉字是表意的文字,尽管汉字已经改革了,但是我们还能看到汉字里面很多的表意手段。这个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出来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疑问,它把重心放在汉字的形和音上,而不是表意上。如果我来设计这个大赛,我会设计成认读和辨意,我不知道,这个汉字听写大赛的出发点是什么?谢谢!

答:这是个现实问题,讲到第七讲、第八讲的时候,我们会讨论一些有关汉字的现实问题。我可以先就您的问题说一下自己的意见。汉字听写大赛,一开始的创意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咱们有了计算机后,写字少了,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采用听写的办法,加上比赛,促进一下写字。您的意见合理的方面,是提出了汉字的性质问题。汉字是表意文字,光记它的音和形是不行的,一定要懂得这个字是怎么构造出来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一个游戏式的比赛不可能面面俱到,总要有个侧重,出题要用语言传达,也就突出了音。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用词和成语作为题目,也要懂得意义,但不是汉字构造的意义。希望将来会有关于构造的意义也就是字理的节目设计出来,让大家都知道汉字的形体是可以解释的,从而对表意汉字加深认识。

我们的孩子在小学念书的时候,一到三年级,他们的中心任务是识字,用识字来带动阅读。刚刚提问的那位先生讲得很对,认字不只是死记硬背,他要知道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意义是什么,这些理念要靠基础教育来传达;还有一个,就是靠我们大众科学的社会教育,让我们大家都懂得汉字是怎么回事。这次的国图公开课就是要让大家对汉字有准确的认识。如果刚刚提问的那位先生能够有机会去设计一个有关汉字的大赛,有了对汉字正确的理解,我想您会设计得更好。现在这个听写大赛为了升级,题目越来越难,出的题目连大人甚至专业人员都感到生疏,日常生活根本用不着,弄得少数初中孩子去背字典,成为脱离同学的“明星”,这个路子的方向也不对,也有问题,会对基础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其实,汉字的教育不是靠一两个游戏可以解决的,主要靠学校的基础教育。但愿娱乐不要从反面冲击我们的正规教育,是为我们之所幸。

 

问:王老师您好,是这样的,刚才我注意到您的PPT里,有一个时间轴,讲的是咱们从仰韶、大汶口文化时有前文字现象,到后来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间好像有一个空白期,是不是夏朝?这时候文字是一个什么状态,或者它的载体是什么样子的?

答:对夏代的历史记载呢,我们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有,《史记》就有《夏本纪》。另外《尚书》的《夏书》里也说:“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有典,当然就有了文字。但是它的字未曾出土,我们没有看到,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字最早的就是殷商的甲骨文。不过据推测,殷商之前有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文字发展期,有一部分文字跟甲骨文应该是差不多的。甲骨文存留下来,是因为它刻在龟的甲壳和牛的肩胛骨上,它的载体不腐烂,所以能存到现在。甲骨文刻的是卜辞,我们可以设想,在殷代和夏代,除了卜辞,其他方面也会有字,但是由于载体腐烂,我们看不到了。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在它之前一定还有文字。甲骨文发现四千多字,我们靠着《说文解字》和后代典籍,能够认识一千字左右,其他将近三千字,也还不能认识。这些字应当是没有流传下来的字,这些字也是推断夏代文字的一个线索。

 

问:王老师您好,我们中国的汉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汉字”这一名称,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就有的?我是一个来自宁夏的回族人,我也在使用汉语和汉字,称这种文字为“汉字”,是否妥当?我想请王老师就这个问题给我们解答一下。

答:你是想问,汉字这个名称什么时候产生的,是吧?汉字应当指的就是今天所用的记录汉语的方块字。在先秦、两汉、隋唐的史书里,都没有出现“汉字”这样的词语。直到《辽史》《金史》《元史》中,才有“汉字”这样的称谓。这几个朝代都不是汉族当权,称“汉字”也主要是跟契丹文、突厥文、蒙文区分。以后记录汉语的字就称汉字。

 

问:我可不可以理解,汉字和汉语是汉民族的文字或者语言。

答:应该说,汉字的确是记载汉语的,语言都具有民族特性。但是汉语不仅仅是汉民族一个民族发展下来的。这一点,我想我们做文字学或语言学的人都知道。我的老师启功先生大家应当都知道,他是一位很著名的文献典籍的通家,也是一位对语言文字很有见地的书法家,他是满族人,爱新觉罗氏。他就说,我们现在的中国话也就是汉语里头,已经不知道掺了多少其他民族的音、其他民族的词、其他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发展时间越长,吸收的东西越多,当然,它的主体应该是汉族,所以一般称“汉字”“汉语”,海外比如新加坡称“华语”。说起文化,我们称中华民族。

 

问:谢谢王老师。

答:你刚刚的问题,我再举个例子。音乐,我们很多的音乐,比如丝竹乐什么的,都不是汉民族的,少数民族的音乐比我们发达得多,但现在集中起来了,我们也说是我们的国乐。你说它哪一点是哪个民族的,已经真的说不清楚了。我国境内很多其他的民族,在艺术方面,给了我们大量的推动力,给汉语输送了大量的营养。所以我们叫中华民族。我们不叫汉民族,汉语、汉字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丰富,是很多很多民族给它推手,不然它到不了今天。

 

问:王老师好,我们家有一个小朋友,他正在识字阶段,小学一二年级这个阶段。所以您刚才提到讲汉字的绘本,现在书店和网上有很多版本。对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您在教汉字和绘本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答:您想知道怎么教他学汉字,是吧?本来,孩子学汉字完全可以送到学校让老师去教,但是家长都不放心,要在学前阶段自己教教孩子。有些教的得法,也有些不太得法。现实的问题是,现在教育上有很多问题,很多学校在吸收一年级孩子入学时就要看他(她)已经认识了多少字,逼得家长不得不刻意提前孩子学习汉字的年龄。还有些不科学的说法,认为汉字学习能够开发右脑,学汉字越早越聪明。其实这些都是没有什么根据的说法。学前儿童很重要的是发展语言,学会思维,我们一直都在说,汉字是记录语言的,语言能力对识字有一定的制约,我们把孩子会用来表达自己所知的词集中在一起,称作他(她)的“心理词典”,进入孩子心理词典的词,他认识书写这个词才有用。学前阶段,家长可以关注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和与语言相关的思维能力,当他们对字产生兴趣的时候鼓励他们把字和词联系起来。这些教育最好随性而发,不要刻意勉强认很多字,更不要让他们认好些在那个年龄根本不懂又用不着的字。读一点讲字的绘本,只要孩子喜欢是可以的,只是现在市场上具有启发性且适合低龄儿童的课外读物还不是很多。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也有时乱讲字理。这些都说明汉字知识的普及度还不是很够。家长应当知道,孩子语言发展得越快越好,除了发展语言能力,还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这样到了上小学的时候,他就能很积极地识字和写字。我自己是师范大学的老师,我们对于小学、中学教育,是负有责任的,我们应当做好汉字与汉字教育的普及工作。作为家长和老师,都应当存储更多的汉字科学原理,随时准备和你的孩子和学生对话。千万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不要要求他上学之前认识2500个字,更不要随便罚孩子一个汉字写一百遍,弄得孩子痛恨汉字。让他健康、活泼地度过童年。大家可同意我的看法?

 

问:王教授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现在基础教育,尤其低年级的,比如一到三年级的小孩子,学校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年级去背《弟子规》。小孩子压根儿不认识这些字,也不明白那些内容,我觉得这么做对汉字理解也有一点偏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这个问题,我说说自己的看法。《弟子规》是一种既教孩子认字,又给孩子讲规矩的读物,我们叫童蒙读本。估计在座的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我个人认为背《弟子规》压根儿就没必要,一直是坚决反对的。

我们现在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一定要有时代性。孩子是属于未来的,《弟子规》上规定儿童怎么坐、怎么站等等,讲究的都是封建时代的礼数,不论是审美价值还是为人处世的规矩,从总体上都和现代不同。再说,即使作为识字的童蒙读本,那种语言也不是现代的语言,文字也不是现代的常用字。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几个数字:古代的童蒙识字读本简称“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者一共有2708个字,不重复的字数是1462个。按字频统计,它们的前100个字和现代汉语前100个字,只有47个是一样的,一多半都不一样。《弟子规》也离不开这个范围。可见用这些陈旧的材料来做现代识字教学的基础材料是不合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对少年儿童更要注意时代,适应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