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绘画 看音乐:名画名曲鉴赏不可不知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醉心歌剧

先说说贾科莫·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

年轻时期的梅耶贝尔的画像

梅耶贝尔儿时学琴时的油画肖像

提到梅耶贝尔,他的国籍身份有点奇怪,我最初搞不懂他是哪国人,说他是德国人,但他的名字“贾科莫”却像是意大利名,而又有人说他是法国大歌剧的创建人,所以法国民众认为他是法国人。

其实梅耶贝尔是德国人,他的原名是雅各布·梅耶贝尔,1791年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梅耶贝尔6岁时显露出对音乐的爱好,父母便因势利导请来家庭教师为他授课,梅耶贝尔进步很快,他10岁时在柏林公开登台并出色地演奏了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梅耶贝尔最初的愿望是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但他后来改变志向要做歌剧作曲家。

当时的法国音乐界是被意大利歌剧统治,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和歌唱家在法国很吃香

1814年,23岁的梅耶贝尔向父亲说想去法国学习音乐,并且说:“此事刻不容缓,我将不惜一切代价去那里游历,哪怕徒步我也情愿。”既然儿子有这么大决心,富有的父亲哪有不支持的,他马上慷慨地拿出一笔钱让儿子去巴黎闯荡。

但时值巴黎政治动荡,梅耶贝尔无法实现在任何歌剧院上演作品的愿望,无奈在巴黎度过了整整一年的他只好将目光转向意大利,这也是他向往已久的艺术之乡。

罗西尼的音乐风靡欧洲,有评论讽刺他的音乐嘈杂吵闹

1815年11月,梅耶贝尔来到意大利,初到伊始他就被这里的明媚阳光和山清水秀的小镇村舍迷住了,圆润优美的意大利歌声更让他陶醉,他开始了解到为什么意大利的歌声是他们歌剧的灵魂。在意大利他常常听到人们提起罗西尼的名字,后来他才知道,罗西尼比他还小1岁,已写出多部脍炙人口的歌剧。就在梅耶贝尔到达意大利之时,罗西尼的一部新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正风靡罗马,成了新风格的代表作。

罗西尼的音乐和柏辽兹的音乐相比就是小打小闹了,柏辽兹的音乐要用震天动地来形容

德拉克洛瓦就像他画中的自由女神一样挥舞着浪漫主义大旗,带领着法国艺术家冲击古典派的“堡垒”

梅耶贝尔很幸运,3个月后他得到一份歌剧合同,为歌剧《罗密尔达》谱曲,他便模仿罗西尼的风格写成,演出后居然受到了意大利人的欢迎,他颇感兴奋。之后他又完成一部《爱玛·迪·雷斯布戈》,这部完全按照罗西尼的连续音程风格的作品给梅耶贝尔带来了成功,也使他和罗西尼相识,两人成了好友。

对于意大利人的友善热情,梅耶贝尔很是感激,他将自己的名字雅各布(Jacob)改成了与意大利人的名字相似的贾科莫,以表回报,并将这个名字终身使用。

但梅耶贝尔的歌剧在故乡德国的反应却不佳,评论多指为模仿之作。其实梅耶贝尔心里也很清楚,唯有闯出自己的套路才是成功之道。从此时开始,梅耶贝尔改变了路数,他的下一部歌剧《格拉纳达的逃亡者》是脱离意大利风格的作品,上演后意大利人的冷淡是意料之中的,但梅耶贝尔也有收获,此剧引起了巴黎歌剧院的兴趣,他们写信询问梅耶贝尔是否有意到法国的歌剧院工作。梅耶贝尔知道意大利不是他的久留之地,罗西尼才是意大利需要的,但他仍然感谢意大利,意大利给了他灵感和经验。

1825年2月,梅耶贝尔重返巴黎,并很快排练上演了他的新作《在埃及的十字军战士》,演出得到巴黎人的称赞。十年之后重回巴黎,梅耶贝尔敏锐地感到巴黎人在后拿破仑时代激进和自由的思想已领先于欧洲其他城市。法国人与意大利人不同,法国人对歌剧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听几首悦耳的咏叹调,法国人对艺术的渴求富有激情和戏剧性,还要有大场面。

这路该往哪儿走呀?梅耶贝尔找不到方向,他在思考

剧作家斯克里布,从《恶魔罗勃》开始,他与梅耶贝尔长期合作,梅耶贝尔的著名歌剧大部分都是他写成的

1824年,绘画界出现的以德拉克洛瓦为首的“浪漫主义”更是激发了法国人对激情和冲突的渴望,而浪漫派与保守派的论战让青年艺术家的思路越发明确,那就是艺术要表现爱情、痛苦和死亡,这是永恒的主题。1830年,年轻的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奏响了法国人的浪漫音乐情怀。

正当梅耶贝尔被浪漫激情感化得蠢蠢欲动之时,天赐良机,梅耶贝尔遇到了一位歌剧作家欧仁·斯克里布,两人怀有相同的歌剧理念,一拍即合。他们决定以法国的古老神话《恶魔罗勃》为素材创作一部前所未有的大型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