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主持人要善用语言

生活是一只万花筒,绚烂无比,要想说尽它的极致,离不开语言;信息是万盏指路灯,耀眼光亮,欲道尽它的美妙,离不开语言。主持人是人类信息的传播者,信息是他的生活。要描绘这多彩的生活,主持人自当用语言诉说,自当善用语言。

一、主持人要了解媒体的语言特征

对于主持人来说,语言既是形式的,也是内容的,主持人决不是简单的语言机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对“语言”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应该从不同层面去理解语言。

作为主持人,首先应该了解媒体的语言特征,否则,就将失去真正的语言功能。在这一问题上,广播由于是以声音为其“语言”的,所以,使人感觉问题似乎比较简单,而电视则相对就复杂得多了。其实,作为不同语言形式的表现,一旦被符号化以后,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系统,并具有了自己的规则。

1.广播语言

广播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传播的。声音就其性能而言,有物理性、生理性、心理性、表情性、可能性等等。广播将声音转换成电波形式进行传递,被人的耳朵接收后,形成人对声音的感觉,包括响度、音调、音色三个方面。人对声音的接收,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的渗透下进行的,形成不同的感受,加之审美经验的差异,同样的声音对于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对于传者来说,通过对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处理,使声音产生出表情达意的功能。

就广播而言,其声音结构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三大要素。其中,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是主要手段,而音乐和音响则能够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属于辅助手段。

第一要素:语言。

“语言”主要是指口头语言。语言的功能在于用符号去表现具体的意义,外化人的思维,并通过语言符号的有序排列形成推理模式,以时间顺序达到思维的逻辑表现。广播中的语言由于是声化的,故其语言被限定为“人声语言”,即广播中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情感、叙述事情时所发生的有声话语。有声话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由于其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的不同,而具有情绪、性格、气质等形象方面的丰富表现力,这使广播获得了超过报纸的情感表现力。

对于主持人来说,重要的当然还是语言本身的意义,而且语言必须符合广播媒体的要求。

(1)广播的语言必须是口语化的

由于语言是广播语言的基本形态,广播是以语言为媒介向听众传递信息的,所以,语言一定要符合一般说话的习惯和听觉的要求。由于广播语言缺乏形象,而广播信息传播迅速、广泛,所以要求所用语言一定要贴近生活,使听众一听就懂。

(2)力求广播语言的形象化

广播语言不仅要有听觉意义,还应该有视觉意义——形象性,这可以帮助听众理解和接受。形象化包括3个方面,即具体、形象和有立体感。

(3)语言应该规范化

广播语言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对于受众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即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还在学习着语言。所以,广播语言一定要准确、规范,符合语法逻辑,主持人要讲普通话,避免使用方言。

(4)语言应该具有清晰的感知性

对于受众来说,是通过听觉感知语言,进而理解信息内容的。所以,广播必须强调语言的感知性,要便于听觉的辨析和鉴别,一定要避免任何听觉模糊的现象。

(5)广播语言要求简洁明快

广播语言是顺时性的,对于听众来说,语言越简洁明了,听众越容易感知、理解。应该直接呈现信息,不要绕弯子而失去语意的明确性。要清除各种听觉障碍,一定要一听就懂。

(6)广播语言应该是质朴的语言

语言只有质朴,才能贴近听众,给人以亲切感。质朴的语言是建立在质朴的感情基础之上的,给听众的感觉是实话实说,入情入理,听众自然在信任的同时,回报以自己的情感。而最佳的传播效果正是传受双方质朴情感的交流。

广播语言的表意叙述功能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①传递信息,这也是广播语言的主要任务,是纯粹事实性的,不需要表达何种情感;

②通过主持人的语言串联子系统信息,以保证整个节目的系统性,避免因情节的突变造成听众理解上的断裂;

③通过对语言的处理创造节目特定的艺术情境,为听众进行审美联想创造条件;

④通过语言的表述产生出节目自身的情节。

第二要素:音响。

广播中的音响是指语言和音乐之外的其他音响,即所说的音响效果。自然音响和生活环境中的音响是丰富多彩的,广播要想真实、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就必须抓住音响这一要素。特别要注意的是,音响本身虽然是辅助手段,但却有信息的意义,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音响在广播中的具体作用为:

①现场音响能够增强内容的真实感,听众借助于自己的经验,通过音响联想到具体的事物与环境,增强信息的真实性;

②特定音响能够表现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可以通过音响的转换,完成时间和空间的转换;

③表现特定的环境气氛,如球场的热烈气氛、战场的紧张气氛,用一般语言去表达会显得十分苍白;

④能够表现新闻人物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

⑤对音响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能够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即音响还具有蒙太奇的意义。

第三要素:音乐。

音乐在广播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它本身作为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和语言、音响相结合,成为一种表现手段,有效地激发听众的情感。

2.电视语言

媒体传播信息,离不开一定的“语言”,并由各媒体自身的差异,对语言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电视也一样,有属于它自己的语言系统,对此,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无法正确地认识电视以及电视所传递的信息。

就语言的表现形式看,电视语言可分为可视性与可听性两大类。其中可视性语言又包括造型语言和文字语言,可听性语言则包括具象音响语言和抽象音响语言。

第一,造型语言。

电视要求有准确的内容和精确的表现形式。造型语言是表现内容的总形式,由线条、光线、色彩、影调层次、空间关系等因素协调构成,使电视内容获得准确传播的形象结构,实现信息的形象化转换。其构成要素分别有下列几种。

(1)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是图像语言构成中的最基本要素。人在感知客观事物时,首先就是对于形的发现,而人的形体动作本身,是能够传递各种信息的。

(2)表情语言

表情语言,是人对客观环境变化内在精神的表现,所以,表情也成为了人的重要信息传播渠道,特别是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模糊信息,是借助于表情进行传递的。

(3)服饰语言

任何人的穿着都在传递着某种情绪和意图,作为传播具象信息的电视画面,必须考虑服饰的信息内涵,并使画面的信息含量也因此得到充实。

(4)色彩语言

色彩语言是不同文化赋予色彩的象征意义,而由色彩所造成的感觉多变性又反映了色彩和自然现象、生理现象、人为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复杂关系。这种色彩感觉又进一步内化成为人的哲学思维,调动起人们某一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帮助体会与接受信息。

(5)空间语言

任何人都有一种个人空间感,使他在进行人际交流时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合理地进行空间环境的设计,可以帮助提高传播效果,产生出一些微妙的空间语言,充实画面的内涵。

(6)图表语言

电视在表现时间过程时,往往要借助于一些静态的影像资料或图表资料,使它们成为重要的造型语言。由其直观性所决定,图表语言成为电视一种极好的表述方式。

(7)特技语言

特技语言是指通过后期特技手段的使用,特别是电脑制作和电子动画的运用,使电视画面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语言得到了发展,获得了新的语言表述空间。

第二,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主要是指屏幕上出现的文字,包括画面内的文字和后期制作打上去的文字。

第三,具象音响语言。

听觉性语言中的具象音响语言包括音响和音乐。

音响在电视中虽主要处于背景位置上,同画面构成“分立”的关系,但作用却非常重要。正是有了音响,人们才感受到了表现内容的气氛,才感受到了事实的真实存在,电视才建立起自身的优势——声画兼备。音响的存在,使人在视觉之外进一步地感知事实的存在和发展,音响一旦丢失,首先危及画面内容的真实性,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传播效果了。电视具有画面的不完整性,而音响在时间上的自然联系,能够使画面之间的衔接也自然流畅,以保证表现内容的完整性。

音乐在电视中的表现,使它既是内容的,又是形式的。音乐在电视语言系统中是同视觉形象结合在一起的,孤立于画面之外的音乐语言在电视中是不存在的,画面语言能够具体逼真地摹写现实生活,音乐则表现着对于现实的深沉情感,为观众提供一个旋律创造出来的“情感形象”。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音画同步,即用音乐语言来复述,强调画面语言的视觉内容。音乐语言与画面语言情绪、节奏相一致,达到视听统一。二是音画对位,即音乐语言与画面语言不相统一,音乐可以远离画面,独立地做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生活表现。

第四,抽象性音响语言。

抽象性音响语言是指在电视中能够准确传达内容、情感的有声人类话语,包括画内语言和画外语言。声音在电视传播中能够加强内容的真实感、亲切感,只有声画结合,才符合客观现实的真实印象。在内容表现上,声音具有更大的自由性,能够打破画面的时空局限,使信息内容得到扩充。声音能够使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因为声音本身是一种运动符号,其变化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运动的发生,如英雄纪念碑下的浮雕画面,配上炮火的音响,立即产生出历史的运动感。声音还可以创造独立的形象,造成观众的心理互渗性和心理演绎性。声音并非只要独立就有形象,它与观众心理有着感觉形象的互相渗透性,因为声音形象往往促使人们从经验和记忆中去挖掘发音体,从而形成内心的视觉形象。同时,声音还能在人们的心中被再创造,再丰富,使声音形象具有了可演绎性的美学特征。

二、主持人语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

节目主持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进行一种人格化的传播。这种人格化极大地突出了主持人的人格意义,放大了个体的形象。它所展示出来的个体外貌、智慧、气质、内涵、才干等等,同接受者共时地、面对面地碰撞,传者与受者直接见面,产生出互动式的亲近性和现场感,具有一种直观、形象的感受力。

面对这种同传统完全背离的传播环境和模式,主持人如果不想制造无效传播,并且还想使传播获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使自己在传播活动中的语言亲切平等、自然、通俗、清楚、准确,并具有多个层次的理解宽度,这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

形成一种符合媒体要求并具有较好传播效果的主持人语言,需要经过一个由内至外、由浅至深、由简至繁的学习和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与文化的积累过程。对于主持人来说,要想掌握完美的语言表现形式,必须经过一个修心与修身的过程。

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实质上也是一种人本精神的体现。这种人本精神同时指向了主持人和传播对象两个方面。正是这种以人为本位的概念,满足了受众作为社会动物的基本心理欲求,使人的尊严和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双方才得以在传播的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一致,受众才会认可传播的内容,传播者才在传播活动中获得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主持人语言形成的核心,是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取决于兼收并蓄的文化组成和日积月累的文明含量。“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主持人的语言又是其特有的思想情感、个人气质、生活阅历、美学理念等综合因素的外现和延伸。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种作用于客观事物之后激发出的个体感受,必然会反映在其独特的语言形态上。

三、主持人要了解主持人语言的形成

主持人的语言,是随着主持人的产生、成熟逐渐形成的一种传—受互动感极强的言语表达形式,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表意性和表情性。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的产生与形成,既是一个生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的过程。就其构建方式而言,包含着两个相互影响作用的子系统,既有有声语言的符号系统,又有非有声语言的符号系统,两个子系统融合成为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形式。

主持人语言的形成从客观上看,是社会、媒体发展的产物;从主观个体的意义上看,则是不同的主持人个体思维的外化形式。观念构建,价值体系,认知结构,知识积累,进而达到对客观世界诸多因素的理解、整合,并最终同传播的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的语言是伴随着主持人这一媒介与概念的出现逐渐形成的。在我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沈力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中,我国开始尝试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方式。

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喜爱主持的《空中信箱》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雅坤、傅成励推出的《午间半小时》,受众在欣喜地接受这种与从前不同的传播方式的时候,也认同并接受着这种特殊的语言方式。

随后,从中央到地方,主持人的节目形式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主持人的节目和节目主持人的推出,标志着电视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性的灌输式非互动式传播模式。这一转变,符合了大众传播形式的发展趋势,在传—受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

正是由于主持人节目的形成与发展,使主持人意识到了语言的形成与节目质量的高低、成败密切相关。

四、主持人要有语言技巧

主持人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主持人的创作也是语言艺术的创作,必然带有明显的技巧性和美学意义: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核心形成了技巧,另一方面则是语言本身的创作技巧,两方面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主持人是传播链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处于双向交流两方的最前沿,最方便、最直接地体现着传者的意图和受者的愿望。通过艺术语言的创作,使交流的双方达到各自的审美需求和获得信息,是主持人的惟一任务。因此,语言的技巧意识和技巧水平对于主持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主持人应具备的言语技巧

语言技巧的核心是主持人语言创作的内驱力,是创作之本,也是语言创作技巧的技巧,没有它,主持人的语言创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使人感到是在堆砌词藻,流于形式,卖弄口舌,轻佻浮躁。

(1)大致把握全局,精心处理局部

主持人是节目的直接传播者,同时也是集体智慧的体现者。虽然每个节目都有制片人、编导、监制等对节目进行统筹安排、总体负责,但是,主持人由其特殊的传播位置所决定,不可能只是单纯地做一项工作,而是成为了节目传播表层过程的核心。所以,主持人对于节目整体的渗透—参与—把握,是实现传播效果的关键。许多主持人对于节目现场的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实质上都是在对节目有了全局的了解和把握后才具有的。

实际上,应变能力是以主持人对于节目的熟知程度和把握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也需要长期的培养、训练、积累,方能水到渠成。

现阶段,主持人对于节目整体编排能够真正起到主导和支配作用的还不太多。相对编辑、制作、播出简单一些的电台主持人而言,涉及诸多部门、诸多环节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全局的把握只能是大致的。所以,对于局部的处理就必须在大致把握全局的前提下,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处理。

主持人的语言技巧体现在对全局的把握和对局部的处理上。而真正的高明是无形的、潜在的,是受众自己的一种深刻体会与体验,并非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那种刻意表现和对观众的技巧提示。

(2)关注社会,参与采编,丰富思想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形于外有出色的言语表达技巧,形于内必然有丰富的思想,并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

内心感受是外部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之后的心理感应和体会,是从理解到表达的联系者。主持人缺乏内心感受和体会,言语的表达技巧就会成为一个空壳,苍白、没有生气,或者花哨、浅薄,流于声音的简单形态,言之无物,味同嚼蜡。

每一个参加过,尤其是从事过采编主持一体的主持人,都会有一种明显的感受,自己参与或经历过的事成为节目后,语言表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参与到采编过程中,是对社会发展和事物发生的广泛关注。主持人不可能“满天飞”地采访,不需要“全职业化”的编辑。但是,对周围事物的关注、选择、记忆是产生内心感受的基础。没有客观世界对人脑的刺激,感受又从何谈起呢?这也就是为什么主持人首先应该具有一种记者意识。

参与采编的“半职业化”,主要是为主持人提高内心的感受力创造条件。当现场采访出现困难时,主持人就一定要抓住“编”这一环节了。因为主持人的语言思维是口语化的。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感受,更多的会在言语编辑时得到启发和圆满。具有综合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是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在言语的编辑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3)有声语言技巧

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是以声音为基本创作手段的。因此,声音的高低、强弱、明暗、刚柔、虚实、厚薄,气息的深浅、快慢,以及气息和声音的收纵等问题的处理,是首要的语言技巧。

有声语言产生于人的发声器官,其中包括4种构成:

动力器官,即肺、横膈、胸廓、气管;

发声器官,即喉;

吐字器官,即唇、齿、舌、腭;

辅助器官,即耳、鼻。

气息对于声音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气息能够提供出良好的声音状态,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提供了基本保障。训练规范和状态良好的主持人,气息要达到深吸、匀呼、通畅、灵活。

喉部是声音的发生点,喉部放松,声带在气息的冲击下,发出乐音。喉部紧张僵硬,声带容易疲劳,声音难听,甚至发不出声音。喉部用力均匀、有序、适度,才能够做到发音自如,富于变化。

口腔是语言的制造场。唇、齿、舌、腭等器官相互配合,发出清晰有力的语言,都有赖于制造场提供的空间。同时,主持人以口腔为主,胸腔和头腔为辅的声道共鸣方式,美化了声音,并使之圆润、宽厚和丰满。

声音的层次感、可变性和表现力、感染力,是主持人运用语言表达的高级技巧,也是声音对于思想感情的适应力。对比产生变化,对比度越强,层次越分明、越细致,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越丰富,越富有色彩,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就会越强。

2.主持人应具备的表达技巧

在具备了声音的良好技巧后,主持人应该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言语的表达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心感受对于主持人的创作很重要。具体地讲,这种感受分为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

形象感受是主持人的视、听、味、嗅、触5种感觉对于所表达事物的直观的、表象的、具体的主观体验。它来自于个体形象思维的发育程度、完备程度和训练程度。

逻辑感受则是主持人对于将要表达的内容和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性的主观认识。它来自于社会个体和自身的逻辑思维及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分析、判断,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逻辑模式。

具象化的形象感受和抽象的逻辑感受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共同为主持人语言的艺术处理提供支撑和理由。

(1)情感调动

情感调动是主要的内在技巧。情感是所有有声语言表达的核心,而情景再现则是运用想像力,营造出一个即时的规定情境场,使主持人在这一情境场中激发和调动起自己的情感,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受众,并将受众也吸引到这个“场”中来,进而达到双方的共时同步。

揭示语,亦称内在语。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是精炼的、简洁的,其中潜在和隐藏着许多内在的语句关系和逻辑关系。提示自己和在自身内部揭示、显露这种关系,便于主持人更有效地将自己的感情导向深层次。

对象感,也是催发表达愿望的方式。只有产生和存在交流的对象或交流的愿望,言语表达才会有强烈的内驱力。只有在这种内驱力的促使下,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才会因受众的反

应,更加注意其内容的清晰、准确,表现形式的多样和多变。

(2)外部技巧

外部技巧是将内在的感情表达出来的技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打动人心的有声语言技巧。主要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几个方面。

停连,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停,停顿;连,连接。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停与连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停连在语句的位置判断和运动,关系到意思和情感表现的清晰度。运用停连的依据,是主持人的理解和表达目的。

重音,是表达者在表情达意时有意识着重强调的。主要依靠声音的轻重、长短、快慢、虚实等变化来体现。

语气,是包含着具体思想感情的声音表达形式。在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的支配下,有声语言的声音形式表现出许多不同的语句形式,显示出思想感情的存在层次和变化程度,使形式具有了内容的意义。

节奏,是指通过整个节目生发出来的,体现着创作者思想感情起伏跃落,并由此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的回环往复。判断和表现内容的节奏形式,是主持人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主要应注意整体的基调和局部的多样性变化,并通过语句和语气将其表现出来。节奏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高亢型、紧张型、轻快型、低沉型、舒缓型、凝重型。节奏的把握与表现,也是通过对比来实现的。

外部技巧的运用,是主持人有声语言的创作作用于受众,最直接、最容易感受,也是表明主持人语言训练与运用成熟的标志。外部技巧的每一项都不是孤立的,而技巧运用自如的捷径就是对比。

正如声音的表现力需要有对比才能有层次一样,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在对比中方能凸显其技巧特点,在对比中方能产生变化,在变化中言语表达才会丰富多彩,对于受众的接收器官、解码器官才会具有刺激力、吸引力,才能够调动起受众的关注欲望、交流欲望和参与欲望。

主持人有声语言的传达,从内到外都具有极强的技巧性,而这种技巧是后天形成和培养起来的。为了更好地传情达意,主持人必须加强口耳之技的听说实践,最终达到把有意识的技巧训练转变成为下意识的技巧运用。

此外,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语言表达技巧还包括副语言技巧的辅助、协同使用,必须意识到可视性语言的内涵与作用。

五、主持人要认识体态语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伴随着有声语言系统,还有一套非有声语言系统符号,并直接影响到人类的交流方式和结果。人类的交流,虽然是以有声语言为主,但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着非语音系统符号中的体态语。前苏联学者阿杜亚基佐夫认为:“研究伴随语音手段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们在自然的言语交际中,并不是总用纯粹的语言手段,而是常常用其他手段来弥补言语表达的不足,伴随语言正是有声语言交际中所必要的构成因素。”伴随语言之一就是与有声语言同时存在,并共同完成着相互交流任务的体态语。

非语言交流,又称非语言传播,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持人是传播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体态语是主持人,特别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重要创作传播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学家伯德惠斯特的统计显示: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有声语言传达的信息还不到35%,而65%以上的交流信号是无声的。现代研究表明,在人类感知世界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种感觉中,9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而视觉又占着更大的比例。由此可见,主持人体态语编码系统将直接面对受众的视觉解码系统。对于主持人来说,体态语作为创作传达手段,应该像有声语言的职业化一样,具有运用原理、创作技巧和训练方法。

英国学者朱迪·皮尔逊在《人际传播明晰、自信和关注》一书中,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了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空间和触摸、声音暗示、服饰和其他饰品四类。曲彦斌先生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将其分为了身势情态语、标志语和特殊音响语三大类;心理学家埃克曼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将体态语分为了表示明确意义的符号势、指明物体的图示势、引导对话的调整势、揭示内心感觉的表情势和消除紧张情绪的适应势。

人类学家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际交流中距离的概念,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距离划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四种,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人际之间语言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主持人的体态语作为职业化的交流创作手段,根据参与交流创作的主要器官和功能,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静态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态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服装、饰品和发型;空间接触范围。

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表情达义,完成整个活动的。其中大量的无声信息要通过站、走、手、眼、腿、身来显露出主持人心中的情感、态度、意向和性格。作为职业化后的创作手段之一,其可靠性、隐喻性,直接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简练的表现力,都使它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要了解说话人的深层心理,既无意识领域,单凭(有声)语言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类语言所表达的意识大多属于理性层面。经理性加工后表现出来的语言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出一个人的真正意向,这就是所谓说出来的言语并不等于存在于心中的语言……只有人的动作比理性更能表现人的情感和欲望。”

以往关于主持人的研究,更多的是偏重于对于有声语言的内、外技巧和素质的分析、教学和训练,而疏于对语言整体上的把握,其中就包括了体态语这种对于受众来说,更能反应出人的真实情感,真实素质,真实思想的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人接受信息量的65%以上是来自于视觉,而体态语正是作用于人的视觉。成功的主持人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节目中的,如果只有声(音)的投入,而没有身(体动作)的投入,恐怕是很难打动观众的。真实自然,合乎情理的体态语,能够让观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主持人的内心情感,并因此增强有声语言的可信度。

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应该承认,个性魅力是感染观众、吸引观众的核心力量。但是,个性魅力是完整的、全面的、立体的综合内在素质的外观,这种外现的表现形式,包含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两个方面。其中,体态语“形”的作用和影响力是巨大的。

六、主持人要正确运用体态语

主持人在运用体态语时,应该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1.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符合社会文化背景是主持人运用体态语的首要前提。每个民族在历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都会形成许多约定俗成的道德伦理观念、自身的价值判断体系和审美标准,而这又会构成人际传播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必须与之一致,传播才能顺畅通达,交流才会产生出双向互动的效果。反之,轻则造成传达无效,重则将会引起受众的误会和反感。如常见的跷起大拇指,对不同的民族就有着完全迥异的表义内容。在中国,是表示高度的赞赏和钦佩;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是搭车的手势;意大利人从一数到五时,大拇指表示数字“一”,食指表示“二”;在希腊,跷起大拇指,意思则变为说对方是“混蛋”。所以,主持人若使用这一手势来赞赏对方,英国人、意大利人会莫名其妙,希腊人则会勃然大怒。其次,服装、饰物和发型必须严格符合社会文化背景。这也是限制或禁止主持人染彩发、饰物过多、服装花哨的原因。《欢乐总动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娱乐节目。但是一段时间,由于主持人的服装、发型设计,同我国受众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认同趋势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节目受到了批评和整改。

2.符合受众的基本心理需求

受众有着自己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有声语言是主持人表情达义的主要手段,体态语只是辅助协同其完成任务,故体态语和有声语言必须具有一致性,不能违背受众的基本心理需求。在一个谈“人民币再次降息”的访谈节目中,金融专家面对主持人讲降息的原因,降低利率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时,主持人时而低头做记录状,不时还翻动一下铺在桌子上的稿纸,或将视线从专家的视点上移向摄像机镜头,似乎想让人们感觉到他既注意到了观众的存在,又对权威的谈话进行着认真的思考。其实,他这样做的结果,恰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扰乱了观众和专家说和听(即传与受)的思维连续性和完整性,大大破坏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倪萍是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她的出色表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有效地运用了体态语。

3.符合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体态语是传达节目内容,突出节目形式的一种辅助手段。所以,要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围绕内容和形式合理地使用。

4.符合主持人的自我个性

演员以塑造众多不同个性的角色去赢得观众的赞誉。主持人是以人格化的传播形成节目的风格,个性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主持人自我个性展示得越充分,节目的风格特征越鲜明,对观众所产生出来的吸引力就越大。赵忠祥、倪萍、白岩松、崔永元、宋世雄、杨澜、凌峰、程前,这些大家所熟悉的主持人,他们的个性特点是鲜明的,并直接影响到自己节目的风格。当然,自我个性并非一成不变,环境的变化,有意识的训练与实践活动,认知结构的转换,人生阅历的积累,都会促使个性发生改变。但是,个体总的个性特征是固有的,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人的个性特征也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应该同自己个性中最显著的特征相吻合,并且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刻意追求、模仿自身缺乏或难以做到的表情、手势,只会给人造成矫揉造作、哗众取宠、虚假别扭的感觉。

七、主持人要掌握运用体态语的技巧

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表义的符号系统。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在体现出其特殊功能的同时,也有一个运用技巧的问题。

1.象征性功能

表明某种特定的含义,或是按照民族性、传承性、共通性所表达出来的象征性意义。象征性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体态语突出的、重要的独立表义功能,它比有声语言更能“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因为,它首先体现在主持人的外在形态上。所以,它的运用一定要明确肯定,第一视觉印象要一目了然,能够代表节目的基本内容、基调、主题、目的。

2.提示性功能

针对某一事物,为了提高观众的注意力,用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进行提示。在提示注意的事物中,有具象化的人、物、地点等,也有非具象化的事件等。体态语的提示性功能主要是为把握节目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准确度,有时是明示,有时是暗示,但围绕的都是受众关注的节目主体内容不偏移、不分散、不游离。

3.调节功能

主持人的工作是以有声语言为主的艺术创造,体态语基本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但是,由于体态语对受众视觉刺激的信息量和强度都要大于有声语言的听觉,所以,在有声语言受挫或受到限制时,体态语就能够起到调节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定势和调节有声语言再表达的作用。例如,主持人在现场直播时,难免会出现有声语言的表达失误,如忘记、打坎儿、顺序颠倒、拌舌等。其实,出现有声语言的失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有序、合情合理地解救。这时,体态语中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体动作就可以有效地进行调节,即用体态语来缓和或弥补有声语言的失误带来的交流中断的短时阻隔。

4.替代功能

虽然有声语言是主持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但在某些特殊的情态下,体态语替代有声语言能够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在倪萍主持的许多综艺晚会和春节晚会中,都设计了很能煽情的节目,她在处理“小保姆”、“李向群烈士”等节目最激动人心的语言时,观众总觉得她的话还没有说完、说清,但从倪萍眼噙泪水,强忍激动得导致手和身体发颤的体态动作来看,这种视觉感受对于心灵的冲击强度,远远超过了任何言语。在特殊的语境中,体态语替代有声语言,确实能够产生出有声语言所不能具有的作用。

5.强化功能

大家都知道,视觉加听觉的双重传达要比单一的听觉传达更有力量。有声语言使用于听觉的表义作用,直接,易懂,辅之以体态语于视觉,表义传情会更完备,更具有立体感,能够配合有声语言表达的一致性,重复强化对受众的影响力。每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向观众展示其体态语。混乱的、不一致的、无目的的、不同有声语言表达的目的配合的,都不可能发挥强化作用,还会打破整个节目的协调性。而且,体态语的强化功能和有声语言的重音技巧一样,有轻有重、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强化一片不如强化一点,从而能够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6.导引功能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经验,当交流双方中的一方欲中止交流而不使用有声语言明确表示时,就会采取不断地从对方的视野中移开自己的视线,把正对对方的身体变换成侧对对方,把坐得很自然的身体前倾做出起立的态势等等。这些体态动作都表明了他准备结束谈话的意向,导引另一方结束交流活动。这就是体态语的导引功能。主持人所要发挥的导引作用当然不是导引结束,而是开放式的导引和延续性的导引。首先,如果是一个人主持,那么,主持人的导引手势和眼神的视点、视线应该在观众和观看的内容两点之间运动。导引要明确、具体,位置要清晰。手势要摊开手掌,掌心向外,以表示开放、容纳、坦诚、真实,不要用手指。视线要柔和、平稳,视点要集中。当两个人同时主持时,尽量把身体形成90°角,表明邀请容纳第三者的加入。如果是3个人主持,则应以中间的人为顶点,形成三角形。如果是多人主持,就应该形成一个正面开放的半弧形。主持人体态语的导引功能,是节目的指示标志,领着观众从节目的开始到结尾。

八、主持人要有良好的自我认识

主持人创作的好坏、成败,与其最初的定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定位意识的确立和准确地进行定位,又是和不同个体的自我认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事实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无论是主持人还是选择主持人的人,必须要对主持人的个体本身或将要主持的某个栏目,从纵向和横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两个方面的考察,首先是副语言,即动态和静态的外观形象。

众所周知,在人类的交际过程中,除了有声的语言外,还有一类十分重要的交流手段——无声的身体语言(即副语言),可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类。所谓静态,即与生俱来的外貌、形象、气质,而动态则是在交流过程中,人的举手投足和不断变化的面部表情。在以声画为传播手段的电视媒介中,主持人的静态和动态的副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当今的电视媒介随着时代与文化观念的变化,已经从单纯地只注意外观形象的优劣,转向了因岗设置,因节目形态、内容设置的多元形象主持人的阶段,但仍然表现出许多转型艺术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许多主持人与栏目在定位上错位或反悖的现象存在。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二:第一,主持人自身认识不足,对栏目本身认识不清,或还处在寻找、选择定位的阶段。第二,栏目的策划者或主持人工作的领导者,苦于手下无人,以一人之不变去变节目之万变,结果,不仅因千篇一律损害了节目,同时也损害了主持人。

这种定位混乱和定位不准确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的定位,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按照传统观念(在主持人还是新生事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传统),崔永元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特征是不大可能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然而,正是由于反传统,才使崔永元与《实话实说》这样一个从内容到形式都并非正襟危坐的节目浑然一体了。《实话实说》成功了,崔永元成功了。有的观众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为了看《实话实说》会说什么才看的崔永元,还是为了看崔永元今天又会说什么才看的《实话实说》。

抛开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圈子,不难看出,这种成功,正是编导对崔永元语言独特的个性化特征认识到位。崔永元自己介绍说,开始确定他做《实话实说》,化妆师徐晶为他化妆试发型时,将他的外型定妆成端庄、英俊的形象,头发纹丝不乱,西装革履成套,就连天生有点不对称的脸型,都通过化妆进行了“改造”。可是这样一来,连他自己都觉得不自然,不自信。不仅自己的语言习惯要进行再改造,而且在节目的整体氛围中,显得非常笨拙、迟缓和极不协调。这样的形象定位,严重限制了他的个性特征。此后,编导、化妆师和主持人一道,共同确定了崔永元的定位,在保留他原有的外形特点的基础上,还稍稍作了点夸张。这样,观众就看到了似笑非笑,机敏、灵动、智慧、幽默的《实话实说》的主持人的形象了。

主持人在进行副语言定位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对自己的有声语言进行定位的意识。

每个人的声音的特质和历史、文化、职业、年龄等因素影响下的有声语言表达方式是不相同的。声音,有音质的高低、长短、虚实、强弱的差别和变化。在表达方式上,有词汇、语气、逻辑、语法等因素的选择和使用,以及使用程度的多寡和好坏。

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构成中,通过训练,其声音可以得到美化和修饰,表达能力、组合能力和生发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必然会受到先天生成、后天训练以及发展方向的影响和限制,形成非常显著的个体特征。在节目选择主持人和主持人选择节目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主持人有声语言的特点加以定位。

一般说来,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与外部形象基本是相吻合的,即有声语言与副语言基本是一致的,少有反差强烈的现象。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语言形象代表着不同主持人的个体特征,也体现着不同的节目风格。对于主持人来说,迥异的语言特点是“人格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选择节目的关键因素。主持人个性化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忽略了主持人有声语言的创造与节目可能出现的错位,对节目和主持人都会产生极大的伤害。

倪萍主持的《综艺大观》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得观众的喜爱。她那亲切的语气,平民化的用词,善解人意的情感体验,使她对广大的观众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但是,她随后主持的《倪萍访谈录》,很快就便告夭折。其实,原因很简单,浅白的大众化语言是难以说清楚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倪萍的语言形态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和对深刻文化意义的探究,就像我们很难想像余秋雨会和街坊邻居大妈为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一现象而争得面红耳赤一样。

对主持人的语言从内到外、从形到神的正确认识与分析,实质上是对自身以及发生作用的对象——节目的正确认识分析,是确立准确定位的关键依据,是主持人和节目的策划、编导、制作者都不能忽视,必须加以研究和重视的环节,也是主持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主持人定位意识的确立,还具有一种过程的意义,即: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主持人?我应该是这样的主持人?我是这样的主持人?这是一个设想—设置—确立的过程。

九、主持人要正确认识受众

目前,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受众的参与意识,增强节目的收听(视)效果,直播节目和增加现场听(视)众的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甚至在新闻播报节目中,偶尔亦可看(听)到现场邀请嘉宾交流。新的节目形式使得主持人既有面对面的交流对象,又有现场外的受众,形成了一种多向、多元的环形交流模式,即主持人—现场(第一)受众—现场外(第二)受众。

在这种交流模式中,主持人的交流思维线路应该是两条:第一受众是明线,第二受众是暗线。现场外的受众是潜在的受众,是广泛的,尽可能要吸引和增加联络的,是主要的、真正的传达对象。现场内的受众是单个或多个,是整体节目交流的辅助者,和主持人一起共同交流出节目所要达到的意图和目的。因此,主持人承担的交流任务是比较复杂的。

与潜在受众交流的暗线必须始终贯穿并把握住,不能偏离;与第一受众交流的明线必须鲜明、清晰,但要从属于节目,服务于第二受众。第一受众在现场的角色互动感很强,如果给予其松弛、良好的氛围,是容易调动起来,并得到其配合的。但是,主持人不能随其自由发挥,只营造环境,不主动与之交流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兴趣点。相反,主持人在这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主动性最强烈,也最能够张扬出个性魅力和个性特点。

面对面的交流本身就能够激发起人的交流欲望,同时,又有明确的目的——为第二受众服务。所以,主持人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掏”出最激动人心的内容(信息)。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主题、目的明确,了解受众和先期交流到位;二是要背景资料翔实、丰富,分析细致,设计多样化;三是要现场善于捕捉细节,反应灵活、多变。

在现场外的第二受众是实质性的媒体传播受众,尽管是间接与主持人交流,互动性不及第一受众,但是,对于节目的兴趣选择和指向性非常强。所以,主持人必须对电子媒体受众的特点和基本心理特征有所了解。

1.受众的特点

一般意义上的受众有以下一些特点。

(1)众多

电子媒体的受众众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广播电视、互联网跨越时空,同时拥有受众是其他媒体所无法相比的。

(2)混杂

以声、画为传播载体的通俗性、易解性解决了众多社会层面的受众对社会和知识的理解难度,所以,拥有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形形色色的受众。

(3)分散而集中

地域的分隔和覆盖的广阔,造成了受众的分散;而收听(看)又往往是以家庭或个体为单元,相对又比较集中。

(4)流动而固定

居住地域的社会性改变和收看(听)空间的短暂变换,增加了受众的流动性。而在上一次流动到下一次流动之间又存在着固定段。流动性不利于对节目的全面认识。固定,又容易导致受众对于兴趣点刺激过度的麻木。

(5)隐蔽而主动

相对媒体的公众性和公开,受众是在聚光灯外的隐蔽群体,容易产生事不关己的旁观心理。他们可进可退,或者积极参与,或者消极参与,更或根本不参与,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2.受众的心理特征

受众的心理特征,又是主持人创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了解、把握受众的心理特征,能够有效地增强交流的效果;否则,难免无的放矢。

受众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如下表现:

(1)受众的求知心理

求知欲是受众普遍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主持人带来的信息要量大、内容新。并且,不要求主持人通晓但至少应该熟悉,才会表达清晰。

(2)受众的求实心理

真实的信息是人们生活的指南,判断是非的标准。传播真实客观的信息内容,树立权威可信的主持人形象,是赢得受众量的起码条件。

(3)受众的求新心理

求新心理实际上也是一种求变心理,如果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主持人的形象和方法能够不断常变常新,就会打破固步自封的制限,实现自我超越。

(4)受众的好奇心理

主持人应该处理好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和受众达成兴趣上的一致,获得认同感;二是要避免为获取认同感,故意装出与受众一样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违背传播的真实性原则。

(5)受众的崇敬心理

主持人作为公众的形象,由于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创作水平,容易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仰,对于交流往往会产生出一种品牌的光环效应,但同时也潜伏着一种“捧杀”的危险。

(6)受众的显示心理

受众的自我表现倾向总是渴望通过媒介向社会及其他人显示自我。现代开放意识的增强,受众面的结构上的年轻化,使这种显示心理变得更加突出。目前媒体所设计安排的各种竞赛、座谈、征集、点播和有奖问答等等,正是受众显示心理诉诸媒体,促进参与意识的有效传播方式。所以,主持人一定要掌握受众的显示心理,摆正自己的位置,满足受众参与节目的心理欲求。

(7)受众的替代心理

受众由于条件或能力的限制无法达到的欲求,总是企盼通过媒体替代或满足,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替代心理或替代满足。主持人在此应该承担两项工作,一是通过语言创作让受众在节目中满足缺憾和愿望;二是利用创作引导受众的替代心理向适应的方向发展。

(8)受众的攻击心理

受众从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层面上都具有攻击性。因此,主持人往往会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以及创作方式不得当时,引发受众的对立、攻击的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对于主持人和传播目的的实现,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主持人一定要抑制受众的攻击性心理。

受众的心理欲求和心理特点,是主持人不易改变的,因此,主持人的主观创作要实现良好的传达效果,应该以两个方面来努力。

一方面,主持人必须营造出易于受众接受和适应的“交流场”。有声语言、副语言、音响、音乐、画面、灯光、布景道具设置等诸多因素,都必须严格把关,精益求精,让受众在偶然或长期的收看(听)中,在注意和记忆的过程中,有声声入耳、句句入心、过目不忘或一贯良好的感受。

另一方面,重视受众的“最初”和“最终”的印象,选择中间的刺激点加以扩大。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无法自始至终都全神贯注,中途容易倦怠,而“最初”和“最终”这两头的注意力最容易集中。所以,主持人在开头营造出良好的“交流场”后,便要一鼓作气地利用受众的好奇、疑问心理和“最终”的归纳、揭晓的心理,把重要的、需要突出的内容集中在特殊的两个阶段表达。同时,选择好中间地带的刺激点,这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衔接部分,也是使节目内容完整、流畅的关键环节。避免受众的兴趣链、情绪链、交流链的断裂。对于偶然“闯入”节目的受众,又会产生出意想不到一箭中的的效果。

这一切的基础之一,就是主持人对于受众心理特点的了解和把握。有些心理欲求是可以顺其自然的,有的则需要加以疏导,而有些又是难以求同求全的。只有正确地认识,合情合理地运用语言的创作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够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把集中、融汇了集体智慧的传播内容有效地传达出来,送到传达的目的地,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

尽管现在对于受众接受心理特点的分析还远远没有能够穷尽主持人对此的把握,但是,作为现代文明的传播者,以人为主体的创作者,主持人在研究自身创作,提高自身水平的过程中,应该多分出一些精力来研究自己交流的对象——受众,让互动的交流得到更有效、更圆满的结果。

十、主持人要注意反馈

为了达到有效传播的最终目的,主持人必须提高自己的交流技巧,研究交流对象(受众),了解传播工具的特性。

主持人语言的交流方式和电子传播媒介的特性,使得反馈成为了主持人交流理论的重要基础。

反馈的概念原来是电子工程学的名词,指发出去的电报或讯息的回流。传播学借用了这一概念,特指传者与受众之间敏感的相互作用。在传播系统和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传者通过反馈可以了解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要求、愿望、评价、态度等情况,也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和修正以后再输出的信息,以加强信息的针对性,提高传播活动的有效性。

在相对独立的传播系统或相对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主持人与交流对象(受众)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两者双向交流,角色互换,传播时,受众被动;而反馈时,受众则成为了主动者,传播者这时自然成为了接受者。

在主持人的实际工作中,有环形模式和交叉模式的交流,这种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使主持人可以通过交流对象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符号,及时、直接、集中地对交流效果做出判断、更改、修正和完善。相反,在类似线性模式的非面对面的交流中,主持人无法对受众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动向作出即时性的了解,不可能同步、及时地做出调整,从而影响到了传播效果的有效性。

对于主持人——话筒(镜头)后的交流,可以采取以前反馈为主,后反馈为基础的方式,来解决交流偏移、失衡的难题。后反馈即通常意义上的反馈;前反馈则是指传播者在输出信息前,预先了解其组织内部的反应,或预先向部分有代表性的受众征求意见,了解情况,先期调整,修改变通传播内容,改进传播形式。

由于电子传播媒介反馈的迟延性、间接性和零散性,主持人往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收到反馈信息,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程序。所以,这就要求主持人应该在平时注意积累、归纳、分析受众的反馈信息,作为以后创作交流的前反馈依据,印证受众心理,了解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作为自己活动的参照和佐证。另一方面,针对具体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考虑关照受众群的接受兴趣、接受倾向和接受程度,结合已经积累起来的后反馈信息,参照失误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多角度、多层次设计交流方式和方法,增加前反馈信息的有效值。

同时,主持人还应该参考外部反馈,加强内部反馈的培养和训练。外部反馈是受众接收到信息以后,向主持人发出的信息流。内反馈又叫做自我反馈,是传播者在具体的传播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心理体验。内反馈通常产生于受众的外部反馈之前,若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其预测、分析信息到达受众那里可能产生的效果,防患于未然,对于主持人的创作是极为有益的。应该说,内部反馈是主持人——话筒(镜头)前交流时最有效的反馈方式。主持人身处空荡寂静的演播厅,面对冰冷无生命的话筒和摄像机镜头,没有同步交流的对象和由此带来的反馈信息流,无法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交流语言。只能通过长期设定的假想交流对象,借用丰富的想像力,建立能够激发起创作欲望、交流欲望和不断返回反馈信息的内心视象,才能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

当然,这样的传播—反馈系统完全是在主持人自身的创作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必然与实际的受众反馈信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产生出偏差。怎样减少这种偏差,缩小距离,更好地还原反馈信息的一致性呢?首先是主持人的定位和节目的定位应该保持统一、一致,并且,不要随意改动定位点,而要保持整体形象的相对稳定,使自己的创作方式具有延续性,主持人的内部反馈也有规律可循。其次是依据节目相应的受众群体,便于主持人了解和把握受众普遍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因为抓住相对单一的受众群体总比吸引多元的受众群体要容易得多。再次是要加强主持人的双向交流意识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创作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内部反馈信息的准确度。

十一、主持人要正确认识双向交流

主持人形式的出现,是传播发展历程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把以传者主动,受者被动单向传播的模式转变成为传者—受者两者角色互动的双向交流。

自语言产生以后,人类就利用语言沟通情感,学习知识,传承文化,延续历史,认同群体……这一切都源于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双向交流。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地得到增强,并不断强化着主体的作用。于是,在传播系统中,传统的“我说你听”、“我传你受”的传者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

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它对于已经形成的观点或立场具有了自我强化的趋势,根据自身固有的价值取向、功利需求和心理定势,对传者的信息辨识、分类、筛选,有选择地收取或放弃。

选择性心理是受众最普遍、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受众接受信息的防卫圈。受众是否能够接受与交流主持人提供的信息,必须穿透受众的三重选择,即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所以,虽然受众的“受”有被动接受的含义,但是事实上,完整的传播系统,并非传播者控制的系统。传统的重“传”轻“受”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一直处在一个误区之中,漠视了“受控者”存在的意义,漠视了传播效果的深层内涵,进而导致了许多无效传播和弱效传播。

传播学的现代发展,使人们在重新审视传统新闻理论的同时,也使这种错误的认识得到了反省、分析和改变,也对受众进行了重新的认识。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的定位口号的提出,实质上是在强调着受众的存在价值。

主持人,既是新闻舆论的传导者、传播者和代言人,又是媒体沟通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利用语言传播信息,沟通群众,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过程中,从观念认识到语言的运用上,主持人都必须具有很强的双向交流意识。

通常情况下主持人的交流对象分为话筒(镜头)前和话筒(镜头)后两类,即现场的受众和现场以外的受众。随着人们对主持人节目的认同和该方式是双向交流的最佳途径意识的确立,目前,许多节目在话筒(镜头)前,即现场设置受众交流对象,目的正是为了增强交流感,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就使得从前的主持人—受众的线性模式变成了主持人—交流—第一受众—第二受众的环形模式。

传播模式和主持人交流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受众的参与意识,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对于传播者的关注和交流程度,传播效果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实现。在以往的综艺性节目、娱乐性节目、竞赛性节目中,主持人的交流对象往往是多个化、多样化,而目前的新闻类节目、服务类节目、体育类节目中都出现了话筒(镜头)前的交流对象。主持人的传播,如果只有“传”和“播”,只求“传”的过程,不求目的,那么,传播还讲什么效果,还有什么意义呢?传播只有达到并产生效用,才有意义。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又只有双向交流才能知道是否达到了预定的传播效果。

十二、主持人要有风格意识

毋庸置疑,主持人的语言需要修炼后方能成正果。但是,修炼语言本身只是修外、修形,而非修本,修心、修内才是真正提高语言能力的内驱力,并使语言内核得到丰富。先形于内,方能形于外。许多优秀的主持人在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总结时,都有一个共识:先做好人,然后才能做好主持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赵淑萍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艺术》一书中谈到:“主持人风格的独创性,是主持人个人独创性的集中表现,是主持人创作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主持人的成长过程,伴随着自我能力的日趋完善和栏目的不断成熟。风格的形成和创作上趋于成熟,代表着主持人个体和栏目整体在传播过程中被受众接受和认可,是某一阶段成功的开端或终结。然而,在主持人成长的初期,或者说,一个人开始从事主持人创作,都会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阶段,这就是主动或被动地寻找、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自己发展的基点,以期日后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

尽管形成风格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但它毕竟代表着个体创作上的成熟,其中就包含着成功的因素。所以,主持人追求一种成熟的风格又是必然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将主持人成熟的风格看做发展的终极,那么,准确的定位就是发展的起点。而最初的定位意识和定位的准确程度,又将直接影响到主持人今后的成长和成功。

主持人同自己的栏目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栏目是主持人自下而上发展的基本环境,也是主持人事业发展的生存空间。而主持人又是栏目的核心与骨干。抛开栏目或者疏离栏目来为主持人定位,或者,忽视主持人的固有条件去考虑节目主持的好坏、成败,都是不切实际的。

大千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就是因为有无数毫不雷同的个体在相互作用着。主持人也是一样,在整体上除了职业所需的共性特点外,个体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即使是同一学校刚刚毕业的学生,在主持同一个节目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也是大相径庭的。作为主持人,最直观的外在形态和受众最易辨别的就是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个性化特征。因此,主持人的定位意识应该首先从自身的语言表现形式进行考虑,即在开始定位时,就应该确立起风格意识。

通常情况下,受众会偶尔(听)看到一些比较成功或成熟的主持人,去主持一个比较糟糕的栏目,或是在某个栏目当中出现了一个表现比较糟糕的主持人,而这种糟糕之处最集中地体现在主持人的创造手段——语言上如以深沉、稳重的语言主持活泼、热情、艳丽的综艺晚会;机智、调皮的语言主持严肃、理性的法律节目;以热情、活泼的语言和人探讨苍凉、沧桑的深刻人生。这样自说自话,完全不顾受众的感受的主持,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

一个成功的、被受众认可的、喜爱的节目或主持人,必然是主持人主观创作与节目客观实现一致、和谐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