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孤独:和卢梭一起面对孤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被全世界遗弃,也许是因为你自己

如今,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孑然一人了,孤孤零零,空空落落。

——卢梭

孤独是一场缠绵无尽的细雨,丝丝缕缕笼罩着每一个人。但这场雨又不够均匀,有些人淋得多些,有些人淋得少些。那些被孤独之雨浇透的人,常常从记事起就步入孤独,走过一段无言的心路。长大了,心伤结了疤,他笑着流泪,但那种隐痛,恍若还在心口。无数次,他充满忧伤地问:“谁,能执我之手,消我半世孤独?”答案是没有人。因为有些孤独,是由你的性格习惯决定的。如果你被全世界遗弃,也许是因为你自己。

威严的人,常常被人挂在墙上看

在上流社会,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情感被彻底窒息了。那些满脸写满威严的贵族,只知道颐指气使,那些仆人们只知道汇报。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交流,也就没有任何友谊可言。

——卢梭

第一次见到赵老师的时候,就被他的气势震慑住了,央视大编剧,50多岁,一头长发,文艺范儿十足。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不敢轻易说话,唯恐说错了,让赵老师笑话。很快,我发现不仅是我,其他人也和我差不多。

于是,有赵老师在场的聚会,赵老师就成了主角,我们都成了听众。遇到什么需要拍板决策的事,本来如果赵老师不在场,我们可以商议着来,而且常常可以做得很好。但一有赵老师在场,我们的智慧似乎一下子消失了,一切都要看赵老师的态度。赵老师表了态,也就算拍板了。好与不好,大家也都不再说啥了。

后来,在这个圈子混久了,眼界开阔了,比赵老师级别更高的大咖也见过了,这时,我才发现,其实赵老师并没有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高大。

既然这样,以后再见到他,就没有必要那么拘谨了吧,就可以想说啥就说啥了吧,实际上却不行。再次见到他,还是有点畏惧,还是有点放不开,还是宁愿把说话权和决策权都拱手交给他。

如此几次之后,我自己也厌烦了。我虽然不是个野心很大的人,却也不喜欢老被一个人压着。既然在赵老师面前如此拘谨,干脆以后尽量不见他,或者尽量少见吧!

当然,不仅我有这样的心态,圈子里的人也大都有这样的感觉。于是,在以后的聚会里,已经很难再见到赵老师的身影。

其实,在我的这30多年人生历程中,我还见到过好多位像赵老师那样在我心里被视为威严的人,如我的外公、我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我第一份工作所在公司的部门经理……

和这些“威严”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我就把自己的地位降低了,对方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话语权和主导权。在他们面前,我老是感到有一种隐形的压力存在,感觉到不自在。

显然,一个威严的人,是无法与一个普通人进行平等交流的。这一点,卢梭看得很清楚,所以他说那些威严的主人与唯唯诺诺的仆人,是很难成为朋友的。在卢梭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贵族拥有威严尚有情可原,但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依然拥有威严,可能就很悲剧了。

就以赵老师为例,我能够感觉到,其实他是很想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的。但是,一个威严惯了、似乎高人一等的人,怎么能和普通人打成一片呢?偶尔,路过我们之前经常光顾的那家咖啡屋,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桌前,目光无神地看着窗外,那一刻,我能够感到他内心是孤独的。

想到赵老师,就很容易联想到老杜。在一次聚会上,老杜发言不多,而且人很谦虚,我们在一起聊得很好。60多岁的老杜酒量很好,气氛很融洽,大家都喝多了,最后我们相互搀扶着一起出酒店打车。

我想当时酒店服务员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到很有趣,一个60多岁的老人,居然和年轻人玩得这么疯!

第二天,醒酒之后,上网查了一下老杜的资料,顿时吓了一跳,原来他竟然是商界一个非常知名的人物。

可以想象,如果昨晚我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我可能就不会那样轻松地和他聊天,和他喝酒,和他疯狂地玩耍了。

但是有了第一次和老杜平等交流之后,后来虽然知道了他的身份,再见到他时,依然感到很轻松,依然可以轻松交谈,丝毫没有拘束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微妙,似乎双方的关系一旦确立了,就不会被轻易打破。

人生就是一场选择,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一个威严的人,可能会取得某些话语权,获得某些面子,获得某些心理优越感。但他的存在会令其他人不舒服,他很难和其他人玩到一起去。所以,无论是他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最后被别人边缘化的时候,他都是孤独的。

所以,如果你恰恰就是这种人,如果你不愿意忍受这种孤独,那么你可以像老杜多学习一下,放下自己的架子,放下自己的优越感,做一个能够和别人平等交流的普通人。

经常抱怨的人,会被周围人放逐

我这个最愿意与人交往、最重情谊的人,竟被大家齐心协力地驱逐了出来。我这颗敏感的心,被他们的仇恨发泄残忍地折磨着,他们把维系我与他们之间的一切联系狠狠地斩断了。虽然如此,我还是那么的爱他们,因为我知道,只要他们还是称其为人的时候,就不会拒绝我对他们的爱。

——卢梭

有人说,男人都是骗子,幸运的女人,被骗了一辈子;而不幸运的女人,则被骗了一阵子。

这句话多少有些调侃的意味,也有亵渎爱情神圣性之嫌,但它也说明了在婚姻中,女性的感觉才是一切。

曾经有一个很漂亮的农村女孩,在一次听戏时,被一个男孩看上了。男孩家在城郊,长相一般,也没有啥体面的工作。他知道凭自己的这个条件,要追到那个漂亮女孩根本不可能。

要想成功,只有撒谎!

去提亲的时候,他戴上一副眼镜,声称自己是城市户口,还叫上一个在车队上班的亲戚开车接送。农村人哪里分得清真假,稀里糊涂就同意了这桩婚事。

结婚之后,女孩才发现男孩说的一切都是谎言。但木已成舟,那个年代离婚很少见,女孩只好默默接受了这场婚姻。

但女孩心中的怨气,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除。在此后的若干年里,她怎么看,怎么觉得男孩不顺眼,于是,她天天抱怨,天天指责男孩。

起初,面对女孩的抱怨,男孩有时也做些反驳,甚至发生口角,发生摩擦,但这只能招致更大的抱怨。

再坚强的心,也熬不过一颗失衡的心的长期腐蚀。十年过去了,当初生龙活虎、爱说爱笑的男孩,终于被改造成为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变成了一个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的人。

最后,男孩实在不堪忍受女孩的抱怨,和村里一个老实巴交、长相很一般的寡妇离家出走了。

可以想象,本来女孩心中的抱怨,就如溪流一样源源不断,经过这次刺激之后,现在突然像山洪一样爆发了。

平日里,只要见到人,她都不忘发泄一些心中的抱怨,抱怨那个男人没良心,抱怨自己命不好。

起初,人们很同情她,后来老是听到那些话,就感到厌烦了,远远地看到她走过来,人们就主动避开了。甚至连她的子女,也不愿来见她。

每天,她都活在孤独之中,无论是在家里,还是走在大街上,没人愿意理她,没人愿意同她说话,她仿佛被全世界的人放逐了。

显然,女孩是不幸的,稀里糊涂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孩,过着不幸福的日子,最后,居然又被自己不喜欢的那个男孩遗弃了。

也许有人会说,女孩的不幸包含了时代的因素。如果是今天,当结婚后她发现自己被骗时,她可以选择离婚。

不错,面对婚姻问题的不幸,离婚确实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有可能找不到解决办法的。例如,某人遭遇车祸,留下终身残疾;某人因为做生意失败,贫困潦倒;某人因为被朋友出卖,家破人亡。

遇到这种命运的不幸,你难免要抱怨一下。但我告诉你,越是在这种时候,你越是不要抱怨!也许你会不满,也许你会感到委屈,你已经如此不幸了,现在难道连抱怨一下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对,你没有!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首先,你不断抱怨,不断哭泣,有用吗?当然没用。不管你受到多大的委屈,周围人都不会陪你哭泣,所以你的抱怨没有用!

其次,抱怨是负能量,会传染给别人。所以,你越抱怨,别人就会越讨厌你,孤独就会变成一间囚笼,囚住你的灵魂,囚住你的人生,将你拽入孤独的深渊。

卢梭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在遇到不幸时,他的做法不同于普通人。在遭遇大家的排挤与打击的时候,卢梭选择的不是抱怨,而是继续去宽恕他们,热爱他们。

也许有人会认为,那些喜欢抱怨的人,常常是逆境中的可怜人。其实,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中就有很多抱怨者,其实各项条件并不差。

就像上文故事中的那个女孩,虽然她嫁的那个男孩,不像男孩吹嘘的那样有城市户口,也不是知识分子,但也不算非常差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男孩所在的那个城郊,很快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他也变成了城市人。

和她同村的女孩相比,她嫁的这个男孩并不算差。如果她能少一点抱怨,本来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她也不会被周围人放逐。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爱抱怨的孤独者,如果你想要摆脱孤独,你首先要减少一点抱怨,多一些感恩。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

善良行为的好处之一就是使灵魂升华,并使之产生更加美好的行为,因为人都是有弱点的,在受到诱惑而要去干坏事却又戛然而止,这也就可入善行之列了。

——卢梭

有人说,生命是一道算术题,人的一生不过3万个日子,活一天就减少一天。如何睿智地过好这3万个日子,其实也是一道算术题,那就是掌握好加法与减法。

加法就是“取”,减法就是“舍”,两者的关系很微妙。

人生之初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还要取得食物,以求生长;取得知识,增长才干。长大之后,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取是一种本事,有了取的本事,你才不会贫穷。而舍是一门哲学。掌握了舍的哲学,你才能赢得友谊,赢得信赖,赢得更多取的机会。

此外,取与舍是相辅相生的,如果你希望取的太多,而舍的太少,其结果就会像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所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道理虽然容易明白,但现实中却充斥着下列现象:总想多占别人一点便宜,人际关系一次用完,做生意一次赚足。总以为自己这样做是聪明,殊不知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是傻的,他们吃了你的一次亏,就会记住你,以后不再和你合作,不再和你交往。所以,你的“聪明”既是在断自己的后路,也让自己陷入孤独。

当然,伟大的智者卢梭没有这样做,他说:“最重要的是,我真心摒弃了贪婪和私欲,这就使那些我所抛弃的东西显得无关紧要了。”

所以,对于一个贪婪心太重的人,如果要想摆脱孤独,赢得朋友,你就要像卢梭所说的那样,学会摒弃你的贪婪与私欲。再退一步说,假如你无法完全摒弃你的贪婪与私欲,那么至少你可以适当地抑制你的贪婪。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某个地区,人们都在盛传一个小孩很傻。据说,如果有人同时给这个小孩一个5角和一个1元的硬币,他总是选择5角,而不要1元。

有个人不相信,就拿出两个硬币,一个1元,一个5角,叫那个小孩任选其中一个。结果,那个小孩真的挑了5角的那个硬币。

那个人觉得非常奇怪,便问孩子:“难道你不会分辨硬币的币值吗?”

开始小孩不愿说,在被反复追问了很久,孩子才小声说:“如果我选择了1元钱,下次你就不会跟我玩这种游戏了!”

这就是那个小孩的聪明之处。如果他选择了1元钱,就没有人愿意继续跟他玩下去了,而他得到的也就只有这1元钱!但他选择了5角钱,把自己装成傻子,就会引起人的好奇心。于是,傻子当得越久,他就拿得越多,最终他得到的,将是1元钱的很多倍!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做。因为有些人总是太贪婪了,他们只知道取,而不懂得舍,他们总是想一下子把所有的好处都获得。实际上,这种人是无法抵挡住心中的诱惑。

等到了最后,他的朋友都离他而去,他周围人都讨厌他,他生活在孤独的深渊时,他才知道后悔,但一切都晚了。

卢梭形象地说,到了这个时候,贪婪的孤独者才祷告上帝:“你为什么让我这么软弱,让我不能爬出深渊呢?”

但上帝却不管这些,只是对他们的良心说:“我是把你造得太弱,爬不出深渊来。但我曾把你造得很坚强,让你别掉进去。”

卢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抵制诱惑的勇气,在事情发生之时才最有意义。如果事情发生之后,你才发现失去了更多,才开始后悔,那时一切都晚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贪婪的孤独者,如果你打算从孤独的深渊中爬出来,那么从现在起,你就要努力做到远离贪婪,适可而止,知足者常乐。

炫耀的人,会被人讨厌

她尽可能地做到不显山露水,免得引人嫉妒。与她在一起,我极其平静自若,在享受着说不明道不白的快乐。我就是如此这般地待一辈子,甚至永生永世,也不会有片刻的腻烦。她是我与之谈话从不觉得乏味的唯一的一个人,不像出于礼貌同别人谈话时那么活受罪。

——卢梭

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同学圈里,小雨都是被经常孤立的那一个,同学聚会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把她落下,她在群里的发言很少有人回复,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点东西很少有人点赞,她默默忍受着一个人的孤独。

小雨很不解,自己条件并不差啊,1.68米的身高,白净的皮肤,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为何大家都不喜欢自己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小雨太喜欢炫耀了。在大家的印象中,只要一有可以炫耀的机会,小雨必然要趁机炫耀一下。

大学刚毕业的那年元旦,小雨在她的QQ签名中写道:“我明天要去香港玩几天,最近一段时间大家不要打我电话啊!”

那个时候,小雨的有些同学还没有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的,也大都收入微薄。看到小雨的这个签名,大家心里都有点酸溜溜的,很不爽:不就是去一趟香港嘛,没有必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吧!

在单位里,小雨有些高傲,有时甚至锋芒毕露。比如,和同事说话时,她总喜欢夹杂英文单词。当听到某个同事方言很重时,她就会毫不掩饰地嗤笑:“对不起,我不懂你说的河南话。”

对于小雨这样的女白领,出类拔萃的男人喜欢把她当普通朋友,交流思想,但决不肯娶她为妻,因为他们知道同小雨这样自命不凡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会很累;而那些平庸的男人,在小雨面前会忍不住自卑,更不可能去主动追求小雨。

至于女孩,喜欢小雨的就更少了。本来很多女人对小雨就有点心怀嫉妒,加上小雨平时喜欢用更多的时间来炫耀自己,而不是真心和别的女孩真实地交流内心,所以,几乎没有一个女孩成为她真正的朋友。

像小雨这类女孩的内心其实很孤独,业余时间仅靠看书、看电视、看碟片、玩游戏、上网来打发日子,周末也是如此。

和小雨不同,公司的文员小轩正好相反。小轩长相普通,只有大专学历,而且说话还带有浓重的山东口音。

但小轩人很实在,不喜欢炫耀,能够经常和别人分享自己经历的小事,也敢于自嘲,俨然是个女汉子。所以,单位的男女同事,大家都很喜欢和她交往。无论是上班的空闲时间,还是周末,小轩身边从来不缺少同事、朋友。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玩得非常愉快。

为何会有这种差异?这一方面正如卢梭所说,炫耀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会给别人带来心理压力,从而从内心上不喜欢你,甚至讨厌你。

另一方面是因为,你如果一心只想着炫耀自己,那么与别人相处时,你就只想着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把自己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这样一来,你和别人永远会有隔膜,别人就不会了解你,又怎么能成为你的朋友呢?

所以,如果你平时喜欢炫耀自己,并因此成为被孤立的那一个,那么你以后就要尽量少一些炫耀,多一些真诚,努力学会放低心态,融入你所在的人群。

选择固执,就选择了孤独

他还既无知又固执,即便对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也固执己见,以至于我经常和他争论不休,最后根本不愿再见他。一个人灵魂那么超脱,考虑问题却是那么细致入微,真是不可思议。

——卢梭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虽然永远正确,却没有情趣,让我们不愿意靠近;总有一些情感,被封闭起来,我们无法触及;总有一些距离,看着并不远,我们却不愿逾越。

多年前的一个夏日午后,大江和几个朋友一起到田野玩,路过一个水塘。

当时,一个朋友看到水塘里冒了一个很大的水泡,于是这个朋友认为水塘里一定有鱼,所以,就建议大家一起下池塘摸鱼。

大江说:“这个池塘干了很久,直到一个多月前下大雨时,才积了一点水,现在哪里来的鱼!你们就别下去浪费时间了。”

那位朋友说:“那也说不定啊!也许前段时间发大水的时候,旁边小河里的鱼游到这个池塘里也说不定啊。再说,即使没有鱼,下去摸一下就当玩了也不错啊!”

但不管怎么说,大江决定就是不下水。无奈之下,其他朋友就不管大江了,纷纷卷起袖子,挽起裤腿,缓慢走进水塘里,唯有大江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岸边观看。

确实如大江所说,他们果然没有摸到鱼,反而裤子沾上了水。他们从水塘上来之后,当初那个提议下河摸鱼的朋友略带羡慕地对大江说:“真让你说对了,果真没有鱼。幸好你没有下水,否则也是白忙一场。”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赞扬大江有先见之明。

听了这些赞扬自己的话,大江心中固然有些许自豪,但更多是落寞。这是因为虽然刚才下水的朋友没有摸到鱼,可是他们在水里摸来摸去,一片欢声笑语,这让一个人站在岸上的大江感到有些孤独,有些无聊。

在以后的人生中,大江经历了很多类似的事。上大学时,同寝室的人决定集体出去包夜上网,但大江不去;在单位里,同事相约一起半夜去唱歌,大江不去……

不可否认,每一次大江总是站在“正义”的一边,站在“听话”的一边,站在遵守规定的一边,所以,大江永远是正确的。

但生活中,如果太过于坚守这些东西,就会给人刻板固执的印象,就会变得没有情趣。因此,最后的结果是,周围人给大江的评价是“太固执”“死脑筋”,平时大家一起组织一些聚会、游玩活动时,也经常有意不叫上大江。

大江当然也是有感情的,看到周围的人相处如此融洽,他却经常孤零零的一个人,他心里自然也很不好受。

曾经有人善意地提醒过他,为人处世不要太固执。他自己也知道,这样固执下去很不好。他也曾经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要这样固执下去了。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遇到事情时,他常常就故态复萌。

工作几年之后,随着大江逐渐步入领导岗位,他身上的固执就更加明显了,无论做什么事,他要坚持的东西,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大家知道他的这个脾气,遇到争执,也就避开他。平日里,下属、同事和他打交道,只限于工作,个人的交流几乎一点儿都没有。

这个世界上,缺少朋友的人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有的人已经学会了品味孤独,享受孤独。但遗憾的是,大江显然不属于这一种。在极少数他醉酒之后,从他的大喊大叫中,人们才知道,他胸腔里的那颗心原来是如此孤独。显然,他属于缺少朋友,又无法享受孤独的那一类人。

那些和大江类似的人,要想走出这种困境,办法有两个,要么是改变固执的习惯,学会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要么是沉下心来,学会与孤独相处。

吃亏是福,所以要学会分享

我告诉他们要让别人也得到好处,否则这件事情根本就无法进行下去。人性中都有获利的一面,谁也不能例外。

——卢梭

分享是一种境界,能够让你的人生得到升华,从此不再孤独。正如卢梭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是一个不愿意分享的人,那么你肯定会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孤独之中,因为人性中都有获利的一面,谁也不能例外。

除了卢梭,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也曾这样说过,“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却有两个幸福。”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依靠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能彼此分享快乐与幸福,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微博上或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一条信息,马上就能获得朋友们的点赞或者留言,快乐与幸福在拇指一按的瞬间就传递了出去——如果,我们执意在当前这个讲究分享的社会里做一个拒绝分享的人,那么我们一定会生活在孤独中。

林少华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专员,才华出众,做事认真,很受上司和同事们的喜欢。可是,他在这家公司干了半年之后,同事们就开始不愿意搭理他了,就连之前一直很器重他的上司,也是动不动就给他“找碴”。

为此,林少华很是痛苦,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大家会这样对他。有一天,他和一位老员工聊天的时候说到了自己的痛苦,“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莫名其妙,大家就开始这样对我了。”

“为什么会这样,你真的一点儿都不知道吗?你还记不记得3月份的那个很成功的项目?”老员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问道。

“记得啊,那是我在这个公司里最愉快也最难忘的时候,项目成功了,客户非常满意,多付了5%的项目费作为奖励,同事们都来祝贺我,主管也给我马上办了转正。”

“那个项目是你一个人完成吗?”

“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完成的,主管帮我审了几次策划案,还有其他几个同事也给过了几个参考意见,主要的工作还是我独立完成的。”

“别人给予了你帮助,你最后成功了,你与别人分享了吗?”

“分享?怎么才算分享,我说谢谢了啊!”

“说一个谢谢就可以了吗?你应该懂得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你可以请帮助你的人吃顿饭、唱次歌,玩一玩,别人未必需要你请,而是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知道你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以后愿意与你合作。”

与老员工吃完这顿饭之后,林少华终于找到了自己被孤立的原因。后来,他在工作中变得热情主动起来,有什么好事情也会想着大家,慢慢地又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聪明人懂得分享,因为他们知道分享自己的快乐,也会换来别人的快乐,同时还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让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那些愚蠢者呢?他们往往独享功劳、独享荣誉、独享快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因为懂得分享,所以能够通过分享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收获。所以,分享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智慧。

很多时候,我们在分享的同时也在收获,也在取得更多的养分。总统懂得分享,那么他一定是受人爱戴的;商人懂得分享,那么他一定是功成名就的。

分享,就好像是一种投资,用自己的快乐做筹码,去传播,去分享,从而交换得到更大的利润与收成。也许很多时候,这样的收成仅仅只是表面的光荣,人品的提升,但是在有些时候,却足以改变你的一生。所以命运细节之处的微妙就在于此。

因此,我们应该谨记卢梭的教诲,做一个懂得满足“人性中获利的一面”的人,从而让自己每天都沐浴在快乐的阳光下。

放下自负,拒绝孤独

那些自负的人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自己是聪明的,别人是愚蠢的。以至于,有时候他们看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都会在心里说,这是个愚蠢的家伙。可事实却是,他们才是一群十分愚蠢的家伙。

——卢梭

对于那些总是对别人不屑的人,别人通常也不会看重他,所以这些人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孤独。因为,自负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厉害,总是不肯低下头和大家打成一片,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总是自己高看自己。可是,真实的情况却是,你未必有别人聪明,你自己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道:“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

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

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

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

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儿都没错。”

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国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了。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有汉朝的一个县一般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现实生活中,很多自负的人都如同自大的“夜郎”,总是觉得自己很强大,殊不知自己非常地渺小。

明明渺小,却自认为自己很大,不仅会惹人嘲笑,还会令人厌烦,以至于失去很多与人交往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凡是自负的人,一般人缘都不好,一般都会孤独。因此,我们要摆脱孤独,首先得放下自负。

对于那些自负的人来说,怎么做才能够让自己不再孤独呢?

首先是要放下自负,努力地融入到朋友圈子中去。也许你真的很有才华,也许你真的很努力,可是不管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你都应该放下自负,努力地融入到朋友圈子中去。等你融进去之后,你会发现有很多比你厉害得多的人,他们也没有你那么自负。这个时候,你的自负心态就会消失了。

其次是认清自己,放低姿态。一个自负的人要放下自负,那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终于看清了自己。只有你看清自己的时候,你才会看见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还需要低下头来继续磨炼。

如果现在你还是孤独的自负者,那么请你明白,你要放下自负,放低姿态,才能够成功地摆脱孤独。因为当你高高地昂着头的时候,大家就会对你敬而远之;当你低下头和大家站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会站在你的身边。

告别敏感,拥抱快乐人生

不是我真的讨厌这个庄园的主人,只是他实在是有些敏感了。我偶尔大声一些说话,他可能都会觉得我有些什么别的想法。对于这样的人,我应该远离他,不知道哪一天,他的敏感就会给我带来屈辱,或者灾祸。

——卢梭

有人说,敏感的人总是像刺猬一样,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竖起身上的尖刺,这样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其接触的。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一件小事情就能够刺激你的敏感神经,令你整日都胡思乱想,为一些不可能发生的、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中的事情而焦虑、纠结、生气,这样的你是不是很可悲呢?答案肯定是。因为你不但会生活得很痛苦,总是被自己的臆想所折磨,还会让自己失去朋友,最终生活在孤独的深渊中。

19世纪70年代初,一个男孩子出生在哈尔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里。他的性格十分懦弱,看上去一点儿都不像一个男孩子,并且非常地敏感,总是觉得自己生活的世界里充满了压迫和威胁。

这个男孩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他努力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浑身有男子汉气概的男孩,希望他拥有外向、刚毅的性格,不再像个女孩子一样敏感多愁。

在自己父亲那粗暴而又严厉的培养下,这个男孩的性格不但没有变得刚烈勇敢,反而更加懦弱自卑,并从根本上丧失了自信心,致使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对他来说都是十分地敏感——他在困惑痛苦中慢慢长大,整天都在思考着自己该怎么办,因此经常偷偷躲在角落里哭泣,小心翼翼地猜测着又会有什么样不幸的事情落在他的身上。

因为敏感自卑,在学校里男孩基本上不和任何人交流,课余时间、放学回家的路上,他总是一个人。在周围人看来,懦弱、内向、敏感的男孩已经无可救药了,已经毫无希望了。

然而,就在男孩15岁那年,家里突然出现了重大变故,作为军人的父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忧愁过度,也病倒了。顿时,家里不仅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还要有人照看。

家里已经没有经济能力供男孩上学了,男孩只好辍学找工作。但他年龄太小,没有一个用人单位愿意招聘他。无奈之下,他经常去打零工。

打零工经常需要自己联系活儿,这对于一个敏感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找不到零工的时候,他常常一个人躲在公园里哭。

但哭也没有用,自己要挣钱吃饭,生病的母亲要买药。无奈之下,他只好厚着脸皮,到处问人家有没有活干。半年下来,他已经成为一名很会找活干的小零工了。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敏感害羞的毛病已经不见了,通过打零工他还结识了很多朋友。

几年之后,当他的同学正在读大学时,这个男孩已经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也拥有了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

本来是一个敏感害羞的人,整天孤身一人,一生毫无希望,一旦摆脱敏感之后,整个人立即变得热情奔放,事业也取得了成功,朋友满天下。男孩的这个转变,再次告诉那些敏感的人,不愿沉浸在敏感里的孤独者们,不要在敏感的牢笼里继续躲藏了,走出来吧,张开你的胸襟,迎接快乐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