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张掖民乐县顶碗舞的表演机制与形态考察
一 民乐顶碗舞的表演机制
长期以来,顶碗舞已经深深融入民乐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是人们心声的倾诉和流淌。
(一)表演的时间与地点
社火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在民乐各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每逢新春佳节或是喜庆宴集,群众就会自发组织起来,走村串户进行社火表演。社火表演的形式融戏剧、舞蹈、杂技、歌唱为一体,表演的内容有秧歌、踩高跷、旱船、太平车、竹马子、耍狮子、舞龙等。在民乐社火中,历史悠久、最具独创性的莫过于顶碗舞了。
顶碗舞是清初驻扎在汤庄的洪水营官兵流传下的。据说梁军门是一位非常爱民的清官,并且深受村民的喜爱,梁家军在开饭前闲来无事,就用筷子敲碗,有的则把碗顶在头上做一些滑稽的表演,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为现在流行在民乐地区的顶碗舞了。作为民乐县一项重要的传统民俗,民乐顶碗舞的表演通常是在喜庆吉日或庙会、集会时进行表演,一般由德高望重,且技艺高超的长者带头领队,其余人众跟随,每变化一个队形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秧歌自由步”“十字穿花”是其主要的舞蹈动作,再配以“跪地对舞”“单腿站背”“骑腰坐背”“跪探海”等惊险动作,使得民乐顶碗舞既富有地方色彩,又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艺和较好的观赏性,群众喜闻乐见,百看不厌。顶碗舞在民乐县民间广为流传,每年的春节、元旦都要进行比赛,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与群众性。群众或三五一群,或集结寒冬,总是自发地组织,自发地编导,院落里锣鼓声声,雪地上舞步翩翩。亲朋好友聚会,少不了跳上一阵;闺女出嫁之时,也常以此助兴,一来表达民乐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来也是为了纪念梁军门。多年来,顶碗舞的旋律与舞步一直在偏僻的山乡里流传活跃,其艺术生命力犹如祁连山的清泉一样源远流长。
20世纪50年代,民乐顶碗舞在省、地会演中多次获奖,1986年被改编为三人舞,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三等奖,甘肃省文化厅民间舞蹈调演二等奖。1997年排练300人的顶碗舞在全区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11]
(二)传承方式与参演人员
以下为田野调查的采访部分,便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与了解该舞蹈的传承方式与参演人员。
被采访人:汤义铭(以下简称汤)
采访人:石媛媛(以下简称石)
时间:2014年3月27日下午
石:您跳的顶碗舞是跟谁学的?
汤:我是跟我的师傅许积云学的。
石:许积云是跟谁学的?
汤:是跟他的师父汤立浩学的。
石:那汤立浩又是跟谁学的?
汤:也是跟他的师傅学的,他的师傅叫汤贤才,是跟梁军门的官兵学的。
石:您多大开始学跳顶碗舞的?
汤:记不大清楚了,好像是十来岁吧。
石:为什么都是男性去跳这个舞蹈呢?
汤:过去封建社会女的跳舞不好,再说是从军队里头传出来的,光是男的跳。
石:跳这个舞蹈需要几人?
汤:以前固定为8人,打滚,上板凳(8人站在约两米的板凳上跳顶碗舞)。
石:那我能跟您学习一下顶碗舞的动作吗?
汤:呵呵!我82岁喽!跳不动了,只能给你比画几个动作。
石:现在村里谁教大家跳顶碗舞呢?
汤:以前是跳得好的,或者是我的师傅教大家跳;现在没人教了,就算有人教,人家现在打工一天要挣钱,教这个发不了工资,人家就不干这个事。
石:那现在村里就再也没人教顶碗舞了吗?
汤:我听说有个姓沈的老师,好像是文化馆的,他在研究这个顶碗舞,在学校教娃娃们跳顶碗舞,有的时候跑到村里来向我们了解情况,你可以找他问问。
石:哦!好的!谢谢您!
从以上访谈当中,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些信息:
1.传承方式
据实地调查,笔者认为“顶碗舞”舞蹈传承方式有以下几种:(1)靠长辈的言传身教;(2)请跳“顶碗舞”的骨干给予指教。(3)政府支持办培训班进行专门的学习;(4)通过环境的培养,大多在热闹的场合以群体出现,耳濡目染。
2.参演人员
民乐顶碗舞没有故事情节,完全是技巧和情绪表演,舞蹈性较强,属于较为典型的性格舞蹈。参与演出的演员,功夫要好,在表演中一定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因为顶在头上的瓷碗不拴不绑,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完全是凭借舞者自身控制其平衡,其难度之大,足可以与杂技演员相媲美。
顶碗舞舞者人数不限,少则8人,多则可达百人。早期的表演方式通常为男性舞者八人,每人头顶瓷碗一个,嘴衔“口条”(竹条),两手各拿兰花碟一个和筷子一双,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舞时磕动“口条”,敲击头上的瓷碗,双手敲碟,击打出别具一格而又悦耳清脆的打击乐声响。
图1-11 民乐县永固皮件厂的员工们在跳顶碗舞
图1-12 洪水镇的村民们表演顶碗舞
(三)服饰特征与道具形态
1.服饰特征
传统民乐顶碗舞的演出服饰主要是中式白色对襟衫,蓝色绸灯笼裤,黑口圆头鞋,红腰带。目前为烘托节庆演出时的喜庆气氛,演出服饰一般采用红色的罩衫和灯笼裤。
图1-13 演出服饰与艺术造型
2.道具形态
甘肃民乐顶碗舞的主要道具是碗、碟、筷子、竹条(见图1-14、图1-15)。碗、碟、筷不仅是舞蹈道具,也是生活用具,舞者头顶瓷碗,两手各拿一个兰花碟和一双筷子,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口衔的竹条,一端用火烤后,扳成大约150°的弧度,口衔住弯曲的一端,舞时磕动“口条”,同时敲击头上的瓷碗。
图1-14 竹制“口条”和筷子
图1-15 瓷碗和兰花碟
图1-16 基本演出手势
二 民乐顶碗舞的表演形态
民乐顶碗舞采用传统秧歌十字步作为基调,再配以“三步一抬”“圆场步”“交叉垫步”“左右搓步”“斜后点步”及“云步”的交叉使用,也可就地翻滚,表演走、跳、站、跪、爬、滚、翻等多个高难度动作,演练出各式造型,使场面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加上音乐伴奏,给人以美感,舞蹈的地方特色更加浓郁。
目前顶碗舞在民乐县已发展成为一种群众性娱乐舞蹈,在各种文艺会演和群众娱乐活动中均有演出,由性格舞蹈开始向社会生活舞蹈方面转化,表演难度亦有所降低。
民乐顶碗舞的表演有着自身独特的舞蹈形态,据笔者实地调查,其舞蹈动作有以下7种。
1.传统秧歌十字步
图1-17 十字步
动作说明:双脚准备正步站立,左脚先迈向3点方位,随即右脚迈向1点方位;左脚再迈向7点方位,右脚紧跟着迈向5点方位。在脚走“十字步”时,双手持碟筷平伸于身体两侧,按节奏击打碟筷和敲击口条,凡变化队形均用“十字步”。
动作要求:步伐小而稳,膝部放松,不要僵直;双手臂随着步伐的交替自然轻微地上下、左右摆动。
2.圆场步
动作说明:起步时,右脚勾脚面向前迈出,先用脚跟着地,随即到脚弓再到满脚掌着地,同时左脚踮起脚跟;顺势左脚同右脚,勾脚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再到全脚掌着地。两脚左右交替依次迈步向前走圆场。
动作要求:起步时两腿不能僵,脚部勾起时要用力,步伐小而快,要均匀;上身要稳,腰部要立直控制住,不颠不晃。
3.三步一抬
动作说明:向前的三步一抬,左脚向前迈一步,随即右脚向前迈一步,紧跟左脚再向前迈一步,右脚向旁抬起45度。向后的三步一抬,右脚向后迈一步,随即左脚向后方迈一步,紧跟右脚再向后迈一步,左脚向旁抬起45度。
动作要求:步伐慢而稳,腿部放松,上下颤膝,抬起的腿要求直膝绷脚,整条腿要有延伸感。
4.左右搓步
动作说明: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脚在右脚后向前催动一步,迫使右脚迅速向前进一步,随即左脚上步,变右踏步。催动的瞬间双脚脚跟踮起,双脚掌着地。反面反之,右脚催动左脚向前迈步为左搓步,左脚催动右脚向前迈步为右搓步。
动作要求:双腿略微屈膝,做搓步时两腿要放松,不要有跳跃的感觉,不要僵劲,催动的步子要小而快,身体要保持平稳状态。
5.交叉垫步
动作说明:左脚起步向右迈步,左脚全脚掌着地,右脚屈膝随即踮起半脚掌向右迈步,左脚离地;反面反之。
动作要求:脚部移动不要大,要小而快,平而稳,注意膝盖的松弛,左右两边方向可交替练习。
6.斜后点步
动作说明:双脚正步站立,双腿屈膝右脚向斜后方点地,收回正步位的同时再屈膝,随即出左脚向斜后方点地,收回正步位时屈膝,直立。
动作要求:任何动作要按照要求做到准确、规范,脚下站稳,重心平衡,头部端正,眼睛平视,肩膀要放松。
7.云步
动作说明:起步用左脚掌和右脚跟同时向右移动,双脚尖相对,双脚形成内八字;随即左脚跟和右脚掌向右移开,双脚形成外八字,两脚交替可向右横行,也可向左横行。
动作要求:此步伐表现人物在水中漂移的感觉,横移步时,一脚用脚掌,一脚用脚跟协调配合好重心的变化,双膝不要僵直,脚步移动不要大,小而平稳。
三 舞姿造型
1.准备(单腿跪地)
舞者(一般为六名)站成一排,右腿跪地,左腿弓起,将瓷碗顶在头上,口条衔在嘴里,两手各拿一支碟筷,准备翩然起舞。(见图1-18)
图1-18
2.跪地对舞
舞蹈动作为两位舞者或两舞者以上面对面跪地,以膝当足,双方膝行靠近,复慢慢分开,在靠近时手臂伸直在胸前,两臂左右、上下交错击打碟碗,目视对方。(见图1-19)
图1-19
3.坐地绕腿
舞蹈动作为六位舞者面对面围成大圆圈,两臂成八字形伸向两侧,两腿弯曲交叉,前左后右,由外向内轮换绕腿,即用腿在地上画圈。(见图1-20)
图1-20 坐地绕腿
4.单腿站背
动作为一舞者两肘支身,绷脚直腿趴在地上,挺胸抬头;另一舞者右脚站于此人的腰背部,左腿做“高羊腿”朝前抬起,但脚尖朝下,两手置于提襟位。(见图1-21)
图1-21 20世纪50年代在省城兰州表演顶碗舞
左起站着的两个分别为汤河铭、汤珠铭,下面的两个是汤治铭、汤忠铭,最里面的两个分别是汤义铭和刘文明。
5.骑腰坐背
舞蹈动作为一舞者两肘支身,直腿趴地,挺胸抬头;另一舞者面朝前两腿叉开,蹲于趴下者腰臀部,呈骑马状。左手平伸于左前侧,右手自然下垂。(见图1-22)
图1-22 骑腰坐背
6.跪探海
舞蹈动作为两位舞者斜对面单腿跪地,两人弓腿靠拢放平,另一舞者站于此二人两弓腿平处,慢慢控制后退成“探海”状,两臂平伸于身体两侧,同时击打碟筷,并咬击口条。这一舞蹈动作也是中国杂技常见动作之一。(见图1-23)
图1-23 2008年中小学顶碗舞会演
四 表演场图
五 伴奏乐器与乐谱
民乐顶碗舞伴奏音乐采用的是张掖地区的民间音乐。民乐的民间艺人在顶碗舞的流布、发展与传承的历史变迁中,进一步吸收与采用民乐县当地的民间音乐素材,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顶碗舞音乐风格。
顶碗舞伴奏的乐器主要有笛呐、板胡、二胡、三弦、笛子、钹、木鱼、碰铃、锣、鼓、阮、扬琴、中提琴和京镲(见图1-24—图1-37)。表演时敲击碗、碟的声音此起彼伏,舞乐浑然一体,过门犹如微波荡漾,高潮犹如排山倒海。伴奏音乐热烈奔放,欢快酣畅,恰与顶碗舞的表演形式形成最为有机的结合,浑然一体。
图1-24 笛呐
图1-25 笛子
图1-26 二胡
图1-27 板胡
图1-28 三弦
图1-29 木鱼
图1-30 京镲
图1-31 锣
图1-32 碰铃
图1-33 鼓
顶碗舞的伴奏音乐用的是当地流行已久的民间弦乐曲牌《八谱》,曲谱从头至尾无限反复,演员的舞步按曲子的强弱踏上节拍就行,看起来非常自由和流畅,伴奏音乐不用打击乐,但节奏必须和舞者的碗碟敲击声保持一致。
图1-34 钹
图1-35 阮
图1-36 中提琴
图1-37 扬琴
如今,民乐顶碗舞的表演形式也渐渐变得丰富多样。在民乐顶碗舞的历史变迁中,民间艺人和群众的创作逐步丰富着民乐顶碗舞的演出曲目与精神内涵,很多歌词都是取材于民间故事与传说(见附录)。而且,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民乐顶碗舞也在不断实现着与时俱进的发展演变,很多新的民俗和新的文化因子都不断融入了顶碗舞的创作与演出中,使其具有更新的时代特征,如西洋乐器中提琴等在民乐顶碗舞伴奏中的运用,即是如此。
图1-38 顶碗舞伴奏曲谱
“民乐顶碗舞表演中所用民歌大致可分为花儿(少年)、小曲小调、打夯号子、秧歌社火曲、酒歌、佛歌等六类。民歌题材较为广泛,有叙述历史的《十二古人》《十把扇》《珍珠倒卷帘》《述清朝》《十二将》等;有反映爱情故事和民间生活的《闹五更》《洞宾》《十二月小唱》《绣荷包》《割韭菜》《纺棉线》《新九月》《送情郎》《害相思》等;有反映社会生活场景的《小姑贤》《看妈妈》《对花》等;有反映当地风土民情的《姐儿浪街》等”。[12](相关曲谱见附录)
综上所述,民乐顶碗舞所采用的伴奏音乐融合了西北民族音乐之精髓,既有汉族民歌的朴实无华,也有青海等少数民族民歌的粗犷豪放,最终形成了朴实优美、悠扬动听的音乐特色,给人以回味无穷的审美享受。观赏民乐顶碗舞,带给人一种舞蹈形象视觉和伴奏音乐听觉上的双重审美享受,真乃一场美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