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网络师生互动的心理学解读
一 网络师生互动的心理学含义
杨刚和徐晓东认为,网络师生互动相对于课堂师生互动而言,是“以一种抽象的数字化图文符号为网络交流中介,师生在一定规则、策略和反馈的机制下共同构筑和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33]。之后,杨刚等又从多个角度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涵进行了剖析。他们认为,从教育学视角来看,网络师生互动是教与学过程中的一种人际交往,具有教育性;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网络师生互动是以数字化符号为中介的“人—人”关系;从计算机科学视角来看,网络师生互动是一种觉知与协调过程;从心理学视角来看,网络师生互动是心理情感距离的接近方式。[34]
综合起来,本研究将“网络师生互动”界定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采用文本、语音或视频等方式进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这种交流既可以发生在师生群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师生个体之间;它既包括在线同步交流,也包括线下异步交流;既可以发生教学情境中,也可以发生在教学情境之外;交流的内容既有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递、方法辅导、人格培养、情感教育或答疑解惑,也有学生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困惑或者观点,还有师生之间的信息或情感分享以及师生共同的知识构建等。
二 网络师生互动的形式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互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互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交流也越来越便利。在形式上,网络媒介中有多种形式都可用来支持师生互动,包括文本交流、音频交流和视频交流等。在时间上,可以采用同步或异步交流。在数量上,师生既可以个别交流,也可以群体交流。在身份上,师生既可以实名交流,也可以匿名交流。
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形式又可以按照不同的工具或功能进行详细划分,其中,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师生互动方式主要有: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IM)、博客/个人空间(Blog)、微博(Micro Blog)、校园网站讨论区、电子邮件(E-mail)、微信等。
(1)即时通信(QQ或QQ群)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为3.85亿人,即时通信网民使用率增长至79.4%,即时通信成为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应用。即时通信(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的业务。在即时通信工具中,QQ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即时沟通工具,也是在教育行业中应用最多的即时通信工具。教师和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定的对象交谈,也可以与多个对象交流,学生既可以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也可以采用匿名形式与教师交流。与此同时,QQ在教学中具有多种应用方式,例如:搭建远程教学支撑平台,构建课外教学平台,开展讨论式教学和学习,促进学生的认知策略,促进教学中的情感互动等。另外,随着QQ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扩展,它已经成为一种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工具。QQ的普及和发展必然带来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35]
QQ群是一项可以多人线上线下交流的服务。群主建立一个QQ群后可邀请指定的人加入此群,并通过发言、群空间、群相册、群共享和群邮件等服务进行群内的交流和沟通。利用QQ群可以延展有限课堂,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分享教学资料和增进师生感情。[36]
(2)博客/个人空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为3.18亿人,使用率为65.5%,较2010年年底增长2318万人,增长率为7.9%。博客/个人空间已经成为众多网络应用的基本组件(CNNIC,2011)。乔恩·巴杰(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最早提出博客,其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简单地说,博客就是网络上的公开日记本,是继E-mail、BBS、ICQ 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37]教育领域的博客,按照功能进行区分,可以分为个人博客和班级或学校博客。个人博客主要是教师或者学生以网络为载体,简易迅速地发布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表达自己情感或者上传资料的一个平台。班级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的一种,是一个以班级为单位,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集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助互进的平台,挑战传统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教育博客类网站。[38]班级博客近来推广迅速,很多基础教育学校已经开通了班级博客,但部分学校和班级还处于初步试用和探索阶段。陶天梅和刘智斌对学生使用班级博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班级博客最大的功能首先是分享资源;其次是表达思想情感;再次是备份资料和寻求支持;最后是辅助学习。调查结果表明,作为班级管理与学生学习新方式的班级博客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它在班集体团结协作、学习与交流和学生的写作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班级博客受到硬件环境、家长与学生观念以及教师有效指导等多因素的影响,它的开展还受到限制,其应用现状还不尽如人意。[39]
(3)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以内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当前,微博作为能实现人们表达情绪、分享感受、传递信息等诉求的新型沟通工具,因其便捷性、原创性等特点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人快速增长到1.95亿人,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在微博用户暴涨过程中,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年末的15.5%上升至34%(CNNIC,2011)。
微博在教育领域也不断得到关注。李红艳对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她总结出,教师利用微博可以鼓励互动,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利用微博可以进行移动学习,扩展课堂学习;微博还利于团队合作,促进协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资料促进知识结构的改变;同时,微博可以作为师生之间便捷有效的沟通工具去交流或互动。[40]
(4)校园网站讨论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讨论区或论坛的使用率占到29.7%。校园网站讨论区是指在校园网站上设立一个或多个论坛,以真实身份或者匿名的方式向师生提供访问的权利,使得师生以电子信息的方式发布自己的观点。如今,各大高校校园网都设有电子公告牌(Bulletin Board System,BBS),BBS也是校园网站讨论区。BBS互动关系的建构至少需要BBS电子空间、话题、角色、帖子等结构性要素。[41]讨论区按照不同的主题可以分成多个论坛,比如,学科交流区、德育讨论区等。师生既可以在论坛上发布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可以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回复或评论。在讨论区里,师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无须考虑自己的身份,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自由交谈。讨论区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随时交流、答疑、解惑、启发、帮助甚至热烈讨论的场所,因此,也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青睐。
(5)电子邮件
根据CNNIC(2011)的调查,中国大陆网民中有51.9%的人使用电子邮件相互传递信息、提供资料、交流思想。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以电子或者数字的形式将交往一方的邮件打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到对方邮箱内的一种方式。[42]电子邮件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易于保存、一信多发、全球畅通无阻,因而被广泛使用,并且,它是目前最常用、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交往方式。
电子邮件是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探讨教与学的问题,学生可以对自己信任的老师讲述心里话,老师可以通过E-mail鼓励学生等。电子邮件也可以帮助教师营造人文气息浓郁的教学环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电子邮件还可以成为收发作业、管理作业的阵地,如课程公共邮箱等。
(6)微信
一般认为,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推出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跨运营商、跨平台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可以单聊、群聊,以及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和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并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分享到朋友圈,以及提供公众平台和消息推送等功能服务,基于流量无通信费用的移动即时通信应用程序。2012年8月23日,在单聊与群聊的基础上,腾讯公司又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群发信息,具有很强的大众传播特性。[43]
总体而言,学者倾向于认为微信的本质是一种社交工具(或社交媒介或社交平台或社交网络等)。关于微信传播的特征,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谢新洲、安静等认为微信传播具有四个特征:第一,以人际传播为主,重社交轻内容。微信的重点是通信功能,侧重人际传播,社会交往,而不是大众传播。第二,结合线下熟人关系建立强关系连接。微信好友从手机通讯录、QQ 好友等发展而来,这种基于熟人建立的关系,有效增强了用户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三,微信圈子成员数量快速增长。第四,传播内容具有隐蔽性。微信是以手机通讯录和QQ 好友为基础的拓展,用户之间的对话是私密的。[44]方兴东等则认为微信传播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准实名性。微信好友主要来源于手机通讯录和QQ 好友,微信更多应用于通讯录好友间的交流,它的功能设计鼓励实名交友,带有典型的准实名制特征。第二,私密性。微信好友之间发送的信息具有保密性与隐蔽性。第三,大众传播能力薄弱。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设计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导致大众传播能力较弱。[45]
关于微信的功能,学者们大多认为,其一,微信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其二,微信可以实现人们近距离——熟人交际圈、中距离、千米交际圈、远距离、陌生人交际圈的社交,扩展了人们的社交面。其三,微信还具有低成本(仅耗少许流量,近乎免费)、即时性、私密性、精准性(到达率接近百分之百)、交互性、便捷化、人性化等优势。作为一种具有强大功能的传播工具,微信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王勇、李怀苍认为其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闻传播等三个方面。
三 网络师生互动的特点
在传统的课堂互动中,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受到条件的限制,师生互动的受众面小,互动的程度不充分,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学和学习交流的局限性。网络师生互动最大的特点便是互动性,特别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种交互方式形成了新的互动模式,表现出新的特点。师生互动不再只是简单的人—人互动模式,而是以图文符号为主要载体、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中介工具的人际交流活动。[46]跟师生传统的面对面互动相比较,网络师生互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间接性
传统的面对面互动主要是以言语表达为主,以身体语言、表情语言为辅,随着网络、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师生的互动模式从言语表达方式转向了读写交流方式,从肢体表达方式转向了图文符号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而且,在网络空间中,数字化符号的外延和内容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发生变化,并拥有特殊且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如:^_^表示高兴,表示疑问等。
在传统的面对面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交互是“人—人”的互动模式。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他们的互动是一种“人—机—人”的交互模式。[47]在“人—人”的互动模式中,师生往往会比较真实地呈现自己,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信号都会直接地呈现在对方面前。而在“人—机—人”的交互模式中,信息的传递要经过计算机这一中间环节,它虽然能准确无误地传递语言文字所表达出的文本信息,但对方的非语言信息,包括情绪、态度、身体语言等却无法捕捉得到,所以网络师生互动具有间接性。
(2)开放性
网络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限制。首先,师生之间基于网络的互动打破了课堂时间、教学时间的限制,师生之间既可以进行同步的交往,也可以进行非同步的互动。只要有网络,师生之间便可以随时进行非实时联系,从而把教学和教育延伸到了课外,从而交往的时间具有无限开放性。其次,交往的空间也具有无限开放性。以前的师生互动大多是在学校,而基于网络的互动则可以延伸到家里,延伸到有网络的地方。最后,交往的对象具有多元化。传统的教学一般不超过本班和本校,交往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则可以超越班级,超越学校,甚至超越地域的限制。
(3)虚拟性
“虚拟性”是网络社会的首要特点。在网络空间里,人际交往是以数字信息的交流为基础的,人们面对的不再是物质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师生之间的交往也带有虚拟的特点。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现在已有一部分学校采取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网络教学中,师生的交流常常是非即时的。借助于网络教学系统或者校园网络上传教案和教学资料、递交作业、解答学习困惑、进行师生互评等教学活动。在校园网的讨论区中,师生既可以实名发帖,也可以匿名发言或回帖,不再像传统的师生交往那样透明。匿名交互使得师生的身份在这里得以弱化,图文符号的传递使得师生交往也不像传统的面对面交往那样具有可感性、可视性和可触性,网络师生互动因此也带有了虚拟的色彩。白淑英更是认为网络时代师生互动的环境具有现实与虚拟两重性特征。教育的过程和要素也是置身于这两种生存环境中,即现实的生活世界和虚拟的网上世界,同时,现实和虚拟这两种教育环境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叉和相互包含。[48]
(4)平等性
在传统的师生互动中,教师往往处于权威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在知识上,教师往往拥有资源上的优势。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师生交互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人—机—人”的交互模式使得学生从教师的权威中脱离出来,敢于平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交往更加无拘无束。同时,由于资讯的发达,信息的丰富,学生也可以拥有更多好的学习资源,并且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既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利用网络的间接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调适,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这些都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真正平等的交往关系提供了可能,从而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网络师生互动除了具有以上特点,祝建华还认为“师生的互动动机具有多样化与情感性的特征”。[49]杨刚和徐晓东指出,“师生网络交互是一种双向动态的形式,而不是单向静态的形式”。[50]赵颖认为“网络教学平台下的师生互动具有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突破受教育对象的限制;对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进行拓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等优点”。[51]
四 网络师生互动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角度,网络互动也会具有多种分类。辛娜敏对远程教学中的互动分类进行了概括,见表1-1。她认为,在这些互动的种类中,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远程教育中人文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远程学习者更好地学习以及如何与学习内容进行互动。它不仅促进学习者习得知识,还能更好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学习支持。[52]
表1-1 互动的典型分类(辛娜敏,2003年)
续表
穆尔(Moore)将远程教育中的互动分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53]希尔曼(Hillman)、威利斯(Willis)和古纳瓦德纳(Gunawardena)认为所有的互动是通过媒介来进行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增加了第四种互动,即学习者和学习界面的互动。[54]更有争议的是,萨顿(Sutton)基于已有成果,提出了又一个颇有争议的分类——替代交互,即第五种互动,它指当某个学生主动观察并对直接交互的双方作出反应时,替代交互便会产生,直接交互的双方是另外两个学生,或者是另一个学生与教师。[55]
吴安艳、熊才平、黄勃以师生互动途径为依据,给不同的网络通信媒介分类,结合师生互动的形式、性质及互动强度和受益面的变化,构建了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如图1-1所示。该模型将师生互动途径分为同步互动、同步异步共存互动和异步互动三大类共八个层次;越在正梯形的底层,师生主要是视频、同步互动,其互动强度越大,但互动受益面越窄;越在正梯形的顶层,师生互动主要是文字、异步互动,其互动强度越弱,但互动受益面越广。[56]
图1-1 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化理论模型
王陆对互动的分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她认为教师、学生、教育媒体和交互发生的时间这四个要素均包含在各种典型的互动中。并且,她对信息化环境下的互动分类的认识进行了解释。首先,互动的发生一定是借助于媒体,按照媒体的不同可分为文字、音频和视频互动三种类型;其次,师生互动按照其发生的情境来看,可分为课堂互动和社会互动,课堂互动指发生在课堂内的互动,社会互动指发生在课堂外的互动;最后,按照师生互动发生的时间特征为依据,师生互动可以划分为同步互动或异步互动。[57]
孟威对相关的网络互动文献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有的学者将网络互动分成四种类别,这种分类法能更清楚地反映出网络互动形式之间的区别。第一种是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互动,如电子邮件;第二种是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互动,如讨论组、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等;第三种是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少数人、个人对多人的同步互动,如多人用户游戏、在线闲谈等;第四种是多人对个人、个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互动。[58]
五 网络师生互动与课堂师生互动的比较
吉尔伯特(Gilbert)和穆尔(Moore)将师生互动分为社会互动和教学互动。社会互动指那些没有教学含义,但是具有文化含义的互动。这些互动是有情感的,体现在许多互动是通过身体语言、语调和面部表情来进行。而在网络互动中则比较缺乏情感上的互动。社会互动可能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对于营造学习氛围可能会有着间接的作用。另外,学生对课程中社会互动有效性的感知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教学互动包括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控制和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呈现和反应的控制相关的因素。在面对面的课程中,教学互动是明显存在于教师所做的改正和调节中。好教师会运用适应性行为(例如,放慢教学的节奏、个性化的提问、提供反馈和选择性的解释)去满足学习者特殊的要求。而网络课程则不能在既定时间内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59]
在传统的面对面课程中,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同步的,并且在诸如教师办公室等物理空间中进行。而在网络情境中,师生对话是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既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异步。虽然一些交流工具是同步的,但是大多数课程都是通过异步交流工具来开展。因为异步工具能为师生的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异步交流也允许师生在回复帖子之前对某个主题或者观点进行核查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麦克尼尔(McNeil)、罗宾(Robin)和米勒(Miller)将教室面对面课堂和网络课堂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他们认为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课堂情境中的互动类型不同。大学教师和学生在传统教室中主要的互动类型是讲课和讨论。师生经常以三个不同的组别——大组、小组和个别来进行互动。学生在传统课堂中的互动内容主要是记笔记、总结和提问。而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学材料以电子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呈现,学生通常不必记笔记。取代传统的听课形式,学生往往有机会与音频和视频资源进行互动。网络课堂上,教师也通常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讨论和验证他们的假设,和其他学生合作开发项目。学生的角色从一个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60]
杨刚和徐晓东对网络师生互动与课堂互动进行比较,发现课堂互动与网络互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的联系首先表现在两者的互动主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课堂互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网络互动虽然表现为“人—机—人”的交互模式,但是最终交互两端呈现的还是师生作为主体。其次,网络互动强调交互途径与方式的多样化,这与师生传统课堂互动的多途径探索也是一致的。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网络师生互动是在网络情境中开展,要遵守一定的网络法则或规范,课堂互动遵守的是班级课堂管理制度。第二,网络情境扩展了师生的身份范围,课堂互动更多的只是局限在课堂中的成员。而且,网络情境中的身份或虚拟或真实,而课堂互动中的身份都是真实的。[61]
师生交互是贯穿教学整个过程的重要概念之一。网络作为一种开放的信息环境,比传统的教育环境更支持师生之间的互动。吴安艳、熊才平和黄勃通过研究生课程《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研究》的教学实践,从师生互动主题、形式、性质、内容、方式、强度和受益面共七个方面,对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与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互动进行了比较,其不同点见表1-2。[62]
表1-2 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互动与网络环境中的师生互动比较
孔祥艳和任瑞仙则从交互主体、交互关系、交互方式、交互控制和交互频率这几方面对师生传统的互动和网络师生互动的区别进行了比较,比较内容见表1-3。[63]
表1-3 传统师生互动和网络师生互动的比较
续表
[1] [美]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转引自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2] Reis,H.T.,and Wheeler,L.,“Studying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the Rochester interaction recor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1.
[3] Wagner,E.D.,“In support of a functional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Vol.8,No.2,1994.
[4] Vrasideas,C.,and McIsaac,M.S.,“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action in an Online Cours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Vol.13,No.3,1999.
[5] 杨刚、徐晓东、谢海波:《从课堂到网络:多学科视角下师生互动透视》,《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6期。
[6]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页(http://max.book118.com/html/2015/0810/23041812.shtm)。
[7] 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8] 李宏利、雷雳:《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沟通研究进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9] Zahoric,P.,and Jenison,R.,“Presence as being in the world”,Presence-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No.7,1998.
[10] Moore,M.G.,“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Vol.3,No.2,1989.
[11] Hillman,D.C.,Willis,D.J.,and Gunawardena,C.N.,“Learner interface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An extension of contemporary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practitioner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Vol.8,No.2,1994.
[12] Muirhead,B.,and Juwah,C.,“Interactivity in computer-mediated college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A recen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Vol.7,No.1,2004.
[13]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第12页。
[14] 祝建华:《网际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5] 谢宝婷:《浅析网络互动内涵》,《社会》2002年第7期。
[16] 李宏利、雷雳:《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沟通研究进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7] 马维娜:《大学师生互动结构类型的社会学分析》,《教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8] 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 一种社会学分析》,《教育评论》2000年第2期。
[19] 袁维新:《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2期。
[20]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21] 王芳:《小学师生互动的差异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第4页。
[22] 刘尧、戴海燕:《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述评》,《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
[23] 李虹:《课堂师生互动模式及其社会心理学分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4] 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25] 傅维利、张恬恬:《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
[26] Robert C.Pianta,“Patte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Vol.32,No.1,1994.
[27] Michael Lynch,Dante Cicchetti,“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adults and peers:An examination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Vol.35,No.1,1997.
[28] Carollee Howes,Claire E.Hamilton,Leslie C.Philiosen,“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child-caregiver and child-peer relationships”,Child Development,Vol.69,1998.
[29]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299页。
[30] 傅维利、张恬恬:《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
[31] 郑金洲:《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342—343页。
[32] 傅维利、张恬恬:《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
[33] 杨刚、徐晓东:《远程教育中网络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12期。
[34] 杨刚、徐晓东、谢海波:《从课堂到网络:多学科视角下师生互动透视》,《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6期。
[35] 叶晓玲:《QQ 促进大学生交流互动的小样本实证研究》,《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09年第8期。
[36] 王逻逻、宋宣、梁英健等:《QQ 群平台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第3期。
[37] 陈萍:《基于博客的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科技信息》2010年第35期。
[38] 王晓:《班级博客(Blog)平台的创建与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第10页。
[39] 陶天梅、刘智斌:《班级博客在中小学教育应用中的调查研究——以上海上南中学为个案》,《软件导刊》2008年第3期。
[40] 李红艳:《浅析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2期。
[41] 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动的结构和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42] 平凡:《网络交往中的自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第3页。
[43] 王勇、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44] 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第6期。
[45] 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6期。
[46] 杨刚、徐晓东:《远程教育中网络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12期。
[47] 王英芳:《网络环境对师生互动的影响》,《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第9期。
[48] 白淑英:《网络时代师生互动的结构简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9] 祝建华:《网际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50] 杨刚、徐晓东:《远程教育中网络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12期。
[51] 赵颖:《网络教学平台下如何实现师生互动》,《考试周刊》2011年第8期。
[52] 辛娜敏:《远程教育中互动的理念及派别之述评》,《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第6期。
[53] Moore,M.G.,“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Vol.3,No.2,1989.
[54] Hillman,D.C.,Willis,D.J.,and Gunawardena,C.N.,“Learner interface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An extension of contemporary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practitioner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Vol.8,No.2,1994.
[55] Sutton,L.A.,“The principle of vicarious interac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Vol.7,No.3,2001.
[56] 吴安艳、熊才平、黄勃:《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3期。
[57]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第28页。
[58]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第17页。
[59] Gilbert,L.,and Moore,D.R.,“Building interactivity into Web courses:tools for social and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Vol.38,No.3,1998.
[60] McNeil,S.G.,Robin,B.R.,and Miller,R.M.,“Facilitating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online courses”,Computers&Geosciences,Vol.26,2000.
[61] 杨刚、徐晓东:《远程教育中网络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12期。
[62] 吴安艳、熊才平、黄勃:《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3期。
[63] 孔祥艳、任瑞仙:《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中小学电教》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