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规模适宜性判断分析框架
一 适宜城市规模判断分析框架
对适宜城市规模的判断分析实际上是对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判断分析,也是对生产和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分析。科学地判断分析城市适宜规模,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
如前所述,现有研究如Au和Henderson(2006)采用名义GDP这个指标来判断城市的适宜规模。根据前文对城市间真实差距和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仅采用名义GDP来判断分析城市的适宜规模既忽视了不同城市间生活成本的巨大差异,也忽视了经济增长本质的多种内涵。因此,仅根据名义GDP来判断分析适宜城市规模是片面的。本书将采用下面多个维度来判断分析城市适宜规模,以期得出更为全面、科学的结论。
第一,从城镇间真实差距维度来判断。包括经过生活成本调整的城镇间真实收入差异维度、公共服务差距维度和主观幸福感差距维度。从这些维度,可以直接比较大、中、小城市的真实收入差距、公共服务差距和主观幸福感差距。
第二,从全要素生产率维度来判断。包括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地级以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两个维度。对于地级以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我们将既考虑名义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也将考虑经过生活成本调整的真实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一维度判断城市适宜规模实际上是从中国经济是否能够从数量型向品质型增长方式转型,以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城市适宜规模的。
第三,从收入差距维度来判断。过大的收入差距既降低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快乐程度,有违经济增长的本质,也有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所以,收入差距应该是判断城市适宜规模的重要因素。
第四,从适龄青年结婚概率维度来判断。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人民尤其是适龄青年美满婚姻为代价,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需要人民拥有美满的婚姻,促进人民享受美满的婚姻家庭带来的快乐应该是经济增长的本质内涵。从适龄青年结婚概率维度看,是从更广义更长远的视角来对城市适宜规模进行判断分析。
以上构成了本书判断分析城市适宜规模的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本书将对中国城市规模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判断,进而研究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二 本书的结构安排
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引论包括第一、第二两章,第一章提出了城镇间真实差距这一问题,并对经济增长的本质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城市适宜规模的判断分析框架。第二章在经济增长本质、城市生活成本和城市间真实收入的概念框架下,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国外经验进行了新的分析,总结提炼出两种典型的经济增长空间模式和三种典型的城市化模式,明确了代表性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论证了生产与人口过度集中于巨型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城市化的重要特征,并且着重强调了生产与人口的过度集中对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和一国城镇化的空间格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重要影响。
第二篇包含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巨型城市过度膨胀的原因进行研究。其中,第三章提出了聚集不经济传导机制失灵的概念,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和实证分析,论证了市场失灵是我国巨型城市过度膨胀的重要原因;第四章研究了非均等财政支出对巨型城市的形成和居民福利的影响,证明非均等财政支出或称之为偏向性财政政策也是我国巨型城市过度膨胀的重要原因;第五章分析了拥挤成本对我国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市场机制失灵对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影响。
第三篇从多个维度来判断分析中国城市的适宜规模,包含第六章至第十二章。第六章至第九章分别从城镇间真实收入差距、公共服务满意度差距和主观幸福感差距的视角对大、中、小城镇的真实差距及城市的适宜规模进行研究;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分别从收入差距、适龄青年个体结婚概率、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等维度研究了城市适宜规模。
第四篇是总论,包括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第十三章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高技术创新中心的空间布局经验;第十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了重点大学毕业生工作地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第十五章以湖北区位条件较好地区县域经济和城镇化为案例,对中西部地区区位条件较好地区推进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实践进行了研究;第十六章总结本书的结论,并基于资源空间合理配置、生产和人口合理布局,构建合理城市体系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和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