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理论与方法
本书运用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史的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历史文献法、口述访谈法等。
(一)社会文化史的理论
社会文化史是研究社会生活与观念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历史。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怎样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形态,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对社会生活产生哪些影响,使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就是两者之间的互动。[80]本论题研究的是婚姻伦理与婚姻生活质量的互动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婚姻伦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如何影响了人们的婚姻生活质量,人们对婚姻生活质量的追求又如何影响了婚姻伦理的发展变化,这种观念与社会生活的互动需要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的具体指导。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书中将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人们满足了低一层次的需求之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求迈进。这种理论也反映在人们的婚姻择偶观念中,如“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在择偶时喜欢找“红五类”,这与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有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择偶标准发生变化,从最开始只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逐渐发展到考量对方的学历水平、有无共同语言、是否有感情基础等条件,这与满足自己的归属与爱的需求有关。这些变化说明人们的需求层次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提升,只有达到需求的满足后,人们才会产生幸福感。
(三)历史文献法
本论题最重要的是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和解读,文献法是本论题采用的基本方法。20世纪80年代距今并不遥远,与婚姻生活相关的文献资料形式多样,数量极多,要有选择地筛选、整理,找到最具时代特色、最能反映当事人真实感受的历史资料。
(四)口述访谈法
作者拟根据需求对当事人进行访谈,从他们的口述中获得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事人对婚姻伦理和婚姻生活质量的真实感受,同时要注意受访者在叙述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以及遗漏或隐瞒信息的情况。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著作,如弗洛伊德的《性学与爱情心理学》、徐安琪的《离婚心理》、刘达临的《婚姻社会学》、徐光兴的《婚姻幸福学》等,这些著作也对婚姻问题提供了相关理论,亦可作为一定的参考。
[1]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2]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2页。
[3]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2页。
[4] 陈立撰:《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92页。
[5] 郭璞注、邢昺疏:《尔雅注疏》,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6]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7页。
[7]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8] 郑玄注、陈戌国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459页。
[9] 韩明希、李德辉主编:《简明人口学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1页。
[10]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文书范本注解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11]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12] 李慧波:《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1949—196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13]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77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5] 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16] 《现代女性知识辞典》编写组:《现代女性知识辞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17] 转引自周长城、蔡静诚:《生活质量主观指标的发展及其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8] 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页。
[19] 冯立天:《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20] 社会发展指标及评价方法课题组:《首都社会发展指标及其评价方法》,《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4期。
[21] 梁景和:《生活质量: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新维度》,《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22] 梁景和认为:社会生活的内容太广太繁,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会不断地添加新的内容。然而社会生活无论怎样庞杂,其中贯穿人类社会过往时代的基本范畴却是几种相对恒常的具体内容,那就是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两性伦理、休闲娱乐、生老病死等等,这些基本的内容和范畴就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主题。参见梁景和、王峥:《中国近代早期国人眼中的欧美生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3] 卢淑华、文国峰:《婚姻质量的模型研究》,《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2期。
[24] 徐安琪、叶文振:《婚姻质量:婚姻稳定性的主要预测指标》,《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4期。
[25] 20世纪80年代初是改革开放的起始时期;2014年是我们着手研究这一课题的初始时间,所以本书考察的时间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2014年。
[26] 阎云祥:《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7] 杨善华:《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 曾盛聪、林滨、葛桦等:《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 徐安琪:《论第三者介入婚姻纠纷的特点与趋势》,《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30] 邝海春:《当代青年婚姻与性价值观的嬗变——对广西405名青年的问卷调查》,《青年探索》1992年第5期。
[31] 陈薇:《当代青年“婚外情”现象初探》,《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4期。
[32] 陈新欣:《婚外性关系及道德评判》,《浙江学刊》1998年第6期。
[33] 张卫:《对婚外恋的几点思考》,《学海》1994年第4期。
[34] 吴鲁平:《当代中国青年婚恋、家庭与性观念的变动特点与未来趋势》,《青年研究》1999年第12期。
[35] 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6] 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 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38] 苏全有、李丽霞:《二十世纪我国两次离婚潮之比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9] 夏吟兰:《对离婚率上升的社会成本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40] 王秀红:《家庭内部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现象、成因和防治对策》,《当代法学》1995年第3期。
[41] 李克凝:《关于离婚问题及其处理的再认识》,《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2] 白洁:《正确理解离婚自由》,《新疆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43] 田心源:《人口流动·婚孕·生育转变》,《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第4期。
[44] 郭虹:《当前农村婚姻流动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2期。
[45] 朱正贵、陈苏兰:《农村流动人口婚育问题刍议》,《人口学刊》1998年第1期。
[46] 林富德、张铁军:《京城外来女的婚育模式》,《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2期。
[47] “外来女劳工研究”课题组:《外出打工与农村及农民发展——湖南省嘉禾县钟水村调查》,《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48] 肖爱树:《20世纪中国婚姻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49] 马荟:《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2年,第10页。
[50]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博士学位论文,中央党校,2004年,第11页。
[51] 萧杨:《婚姻法与婚姻家庭50年》,《中国妇女》2000年第5期。
[52] 李心淑:《现行婚姻法的不足及立法改进之我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53] 罗萍:《婚姻道德与婚姻法的控制功能及其关系》,《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54] 刘延东:《中国婚姻法与社会现代化》,《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55] 常蕾蕾、王凤娟:《关于“80后”“裸婚”现象的社会学思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6] 唐利平:《社会变迁与“剩女”现象——当代大龄女青年婚嫁困境探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57] 徐勇:《消费时代的婚恋观及其伦理冲突——以〈裸婚时代〉和〈闪婚〉等影视剧为例》,《新世纪剧坛》2012年第1期。
[58] 刘美玲:《对我国当前试婚现象的伦理考察》,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9] 风笑天:《生活质量研究:近三十年回顾及相关问题探讨》,《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60] 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1] 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2] 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人民论坛》2005年第1期。
[63] 赵彦云、李静萍:《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64] 易国松:《生活质量研究进展综述》,《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65] 康君:《幸福指数研究的不同视角及国际比较》,《数据》2011年第6期。
[66] 易松国、风笑天:《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研究——武汉、北京、西安三地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67] 林南:《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
[68] 胡荣:《厦门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2期。
[69] 李莹:《天津市青年主观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青年研究》2003年第3期。
[70] 罗新阳:《幸福指数:和谐社会的新追求》,《桂海论丛》2006年第6期。
[71] 风笑天、易松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72] 于萍、周士义、徐晓娟:《美国宏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构》,《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5期。
[73] 蒋青:《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财经科学》2004年第1期。
[74] 黄立清、邢占军:《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75] 叶南客、陈如、饶红、许益军、董淑芬:《幸福感、幸福取向: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终极目标与深层战略——以南京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76] 林南:《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
[77] 卢淑华:《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生活质量分析——根据北京、西安等地的调查》,《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4期。
[78] 风笑天、易松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79] 蒋青:《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财经科学》2004年第1期。
[80] 参见梁景和《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第1期;《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对概念》,《晋阳学刊》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