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婚姻伦理与生活质量研究:1980—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学术研究现状

(一)关于婚姻与婚姻伦理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婚姻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学术界如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关于婚姻与婚姻伦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微观区域性研究

阎云祥的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26]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重点研究了下岬村婚姻道德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婚姻彩礼的变化以及各种过程细节的变化等,认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重要的转型,而这一转型的核心是个人独立人格、意识的逐步确立。

2.择偶与婚姻缔结方式研究

杨善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27]探讨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原有的农村婚姻缔结方式、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家庭规模以及家庭关系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婚姻的缔结方式更加自由化,婚姻大事不再是完全由父母做主,青年人同样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婚姻。

3.婚姻道德伦理研究

曾盛聪、林滨、葛桦等著的《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28]、徐安琪的《论第三者介入婚姻纠纷的特点与趋势》[29]、邝海春的《当代青年婚姻与性价值观的嬗变——对广西405名青年的问卷调查》[30]、陈薇的《当代青年“婚外情”现象初探》[31]、陈新欣的《婚外性关系及道德评判》[32]、张卫的《对婚外恋的几点思考》[33]、吴鲁平的《当代中国青年婚恋、家庭与性观念的变动特点与未来趋势》[34]等,这些文章探究了90年代传统婚姻道德伦理受到冲击,婚外情现象层出不穷、第三者数量增加等诸多事象,揭示了这些事象出现的深层社会原因,进而判断婚姻的道德伦理走向。

4.离婚问题研究

徐安琪的《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35]、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36]、徐安琪的《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37]、苏全有、李丽霞的《二十世纪我国两次离婚潮之比较》[38]、夏吟兰的《对离婚率上升的社会成本分析》[39]、王秀红的《家庭内部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现象、成因和防治对策》[40]、李克凝的《关于离婚问题及其处理的再认识》[41]、白洁的《正确理解离婚自由》[42]等,这些研究不但关注中国人的择偶标准、青春期恋爱、浪漫爱情、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独身、同性恋等问题,而且重点研讨了80年代以来的离婚问题,围绕离婚率大幅提高的社会原因、对婚姻生活造成的影响和自由离婚权利得到社会认可等各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5.人口流动影响下的婚姻研究

田心源的《人口流动·婚孕·生育转变》[43]、郭虹的《当前农村婚姻流动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44]、朱正贵、陈苏兰的《农村流动人口婚育问题刍议》[45]、林富德、张铁军的《京城外来女的婚育模式》[46]、“外来女劳工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外出打工与农村及农民发展——湖南省嘉禾县钟水村调查》[47]等等,这些文章探讨了社会人口流动尤其是农民工进城对传统的夫妻关系和婚姻观念产生的影响。

6.婚姻法律制度研究

肖爱树的《20世纪中国婚姻制度研究》[48]、马荟的《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49]、周由强的《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50]、萧杨的《婚姻法与婚姻家庭50年》[51]、李心淑的《现行婚姻法的不足及立法改进之我见》[52]、罗萍的《婚姻道德与婚姻法的控制功能及其关系》[53]、刘延东的《中国婚姻法与社会现代化》[54]等等,这些成果主要是将现有的法律条文与现实情况相对照进行的研讨,其中肖爱树的《20世纪中国婚姻制度研究》以近代百年为段限,对20世纪婚姻法律条例的沿革进行了梳理,对近百年来中国婚姻制度的变化进行了历史学角度的考察。

7.婚恋词研究

常蕾蕾、王凤娟的《关于“80后”“裸婚”现象的社会学思考》[55]、唐利平的《社会变迁与“剩女”现象——当代大龄女青年婚嫁困境探究》[56]、徐勇的《消费时代的婚恋观及其伦理冲突——以〈裸婚时代〉和〈闪婚〉等影视剧为例》[57]、刘美玲的《对我国当前试婚现象的伦理考察》[58]等,都是从婚恋流行词的视角探索了有关的婚姻问题,这些研究为本书的婚恋流行词研讨提供了借鉴。虽然流行词语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不论是论文和著作的数量、研究角度还是研究方法,都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二)关于婚姻生活质量的研究

1.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医学等诸多角度对生活质量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9]

对生活质量的概念进行界定的著作和文章有厉以宁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60]、冯立天主编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61]、刘伟和蔡志洲的《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62]、赵彦云、李静萍的《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63]、易国松的《生活质量研究进展综述》[64]等。这些研究认为物质条件是生活质量的基础,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不仅是客观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诸如激励与创造、健康、政治参与与社会渴望、自由等各种社会主、客观因素[65],提示人们在考察生活质量时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的影响,既要看到各种物质条件,也要注意精神因素。

对生活质量中主、客观生活质量关系进行研究的著作主要有易松国、风笑天的《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研究——武汉、北京、西安三地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66]、林南的《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67]、胡荣的《厦门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68]、李莹的《天津市青年主观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69]等。其中很多学者将主观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加以等同,认为研究生活质量的全部意义在于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对物质生活质量的研究只是为主观生活质量的分析做出的必要的铺垫。

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有罗新阳的《幸福指数:和谐社会的新追求》[70]、风笑天、易松国的《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71]、于萍、周士义、徐晓娟的《美国宏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构》[72]等。这些学者设置了测评生活质量高低的指标体系,如评定幸福感的“幸福指数”等;还有学者根据实地调查,分析了影响国人生活质量的诸多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家庭生活等,为我们全面、深入了解生活质量提供了帮助,也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的视角。

2.关于婚姻生活质量的研究

随着对生活质量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开始扩展到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包括把婚姻与生活质量的互动作为一种学术探讨。

首先是把婚姻作为生活质量的一项指标进行研究。如蒋青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73]、黄立清、邢占军的《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74]、叶南客、陈如、饶红、许益军、董淑芬的《幸福感、幸福取向: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终极目标与深层战略——以南京为例》[75]等,这些文章探索了婚姻对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研究婚姻满意度的问题。如林南的《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76]、卢淑华的《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生活质量分析——根据北京、西安等地的调查》[77]、风笑天、易松国的《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78]、蒋青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79]等,这些文章认为婚姻满意度是研究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向度,阐述了婚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强调夫妻之间的责任感、感情和理解是影响生活质量最重要的三大要素。

此外还有很多著作都与本论题相关。有些是对婚姻生活质量的社会调查结果,有些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角度入手,对婚姻问题和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提供了婚姻或生活质量的相关理论依据,对本论题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