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建设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牧民增收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及运行机制理论概述

第一节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相关概念的界定

对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及其运行机制的概念进行区分和界定,是本书的研究基础。

一 牧区与牧民

(一)牧区

从一般意义上讲,牧区就是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产业,以饲养草食牲畜为主,将牧草资源转化为畜牧产品的地区。能成为“牧区”必须达到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这些地区拥有辽阔的草原;二是这里的经济活动迄今为止仍然以畜牧业为主,人们的收入主要来自畜牧业;三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将高度地依赖畜牧业。牧区的概念可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的牧区,就是具有大面积的草原,饲养大量的草食牲畜而形成的畜牧产品基地。狭义的牧区,是相对独立于农区,以饲养草食牲畜为主业的草原牧业经济区域。牧区社会是整个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牧区在整个社会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和缓慢性。牧区社会的性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同整个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牧区的形成和发展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的,是有阶段性的。牧区经济结构大致经历了原始的以牧为主、牧农兼业——传统的以牧为主、牧农分离——现代的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牧农工贸一体化的过程。

(二)牧民与牧区

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类型区称为牧区,也称草原牧区。牧民是长期直接从事草原畜牧业的劳动者,他们生活在草原牧区并以经营畜牧业为主。他们有着悠久的游牧文明史,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独特的马背文化,但又具有一定的民族兼容性。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牧区生态环境恶化,草原畜牧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牧民收入增长慢于农民。如今,草原牧区的“牧民”绝大多数已不再遵循“终年”集体游动放牧的畜牧业经营方式,随着国家对牧区的开发,避免天然草原资源由于过度放牧而继续减少,草原畜牧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牧民从过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向村落定居式生活转变,牧民与农民的概念也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既有联系也有差别。一是牧民是草原牧区地域范围内的劳动者,与普通农民有一定地域差异,所从事产业也具有弱质性;二是牧民是直接从事草原畜牧业的劳动者,偶尔也会有农业性劳作;三是牧民在部分区域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放牧形式;四是多数为少数民族家庭,分布于温带草原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地区。

二 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辨析

(一)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概念

国内对于产业链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产业链的概念仍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层面,有些学者认为产业链是指具有前后相互关联的企业组合体;第二层面,有些学者提出产业链中涉及的行业范围或领域广泛,各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等来提升自身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第三层面,有些学者认为产业链是各利益主体通过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追求价值增值的全过程。因此,产业链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是各利益主体为共同目的而组成的网状结构。基于此,应该采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分析。

价值链的概念首先由迈克尔·波特提出。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实现自身更大的附加值,最终获得更多的收益。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价值创造的可能性,通过彼此间的紧密合作,最终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由于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概念具有局限性,迈克尔·波特丰富和发展了价值链的概念,认为企业的价值链有内外之别,通过内外价值链共同作用来形成企业的复杂价值系统,而价值链的有效运行是实现利益的重要保障。

早期有些专家和学者认为产业链仅仅针对制造型企业而言,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原料的采购、产品的加工生产、运输流通以及销售的过程中始终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就要积极构建供应链。所以,供应链是对各个利益主体组成的整体进行分析,通过供应链各个利益主体反映的各方面信息,以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对供应链上各个利益主体加强监督和管理,以实现各个主体费用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益。通过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密切配合,最终将不断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性。

(二)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联系及区别

根据以上对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内涵的区分,可以看出三者既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区别。为保证本书研究的可行性,必须对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加以阐述。

价值链可以看成价值再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一般来说,只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具有价值。所以,消费者是进行价值创造的基础,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行为,通过不断满足其需求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供应链是以供应者为基础,集中于产品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即从生产资料供给、生产直到最后销售的过程。与价值链恰恰相反,其主要是通过上下游主体的有效优化整合,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各方面信息,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用和成本,最终实现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的目标。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生产、加工、收购以及销售等各环节在内的复杂网状结构,其往往涉及多个行业。基于此,产业链并不是只通过生产环节的优化与整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费用和成本,这又与价值链是非常接近的。产业链主要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效率,使各个链条都能够得到优化和整合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需关注各利益主体或环节的利益创造,以及市场等各方面信息的反馈和变化,最大程度降低彼此间的费用和成本。因此,产业链的概念更广泛,可以看成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有机结合。

三 草原畜牧业及其产业链

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原为基地,主要采取放牧的生产方式,利用草原牧草资源饲养肉牛、奶牛、肉羊等牲畜以获取畜牧产品的产业。对草原畜牧业不熟悉的人,往往把草原畜牧业简单化或片面化,用传统的眼光把草原畜牧业视为“逐水草而牧”的游牧经济,一种粗放、原始的经济活动;也有人把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前景描绘成完全舍饲的畜牧业。其实,草原畜牧业是一个既继承了传统游牧业的合理成分与精华,又涵盖和包容着现代生物科学、现代经济制度、现代管理理论的产业。对于牧民来说,草原畜牧业不仅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民族文化、精神世界孕育和发展的摇篮。

在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运行和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草原牧草资源的基础性、牧民生产生活的民族性、所处地理环境的偏远及广阔性和组织的松散性等特点。

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书的研究视角,本书将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定义为以天然草原资源为基础,围绕畜牧产品生产的所有相关组织或个人(即利益主体,包括养殖群体、收购商、加工企业、分销零售商等),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遵循相应的生产流通逻辑关系和合理的时空布局结构自发形成的网链结构系统。在产业链运行过程中,畜牧产品从养殖到终端消费者手中,主要包括生产资料供给环节、畜牧生产养殖环节、畜牧产品加工环节、运营销售环节四大环节,各环节运作都由相应的利益主体承担,利益主体由众多成员组成,成员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或家庭,只要是从事相关环节的劳动经营并与其他成员有协作关系、有供需行为即可。各利益主体通过彼此间的紧密合作,提升整体效益,促进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和牧民增收(见图1-1)。

畜牧业优良畜种培育、疫病防治、草饲料加工等生产资料供给的环节由从事该领域经营的众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术的商业组织承担;牲畜交配繁殖、饲养育肥、畜牧初产品采集等畜牧生产养殖环节由农牧民群体承担;收购畜牧初级产品,进行食品工业级加工的畜牧产品加工环节则由少量畜牧产品加工企业承担;畜牧加工产品的物流运输、品牌营销等分销零售环节是由众多畜牧产品销售企业承担。

图1-1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是通过推动各利益主体的密切合作即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一体化的过程来实现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一体化过程就是产业链不同节点的牧户、牧民合作社以及畜牧龙头企业等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相互博弈的结果。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当参与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各利益主体把其他节点利益主体的利益作为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一部分时,就更愿意采取合作共赢的态度与其他节点利益主体积极合作。当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各个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和降低交易成本都愿意采取合作共赢的态度时,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才真正实现彼此之间的紧密协作,从而实现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四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构成

如图1-1所示,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运行表现为四个关键链条的流转,即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消费者对畜牧产品有购买意向使得产业链终端分销零售环节的利益主体产生供给意愿,分销零售环节主体就会产生对上游加工环节产品的需求,同理加工环节主体也会对养殖环节主体提出需求,为了供给畜牧初产品,养殖群体会对生产资料供给环节主体产生需求,这样一来产业链内部就产生了“商流”,即合作的意向。合作的协约确定后,各利益主体就开始将所在环节生产的产品向下游配送供应,即“物流”。货物的收发必然伴随款项支付,这就是“资金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持续都离不开产业链内部信息流传递机制。因此,产业链是一个以整合规模、降低成本与风险、提升整体运行效率、改善利益分配为目的的系统工程,其功能的实现需要有效的产业链管理和适当的信息技术支持。也就是说,畜牧产品在产业链内流通的实质是基于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构成的有机整体——商流驱动物流,物流带动资金流,同时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依赖信息流,即信息流是产业链运行的根本要素。四个关键链条的流转实际上依赖四个现实因素——市场需求、物流运输网络、支付结算与信贷平台和信息化建设。

市场需求是畜牧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产生商流的直接因素。目前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人民群众消费购买力增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市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繁育饲养特色畜种,在畜牧繁育养殖加工全产业化领域的先行者以及从产业链管理视角构建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的利益主体,将是畜牧行业板块中最具优势的。

畜牧产品物流运输网络的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畜牧产品物流网络的整合和信息化将有效提升交通运输工具和设备、设施利用率,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畜牧产品物流网络布局是畜牧产品异地销售经营的基础,也是面对市场机遇时各方的角力点。

支付结算与信贷平台是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养殖环节的利益主体(牧户)获取资金、开展劳作经营活动的关键,良好的支付结算与信贷信息化平台可以让养殖劳作经营活动更具弹性,使相关利益主体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具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各相关利益主体资金流信息透明、可循,可以让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更有意愿关注上游的金融服务,比如已推行的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见犊补母”、基础母牛补贴、圈棚补贴等多种资金流的保障举措。

虽然信息技术及信息化建设已在部分畜牧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应用,但由于种种因素仍未成为主流模式,相比准入门槛较低而竞争激烈的传统畜牧产品生产经营方式,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畜牧产品的生产经营对产业链管理有较高的要求,从而避免了过多的新进入者竞争,能够保证利润率,是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高级阶段,凭借信息流把握住商流、物流、资金流三个要素,在利润等多方面超越传统畜牧业产业利益主体,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经验,是我国草原畜牧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特征

相比农业产业链而言,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第一,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最终产品——草原畜牧产品,受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较大。

第二,在其运行过程中,各主体间必须加强合作和联结,但草原牧区牧户由于自身各方面的局限性,彼此间沟通交流不畅,而且牧户分布较为分散,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草原畜牧业新技术及新观念接受程度较低,这就无形中增添了各利益主体协调和联结的难度,导致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运行阻碍较大。

第三,草原畜牧业产业链运行的稳定性较差。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草原畜牧业可控制性较低,在运行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另外,畜牧业龙头企业大多数都植根于牧区,运行相对不稳定,再加上畜产品加工环节的进入门槛非常低,畜牧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深加工能力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第二节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运行机制的基础理论概述

“机制”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主要是指理性人为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而积极创造条件的过程。后来,该理念被引入到社会管理领域,机制是指在一个复杂的整体中各个因素或部分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及其功能。

对于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刘贵富(2006)提出了六大机制模型,分别是信任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竞争谈判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吴彦艳(2009)着重从利益分配、竞争、沟通协调三大机制出发构建产业链运行机制动态模型;王秀丽(2007)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出发对产业链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强调了信息共享机制。上述几位学者的分析基本涵盖了产业链运行的所有机制,鉴于研究视角的不同,本书对产业链运行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分配与联结机制、运行效率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方面,与此相对应,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包括三个方面。

一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基础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Transaction Costs Theory)不仅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也是产业经济学非常重要的经典理论之一。科斯(Coase, 1937)首先提出该理论,威廉姆森(Williamsion, 1999)、张五常等对该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威廉姆森丰富和拓展了该理论的内涵和形成机制,同时详细论述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张五常(1983)提出,交易费用就是制度成本,他认为即使交易行为不发生也有制度等成本的发生;杨小凯(1991)认为,要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与市场加以明确区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劳动市场加以代替,但不能用企业组织替代市场自身产生的组织。所以,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交易费用实际上是一种机会成本,是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造成的结果,同时也是各主体间彼此协调中所产生的费用,但是这种费用的发生不可避免但可以降低。

在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全部生产过程中,需要各利益主体对市场等各方面信息的汇总分析,这就会发生相应的成本和费用,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现象的存在,彼此间的信息交流等成本增加。因此,利用交易费用理论来分析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各利益主体间利益联结是非常重要的。

(二)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用来分析非对称信息下最优合同构建的理论。1933年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首次提出委托—代理的概念;莫里斯(Mirrless, 1976)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数量模型,详细论述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构架;维克里(Vickery, 1976)解决了新古典契约理论的最优所得税等相关机制问题;王慧红和李伟红等(2010)以双向代理理论为依据,构建了所有者与代理人的合作决策模型。但是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成立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但在此过程中很难观察到代理人的具体表现,代理人的目的是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与委托人的目的是不同的,这就会导致彼此间产生冲突。代理人更多地愿意采用激励机制等有效措施而尽可能少地使用强制性的政策,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达到委托人的目的。

以该理论为依据,能够更好地揭示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并根据各自的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继而构建牧户、牧民合作社及畜牧业龙头企业之间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

格罗斯曼(Grossman)与哈特(Hart, 1986)、哈特与摩尔(Moore, 1990)建立的GHM理论模型,分别从合作博弈和不合作博弈视角证明契约不完全性,标志着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形成;斯蒂格利茨(Stiglitz J E., 2009)、科斯(1999)等研究表明,理性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加之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交易费用,所以彼此间的契约是不完全的。草原畜牧业具有其他产业所没有的特点,其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时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且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周期较长以及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各利益主体无法抵御自然风险以及市场等各方面的波动带来的风险。所以,草原畜牧业的订单式契约是不完全的。由于作为经营主体的各方都存在机会主义的倾向,加之彼此间契约的不完全性,就为违约及冲突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该理论可以很好地揭示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各主体间的违约和冲突现象,更好地促进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各利益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

二 产业链运行效率基础理论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来研究市场经济中企业行为和组织制度的一种新兴理论,具体分析企业的结构和行为、市场的结构和组织、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和规模经济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产业的组织状况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研究企业内部的投入产出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研究不完全竞争下市场与企业行为的关系;研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四个方面分别是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有效竞争理论。柏拉图认为,专业化会增加生产;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市场自发调节、市场自由竞争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始于20世纪30年代,马歇尔首先提出“产业组织”概念,他发现了竞争与规模经济间的矛盾,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理论;有效竞争理论对该组织理论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是指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各种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的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以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的不同类型,产业关联方式的分类有三种:按产业间供需关系分为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按产业间技术工艺特点分为单向关联和多向关联;按产业间依赖程度分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为投入产出理论,着重于研究产业间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理论,这是与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最主要的区别,产业关联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各相关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相关产业间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程度、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三)战略联盟理论

战略联盟,又称为动态联盟或网络组织,最早由美国DEC 总裁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奈格尔提出,他们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双向及多向流动的网络组织,其目的是为了共同拥有市场及共同使用资源。战略联盟既可以创造价值,又可以作为一种转换机制将绩效风险转化为合作风险,从而为企业提供一种效用最大化的机会。

目前对战略联盟是如何形成的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因此许多学者将战略联盟理论称为“孤儿理论”。战略联盟理论的产生有以下几种主流的观点:第一,交易费用理论认为战略联盟不仅可以让联盟主体相互监督,还可以避免企业内部部门化行为带来的问题,从而降低高昂的管理费用;第二,资源观认为联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所独有的各种资源,资源的取得和利用已经成为发展竞争优势最关键的问题;第三,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往往会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通过与优势企业联盟不仅可以获得学习这种文化,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效的企业间联盟还可以为本企业创造新的学习途径;第四,价值链理论认为任何企业都只能在某一个价值链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即企业势必会在某些环节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战略联盟便是为了克服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在价值链这一具备竞争优势的环节上展开合作,最终实现优势互补。

三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信息传递机制基础理论

(一)系统论

系统论是20世纪20年代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其发表的《抗体系统论》中提出的,他强调现实中的任何系统都是以有机整体的形式存在,不是系统的各个要素或部分机械地组合或简单相加,否则系统整体所具有或反映出的性质与特性也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一般系统论是逻辑与数学领域的科学,其主要目的是找出适用于系统整体或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管理、控制、优化甚至衍生出新系统,因此所研究的系统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地存在,每个要素都有存在的必要并具有特定的功能与作用,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依存、关联,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信息传递机制是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综合运行下不断发展和形成的系统。它既是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系统的子系统,又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在组织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相互耦合作用下不断发生各种信息的交换,在运行过程中表现的整体性、等级性、动态性和开放性共同决定了其信息传递机制的系统特征。因此应用系统论的思维和态度开展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信息传递机制的研究,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与需要。

(二)控制论

控制论是研究系统在动态环境下如何保持平衡或稳定的科学,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Wiener)发表的《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与通信的科学》标志着控制论的诞生。控制论认为,一个系统总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使系统不能稳定地保持并达到预期状态,要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就必须对系统施加一定作用,即控制。控制的目的是使系统之间、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并制约,以克服不确定性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在控制论中,反馈起着决定性作用,是调节系统的基本形式。运用“控制”这一思想,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分析系统信息流及反馈过程,确认问题原因并对系统进行修正调整,使其运行于最佳状态或保持稳定,以实现预期目标。如今,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研究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信息传递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各利益主体能接收到所需的信息。为此,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方法,根据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反馈优化信息传递机制,从而使信息传递效率符合产业链系统发展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三)信息论

信息是用来度量人们对事物的了解程度。不确定性的减少都是相关信息获取的结果。狭义信息论,即香农信息论,主要通过数学描述与定量分析研究通信系统从信源到信宿的全过程,包括信息的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和信道编码理论等问题,强调通过编码和译码使收发两端联合最优化,并且以定理的形式证明极限的存在。这部分内容是信息论的基础理论。一般信息论,也称工程信息论,主要是研究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问题,除香农信息论的内容外,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和预测、统计检测和估计、调制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以及保密理论等。广义信息论,不仅包括上述两方面内容,而且包括所有与自然和社会领域有关的信息处理。信息论应用领域广泛,系统的运行过程伴随着信息的运动,而信息的反馈可以帮助系统达成目标,因此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

立足于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全面分析和研究我国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信息传递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从信息传递基本要素出发,抽象、总结、构建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信息传递模型,是优化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信息传递机制的路径选择。

(四)复杂网络理论

复杂网络理论出现于199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理论和应用力学系博士生瓦特(Watts)及其导师斯托加茨(Strogatz)在《自然》 (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小世界”网络的群体动力行为》的文章,指出现实的社会网络并非十分规则或完全随机的,而是处于两种状态之间。他们通过以概率P切断规则网络中最初存在的边并重新选择其他节点再次连接,构造出介于规则网络和完全随机网络的一个小世界网络模型——WS模型,但模型的这种构造方式对网络的连通性有负面影响。因此,纽曼(Newman)和瓦特提出了WS模型的替代版本——NW小世界模型。法鲁托斯等人在研究域间系统时发现了使用于许多实际网络的节点度的幂法则,因无法用明确的特征尺度来描述,所以将具有该特性的网络称为无标度网络。1999年,美国圣母大学(Notre Dame)物理系的波罗奈教授和他的博士生阿尔伯特将增长性和择优连接性引入网络构造,并建立了一个无标度复杂网络演化模型——BA模型。至此复杂网络的研究进入新的时代,不再局限于数学的范畴,而是拓展到工程技术、管理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信息传递网络是众多利益主体基于畜牧产品生产环节的技术经济关联与供需关系而联结在一起构成的一个网络系统。由于信息传递的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现实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可能随时在变化,频率与方向也可能不同;由于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新的利益主体加入产业链的运行,也就意味着信息传递网络节点的动态变化;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不可避免地要受社会、经济、政府、国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信息传递网络复杂性的体现。因此,复杂网络理论是指导草原畜牧业产业链信息传递机制优化的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