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古经之诗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早在《中国美学史写法之我见》一文中,张节末先生提出:“看似渐进发展的美学历史,其真实的情况是在平缓的堆积中埋藏着奇峻的断层以及凌利的突进。这才是历史的真相。”[166]这正是本书之研究得以确立的中国美学史和诗学史的基本理念。具体来说,本书的研究将依从于以下三种方法:描述、考源、分析。然本研究必须避免之大忌者有二。

易学浩渺,异说纷呈,因此进入《周易》古经之比兴研究时,首先要避免《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序言所斥为“好异”之学说的影响,直面古经本身;尤须避免“比兴”这一概念成为《易》古经之“异者”,此其一。

易学史中援《易》入诗古已有之,以诗解《易》者亦屡见不鲜,上文综述中已言明。然此类观点多秉自《十翼》,尤其是《系辞》。闻一多甚至说:“《系辞下》传曰:‘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这不比古今许多诗的定义来的更中肯点吗?”[167]这是认为对《易》之哲学解释与诗之定义相通。后世易学中以传解经,认为《易》与诗通的相关论述亦多奉《系辞》此语为圭臬,而忽略《易》古经之卦爻辞做占筮之用的本义。《系辞》纂成于战国早期,《周易》古经编纂成于周初,《系辞》中已谓“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这是《周易》古经的创制远远早于《系辞》的明证。数百年的思想演变使得传与古经虽未分道扬镳,然二者之内容与思想各成系统,这从欧阳修之《易童子问》首次设疑至今,已有定论。奉《系辞》等传中的儒家、道家思想及其对《易》古经的哲学解说为准绳,以探讨《易》古经的结撰技术与美感经验,看似可穷通上下千年之流变,结成花团锦簇之论说,终是隔靴搔痒。此类研究中等而下者往往如结百衲衣,东拼西凑,其结论不免缘木求鱼。对此,我们将取警惕之态度。故经传不分为本研究之第二忌。

因此,本书所秉持的最基本研究方法,就是在经传必分的前提下将研究的基础文本紧紧收束为《周易》古经,从容直面《周易》古经本身,撇开庞大的古代易学阐释学的影响,努力让卦爻辞自身说话。[168]“对史的构建而言,高屋建瓴的痛快是建立在基础研究的冷寂之上的,掉书袋式的材料堆积固然令人讨厌,然而理论的证据却总是从史料的爬梳中浮现而出。只有以思辨引路,把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好的理论框架之中,美学史才是扎实的,具有理论深度的,不哗众取宠的”[169]。本书将首先描述《周易》古经卦爻辞中的比兴用例,呈现卦爻辞中比兴式的结撰技术,对采用非比兴式结撰技术的卦爻辞,将暂时存而不论。此一探索将吸取甲骨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的优秀成果,以期不漏不误。

在描述的基础上,“辄思究其渊源,明其变化之迹”,[170]本书将以自然物之意义变迁为中心,向前而非向后考源《周易》古经诗学的审美经验和结撰技术的前史,尽力呈现比兴作为核心审美经验、结撰技术与意识形态在由商至周这一历史大转折中的产生过程。在此吸取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某些观念与方法将是有益之助力。福柯认为:“考古学所要确定的不是思维、描述、形象、主题,萦绕在话语中的暗藏或明露的东西,而是话语本身,即服从于某些规律的实践。它探讨话语,但不是把它们看作为资料,看作为它的符号,看作为那些本该是透明的成分,但却总要穿过这种成分的讨厌的不透明性才能最终在这种被保留下来的不透明性中找到本质的深度。”[171]这也即是说,知识考古学的方法是要深入规律性的话语实践,进而洞察事物之本质。这在对基本材料进行详尽描述之后,更深层次研究比兴作为审美经验、结撰技术与意识形态之源具有指导性意义。

如果以上工作能够圆满完成,我们将希求更进一步。《周易》古经是周初的官方经典,“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周易》古经背依周初之政治、文化大转折。概言之,周初统治者一方面需证明伐纣之合法性,建立周王朝统治之核心政治模型;另一方面则必须逐步抛弃商朝鬼神设教之意识形态,为祖先立德,以期树立周朝之核心意识形态。此一文化之变迁王国维、郭沫若、陈梦家、张光直、夏含夷等学者论述颇多,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周易》古经浸淫于此一重大转折中,其结撰与所蕴含之美感经验对此必有体现。因此依托于权威之商周史成果,研究比兴所依托之感性经验与其背后的哲学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之关系,是本书最终的研究方法。

以上三点也是本书写作的基本方法论,在实际写作时三种方法或会独立展开,或需合而论述。《周易》古经创制年代悠邈,其含义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尚秉和《焦氏易诂》卷首感叹道:“悲哉!《易》之为书也,自东汉迄今,几两千年。总九经之注,不如《易》一经之多,而《易》义之晦自若也。误解相承如故也。”[172]如此浩瀚幽晦之易学,笔者游目所及者不过沧海一粟,对本研究来说,易学史上以训诂学为手段,考源卦爻辞本义的研究成果将最受倚重。笔者学力浅薄,但求能紧扣材料避免硬伤,为中国诗学、美学研究略献绵薄之力而已。


[1]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42页。为避行文繁冗,本书所引元典类文献仅在首次出现时注明所取版本,若无必要,不再一一注明页码等。

[2]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

[3] 朱自清:《朱自清说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4] 关于《周易》古经之创制年代,学界争论颇多,大致有圣人作易说、西周早期说、西周中晚期说、东周说、战国说等。综观各说之论证,以《易》作于西周早期之说史证最为充分,其他各说皆有强有力的反证材料,故取《易》作于西周早期。《系辞下》亦言:“《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5] 高亨认为“吾字似是衍文”,则此爻辞与四言诗体相近。参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62页。

[6]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9页。

[7]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2页。

[8] 罗根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5页。

[9]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

[10] 王小盾:《诗六义原始》,载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96页。

[11] 张节末:《比兴神话》,《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第三十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63页。

[12] 张节末:《比兴神话》,《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第三十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13] 张节末:《比兴神话》,《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第三十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14]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此书当为魏源所作,并将此书收入《魏源全集》。陈沆与魏源“讲学最契之友”,“有所作必互相质难,期达于精而后已”(陈曾则《先殿撰公诗钞后序》)。《诗比兴笺》真实作者为谁待考。

[15]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67页。

[16]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5页。

[17]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5页。

[18] 张节末:《比兴神话》,《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第三十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8页。

[19] (宋)严粲:《诗缉》,《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页。

[21]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81页。

[22] 黎锦熙:《修辞学比兴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6页。

[23]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9页。

[24]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2页。

[25]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26] (宋)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33年版,第4页。

[27] (清)陈奂:《诗毛诗传疏》,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页。

[28]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9—270页。

[29] 钟嵘此一定义,“但见其流,未明其源”,清代汪师韩认为:“然似以去声之兴字,解为平声之兴字矣。”参见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30] (宋)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页。

[31]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六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96—2097页。

[32]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页。

[33] 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第96页。

[34] (宋)郑樵:《六经奥论》,《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76页。

[36]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02页。

[37] 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4页。

[38]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170页。

[39] 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66页。

[40]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41]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84页。

[4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43]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44]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4—156页。

[45]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9页。

[46]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47]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48]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49] 鲁洪生:《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50] 陈世骧:《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51] 周策纵:《古巫医与“六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135页。

[52] 王小盾:《诗六义原始》,载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90—296页。

[53]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0页。

[54] 饶龙隼:《〈诗〉兴象考源》,载氏著《上古文学制度述考》,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5—156页。

[55] 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56]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页。

[57] 顾颉刚在《〈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中认为《归妹》卦所载是帝乙嫁女的史实。李镜池在《周易通义》中认为此爻辞是“梦占”,也就是“士刲羊无血”是梦中的情形,古人往往认为梦中的事也是真实的。但无论是梦还是实际发生过的事,在作为“事件”被记录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58] “类”是《十翼》中的重要概念,《同人》卦的象辞已经总结出了“君子以类族辨物”的认识方式,然而《十翼》中的类,已经是逻辑上的推类关于《十翼》中“类”。

[59] 比类虽为一词,却包括比与类两个思维过程,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是先分类后比之。若比的思维在先,则天然假定《震》卦、《离》卦等每一卦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必定有类似,所以,比的思维建基于类的思维,并于分类之后方始产生。

[60] 《睽·上九》爻辞是:“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大意是孤单之人看见猪身上涂满了泥,又看见一车奇形怪状的人,先张开弓警备,后又放下弓,原来是虚惊一场,车上的人并非贼寇,而是去求婚的。

[61] 此处译文参见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6页。

[62] 李镜池:《周易通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页。

[63]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3页。

[64]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78页。

[65]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1页。

[66]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08页。

[67]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4—345页。

[68]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39页。

[69]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97页。

[70] 见《虞翻别传》,载(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23页。

[71]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03页。

[72]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3页。

[73]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9页。

[74] 《说文解字·肉部》:“膏,肥也。从肉,高声。”段玉裁注曰:“按肥当做脂。”参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9页。

[75]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13页。

[76]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63页。

[77]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29页。

[78]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79]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38页。

[80]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01页。

[81]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50页。

[82]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83]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84]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85] (宋)陈骙:《文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86] (宋)陈骙:《文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2页。

[87]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0页。

[88]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1—1642页。

[89]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七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46页。

[90]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七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68页。

[91] 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463页。

[92] 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440页。

[93]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94]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95]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96]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成鱄评价周文王“经纬天地曰文”,或与“物相杂而文”之“文”相仿,从天地之抽象角度定义此字,皆含蕴天人之际的意义。

[97]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98]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99]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100] 《韩非子·解老》云:“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与章氏所言相仿,可对看。章氏区分象为两类,其说当承自孔颖达。孔氏《周易正义》云:“先儒所云此等象辞,或有实象,或有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比’也,‘地中生木,升’也,皆非虚,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虽有实象、假象,皆以义示人,总谓之‘象’也。”所不同处在于章氏将孔颖达之假象归结为“人心营构”。

[101] 章氏以讽喻为比兴乃承汉儒旧说。汉儒将比兴与讽喻强拴在一起,是一种暴力解释,对汉儒此种观点的剖析和批判,可参见张节末先生《比兴神话》(《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2]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103]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104]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232页。

[105]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页。

[106]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3—24页。

[107] 此处钱氏用“sign”一词,盖类似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能指”,能指相对所指而言,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由声音、形象两部分构成。这样的声音、形象被约定俗成地与某种概念发生关系,在使用者之间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这种概念就是所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意即能指与所指之关系并不确定。钱氏论言象意关系,观点完全承自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此不赘述。

[108]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页。

[109]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页。

[110] 侯敏:《易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111] 侯敏:《易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112] 刁生虎:《〈易〉之“象”与〈诗〉之“兴”》,《兰州学刊》2006年第11期。

[113] 沈健:《〈易〉象与〈诗〉象:论〈周易〉的类艺术表现方式》,《现代哲学》2006年第2期。

[114] 王晓敏:《〈易〉之“象”与〈诗〉之“比兴”》,《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15] 梁振杰:《〈周易〉卦爻辞的“象征”和〈诗经〉比兴的关系》,《焦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16]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8页。

[117]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9页。

[118]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24页。

[119]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34页。

[120]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7页。

[121]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9页。

[122]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0页。

[123]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26页。

[124]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1页。

[125]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15页。

[126] (宋)苏轼:《东坡易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27] (宋)苏轼:《东坡易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128] (宋)苏轼:《东坡易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129] (宋)苏轼:《东坡易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130] (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6页。

[131] (宋)杨万里:《诚斋易传》,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32]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00页。

[133]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一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14页。

[134]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82页。

[135]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0页。

[136]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81页。

[137] 此类著作除《易林》之外,尚有杨雄之《太玄》,但《太玄》的文学价值远不如《易林》。钱钟书评价到:“雄老于文学,惨淡经营,而伟词新喻如‘赤舌烧城’(《干》之次八;柳宗元必赏此语,《河东集》卷二《解崇赋》:‘胡赫炎薰熇之烈火兮,而生夫人之齿牙!’正敷演其象)、‘童牛角马’、‘垂涕累鼻’、‘割鼻食口’、‘啮骨折齿’、‘海水群飞’(《剧》之上九,亦见《剧秦美新》等),屈指可尽,相形而见绌也。”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1页。

[138] 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6页。

[139]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140]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141] 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1页。

[142] 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5页。

[143] 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144] 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页。

[145]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

[146]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

[147] 参见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65页。

[148] 参见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149] 参见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150] 参见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1页。

[151] 参见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2页。

[152] 高亨:《文史述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3—344页。

[153] 高亨:《文史述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4页。

[154] 罗根泽:《中国文学起源的新探索》,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155] 罗根泽:《中国文学起源的新探索》,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156]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57]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58]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59] 傅道彬:《〈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体智慧》,《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160] 参见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版。

[161] 参见沈志权《〈周易〉与中国文学的形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2] 王小盾:《诗六义原始》,载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96页。

[163] 葛立斌:《〈周易〉爻辞的套语系统初探》,《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64] 刘鹤文:《〈周易〉卦爻辞与〈诗经〉的比兴方法》,《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

[165] 李洲良:《易象:〈周易〉的诗性话语及其象征》,《河北学刊》2009年第6期。

[166]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写法之我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67]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168] 近年来简帛文献发掘、整理成果喜人。简帛书、古文经之《易》的整理大大开拓了我们可以资取的文献资料。然而简帛《易》发现年代尚晚,其文字释读、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通行本《周易》。因此本书在研究中将适当吸取简帛书、古文经《易》之研究成果,而以通行本《周易》为主。

[169] 张节末:《我的中国美学史理念》,《思想战线》2001年第6期。

[170]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页。

[171]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2页。

[172] 尚秉和:《焦氏易诂》,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