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意象审美范畴辨
——评叶朗先生的“审美意象”观
“意象”这一古老的美学范畴在当代文艺理论中又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一个时期以来,众多学者不遗余力倾心于此。在对意象的探讨中曾出现了不少颇有影响的理论,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现象。“意象”与“意境”有联系而又有区别;“意象”与“抽象”其含义相距甚远,不可同日而语;“意象”并非仅仅指艺术形象或心理意象。“意象”与“意境”“典型”同为文艺理论中鼎足而居、相辅相成的审美范畴,三者均代表着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艺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艺理论研究在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方针的引导下,犹如百花园里的奇葩异常夺目,论文、专著纷纷出版,许多有益的理论对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研究空间的开拓,还是研究问题的深入,都是空前的。在研究和探讨中,“意象”这一既古老又年轻的理论——十分引人注目。虽然意象这一美学范畴有着悠久历史,但当今对意象范畴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已不能再局限于“意”与“象”的关系上进行零散的研究和孤立的考察。因而,众多的学者卷入了这场讨论,并产生了一些富有建树的理论,但有些观点仍然显得逻辑性不够严密。如,以“意象”取代“艺术形象”,“意象思维”取代“形象思维”等概念,都有待于商榷。从总体而论,目前离“意象”这一审美范畴诸多问题的完满解决,以及准确把握它的基本内涵和外延还有很大距离。当然,这与意象审美范畴的复杂性、多义性、不确定性以及朦胧性等特点有关,但关键在于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就叶朗先生以“意象”取代“意境”,以“心理意象”取代“意象”,以“抽象”作为“意象”的同义语等,提出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