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股股东特质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控股股东特质理论的扩展

根据干胜道在《股东特质与企业财务行为研究》中的观点,特质是股东特点、性质、行为能力、风险偏好的综合词。在该理论提出后,学界将此理论与劳资财务关系、盈余管理、收益分配、财务监督等进行了结合。本书认为,控股股东特质可以通过“控股股东决策的自主性程度”“风险偏好程度”“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以及“控股股东行为效率”等指标来衡量。本节将结合并购行为,详细阐述这些指标。本书第七章将进一步对这些指标进行指数化设计。

一 控股股东决策的自主性程度

控股股东决策的自主性程度是指控股股东在进行与企业有关的决策时,受其主观意志影响的程度。如果股份高度集中,第一大股东所占份额很大,则控股股东决策的自主性程度就高;反之就低。如上市公司的并购决策是由其股东大会(控股股东)决定的。当控股股东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做并购决策时其“自主性程度”会出现差异。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因此,国有特质下的股东决策自主性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决策的高自主性程度能否为企业带来高绩效,本书将在后面的章节进行实证检验。

由于决策是行为的先导,因此,本书将“控股股东决策的自主性程度”作为控股股东特质的衡量标准之一。

二 风险偏好程度

由上述分析可知,控股股东特质是基于不同的控股股东性质而体现出来的控股股东之间的特点、行为能力及风险偏好差异的综合词。因此不同的控股股东,其风险偏好的程度是不同的。就并购行为来说,主要有并购前风险、并购中风险和并购后风险。并购前和并购中的风险,最终要通过并购后的绩效和风险体现出来,因此,并购后的风险是控股股东特质的终极反映。并购后的风险主要体现于双方企业在并购后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整合风险。风险偏好程度是控股股东特质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控股股东特质的衡量标准之一。

三 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

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与控股股东的决策自主性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本书认为,控股股东的决策自主性程度是从控股股东决策力角度来说的;而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实际上是从管理层对股东决策的执行力角度来说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可以通过内部人控制的程度来反映。内部人控制力较弱,则说明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较高;反之,内部人控制力较强,则说明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较低。不同特质的控股股东,其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不同,如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程度较强的现象,反映出国有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是控股股东行为能力的直接反映,因此将“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作为控股股东特质的衡量标准之一。

四 控股股东行为效率

上述决策的自主性程度、风险偏好程度、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等,都是在特质概念基础上进行扩展,将特质概念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进行转变。衡量控股股东特质的几个指标,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型和公式进行计算,具体的计算过程将在后面的章节进行详细阐述。对控股股东决策的自主性程度、风险偏好程度、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程度进行量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区分具有不同特质的控股股东的行为效率,这些指标最终都会通过效率指标表现出来。通过效率的对比,可以反映出上述各个方面的差别。因此,控股股东行为效率是控股股东特质的最终表现。比如控股股东决策下的并购行为,最终都要通过并购绩效来反映并购决策的有效性、风险偏好程度以及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力效率程度等。

上述四个衡量指标,都是在控股股东特质概念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将特质概念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进行转变。本书的后续章节将对这些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指数化设计,从而进一步扩展控股股东特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