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书以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美育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哲学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将研究问题锁定在探讨“超越保护主义范式”的媒介美育理念内涵与实践路径。全书通过与“保护主义范式”的理念内涵对比,以及分析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生成的内外逻辑机制变迁,阐明“超越保护主义范式”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进而结合互联网时代新生的典型网络文化现象,论述“超越保护主义范式”如何通过审美教育引导受众应对媒介化生存危机,打破二元对立的媒介审美意识,培养多元而又符合“人的媒介社会关系”调和发展的审美趣味,建构“主体间性论”的媒介审美价值观。与此同时,挖掘互联网时代新媒介艺术对于提升受众审美能力的实践教育价值,结合典型网络艺术文本,探寻提升受众“审美感知力、审美情感力、审美创造力”的综合媒介美育实践策略。本书主体共由八个部分组成:
绪论作为全书总纲,介绍本书写作的研究背景,明确研究选题,同时回顾相关国内外已有研究,并简要介绍了全书的创新亮点。
第一章,媒介美育的思想史回溯。通过对“甄辨时期”“去迷思化时期”“后现代理论时期”的媒介美育发展史进行梳理,论证了“保护主义范式”以强调文化防御、政治防御与道德防御来实现“主体性美学”的审美价值观教育特征;通过符号学批判来培育受众与媒介“二元对立”的审美意识教育特征;以及借助单极化的“灌输式”教育强化对受众的精英式审美趣味的教育特征。对于“保护主义范式”学理特征的归纳成为阐发超越的新范式的内在理论线索和基础。
在19世纪中期,随着报刊、广播、电影、电视逐渐普及为日常化的大众媒介,“传统文化”与“媒介流行文化”、“政治权利”与“意识形态渗透”、“消费社会”与“文化工业逻辑”等问题逐渐成为困扰西方传媒产业发达国家知识精英的社会问题,“保护主义范式”的媒介美育理念也由此而生。尔后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中,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现代理论等都在密切关注着“媒介与人的审美生活”这一话题,利维斯、霍克海默、阿多诺、罗兰·巴特、波德里亚等人的美学思想和理论著作本身就是“保护主义范式”时期重要的媒介美育理念和教学材料。因此,他们美育思想的共性之处也构成了“保护主义范式”时期审美观、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根本特征。
第二章,时代变迁:媒介美育的时代转变。分别从“主体间性论”的社会文化逻辑对“保护主义范式”审美观教育的瓦解;以及新媒介技术逻辑对“保护主义范式”审美趣味教育的冲击两方面,阐释“超越保护主义范式”的媒介美育思想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理论必然性和存在的实践合理性。作为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媒介活动必然要受到外在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内在的媒介新技术发展的共同制约。“保护主义范式”时期,媒介美育审美观的培育是围绕着“主体性美学”建立的,它不仅把“自我”作为理论认识的中心,而且把它作为媒介社会活动和媒介关系的中心,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论、自我中心论以及“占有性的”内涵。虽然,从人类历史的整体发展而言,现代性主体的兴起和以人为中心的个体主义可以看作人的解放和成熟的一个阶段,但是发展至后工业化时期,现代化危机不断加重,“主体性”的合法化地位不断受到质疑。于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逻辑语境中,“保护主义范式”的“主体性”审美观教育已经无法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开始呈现理论的颓势。与此同时,来自互联网内部的技术变革也重新整合着人的媒介活动,“交互性、超文本性、超媒体性、虚拟现实性”彻底改变了人们“传受二分”的媒介角色身份,这也从内部转变了美育过程中“教与学”的逻辑机制。上述内·2·外两方面制约因素的变革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美育理念发生裂变的动机和逻辑机制,成为媒介美育“超越保护主义”范式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章,批判的鉴赏:媒介美育的审美意识发展论。审美意识的产生,首先源自于对客体审美意义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只有在主体发现并认可了客体的审美属性和价值,或者对其“反审美”的特性判定之下,主体的审美意识才会产生。在“保护主义范式”时期,媒介审美客体主要指涉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播、表达的大众媒介文化。在这一时期,相对于代表国家和民族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文化”或称“主导文化”,以及代表知识精英文化立场的“精英文化”或称“高雅文化”,大众媒介文化被看作是大众媒介传播并被大多数普通人接纳的“通俗文化”。站在二元对立的保护主义立场,前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教育将“通俗文化”等同于“商品文化”和“流行文化”,着意于强调媒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构成中的一种不和谐音响的“边缘文化”属性,希望通过对媒介文化所带来的“道德恐慌、娱乐至死、文化断裂、社会失序”等负面影响的批判,进行自我反思,进而提升个体的审美意识。
然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文化研究学派就对此种审美意识的教育思想提出过质疑,他们重新界定“文化”的概念,以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化仪式的抵抗价值”召唤人们重新思考大众媒介文化的审美属性和文化价值。而发展至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技术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介文化的传播方式,从空间转变来说,网络环境给媒介亚文化的生产、传播和共享提供了“普泛化”“即时性”的工具和平台。“网络音乐、Flash动画、在线游戏、动态相册、多媒体视频软件以及MSN、QQ等在线聊天工具、Twitter和微博、微信、搜索技术”等新的手段和技术装置极大地丰富了受众自我表达的方式。由此“虚拟现实文化、恶搞文化、迷文化、黑客文化、自拍文化、御宅族文化、搜索文化、Cosplay文化”等多元媒介文化此起彼伏,活跃于整个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
很显然,继续延续“保护主义范式”时期对媒介文化的单纯排斥与指控已经失去意义,因为此时的互联网媒介文化发展已经削弱了传统媒介镜像下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关于媒介文化的“妖魔化”叙述,也溢出了意识形态对抗和阶级斗争论对媒介通俗文化的界说。互联网媒介文化更大程度上是通过新媒介技术而自我界定,自我指涉,并直接呈现,从而具有更多属于媒介文化主体的言说权利。媒介文化不再是作为社会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补充和对立面而存在,它正在深刻地反作用于主流社会、主流群体、主流文化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互存共赢”才是未来媒介文化的生存空间。在这样的总体背景下,“保护主义范式”时期二元对立的审美意识,以及通过彻底批判来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途径也亟须理论和实践的调整与修正。因此,本书第三章首先聚焦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发展的现阶段,论证大众媒介审美文化的多元性及其“亚文化”的价值呈现,以此破除“保护主义范式”二元对立的媒介审美意识。同时,阐释“超越保护主义范式”的媒介审美意识是生成于受众对大众媒介文化的接纳与包容的基础之上的。并以“网络虚拟现实游戏”和“网络伪狂欢”为典型案例论述了如何在“保守的绝对批判”和“全面接纳的民粹化倾向”中,确立调和有度的审美意识培养策略,即通过培养受众“带有反思精神的鉴赏”来发展媒介审美意识。
第四章,多元并蓄:媒介美育的审美趣味发展论。尽管前文在第二章已经探讨过网络媒介的技术逻辑在审美趣味教育上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与文化的多元并蓄,但审美趣味同时作为社会群体的观念意识,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取向共性。审美趣味的形成与培养既受到特定社会生活条件和对象审美特性的制约,又受到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艺术素养以及社会习俗、时代风尚的影响。因此审美趣味必然存在程度上的广狭之分,以及性质上的健康与粗俗、高尚与鄙下之分。本章立足于互联网时代,通过量化数据和典型文本分析,论证受众审美趣味存在的“消费化、娱乐化、低俗化、道德非理智化”四方面突出问题。进而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的媒·4·介语境下“人与自我”“人与媒介技术”“人与他人”之间的三层社会关系出现了断裂与失衡。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人的媒介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为提升当下审美趣味的关键环节所在。
第五章,美在间性:媒介美育的审美观发展论。该部分为全书的理论核心部分,上文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审美意识教育和审美趣味教育的层面论述了互联网时代“超越保护主义范式”的理念变革与实践的新视野,提出以“反思性鉴赏”来实现互联网时代“批判与理解并重、解构与建构同在”的审美意识教育理念;提出互联网时代提升审美趣味的关键是从视角上变“客观批判为主观自省”,以解决“人的媒介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为审美趣味教育的主要策略。那么,审美观作为一个人总体的审美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同时作为在审美趣味教育和审美意识教育基础上的哲理性升华,必然也会因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变迁而发生重大的变革。在打破了“二元对立”的媒介审美态度的同时,“主体性美学”在当下的媒介语境中已举步维艰。在“多元、交互、关联”的总体文化氛围中,“主体间性”思想为我们探寻“超越保护主义范式”的审美观教育找到了认识论、实践论和本体论的突破口。本章借鉴胡塞尔、哈贝马斯、马丁·布伯等美学理论家的“间性思想”,尝试从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三个维度建构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特点的审美观教育框架和实践策略。
第六章,融合式体验:媒介美育的审美能力发展论。福柯在他的“生存美学”理论中提到如何实现人的“审美化生存”的两项主要技能:“自我呵护”与“自我建构”,这实际上清晰地概括了自古以来审美教育于人的根本意义。美育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一方面,通过“自我呵护”在生活中涵养发现非美、批判非美、反省非美的技巧、能力和素养,进而摒除一切非本真的“遮蔽”,涤除内心危险的诱惑,实现人自身的平静和与外在一切的和谐共存;另一方面,通过“自我建构”即在生活中关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技巧、能力和素养,从而实现对自我认知、自我认同以及自我价值的带有审美色彩的本真的、自由的、超越的甚至永恒的组织体系的建构。借鉴福柯的思想,如果说本书上述部分基本围绕“自我呵护”来试图构建“超越保护主义范式”媒介美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那么本章将转变视角,从“自我建构”的维度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时代个体的审美能力发展空间,全面分析互联网时代个体审美活动的心理流程,借助“感知力培养、情感力培养、创造力培养”三方面活跃的心理效应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
对理论的建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而媒介美育作为当代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也是极具挑战性的议题。虽然,本书各章节对媒介美育的实践策略提出了尝试性建议,但很显然还缺乏更符合国情和地方特色,以及能与我国教学体制良好对接的更完整的落实方案,这也为本书的后续研究预留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结语对全书论述逻辑通盘回顾,再次强调全书的思想主旨,并指明该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