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

第一节 企业环境相关理论概述

一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管理学派。权变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莫斯和洛希(J.J.Morse & J.W.Lorsh),他们于1974年出版的《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法》[1]一书研究了环境与组织结构的具体特点,并指出对组织活动最为有效的影响是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另一个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ns),他所著《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一书,将各种管理理论统一在了权变理论的框架之下。权变基本的含义是“因地制宜”或“随机而变”。该理论认为,对于企业所必须处理的管理问题,必须结合当时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等综合要素来考虑企业所应采取的管理方法,并认为没有一种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模式。权变理论学派从系统的理论视角出发来探讨企业管理的问题,其重点就是通过企业或组织的各个子系统,包括企业内部与外部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来确定企业或组织所处的各种变化类型。该理论强调的是企业或组织必须随着自身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适宜的管理模式,随机应变地处理企业或组织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

权变理论的产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企业管理的内涵,为企业解决各种管理问题都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将企业或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企业或组织与内外部环境之间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统一,该理论认为企业或组织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采取适宜的管理模式,灵活地应对企业或组织所面对的各项管理任务;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让企业的决策者能够把精力放到应对环境问题的研究上来,并根据自身环境的特点,采取更加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所以,管理理论中的权变的或随机制宜的观点无疑是应当肯定的。同时,权变学派首先提出管理的动态性观点,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管理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往人们对管理行为的认识大都从静态的角度来认识,权变理论学派则使人们对管理的动态性有了新的认识。权变理论强调经验研究的重要性,要求通过实地研究与考察,发现不同组织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并力求将经验研究的结果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环境管理当中,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 种群生态理论

种群生态学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一个部分,它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强调了自然环境在物种的产生、繁衍、消亡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该学派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早把这个理念运用到企业或组织的研究中,并创立了企业或组织研究中的种群生态理论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学者汉南和弗里曼。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少持种群生态理论观的学者认为企业界也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非常类似自然界中生物群落变化的系统或机理。该理论认为组织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和动物种群类似地表现为种群内竞争或种群间为争夺生存与发展环境的竞争,企业或组织也和生物体一样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原料到产品的生存转换过程)、企业间群集与相互整合来适应与控制企业所处内外部变化的环境。在该理论的研究上,国内外很多的不同专业的学者各自从自身所研究的领域出发,用不同的视角对如何把种群生态理论应用到企业的组织领域中的这一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诸多学者在包括研究的对象,主要解决哪种类型的问题等种群生态理论的基础理论层面做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也有很多学者在把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指导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良性发展做了不少研究,也得到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果。

种群生态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或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决定了组织的存亡。它强调了企业或组织在对环境适应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变异、选择、存留。变异(variation)指企业或组织的创新,是组织或企业通过环境的选择自身进化的一个过程,它是在所有企业种群或组织中不断出现组织或企业进化的过程。这种组织和企业的进化过程与生物学中生物种群中个体发生变异进化的过程相似,它增加了企业环境中企业或者组织自身的复杂程度。选择(choice)指环境选择适宜的组织。有些变异被证实是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够从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从环境中获得生产所需的资源。而有些变异则因不能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不能在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就消亡。在环境的选择中,只有少数变异的组织或企业被环境选中,得以生存下来。存留(retention)指组织的保留或生存。环境很看重被保留下来的企业或组织中的特定部分,这些被保留下来经过环境选择后的企业或组织的特定部分,可能就会成为今后环境变化或选择中的主导因素。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在全世界率先建立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就被环境的选择保存下来,并成为许多企业所争相学习的对象。

在种群生态理论的研究中,应用到企业组织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研究环境与企业的相互关系机理;另一个是在考虑环境对企业影响的同时,研究企业群落间的关系。在我们的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种群之间在自然环境的长期选择中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生物链网络,使得各个生物种群之间形成了一种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对比而言,在我们现今的企业界中,也有着非常相似的发展关系,我们是否把企业界中的这种种群关系与自然界中的种群关系做一个对比性的研究,通过经济学、管理学和自然科学等理论更深入地对我们企业界所存在的这种在一定环境范围内所形成的企业种群或群落关系加以研究,建立起直观的数学模型和分析图表,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种群生态理论可以把企业战略群组与企业相关的现实问题综合起来做出相应的解释并可预测企业为了发展的方向,也有比较独特的视角为研究企业与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观察层面,这也是该理论在企业组织领域得到应用的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代表之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资源依赖理论便开始发展,到70年代资源依赖理论发展到繁荣期。此后,其许多观点都被用于企业与环境关系研究当中。

1978年,学者萨兰奇科(Salancik)和费佛尔(Pfeffer)[2]写了一部著作“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它标志着资源依赖理论地位的奠定。所以,可以说萨兰奇科和费佛尔是资源依赖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们通过研究,首先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的四个重要假设,即:第一,一切企业是以生存为基本目标;第二,企业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资源作为支持,而资源不能通过企业自身提供;第三,为了获取企业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企业必须从其以外的环境中去获取,因而与企业生存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发生互动关系,同时外部环境中也包含其他组织的存在;第四,所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应建立在企业必须控制或协调其自身所处外部环境中的其他企业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因为他们发现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社会合法性、顾客及技术和物资投入等)需要从企业所依赖的环境要素中来获得,而这些环境要素往往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适应性的要求,并且企业已经在为满足这些适应性要求而努力了。其次,他们还发现企业与企业间的依赖程度和三个因素显著相关,即资源、资源的使用程度和可替代资源的存在程度。

首先,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开放的企业而言,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资源;没有企业能够在自给自足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资源交换被看作企业与环境间互动关系的核心内容,这种企业与环境间的交换包括原材料的获取、资金及人力资源的取得、信息的交流、社会和政府的支持等。

其次,资源依赖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获取资源和维持资源长期持有的能力,而在这一个重要的观点中,权力及权力的最大化被认为是该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之一。该理论认为企业获取资源与维持资源长期持有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与适应能力。企业自身的许多内部环境要素的确定,如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各个部门及功能的划分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所以,企业本身就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一些行为及结构类型与模式来维持企业对于外部资源获取的长期性,并努力使企业降低对此种资源的长期依赖性。通过降低企业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以及提高其他企业对于本企业所具有资源的依赖程度,使企业所具有的权力最大化。企业权力的最大化即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之一。正因为这个原因,明茨伯格(Mintzberg)[3]把资源依赖理论归结到十大战略学派中的权力学派当中,把资源依赖理论作为宏观权力的代表思想之一。并且,资源依赖理论中把权力问题解释为企业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问题,它解决并解释了企业内部的权力划分问题。

最后,资源依赖学派的观点是面对环境给企业带来的约束,企业也可以通过采取主动的方式来对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利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这种不利环境因素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减到最低,这也是资源依赖学派不同于其他学派的最大理论贡献之一。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多元化等自我变革的方式改善企业自身与其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亦可通过对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的攻击来为企业创造所需要的环境等,以此来改善环境对企业的制约程度。

资源依赖理论的重要贡献是它揭示了企业与环境的依赖关系,使人们看到了企业运用各种方法与策略对自身进行变革,以求适应环境变化的需求,为我们当今的企业的外部环境资源利用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4]虽然该学派在企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的实践中都有非常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资源依赖理论其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在将该理论用于实证研究时,企业依赖性和不确定性难以测量等问题,一直是困扰该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1993年,詹姆斯·弗·穆尔在位于美国的夏威夷群岛观光时突发灵感,通过观察岛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之后,他开始尝试用生物学中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企业或公司的战略问题,并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目为“Predators and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的文章,第一次在文中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个概念,而且詹姆斯·弗·穆尔还提议用“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替代企业环境理论中“行业”这一概念,他认为“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名词为凝聚创新理念的共同进化的微观经济划分了明确的界限”[5]

随后他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一书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和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详细地解释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并运用该理论解释了企业之间的商业活动行为,提出了企业竞争的新含义,即谋求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6]

总的来说,目前的研究大多都是集中在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研究上,而且也有了些理论上的成果,但是由于商业生态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有不可预见性与复杂性,从以往的研究中还没有发现对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量化研究,也没有发现以建立模型的方式来对该理论进行实证的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协同进化(Co-evolution),协同进化是从生物学中借鉴到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在生物学概念中,协调进化是指物种之间因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发生的相互进化的一种反应。在管理学中,协同进化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不可能独自发展,必然受到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的影响,只能共同进化。所以,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是企业进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他们在相互竞争和合作中不断地发展、进化。我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所提出来的“与狼共舞”就是对协同进化一种最恰当的表述。

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生命周期研究中,尽管詹姆斯·弗·穆尔在1996年提出了商业生态理论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的战略要素,但是他却没有提到企业应该如何从产业链的角度跨越到商业生态系统的问题。而且企业在现实中建立商业生态系统时,还可能会遇到企业的领导权的分配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