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 余论

以上论述,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国家起源的诸种理论、概念进行的辨析与反思,另一方面也阐述了笔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写到这里,愿以此为基础,整理本书的构想与思路:

笔者认为,研究国家的起源和它的早期发展,其最主要的着眼点是社会形态的演进,而欲探讨中国上古社会形态的推移和发展,在尚无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当然主要依靠考古学。因而将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相结合来研究国家与文明社会的起源,应该说是抓住了论题的主线。这样就产生了国家与文明起源途径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

在国家起源的过程中,阶级与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是笔者提出的国家形成的缺一不可的两个标准。阶级的产生,虽然有诸种途径,如经过战俘转化为奴隶的途径,由原始社会公职转化为对社会的统治的途径,以及从不具有经济意义的社会“阶等”转化为具有经济权力的社会“分层”的过程,等等,但父权家族或父家长权却是社会内部阶级形成的普遍的社会基础,也是问题的结症所在。为此,本书在用“聚落三形态演进说”论述社会的推移与发展,即论述国家的起源时,也将用专门一章,以父权家族为契机来讲阶级、阶层、等级等社会分层起源问题。

在国家权力的起源与发展的问题上,笔者将提出“权力的空间性与宗教的社会性”这样一个命题,来研究在国家起源的过程中,各个阶段各种类型的权力是如何突破其空间限制的。这是一个难点,极具挑战性,但也是需努力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书将用“史前权力系统的演进”这样一章来阐述有关的问题。

在笔者以前的论著中,曾以《祭祀·战争与国家》为题论述过宗教祭祀和战争在国家起源中的机制作用以及“王权的三个来源与组成”[143]。本书将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在宗教祭祀方面,我们无论是从先秦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传统观念、商代的神权政治的情形,还是从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濮阳西水坡的龙虎人组合图、红山文化中规模庞大的宗教祭祀遗迹、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等、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人神兽以及祭祀遗迹等,都可以说明宗教祭祀在上古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地位、对权力集中和神圣化的作用、对社会分层——宗祝卜史之类巫覡祭司阶层亦即管理阶层形成的作用。

关于战争与国家,笔者虽然不属于国家起源的战争论者,但战争无论是对于邦国中的邦君之权的形成,还是对于王国中王权的形成,都是有促进作用的。首先,战争使得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纳贡宾服关系,从而打破了原始社会中部落与部落之间原有的平等关系。其次,战争使战胜者内部产生一个军功贵族阶层,同时这也是奴隶的来源之一。特别是“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144]的战争,它带来战俘奴隶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战争不但改变了原有的部族间的秩序,也改变了战胜者内部的阶级结构。再其次,战争也促成了由邦国向王国的演变中王权的形成。过去形象地说战争是国家诞生的“催生婆”,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为此,关于战争和军事是如何巩固权力、发展权力的,宗教祭祀权是如何通过垄断而上升为国家权力的,也是本书所要关注的又一焦点。

依据笔者的学术体系,夏商周三代都属于以王国为天下共主的复合型国家结构,但它们也都经历了由邦国到王国的发展历程。为此,本书在讲夏、商王国时,也都从各自的邦国乃至从中心聚落形态讲起。先讲它们的邦国是如何诞生的,接着讲各自是如何由邦国发展为王国。在王国形态中讲王权,重点是复合制国家结构中王权的作用、特征、统治方式等。

此外,本书在研究邦国如何转变为复合制王朝国家时,也一并研究了华夏民族的起源问题,并提出一个新思路、新视角:即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与“近代民族”两种类型,对它们的概念和属性分别予以界定;而在古代范畴中,对于那些比部落更高一层,但又带有血统或血缘特征的族共同体,我们称之为“部族”;然后通过考察古代国家形态和结构由“单一制的邦国”走向“复合制的多元一体的王朝”的发展过程,来阐述由部族走向民族的过程和早期华夏民族形成的时间上限。得出的结论是:华夏民族在夏代和商代属于“自在民族”,发展到两周时代已变为“自觉民族”;我们不能只承认她作为“自觉民族”的事实,而看不到她还有过“自在民族”的阶段。

总之,本书力求在材料占有上要齐全,要反映中国考古的新发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有所进展,把理论思维与具体的实证和扎实的推导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对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做出新的、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本书也视为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的姊妹篇,两书共同构筑了我在中国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上的学术体系。当然,其研究究竟如何,敬请方家指正。


[1]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2] 转引自易建平:《文明与国家起源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8月11日。

[3]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页。

[4]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页。

[5]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2页。

[6] 沈长云、张谓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7页。

[7]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2-523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3-524页。

[11] Morton H.Fried,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ocietyAn Essay in Political Anthropology.New York:Random House,1967.p.229.

[12] Morton H.Fried,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ocietyAn Essay in Political Anthropology,1967.p.235.转引自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13]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索——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85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15]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s”,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3(1972),pp.403-404.转引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3页。

[16] Elman R.Service,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New York:Random House,1962.p.163.转引自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17] 塞维斯:《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975年纽约版,第8页(Elman R.Service,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75.p.8.)。转引自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罗林平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59页。

[18] Allen W.Johnson and Timothy K.Earle,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iesFrom Foraging Group to AgrarianState,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pp.318-319.转引自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第268页。

[19] 也有将Claessen(克赖森)译为“克列逊”。见《古代世界城邦问题译文集》,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

[20] 克赖森:《关于早期国家的早期研究》,胡磊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2期,2006年8月。

[21] 同上。

[22] A.M.哈赞诺夫:《关于早期国家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载《古代世界城邦问题译文集》,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

[23]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索——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第181页。

[24]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25] 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罗林平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26] 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第155页。

[27]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13-14、378-442页。

[28] 王震中:《商代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王震中:《商代都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8-359页。

[29]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376页。

[30] 赵世超:《西周为早期国家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31]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5-436页。

[32] a.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376页。

b.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c.田昌五:《古代社会断代新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8-102页。

d.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8页。

e.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23页。

f.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g.赵世超:《西周为早期国家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h.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7-250页、434-436页。

i.沈长云、张谓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第116-121页。

[33]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3-54页。

[34] 《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35] 也见于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36] 王震中:《夏代“复合型”国家形态简论》,《文史哲》2010年第1期。王震中:《商代都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9、465-466、485-486页。

[37] 克赖森:《关于早期国家的早期研究》,胡磊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2期,2006年8月。

[38]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9、374页。

[39] 王震中:《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40]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第346-350页。

[41] 易建平:《文明与国家起源新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11日第5版。

[42] 易建平:《文明与国家起源新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11日第5版。

[43] G.A.Johnson,Loca Exchange and Early State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ern Iran.Museum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thropological Papers51.pp.4-12,1973.

[44] Henry T.Wright,Recent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the state.Annual Revieww of Anthropology6:379-397,pp.389,1977.Timothy K.Earle,The evolution of chiefdom.In ChiefdomsPowerEconomyand Ideology,edited,by T.Earle,pp.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45] 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46] 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第146页。

[47] 王震中:《商代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王震中:《商代都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6-500页。

[48] 王震中:《商代的王畿与四土》,《殷都学刊》2007年第4期。王震中:《商代都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9、465-466、485-486页。

[49] 方辉主编:《聚落与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 中美两城地区联合考古队:《山东日照市两城地区的考古调查》,《考古》1997年第4期。

[51] 中美洹河流域考古队:《洹河流域考古研究初步报告》,《考古》1998年

[52]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南一队等:《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地调查》,《考古》1999年第12期。

[53]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洛阳盆地2001-2003年考古调查简报》,《考古》2005年第5期。

[54] 陈星灿、刘莉、李润权、华翰维、艾琳:《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55] 许宏等:《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

[56] 中美洹河流域考古队:《洹河流域区域考古研究初步报告》,《考古》1998年第10期。

[57] 王震中:《商代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王震中:《商代都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6-500页。

[5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59] 同上书,第160页。

[60] 同上书,第161页。

[61]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4、53页。

[62] 田昌五:《古代社会断代新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11页。

[63] 沈长云、张谓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0页。

[6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169页。

[65] 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十七辑。

[66] 参见本章第一节有关学者的论述及其注释。

[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370页。

[68]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246页。

[69] 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0-260页。田昌五:《古代社会断代新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9-132页。

[7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64页。

[71] 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12页。

[72] 同上书,第102页。

[73] 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24页。

[74]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75] 同上书,第62页。

[76] 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41页。

[77] 同上书,第187-212页。

[78] 狩野千秋:《マヤとアステカ》(《玛雅与阿兹特克》),[日本]近藤出版社1983年版。

[79]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80] 同上书,第5-6页。

[81]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152页。

[82] 王震中:《祭祀·战争与国家》,《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377页。

[83]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84]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7年版。

[85]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第167-173页。

[86]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7年版,第78-80页

[87]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146页。

[88]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89] Elman R.Service,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p.140。译文见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90]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7年版,第143页。

[91]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7年版,第146页。

[92]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93页

[93]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7年版,第146-150页。

[94]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307页。

[95]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7年版,第141-144页。

[96] 张光直在《古代世界的商文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一文中说:“酋邦的主要特征是其政治分级与亲属制度相结合”。笔者对酋邦主要特征的概括与张光直先生的这一概括是一致的。

[97]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98]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99] 同上书,第125页。

[100]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101]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157页。

[102] 沈长云、张谓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98页。

[103]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226、264页。

[104]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页。

[105]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106]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107]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69页。

[108]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0-51页。

[109]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110]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33页。

[111] 《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4页附注。

[112]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1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2-524页。

[1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1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0页。

[116] Elman R.Service,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p,149.转引自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188-189页。

[117] 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罗平林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1页。

[118] 弗里德:《政治社会的演进》,1967年纽约版,第224页。引自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第38页。

[119] 同上书,第226页。引自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第38页。

[120] 同上书,第229页。引自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第38页。

[121]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122]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123] 同上书,第8页。

[124] 杨升南、马季凡:《1997年的先秦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5期。

[1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等:《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3年第5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第2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7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4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年第9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3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126] 罗琨:《陶寺陶文考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期,2001年7月。何驽:《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冯时:《文字起源与夷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1月。以上三文均收入解希恭主编《襄汾陶寺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7] 何驽:《2010年陶寺遗址群聚落形态考古实践与理论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1期,2011年1月。

[128] 主张陶寺乃帝尧陶唐氏的遗址者有:王文清:《陶寺文化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田昌五主编《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王震中:《略论“中原龙山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田昌五、石兴邦主编《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收入王震中《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俞伟超:《陶寺遗存的族属》,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解希恭、陶富海:《尧文化五题》,《临汾日报》2004年12月9日。卫斯:《关于“尧都平阳”历史地望的再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卫斯:《“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解希恭主编《襄汾陶寺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主张陶寺乃尧和舜的遗址者有: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前研究》1985年第4期。王克林:《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论华夏文明的起源》,《文物世界》2001年第1、2期。张国硕、魏继印:《试论陶寺文化的性质与族属》,“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河北保定·清西陵行宫宾馆,2009年4月。

[129] 王树民;《禅让说评议和古代历史的真相》,《曙庵文史续录》,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8-69页。

[130] 王震中:《邦国、王国与帝国》,《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王震中:《夏代“复合型”国家形态简论》,《文史哲》2010年第1期;王震中:《商代都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5-486页。

[131] 宫崎市定:《中国上代は封建制か都市国家か》,《史林》32卷2号,1950年。

[132] 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续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3]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4]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

[135] 1943年侯外庐在重庆出版了《中国古典社会史论》;1948年以《中国古代社会史》为题,由新知书局出版了初版的修订本;1955年改题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36] 宫崎市定:《中国上代は封建制か都市国家か》《史林》32卷2号,1950年。贝冢茂树:《孔子》,岩波书店1951年版,第23-31页;贝冢茂树:《中国の古代国家》,弘文堂1952年版,第38-53页。

[137] 中江丑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岩波书店1950年版,第71-73页。

[138] 宇都宫清吉:《漢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第17页,弘文堂,1955年。增渊龍夫:《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弘文堂,1960年。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の形成と搆造》,第36-37页,东京大学出版会,1961年版。木村正雄:《中国古代帝国の形成》,不昧堂书店1965年版,第60-80页。松丸道雄:《殷周国家の搆造》,《岩波講座世界歴史4》,岩波书店1970年版。

[139] 伊藤道治:《中国社会の成立》,讲谈社1977年版,第7-12页。

[140]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第131-145页。

[141] 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4页。

[142] 王震中:《先秦文献中的“邦”“国”“邦国”及“王国”——兼论最初的国家为“都邑”国家》,载陈祖武主编:《“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3]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第九章“祭祀·战争与国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4] 《国语·周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