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淮南子》的仙道意识及其他
《淮南子》原名《鸿烈》,刘向改名《淮南》,《隋书·经籍志》改称《淮南子》,沿用至今,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合著。刘安(前179—前122),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爵为淮南王,后因谋反事发而自刎,受株连者数千人。刘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21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8卷,言神仙黄白之术。”(《汉书·刘安传》)《外书》与《中篇》早已失传。现存《内书》21卷,即今之《淮南子》。此书内容较为庞杂,被《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书中除表现了黄老无为,以及儒、墨、法诸家思想之外,还保存了很多远古传承下来的原始宗教神话,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姮(嫦)娥奔月、夏禹治水等。全书出现的神话人物,有太皞、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烛龙、女娲、上骈、桑林、句芒、太帝、祝融、朱明、荧惑、后土、蓐收、太白、玄冥、辰星、冯夷、雨师、风伯以及王乔和赤松等数十种之多。
《淮南子》流露出浓厚的老庄思想,例如其《精神训》篇描述真人和至人道:
(一)所谓真人者,性合于道也。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处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不识其外,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本抱神,以游于天地之樊,芒然彷徉于尘垢之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浩浩荡荡乎,机械之巧,弗载于心。……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漠涸而不能寒也,大雷毁山而不能惊也,大风晦日而不能伤也。……居而无容,处而无所;其动无形,其静无体;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入无间,役使鬼神。……此精神之所以能登假于道也,是(故)真人之(所)游(也)。
(二)夫至人倚不拔之柱,行不关之途;禀不竭之府,学不死之师;无往而不遂,无至而不通;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俯仰,抱命而婉转;祸福利害,千变万珍,孰足以患心?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举独往,忽然入冥;凤皇不能与之倔,而况斥鷃乎?势位爵禄,何足以概志也!
上述关于真人和至人的描述,直接源于《老子》、《庄子》和《列子》,是前道教之一——黄老道思想的表现。
《淮南子》是一部以阐扬黄老道思想为主,并杂以儒、墨、法诸家思想的论说散文集。书中引述了许多原始宗教神话和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手段。其中,《精神训》中关于造物主及其创世神话传说,值得特别注意。西方基督教《圣经·创世纪》描述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淮南子·精神训》里的创世神话堪称东方的《圣经·创世纪》。其文如下: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藏漠闵,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浊气为虫,精气为人。
这则神话中的“二神”,高诱解释为“阴阳之神”,他相当于犹太教神话中的造物主——上帝耶和华。他的造物活动从“经天营地”开始,直到“万物乃形;浊气为虫,精气为人”。这则神话是对《楚辞·天问》的问答。《天问》提出:从“遂古之初”“上下未形”,到天地开辟、日月出现、四时分明,这一切变化都是“谁”“何”在主宰而造成的。《淮南子》里的这则《二神创世》神话,恰好回答了这个造物主是“谁”“何”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首见于《三五历记》而源出于印度的《盘古开天》神话,误作中华民族的创世神话,现代学术界发现了这一错误之后,便以为中华民族没有自己的创世神话了。其实,早于《三五历记》数百年的《淮南子》里的这则《二神创世》神话,正是中华民族本土的创世神话;而中华民族的远古哲理:《易》之“太极生两仪”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是培育这一神话的精神摇篮。
《淮南子》还记述了不少早已为人所熟知的英雄崇拜神话。例如此书《本经训》中的帝尧和后羿神话,就是这类神话之一。其文如下: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断修蛇于洞庭,禽封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
这则上古英雄神话,是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时代祖灵崇拜和英雄崇拜意识的反映。在父权制时代,民族部落酋长是权威的象征,是本部落一切成员的崇拜对象。酋长死后,就被奉为该部落的祖灵神和保护神。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帝王,都是从酋长崇拜、祖灵崇拜衍化而来的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神。同时,古先民还相信巫术可以征服自然灾害,而施行巫术的巫师就是具有超自然力的英雄。先民们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常常把对自然灾害的征服归功于巫术和施行巫术的巫师,于是创造了许多超人——英雄神话。羿的神话英雄形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淮南子》中的英雄神话除了上述后羿射日之外,还有女娲补天、夏禹治水等。它们与《山海经》记载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列子》记载的愚公移山等,都是中华民族祖先改造自然的传说和记录,也是远古巫师——超人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