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经济学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农村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基础

徐逢贤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部门中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交换、分配、消费、积累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实践的一门科学。

农村经济学是研究农村经济总体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农村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是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紧密相连的。自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开创了农业经济学和农村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新时期。而研究农村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业、农民问题,简称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就作者亲身经历和参与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一简单介绍,以期对农村经济学研究工作者进一步深化创新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理论的深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源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对中国社会性质,中国农民的深切了解,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目标的正确把握。一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史,以及改革开放的创新发展史,就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科学发展史,是善于调查研究、正确掌握中国国情,善于总结历史和不断开拓未来的实践过程。

毛泽东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他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同志针对中国的国情,反复强调搞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半个世纪过去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观点和立论依据始终没有过时,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显出毛泽东同志这一观点的科学性,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的:“农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是富民强国的根本;农业不仅是基础产业,而且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战略性产业”。

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指示精神,作者于1998年9月在《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

“一是农业是解决12亿多中国人民吃饭问题的第一件大事,只有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搞好了,才能解决不断增长的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二是农业是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只有农业发展了,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国民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三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是国家的重要出口商品,是我国创汇的来源之一,把农产品出口转化为外汇,就可以进口各种需要的工业品和机械装备及创新的科学技术,从而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农业,特别是粮食是国际公认的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安全。

五是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来源之一,是促进第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产业,但农业又是低效弱质产业,受自然影响较大的产业,需要国家的扶持与保护。

六是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大,但经济效益低的产业,更是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只有关心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是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搞好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创新发展,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八是只有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心农民生活,才能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从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领导力。

九是农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而且是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地球生存和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和前提。

十是传统农业虽然是低效弱质产业,但是以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却是高效产业。”

“上述十大特点充分证明:没有农业的稳固基础,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独立自主;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产品的丰富和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繁荣发展;没有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因此,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业问题,是全国人民提高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认识问题,是农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的问题,是农民采取措施高效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是农民推进农村社会不断进步,和谐社会不断发展的问题。

二 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创新发展,中国农业走上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道路

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在吸取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基础上,于1984年1月中央发表1号文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开,至1984年底,全国约有90%的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之,农村经济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农业私有化”的思潮,提出“要取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主张,说什么“农业要发展、农村改革要深化,必须实行私有化”,“要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在农业私有化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兼并”,“过去搞农业集体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应该彻底否定它,私有化才是通向商品经济的唯一途径”。有的人甚至提出:“分田到户、解散集体、农村党支部靠边”的主张。从而导致自1985年起农业生产连续五年下降徘徊,农民收入出现负增长,粮食大幅度进口,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的严峻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农村经济学家陆学艺教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农业形势严峻,进入新的下降徘徊期》一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学术界都在思考摆脱农业下降徘徊局面的对策,相关论文屡见报端,有关对策在实践中收效不大。

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时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总的目标始终不要离开本世纪末达到年产9600亿斤粮食的盘子。要避免出现粮食大量进口的局面。”[1]

根据农业连续5年下降徘徊的严峻形势和邓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作者奔赴全国8个省、近百个县(市)的农村向农民进行调查研究,历时二年,在掌握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于1991年1月16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稳定和完善我国农业的双层经营体制》一文(约16000字)。

文章指出:“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既能充分发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又能充分体现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优越性,适应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它是巩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实现高水平的农业集体化的有效经营体制,它是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创造。”文章进一步指出:“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一定要作为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地加以完善。一是要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二是要稳定和完善体现按劳分配性质的那种‘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多收归己的’分配制度;三是要采取措施保障农民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不变;四是要稳定和完善承包土地发展农业的定向使用不变;五是要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计划转移制不变。”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系统的服务功能,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统一规划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农田水利、仓储设施等物质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管理;二是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扎扎实实地组织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开展对承包农户发展生产的统一服务工作;四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深入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行之有效的农村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是带领农民群众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市场,走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道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户三者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六是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可积极引导农民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走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农业市场化道路。”

文章发表后,受到党中央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宋平常委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并形成了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议》,不久又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农业法》。在党的《决议》指导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辉煌的历史新时期。至1996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2000多亿斤,提前5年超额完成了邓小平同志规划的9600亿斤的目标,使中国由粮食进口国一跃成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棉花产量也比80年代末翻了一番。自1991年起,中国农村的改革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中国农业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也进入了繁荣、健康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提前5年初步达到小康社会水平。

三 农产品价格理论的形成与中国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创新发展,使中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我国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从而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全面振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加速转移。在此形势下,如何改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执行的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和价格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体制,就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994年9月,受国务院国际经济研究中心的邀请,作者参加了东亚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者作了《中国农产品价格改革与农业发展》的学术报告,系统地提出了“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论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体系的调整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6大成就:一是初步改变了农产品价格过低的状况,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有所缩小,农产品内部比价也有明显改善;二是高度集中的单一的价格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向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迈进了一大步;三是促进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农村集市贸易为基础,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中央级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的三级市场体系;四是初步建立了农产品价格宏观调控体系,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宏观调控措施;五是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搞活了农村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六是改变了中国农产品的供需格局,农业的市场贡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

“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的格局,导致农业发展不稳定。主要存在以下十大矛盾:

一是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增长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脆弱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之间的矛盾。

三是农村教育落后、科技人才不足与发展现代农业之间的矛盾。

四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与工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五是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接近国际市场价格与国际竞争力低之间的矛盾。

六是社会不断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与农业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七是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发展速度较快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

八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之间的矛盾。

九是农业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与农业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十是现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很不完善与农产品‘买难’、‘卖难’之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上述十大矛盾,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就成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关键。”

“为此,农产品价格新的形成机制必须具备四大功能:即总量调控导向功能、结构优化调整功能、各方利益均等功能、稳定发展自律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而有效地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障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正常运转的关键;是有效防止和避免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关键;是保障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关键。”

那种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放开价格,让市场自发地调节价格,不需要宏观调控”的言论,是极其荒谬的、极其有害的。

论文指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的宏观调控包括六个方面:即政策指导、价格引导、水平调节、手段调控、行政干预、制度保障等利益调节。

政策指导是宏观调控的灵魂,反映调控价格的目标和依据,基本点是农产品供需总量调控、农业品结构调控、生产者利益调节机制。

价格引导是宏观调控的具体形式,包括价格协调、物价水平、市场行情引导,为农民及经营者提供正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使生产者获取相应的利益,以增加农民收入。

水平调节是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和市场价格总水平进行动态调节、防止价格暴涨暴跌,保障农民收入稳定提高。

手段调控是指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建立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储备基金等,以平抑农产品价格突发性暴涨暴跌。

行政干预是指在必要时采取行政手段干预,以迅速平抑农产品价格,实现预期目标。

制度保障是指有一套规范的、系统的宏观调控制度,包括市场监测制度、价格管理制度、市场竞争法规等,使宏观调控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上述六个方面缺一不可,构成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的宏观调控体系,并科学地论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论文宣读后,受到了与会18个国家和经济体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也受到了中国与会学者的重视和关注。论文由研讨会主持者——日本学术团体用中、日、英三种文字发表,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认同。

四 农业扶持与保护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人类文明、生活幸福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处于负保护状态,导致农业的基础地位极其脆弱,农业是弱质产业的性质更加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不利地位。根据这一情况,作者组织专家成立课题组,于1996年8月申请立项,列入“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作者怀着对祖国命运关注的历史责任感,怀着对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浓厚感情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殷切期盼,以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在没有前人研究足迹可循的情况下,深入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多个县(市)约1800个乡镇,在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撰写并发表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共12篇专题研究报告,主要有:《苏南模式的基本经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苏南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乡镇企业改制中的几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问题》《晋城模式: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农业保护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核心》《中国农民的五个伟大创造》《摆脱棉花——纺织业困境的对策选择》《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与对策》《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形成与发展》等,分别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研内参》《政策·研究·参考》,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人民日报》《理论参考》《经济学动态》《当代经济研究》《求是与探索》《邓小平理论研究》《科学决策》《科技日报》《决策参考》等报纸杂志及内参上。引起了党政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经济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5月出版本课题的最终成果《中国农业扶持与保护:理论、实践、对策》一书。本书全面而深入、重点而系统、科学而精准地叙述了农业扶持与保护的基本概念、科学内涵、基本内容、研究方向、研究重点、政策体系、体制框架、基本原则、基本特征、机制创新,以及农业保护的性质、农业保护水平的测度、农业保护的功能与作用、农业倾斜政策的空间和范围、农业保护的十大对策建议、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拓展中国农业发展的新领域、新思路、新战略、新对策,等等。形成了中国农业扶持与保护的创新理论体系——《农业扶持与保护学》的形成和确立。

本书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农业扶持与保护学》的形成和确立,无疑对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农业由弱质低效产业向强质高效产业转变,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业已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提高中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中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进而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农业经济理论界深化理论研究、拓宽实践领域,为党政领导层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依据。

因此,本书出版后,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采纳。自此,中国农业进入了正保护阶段,开创了中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新局面。该书也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此,在社会各界的真诚推荐下,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国家优秀图书提名奖”;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社科联评为“优秀图书奖”;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一些来华访问的相关学者总是点名索取该书。

五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的乡镇企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末,起步于70年代初,发展于80年代,走向世界市场于9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从而加速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市场商品,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它不仅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模式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乡镇企业的发展经验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滕藤的带领下,作者组织吴尚民、孙宝臣、茅志冲、袁菊英等学者,数次赴苏锡常地区调查研究,在中国社科院《要报》《城乡经济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先后发表了5篇关于“苏南模式经验”的调研报告:《市场经济机制是苏南经济腾飞的巨大动力》《苏南农村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苏南经济率先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新阶段》《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此,引起了党政领导和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以及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认同,新闻媒体纷纷转载。

自1986年9月起,中国政府参与“复关”谈判(后改称为“WTO谈判”)。于是作者在“苏南模式经验”系列论文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践,于1996年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走向世界的中国乡镇企业》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乡镇企业的体制特征、运作机制、发展阶段、发展目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向外发展的对策等问题,并对“苏南模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形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理论体系。

《专著》指出:“苏南模式的本质,就是乡镇企业与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有机结合的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在其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经营机制,具有十大特点:

一是在经营目标上,有顽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动力,有生存感和紧迫感,只能面向市场,开拓前进,发展市场经济,没有老路可走。

二是在经营形式上,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没有大锅饭可吃,有强烈的竞争精神和创业精神。

三是在分配制度上,充分运用利益激励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并与经济效益挂钩,没有铁饭碗可端,生产积极性高涨。

四是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经营决策自主权大,职责明确,没有球可踢、没有皮可扯,办事效率高。

五是在企业经营决策上,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经营决策自主权大,职责明确,没有球可踢、没有皮可扯,办事效率高。

六是在生产管理上,以市场调节为主,适应市场需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灵活经营,没有铁拐杖可拄,产品受市场需求自觉调节。

七是在企业管理上,机构精简、管理人员少、生产领域多,没有闲置人员,指挥畅通、行动敏捷,经济效益高。

八是在领导体制上,婆婆少,职工当家做主,遇事同群众商量,群策群力,领导积极性高。

九是在企业生存机制上,以农业积累的资金起家,企业发展后以利润反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工农业齐发展,企业生命力强。

十是在职工队伍建设上,职工来自农民,上岗进行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农民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有奋发向上的主人公责任感,艰苦创业的荣誉感。”

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为苏南农村经济的腾飞作出了贡献。这一经营机制也为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提供了借鉴。

《专著》指出:“苏南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典范,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模式,是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模式,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征:

一是苏南农村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是苏南农村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充分体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制度,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是苏南农村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始终坚持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市场调节生产和商品的经营机制。

四是在发展经济中,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指导,走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转变职能、共享成果的道路。

五是苏南农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引进来、走出去的道路,全面开拓国内外市场。

六是苏南地区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工农协调发展的方针,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经济市场化的道路。”

因此,从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光辉前景和社会和谐进步的辉煌前程。

《专著》指出:“苏南农村经济已率先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乡镇企业的运行机制已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新阶段。

二是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其产品开发已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三是重视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形成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发展良性循环机制。

四是重视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对外贸易进入良性循环新阶段。

五是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六是在乡镇企业发展壮大中,在国民收入中形成了积累和消费的良性循环机制。

七是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中,实现了第一、二、三次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八是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坚持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两手抓的良性循环发展。

九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文化文明一起抓,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十是进入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地区关系协调发展、循环发展的轨道。

从而提前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宏伟目标。”

正是这十个良性循环发展,使苏南模式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三百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却创造了GDP占全国百分之七的奇迹。令世界瞩目。

《专著》指出:“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际高新技术发展的挑战,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激烈,走向世界的苏南乡镇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以崭新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经济出现了八大新趋势:

一是企业结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以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是企业向科研—生产—经营型方向发展,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

三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创新型人才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

四是乡镇企业产品向多层次开发、综合利用、加工增值型发展,并向专业化、系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五是乡镇企业布局适度集中,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下,向工业小区集中,并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从而加速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六是农村经济向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七是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面向国内外市场。

八是企业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搞活经营机制,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上述八大新趋势,使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大踏步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是,在苏南乡镇企业实现跨越发展,走向世界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差距仍在持续扩大。为此,解决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专著》指出:“一是要抓住发展的突破口,创办各类内地经济区,树立先进样板。

二是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实施乡镇企业西移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区域间协调发展。

三是解决发展难点、广开门路,积极筹措资金,引进科技和人才。

四是国家采取特殊政策,支持乡镇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五是提高品牌意识,创造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六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防止通货膨胀,保持商品价格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

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入世’意识,促进乡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八是完善市场体系,面向国际大市场。

九是按照国际标准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贸易出口。

十是调整产品、产业结构,不断开发优质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

十一是加快技术改造,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战略,不断开发新产品。

十二是实施人才开发工程,加强培养外向型人才。

十三是扩大经营规模,实施乡镇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

十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乡镇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优质服务,为吸引外商外资提供良好的软硬贸易环境。

十五是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流域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十六是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和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战略,极大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展雄风。”

《走向世界的中国乡镇企业》一书出版发行后,受到有关领导,特别是乡镇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全国各地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的重要著作。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商品融入国际市场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村经济市场化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苏南模式的经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从而江泽民总书记决定于1998年4月18日至4月25日带领有关领导同志一起考察苏南模式地区的乡镇企业。作者随同考察并撰写了《江泽民同志考察报告》(全文见《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六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着一系列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突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态,这将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对于这一问题,决策层和理论界都在进行探讨,但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导致20世纪80年代农业连续5年下降徘徊的严峻局面。

面对这一状况,作者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5月1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第47期发表了《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政策建议》一文;《人民日报》《理论内参》也以《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上报党中央、国务院,从而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历史新时期。本文也被评为“优秀对策奖”。《中国科技日报》、中央政研室《政研内参》等近十家报刊作了转载。

文章指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1.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实行投资倾斜政策。一是要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二是要增加农业信贷投资的比重;三是要增加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四是要增加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比例;五是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和改造中、低产田的农业投入。

2.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通过发展工业小区,带动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3.要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发展粮、棉、油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高效农产品,使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和综合利用,以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

4.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产出率。使我国农业建立在现代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5.要搞活农产品流通,理顺工农业产品价格体系。一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应与农产品价格增长同步进行,并要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五是要充分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制的手段,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查处一切违法违纪、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6.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7.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指数严格控制在2%以下。一是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以杜绝通胀源头;二是制定政策、法规、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惩哄抬物价的不法商人;四是国家对影响人民生活的主要商品,科学制定指导价格;五是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

8.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综合开发,实现经济发展西移战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9.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

10.坚持以农业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此,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政策和基本路线,领导农民走规模经营的道路,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多种经营,以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上述综合措施作用下,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物价稳定、农产品市场繁荣、农民增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繁荣的最好历史时期,中国的“三农”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七 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学的创新发展

世纪之交,国家及其地方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都在组织力量制定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农业部门理应走在前头。作者立志:要为21世纪前50年科学制定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供全国及各级地方政府领导部门作参考,以进一步推动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当我们回顾即将流逝的波澜起伏、丰富多彩的20世纪的历程,人们就会发现,最令世界瞻目和钦佩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主席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从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提出“分三步”战略,明确到205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进入90年代,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制度,要长期保持不变。”自此,中国农业进入了长期稳定、快速、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当我们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们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现实又要求人们要进一步明确:到2050年,中国农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步骤、战略对策和措施。这一系列重大问题,人们还来不及研究,但实践又迫切要求人们去探索。这一重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农村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肩上。

作者出于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中国前途的希望和信心,怀着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浓厚感情和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殷切期盼,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求实精神,在没有前人研究足迹可循的情况下,在深入全国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探索、研究、规划,课题组齐心合力撰写出到2050年《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并于1998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专著》指出:“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历史机遇,以发展为宗旨,密切跟踪人类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积极引导中国农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关于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发展;坚持科技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专著》指出:在这战略指导思想下,未来农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一是把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放在国民经济发展首位的方针。

二是加强对农业物质、技术、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

三是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作为农村经济工作中心的方针。

四是实现农业经济运行体制的根本转变,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相结合,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的方针。

五是实现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教育与发展农业经济紧密结合的方针。

六是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七是坚持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集体化方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八是坚持以粮食生产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方针。

九是实施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

十是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的方针。”

力争到2050年前,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总目标。

《专著》就2001—2050年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力量,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第三次飞跃;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循环农业,使农村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开拓农业发展的新领域,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潜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增加科技含量在农业增加值中的份额,走主要依靠提高单产、不断扩大总产、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最大限度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力争到2050年前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农民人均GDP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同期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农民生活富裕、文明、幸福,并对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提前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对农业提出的要求,高水平地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使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大大提高,综合国力居世界首位,农业生产水平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达到富民强国、两个文明高度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将在中国得到完整的、科学的、成功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开创未来提供新经验,开辟新道路。”

在上述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专著》还详细而具体地分阶段、分项目、分指标、分产业、分领域地制定了各阶段的战略任务(见《专著》第118—127页)。

在上述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明确的基础上,《专著》就实现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从国际、国内环境和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见《专著》第128—192页)。

最后,《专著》就实现2050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提出了科学的战略对策和战略措施:

“一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四是发展‘立体农业’,增加农产品总量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五是实施‘大农业’发展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六是实施‘荒漠农业’和‘沙产业’发展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七是重视‘绿色农业’、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旅游农业’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八是实施‘海洋产业’、发展‘蓝色农业’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九是实施‘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十是实施‘科教兴农、培养科技人才’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十一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十二是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配套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上述12个领域的战略对策和措施的综合配套实施,2001—205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就一定能够提前胜利实现,一个高度文明、和谐、幸福、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将以雄伟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徐逢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