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评论(2014年第1期)(总第5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主要结论及启示

煤炭行业一方面作为基础能源产业,其高效健康发展关乎地方经济增长之根基,对于将其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地区,煤炭行业更是承担了发展经济、贡献财政、吸纳就业的重任;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安全事故高发频发的行业,其安全发展关乎社会稳定之大局。因此,研究安全规制下煤炭行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产出导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1—2011年我国25个地区煤炭行业的技术效率与安全规制成本。其次,使用Malmquist- 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计算得到安全规制下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最后,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方法对影响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所得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如下:

第一,安全规制虽有助于煤炭行业加强管理,加大员工职业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效率,但总的来看,安全规制下煤炭行业整体效率水平依然偏低,平均维持在0.5765左右。表明现阶段煤炭行业依旧延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死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实现高效发展、安全发展成为煤炭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改革的方向之一。

第二,实施安全规制会迫使煤炭行业对投入资源配置进行相应调整,进而导致煤炭潜在产出损失,以机会成本的角度衡量,减少的潜在产出即为安全规制成本,并且在样本考察期间,安全规制成本总体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结合能源紧缺,煤价上涨的时代背景,煤矿事故的偶发性以及中央地方之间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会强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偏好,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煤炭行业通过寻租很容易将其“俘获”,“政企合谋”出现的可能性加大并阻碍煤炭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如何设计一套激励机制防止“规制俘虏”成为中央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三,安全规制下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通过对比无安全规制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可以发现,安全规制在改善煤炭行业效率水平的同时减缓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但由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快于效率恶化的速度,综合起来,安全规制下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依然保持了年均9.54%的增速。因此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技术进步应该成为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第四,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某种“惯性”,前期的积累能够加速下期生产率提高。人均GDP与煤炭行业生产率之间存在U形关系,随着经济发展越过“拐点”,煤炭行业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率增长也随之加快。需求因素和资本深化尚未起到拉动煤炭行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以国有化程度衡量的产权结构未对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表明“国进民退”的产权改革作用有限,国有煤炭企业频繁爆发的安全事故则进一步表明,单纯进行国有化并非改善安全水平的“灵丹妙药”,也不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途径。结合过度竞争对生产率的负面作用,政府在对煤炭行业实施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应尝试“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思路。前期规制成本会对当期生产率造成负面影响,而规制机构独立性对生产率负面作用有限。由此引发的政策启示是:一方面,随着规制成本上升,“一刀切式”的过度规制容易诱发企业产生短视行为,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央政府应尽量避免进行大范围的“关井限产”、“停产整顿”行动;另一方面,深化煤矿安全规制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规制机构独立性,防止“政企合谋”危害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Chung,Y.H.,Färe,R.and Grosskopf,S.,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

[2]Chambers,R.G.,Chung,Y.and Färe,R.,Profit,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and Nerlovian Efficiency,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1998(98).

[3]Färe,R.,Primont,Dan,Multi- Output Production and Duality:Theory and Applications,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5.

[4]Lindmark,M.and Vikström,P.,Global Convergence in Productivity- A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s[C],Paper for the Conference Catching- up Growt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s in Asia and Western Europe,Groningen,2003.

[5]Jeon,B.M.and Sickles,R.C.,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Growth Accounting[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04,19(5).

[6]Yörük,B.K.and Zaim,O.,Productivity Growth in OECD Countries:A Comparison with Malmquist Indice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33(2).

[7]Kumar,S.,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Growth:A Global Analysis Using Malmquist- Luenberger Index[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6(2).

[8]Zhang,C.,Liu,H.,Bressers,H.T.A.et al.,Productivity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ccounting for Undesirable Outputs:Analysis of China’s Thirty Provincial Regions Using the Malmquist- Luenberger Index[J],Ecological Economics,2011,70(12).

[9]Färe,R.,Grosskopf,Shawna,Pasurka,Carl.“Accounting for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in Measuring State Manufacturing Productivity Growth”,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1(41).

[10]Weber,W.L.,Domazlicky,B.R.,Productivity Growth and Pollution in State Manufacturing[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83(1).

[11]Domazlicky,B.R.,Weber,W.L.,Do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ad to Slowe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4,28(3).

[12]Färe,R.,Grosskopf,S.,Noh,D.W.and Weber,W.,Characteristics of a Polluting Technology: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5(126).

[13]Managi,S.,Jena,P.R.,“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and Kuznets Curve in India”,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5).

[14]Yu,M.M.,Hsu,S.H.and Chang,C.C.et al.,Productivity Growth of Taiwan’s Major Domestic Airports in the Presence of Aircraft Noise[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8,44(3).

[15]Krautzberger,L.and Wetzel,H.,Transport and CO2:Productivity Growth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he European Commercial Transport Industry[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12,53(3).

[16]He,F.,Zhang,Q.and Lei,J.et al.,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Accounting for Undesirable Outputs[J],Energy Policy,2013(54).

[17]Arocena,P.and García- Prado,A.,Accounting for Quality in the Measurement of Hospit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osta Rica[J],Health Economics,2007,16(7).

[18]Wu,C.H.,Chang,C.C.Chen,P.C.et al.,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in Taiwan’s Hospitals:A Non- radial Quality- adjusted Measurement[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13,21(2).

[19]Banker,R.D.,Chang,H.and Lee,S.Y.,Differential Impact of Korean Banking System Reforms on Bank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10,34(7).

[20]Färe,R.,Grosskopf,S.and Pasurka,Jr.C.A.,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J],Energy,2007,32(7).

[21]Kulshreshtha,M.and Parikh,J.K.,Study of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Opencast and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in India:A DEA Analysis[J],Energy Economics,2002,24 (5).

[22]Simar,L.and Wilson,P.W.,“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in Two- stage,Semi- parametric Models of Production Processe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7(136).

[23]Guan,Z.and Lansink,A.O.,“The Sourc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Dutch Agriculture:A Perspective from Finance”,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6(88).

[24]Roodman,D.,How to do xtabond2:An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ce and system GMM in Stata[J],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2006(103).

[25]Bond,S.,Hoeffler,A.and Temple,J.,GMM Estimation of Empirical Growth Models,Working Paper No.13048,University of Oxford,2001.

[26]Windmeijer,F.,“A Finite Sample Correction for The Variance of Linear Efficient Two- Step GMM Estimators”,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5(126).

[27]王兵、吴延瑞、颜鹏飞:《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28]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29]王兵、王丽:《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工业技术效率与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10年第11期。

[30]叶祥松、彭良燕:《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财贸经济》2011年第2期。

[31]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32]李小胜、安庆贤:《环境管制成本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世界经济》2012年第12期。

[33]李斌、彭星、欧阳铭珂:《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基于3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4期。

[34]柯孔林、冯宗宪:《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35]王兵、朱宁:《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36]赵梦楠、周德群:《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5期。

[37]赵萌:《中国煤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统计研究》2011年第8期。

[38]肖兴志、陈长石、齐鹰飞:《安全规制波动对煤炭生产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1]远高于29.2%的世界平均水平。

[2]煤炭可供量=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年初年末库存差额。

[3]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前者属于静态分析范畴,后者属于动态分析范畴。

[4]之所以将再入院次数作为非期望产出的近似替代,按照Wu等(2013)的解释,主要是因为再次入院导致病人的满意程度下降。

[5]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2010年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透露:“2009年小煤矿产量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5%,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近70%,并且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差、安全保障和防灾抗灾能力低的小型煤矿还有1万多处。”

[6]Pt(xt)给出了安全规制约束下煤炭行业最佳生产前沿面,即给定资源投入总量,最高煤炭产出与最低死亡人数的集合,是下文测算煤炭行业技术效率、规制成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

[7]Shephard产出距离函数表达式为D0(x,y,u)= inf {θ:((y,u)/θ)∈P(x)},该距离函数表示“坏”产出同比例于“好”产出增加,并未考虑在增加“好”产出的同时减少“坏”产出。

[8]该函数为Shephard产出距离函数的一般化,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为→D0(x,y,u;g)=[(1/ D0(x,y,u)]-1(Chung et al.,1997)。

[9]特别是当DDF数值为0时,决策单元处于生产前沿面,TE取值1,此时煤炭生产最具效率。

[10]需要说明的是,ML指数衡量的是从基期t到t +1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而非全要素生产率本身。

[11]前文提到两种情形对应不同的DDF,从而求得两种不同的ML指数。每种ML指数需要解四个线性规划,即四个DDF,其中包括两个当期的DDF:img(xt,yt,ut;gt)和img(xt +1,yt +1,ut +1;gt +1),两个混合DDF:img(xt +1,yt +1,ut +1;gt +1)和img(xt,yt,ut;gt)。前两个DDF的求解利用t期(或t +1期)的技术与t期(或t +1期)的投入产出,线性规划参见(9)式和(10)式;后两个DDF的求解利用t期(或t +1期的技术)的技术与t +1期(或t期)的投入产出,受篇幅限制不再给出具体的线性规划,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12]具体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13]国外学者通常使用代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来衡量行业的劳动力投入,由于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本文使用从业人数代替劳动投入量。

[14]资本存量的测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多数研究采用“永续盘存法”(PIM)对其进行估算。受工业部门统计数据限制,一般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代替工业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

[15]《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未给出2009—2011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数据,由作者根据“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期初净值余额+期末净值余额)/2”计算得到。

[16]由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5)(2004年的数据)缺失,本文使用《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相关数据代替,且统计口径一致。

[17]规制成本的测算与DDF的设置有关,根据Färe等(2007),将方向向量设为g =(1,- 1),并利用(12)式进行安全规制成本估算。

[18]受篇幅限制,略去表2和表3中各地区每年的具体数据,读者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相关资料。

[19]参见《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做到“五落实”》,国家发改委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网址:http://www.sdpc.gov.cn/nyjt/mkwsfzzl/mzyxx/t20060403_65082.htm。

[20]时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的梁嘉琨在2005年1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煤矿安全投入欠账非常大,仅国有重点煤矿,据统计在安全工程、安全装备和安全设施方面欠账就达500亿左右。”该数字尚未包含当时约占90%的乡镇煤矿,且这些欠账只计算了“硬安全投入”,在“软安全投入”特别是安全培训方面,欠账更加严重。

[21]“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官员长期包庇、纵容所辖地区矿主们的超产超采行为显得普通而正常。”一位临汾市煤炭专家在芦苇滩矿难后对媒体说,这背后隐藏的正是地方官员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本质。

[22]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广西地区,其单位安全规制成本高达2.22亿元/人,规制成本占实际煤炭产值比重更是达到87.62%,进行安全规制,煤炭行业将损失实际产值的87.62%。

[23]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200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0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做好小煤矿关闭整顿工作意见的紧急通知》(200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200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12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07年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要点的通知》(2007年4月)等。

[24]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将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

[25]由于效率恶化及技术退步,福建地区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出现下降。

[26]比较有意思的是同为露天煤矿较多的地区,新疆和内蒙古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理应高于其他地区,但是新疆地区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仅有0.4%,远低于9.54%的总体平均水平,更低于内蒙古煤炭行业年均12.82%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究其原因,新疆地区煤炭行业技术进步缓慢,年均增长率仅0.72%,制约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新疆地区煤炭行业应该加大技术引进、吸收与创新力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27]2001年在原国家煤炭工业局和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的基础上,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合署办公,即“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8]为了捕捉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各年间的动态变化,以及避免ML生产率指数在1附近变化不显著可能造成的计量不显著问题,本文使用累积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分析,并根据Managi和Jena (2008)将生产率指数转化为(1 + ML),然后对其进行对数化处理。王兵等(2010)、王兵和朱宁(2011)做了同样工作。

[29]collapse虽然在大样本中降低了统计效率,但在小样本中可使工具变量个数小于或接近截面个数,从而可避免工具变量过度识别造成的偏差。

[30]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国有煤矿安全事故也表明,仅仅进行国有化并非煤炭行业改革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