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群众满意,就是奋斗目标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紧紧依靠人民,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
海沧是厦门岛外的一座新城,面积1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人,经过25年台商投资区和10年行政区的开发建设,全区财政总收入位居全省前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工业产值、人均财政收入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全省“八连冠”,人均GDP达2.2万美元、已经超过台湾地区平均水平,成为全国第九个、海西首个“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跻身2013年度“全国百强区”第20名。
一 我们为什么要共同缔造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海沧的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外来人口迅速膨胀,社会治理面临挑战。随着海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海沧人口剧增,从2003年区划调整时常住人口数不足13万人,到2013年常住人口猛增到4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近30万人。新厦门人对城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低,参与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急需引导。二是群众多元需求快速增长,公共服务仍有不少差距。2011年以来,虽然海沧区连续四年将财政收入的七成以上投向民生事业,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均位居全省前列,但农村地区与厦门岛内城区相比,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资源仍严重不足。三是公共服务政府长期包办,基层组织自治面临弱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区管理、民生保障各项工作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与群众直观感受偏差明显,村委会、居委会行政化色彩日益浓厚,服务群众时间不足、方法不多,在居民群众中凝聚力、影响力不断下降,出现许多管不好、治不了、理不顺的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 我们如何共同缔造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2013年7月,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吹响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号角。海沧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关于“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的要求,紧扣“美丽厦门·活力海沧”的定位,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培育精神为根本,以奖励优秀为动力,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分类统筹为手段,积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让社会治理的触角真正延伸到社区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构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体系,实现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参与、共同治理”新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纵向到底,实现三级网格全联动
搭建“网格化”服务平台,按照“规模适度、任务相当、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将全区划分为299个单元网格,以信息化为抓手,全面推进以网格单元为基础,集基础信息、指挥调度、事项处理、绩效考评“四位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区、街(镇)、村居三级平台联勤联动。设立24小时行政自助服务终端,建成全省面积最大、窗口最多、审批服务事项最多、功能最齐全、服务最温馨、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县(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整合行政机关、党群部门、事业单位等41个部门、600多项行政审批、备案等职权,全部压缩至法定办理时限的35%以内,取消8个行政审批项目,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办理事项,包括便民服务类45项、行政确认类20项等事权下放到社区,由社区直接办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二)横向到边,发动多元主体全参与
激发群众参与,从群众所期所盼的小事、实事做起,按照便于宣传发动、便于结成利益共同体、便于自治的原则,将自治单元细划至以楼栋为单位,建立楼栋自治小组,由居民骨干、积极分子等组成。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备案、后登记”的办法,大力扶持和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先后出台《“以奖代补”项目操作实施办法》、“以奖代补”项目库等操作细则,激发项目活动带动作用,充分挖掘乡贤理事会等传统自治组织活力,培育“社企同驻共建理事会”、“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等新兴自治组织,参与小区治理和居民服务,实现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示范项目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在建设过程中就有10多万人次的群众参与车型选择、站点选址等意见征集、收费论证、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目前全区共建有公共自行车站点80个,现有的1300多辆公共自行车均来自企业或个人捐赠,一小时内骑行免费极大地激发了绿色出行,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总办卡数突破2万张、日均骑行突破3000人次,同时推行公务自行车制度,公务人员3公里内的外出办公须选择公共自行车。
(三)纵横交错,构建“一核多元”治理格局
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参与治理有机统一,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社会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设置党代表工作室和党群服务窗口,实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100%。全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建立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等流动党员活动平台,2014年上半年群众对干部作风的满意率达97.1%,市对区绩效考评全市第一。探索建立社会治理框架,建立“区统筹、街道共同缔造治理、社区多元参与服务、网格‘一核多元’自治、楼栋‘我爱我楼’微自理”治理模式,理清组织职能,完善组织结构,丰富治理工具,在社区形成服务优先的导向,通过清单管理实现社区的去行政化,开展社区办公场所清理行动,实现社区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居民场所最大化,把腾出的场所用于居民活动,以及空巢老人照顾等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公益创投等长效机制,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公共服务市场化。
(四)互动共治,共同缔造“两岸新家园”
积极推动台胞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融合,促进两岸同胞的融合。根据海沧外来人口多的特点,建立沟通交流的渠道、培育多种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各具特色的社区精神,推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台胞和外来人口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发挥同驻共建理事会、社区发展协会、乡贤理事会的作用,以公共空间认建认管、邻里节、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让新老厦门人走出家门、互帮互助。召开“两岸社区治理观摩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台湾社区营造专家授课指导,将台湾志工文化精神和大陆志愿服务精神相结合,打造“两岸义工联盟”,率先聘请台胞担任人民陪审员和检察联络员,成立涉台海事审判庭,基层法院涉台法庭、全国首个涉台检察室,持续开展“台商双月座谈会”,通过深化对台交流,共同缔造“两岸新家园”。
三 我们收获了什么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推动下,海沧区实现了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互动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得以初步建立,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央编译局厦门调研基地、中国行政文化委员会全国首个地方教研基地先后落户海沧。共同缔造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法治化”打造服务型政府,转变了作风和民风。明确了“什么该放、什么该管”,通过推行权力清单、制定治理体系框架图等一系列举措,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行政公共服务纵向到底。共同缔造后,干部晒黑了,群众脸笑了,一些群众形象地说“干部脚沾土、群众心不堵”,通过群众房前屋后、身边小事的项目活动,群众的主体意识得到重塑,“生人社区”变成了“熟人社区”,“他乡”变成了“家乡”,群众口中的“你们政府”也变成了“我们政府”,实现了从“政府独唱”到“政府领唱、社会合唱”的转变。海沧区“政务综合体”荣获2013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2013年度海沧综治考评跃居全市第一、获评全市唯一省级平安先进区;政府绩效考评跃居全市第一、文明城区考评跃居全省第二。
二是以“软治理”搭建起治理平台,形成了共建和共享。将共同缔造作为一种软治理,搭建起集结群众智慧、参与热情和塑造主人翁精神的治理平台,形成群众参与长效机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培育出同驻共建理事会、诚信促进会等近百个社会组织,倡导多类型、多层次的群众自治,实现了自治横向到边。政府职能和社区自治的边界逐渐清晰,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公益创投等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创新不断涌现,社区企业、居民参与公共设施的认捐、认养渐成风尚,志愿服务成为很多市民业余时间的优先选择。特别是“以奖代补”的激励作用,形成了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三是以“微自治”催生治理内动力,激发了自治和自强。“微自治”将社区自治内容进行了极大扩展,从绿地认养、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等小事到低保户认定、公共服务设施兴建等大事,社区自治已经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破解了“居民只讲需求而不讲贡献,社区做得越多被骂得也越多”的困境,群众得到了实惠,基层自治的热情和作用交替上升。同时,通过“百姓讲故事、讲百姓故事”等写画讲唱系列活动,使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培育了勤勉自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精神。社区“微自治”项目获“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社区网格化治理服务标准化项目”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唯一一个社区网格化试点。
创新社会治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是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在厦门的生动实践。我们一直做的,就是不断激发社区群众的热情和社会组织的活力,与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厦门模式躬耕实践、争当示范。
“沧海扬帆风正起,长风破浪会有时。”海沧,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力度,以共同缔造为路径,以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继续谱写海沧新一轮发展的动人篇章,共同缔造美丽的新城,共同缔造美丽的厦门,为把厦门建成展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范城市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郑云峰
2014年7月于厦门海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