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蕴涵共性
在研究语言共性时,格林伯格用抽样方法建立了30种语言的语种库,以此提出了主要跟语序有关的多种共性,从而拉开了当代语言类型学的序幕。在描写方面,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蕴涵共性”的概念。所谓“蕴涵共性”就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必须或者只有在其他某个特性也出现的条件下才能出现,即“如果P,那么Q”。也就是说,如果有P,就必然有Q;如果没有P,是否有Q就不能确定,因为既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例如格林伯格普遍现象3:“优势语序为VSO的语言,总是使用前置词。”即:一种语言如果是VSO语序,使用的就一定是前置词;如果不是VSO语序,使用的可能是前置词,也可能是后置词。
这个命题如果用公式表示,就是:
如果P,那么Q
在这个公式中,“P”是蕴涵项,或叫前件,“Q”是被蕴涵项,或叫后件,“如果……那么”是联结词,这个命题可以表达为下列蕴涵式:
(1)P→Q
这里的“→”读作“蕴涵”。
其逻辑真值如下:
这就是说,在这个命题中,只有当其前件为真而后件为假时,该命题才是假的,在其余情况下,都可以是真的。
那么普遍现象3就可以用下面的蕴涵逻辑真值表来测试:
(2)
假如蕴涵判断“如果语序是VSO,那么使用前置词”是真实的,那么1、3、4这三种可能性是允许的,而逻辑可能性2是不允许的。属于1的语言有威尔士语,它既是VSO型语言又使用前置词;属于3的语言有英语,它不是VSO型语言却使用了前置词;属于4的情况有维吾尔语,它不是VSO型语言,也不使用前置词。属于2的语言——是VSO型语言但不使用前置词,在世界语言范围内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说“VSO语序”蕴涵着“前置词”,这就是一条蕴涵共性。
在阐述蕴涵共性时,需要注意的是某一个蕴涵共性总是在四种逻辑可能性中允许三种而排除一种;只有当不允许的第四种逻辑可能性被证实时,才构成一个蕴涵共性的反例。此外为了避免做出无意义的语言共性的判断,还应该记住:为了使一个蕴涵共性成为合理的断言,所允许的三种可能性中的每一种都应该在事实上有代表形式。不仅如此,最有意义的一类蕴涵共性是在三种允许的可能性中,每一种都有相当大数量的语言为代表的共性。如果某一特性或一组特性只见于取样中的一种语言,那么把这个特性或这组特性算作Q的蕴涵判断,事实上只是对这种语言特有的一个个性做出的判断。
与蕴涵推理相对的是反蕴涵推理,它的形式是:P←Q,可以读作:P反蕴涵Q。也就是说,没有P,就必然没有Q,而有P,则可以有Q,也可以没有Q。用公式表示是“只有P,才Q”,其逻辑真值如下:
(3)
在很多语言中都有“数”的范畴,主要是“单数”和“复数”的对立。但语言学家发现,有的语言单数有标记,有的语言单数没有标记,有的语言复数有标记,有的语言复数没有标记。同时还发现,一种语言中,复数标记是单数标记的必要条件,即复数标记反蕴涵单数标记。它们的关系如下:
(4)
上面的推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如果复数没有标记,那么单数也没有标记,如果复数有标记,单数可以有标记,也可以没有标记,但是绝对不存在复数没有标记而单数有标记的语言。
由(1)还可以得到一种逻辑上等值的推导式,即(5):
(5)-Q→-P
由于有前件P就一定有后件Q,因此没有后件Q,就一定是由于没有前件P,所以否定后件Q就是否定前件P。我们用格林伯格普遍现象3来解释,“-Q”表示“不使用前置词”,“-P”表示“不属于VSO型语言”,如果一种语言不使用前置词,那么意味着它一定不属于VSO型语言。
但是由(1)却不能推导出(6):
(6)-P→-Q
这就是说,否定了前件P,并不一定否定了后件Q,后件Q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例如一种语言不属于VSO型语言,并不代表它不使用前置词。也就是说,它既可能使用前置词,也可能使用后置词。例如英语,不属于VSO型语言,而属于SVO型语言,使用的就是前置词。维吾尔语,不属于VSO型语言,而属于SOV型语言,使用的就是后置词。
格林伯格提出的共性用更详尽的形式表示就是四分表格。普遍现象25:“如果代词性宾语后置于动词,那么名词性宾语也同样后置”,用四分表格表示就是:
格林伯格提出的蕴涵共性大多是单向蕴涵关系。即“如果P,那么Q”或者“只有P,才Q”。从“如果P,那么Q”中我们可以推导出如果有前件就一定有后件,但是我们不能推导出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从“只有P,才Q”中可以推导出,如果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但是我们不能推导出有了前件就一定有后件,因此反映在四分表格中,就是一格为空的四分表,如“后置代词宾语,前置名词宾语”,说明代词宾语后置于动词,而名词宾语前置于动词的语言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在格林伯格的共性中有少数是双向蕴涵的。如普遍现象2:“使用前置词的语言中,所有格几乎总是后置于中心名词,而使用后置词的语言,所有格几乎总是前置于中心名词。”不考虑“几乎”,把普遍现象2的两个命题合起来,就是 “当且仅当有前置词,所有格后置于中心名词”。其逻辑真值如下:
(7)
格林伯格普遍现象2如果用四分表格表示,在四分表格中就会出现两个空格。
语言共性除了蕴涵共性外,还存在非蕴涵共性。所谓“非蕴涵共性”是指不必参照语言的任何其他特性就能判断它们在自然语言里是否存在。例如所有语言中都有元音;所有语言都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所有语言都有否定句和疑问句,都能够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等等。这些判断不需要参照任何其他特性是否存在就能判别。这种非蕴涵共性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是这样探讨出来的共性不会很多。而格林伯格提出的蕴涵共性却从表面上不相关的语言现象中,去探讨人类语言的许多共性,这就是不同语言现象之间的蕴涵关系。这样一来,原本看似没有关系的语言现象就可以变得有关,原本体现差异的现象,现在就体现出了共性,因此能发现的共性就会大大增加。
但是面对如此众多的语言,任何共性都不可能是在对世界上所有语系、所有语族、所有语支中的语言进行研究完后才归纳出的结果,因此目前共性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有限的语种基础上的,语种库的规模和代表性可能会影响考察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蕴涵共性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倾向”。
格林伯格对语言中蕴涵共性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蕴涵共性可以告诉我们语言的发展变化所受到的限制和条件,从而能够让我们从历时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并为我们预测语言可能会有的变化模式。蕴涵共性可以告诉我们世界上可能存在的语言形式和不可能存在的语言形式,蕴涵共性还能告诉我们某些例外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可以说格林伯格为语言类型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