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陪伴,是最好的教养方式

孩子,请你自己也慢一点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长达一辈子的事儿。所以,拼的是耐力,不是爆发力。我希望成为女儿一辈子都谈得来的妈妈,但她得知道,她想成为我一直都觉得谈得来的女儿,也并不容易——因为,那绝不是一周十套“黄冈小状元”就能换来的。

咚姑娘的童年,一直都过得挺不满足的。

十个月大时,她想学走路,颤颤巍巍地刚扶着书架站起来,就被妈妈看到,妈妈手一挥,摁着脑袋就把人姑娘摁下去了。

妈妈还好言相劝:“咚咚啊,多爬爬啊,不着急走路,多爬爬,协调性好!”还拿自己举例子,“你看,你姥姥总说你妈协调性不好,打小不会跳舞,就是因为从小不会爬,你可不能重蹈妈妈的覆辙,知道吗?”

咚姑娘眨眨眼,再眨眨眼,流着口水笑了。

就这么多爬了三个月。三个月里,每次她站起来都被妈妈摁下去,站起来摁下去……摁着摁着也摁习惯了。

直到搬新家。

妈妈在新卧室里收拾衣服,突然觉得腿边有什么东西在动,一扭头,咚姑娘站在旁边,拉着妈妈的衣角,咧着嘴笑。眼见亲妈突然伸出手,咚姑娘好机灵,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跌,爬起来再跑,一口气跑到北阳台。

这二十多步逃命一样的奔跑,从此开启了咚姑娘直立行走的生涯。

后来有人问:“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大人是不是特别累?”

咚妈特别懵懂地答:“他们不是自己就能学会走路吗?累得着我吗?”

咚姑娘从旁边飘过去,没搭理她……

后来上幼儿园。

姥爷急,总问:“咚咚认识几个字啦?”

她亲妈在聊天视频那头答:“一个都不认识!”

“怎么不认识字呢?今天我们去超市看见一个小孩,比咚咚大不了多少,认识很多字。”姥爷叹息。

“认识那么多字干什么?认识字就不看画了,我买那么多绘本当摆设的啊?”咚妈义正词严,“先看画,看明白了再说!”

于是,咚姑娘一路“文盲”着长到五岁。

其间,娘俩重点分析:这本,油画风格,看纹理是粗的油彩,拿个油画棒感受一下;这本,水彩风格,颜色浓淡相宜,水性颜料,会自然晕染;这本,彩铅;这本,木版画;这本,光线的运用很有特点……

为了深入了解,两人比照绘本里的样子,在大白纸上调过颜料,在变色纸上观察笔迹渐渐变色,一起对比过铅笔、彩笔、油画棒的不同质地和笔触效果,还用光影做过游戏……在每一次奇妙的探索中,面对小朋友们更加奇妙的提问和猜想,妈妈想:或许,文字是“暴力性”的因素,禁锢了我们对这世界千奇百怪的揣测。

直到某一天,这个小姑娘又爆发了:五岁半,她疯狂地打听生活中遇见的每个字的读音;六岁,她开始模仿这些字的写法;六岁半她上学了,开学前一天兴奋地拿着语文课本,把所有课文基本流畅地读了一遍……

咚妈震惊了,给了她几本自己小时候看过的书:《青鸟》《夏洛的网》,她一页页翻下来,在完全没有标拼音的书页上,每页最多一个字不认识,还是多音字或生僻字。

那时开始觉得,许多事,水到渠成。

上学后,咚姑娘很喜欢做数学题。

有天回来告诉妈妈:“某某的妈妈给他买了黄冈小状元!”

“黄冈小状元”是个什么鬼?学习机?

咚妈又蒙圈了。

上网查,噗……瞬间刷新一个学渣的认知——敢情“黄冈小状元”是小学生的数学、语文卷子!娘啊,80后上次遭遇“黄冈”这两个字是高三啊!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做?!

顿时觉得青春好残酷。

但她想要,老母亲咬咬牙还是买了。

当当好强大,两天就到货,咚妈翻翻,哟……看不懂?!

也不是不会算,而是数都会算,但算法都不对……这种悲催感真是能毁灭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尊严。

幸而咚姑娘上课听讲很认真,能够清晰说出解题思路,有了这个底气,咚妈索性规定:卷子一周最多做一套,周末做!

结果,在一年级的过程中,咚姑娘就特别期待做卷子,期待做一些有逻辑推导过程的曲折题目,期待做出正确答案获得满足感,甚至逐渐默认做卷子是对她的奖励。

最彪悍的一次,是小学二年级期末考试前,放学后,坐在妈妈电动车的后座上,这个小姑娘自顾自地感慨说:“好开心明天要摸底测验呢,我就喜欢考试,可以有很多没做过的新题,想想就很好玩!”

吓得她亲妈虎躯一震,然后电动车就在路面上画出一个流畅的S形。

……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我有秀女儿的嫌疑?

不,其实恰恰相反:按照我对周边环境和她个人性格的综合分析,我觉得这个姑娘未来的成绩也应该很一般,因为她不仅没有超常大脑,而且天资泛泛、脆弱敏感,她有过强的自尊心,这些都需要我不露声色地去调节感染。而调节感染的第一步,就是学会“适度”。

适度,是数量的适度、时机的适度、欲望的适度,也有好胜心的适度。

比如我之所以并不想让她做太多习题,其实是源于这些年来对她深深的了解——这孩子好奇心旺盛,还不太会克制自己的需求,结果遇见好吃的就使劲儿吃,但一口气儿吃多了就会吃腻,所以得悠着来。

说到底,我最怕的,不是她数学不好,而是她因为一时乐趣而自加负担,过犹不及,导致最后失去对逻辑推导、探索未知的兴趣。即便我知道未来无数次的考试、练习迟早会摧毁这种好奇与兴趣,但我仍然私心地希望她能把快乐的时间尽可能延长一点。

就像小时候从爬到走的转变,像等太久厚积薄发的认字——适度的“不满足”,适度的“觉得饿”,才能把家常便饭体验成美味大餐。直到未来某一天,无意间发现自己已经养成了这样奇妙的学习需求——倘若一段时间不吸收有效知识,会觉得饿。

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咚姑娘就回来告诉我:“妈妈,某某和某某某都说想来我们家做孩子。”

我惊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说我不用做卷子,某某说他妈妈每天都让他做好几套卷子……还有我们班主任在班会上说上课认真听讲才是最重要的,还拿我和另外几个同学举例子,说我们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其实平时做卷子都不是很多……”

呃……我哭笑不得,这段话的信息量有点大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拥有一个强调认真听讲而不是题海战术的老师,也是咚姑娘的福气。

所以我们娘俩就有了这么个约定: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因此觉得沮丧,不妨把沮丧的时间拿出来分析错误原因,避免以后重复犯错。

其实对成年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谁能终生不犯错?只要能及时查漏补缺,那么“错误”本身就有了价值。

也是在这样一路走、一路错、一路改错的过程中,咚姑娘渐渐暴露出她由于做题速度太快而粗心出错的弱点。最要命的是她连续两次把17+2算成15……我看着两份卷子哭笑不得,这个17看起来真是咚姐的魔咒!

不过当我把两份卷子摆在她面前,高兴地跟她分享我关于“魔咒”的发现时,她自己也惊呆了。

从那以后,她审题要认真多了。

行!有进步就好。

那么,我不担心她的未来吗?

怎么可能。

我担心她长到十八岁,要高考了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

我担心她二十岁读大二,却不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自己的专业课;

我担心她二十二岁快要毕业了,两手空空什么积累都没有,四处碰壁还埋怨这个世界不公平;

我担心她二十五岁工作了几年,没找到奋斗的方向反倒按部就班只会打卡,就这么弄丢了自己;

哦对,或许这时她在读研究生,但我怕她只是为了晚点踏上社会,才躲在象牙塔里选择逃避……

我对她的期待,是她能一直把求知作为乐趣,把解惑当作惊喜,明确并坚持自己所爱,用合理而科学的方式积累点滴收获。

但舆论环境、校园文化的影响如此巨大,巨大到她太容易被携卷着,为了成为一个好孩子而奋力奔跑,直跑到忽略了路边美丽的风景……

所以,未来十几年,我致力于传达给她的,是我最感到满足的、属于终身学习的幸福感——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长达一辈子的事儿,所以,拼的是耐力,不是爆发力。

我说过,我希望成为她一辈子都谈得来的妈妈。但,她也得知道,她想成为我一直都觉得谈得来的女儿,也并不容易。

因为,那绝不是一周十套“黄冈小状元”能换来的。

所以,孩子,你可以慢一点。

只要你沿途欢天喜地,只要你路上笃定前行,只要你走着走着就变得越来越平和、从容、坦荡……那才是妈妈最乐意看到的事。

因为信任,所以更加爱

生活琐碎,没有人真的可以成为永不发火、永远包容的圣母,我也不提倡这样逼迫自己。但,谢谢我的女儿,让我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义。在雾霾的日子里,每一缕阳光的出处,在你心。

现在说起来,这是个有点久远的故事了。

2012年秋天,两岁半的咚姑娘开始上幼儿园。

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咚姑娘刚满三岁。那年,幼儿园举行了庆“六一”亲子运动会。第一个项目是每个班的小朋友的入场式,随后小小班的小朋友一起表演一个集体舞。

我很期待。

因为那是咚姑娘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下表演,虽然站在人群中间,但也是这个羞涩的姑娘很了不起的进步。

但是那天我没看到这个惊喜。

因为就在开幕式开始前几分钟,咚姑娘突然站在等待上场的队伍中号啕大哭,死活拒绝上场,反复喊:“我不要上去!”

那一刻,众目睽睽。

幼儿园不大,每个年级一个班,又是蒙氏幼儿园,人数也不多,于是整个幼儿园差不多六十位家长都好奇地看过来,我一瞬间蒙了。

我突然有点着急,我的第一反应是:别人都行,你怎么就不行?!

或许就是那么一秒,责备的话几乎就要出口,但多幸运啊——最后一秒钟,我想起我的好朋友,也是幼儿园园长的宝华对我说过,咚咚这样的孩子,是典型的“场依恋型”孩子,她看上去胆小羞涩,但也是一种谨慎,在她没有感到对“环境场”的绝对熟悉和控制前,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

也就是那一秒钟,我在所有人的注视里,抱着我的咚姑娘,让自己几乎要生硬起来的语气尽量软下去,问她:“真的不要上场演节目给妈妈看吗?妈妈真的很期待,期待很久了。”

咚姑娘含泪摇摇头。

我嘘口气,说:“好。”

我说:“咚咚,是这样的。‘六一’节,妈妈送你礼物,也特别希望你能送妈妈一件礼物。所以妈妈想看看你跳舞。可是你今年不想跳……那么,明年的这个时候,你能上台演节目,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吗?”

咚咚想了想,搂着我的脖子,点点头。

我说:“好,那么,咱们现在去台下,看小朋友跳舞。”

她也好像松了口气,缩进我怀里。

就这样,那个“六一”,我们就在台下看着别人表演。略有点遗憾,但,还好。

然后,转眼,又到了一年“六一”。

你知道吗,这一年,咚姑娘真的做到了她一年前的承诺——她生病在家休假三天,中断排练,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如期站在队伍里,跟小朋友们一起,欢天喜地跳了一曲《踏浪》。

她跳舞的时候,那么多家长都站在第一排拍照,我也是。所以,嘈杂的拥挤里,没有人看见,我的眼泪哗哗地掉下来——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看,我的咚咚真的做到了!咚咚,你真的送了妈妈一个特别棒的“六一”节礼物,你说到做到,你真是我的骄傲!

虽然你不是领舞,虽然你动作偶有遗忘,但妈妈真的特别欣慰,你敢于走到人群中间。

后来,我的咚姑娘眨眼到了五岁。

快要五岁的咚姑娘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睡觉前喜欢吃几口大拇指。

这里且不讨论关于安抚奶嘴或者别的什么,因为我写这件事,想说的是咚姑娘的守信。

生日前几天,就在她开始期待生日礼物的时候,我问她:“五岁,想要怎样的礼物?”

她说出自己的期待,脸上有兴奋的光芒。

我说:“多好呀,咚咚长大了……不过,长大的标志或许还有别的什么,比如,长大的孩子是不再吃手指头的。”

她犹豫着看看我,没说话。

我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地问她:“咚咚,长大了,是不是可以不吃手指头了?如果你可以做到,我一定送你一份大大的生日礼物,作为庆祝!”

她认真想了想,最终还是点点头。

我确认一下:“咚咚,你知道的,妈妈答应你的所有事情都能做到,对不对?所以,你答应我的事情,也一定能做到,是不是?”

她想了想,终于还是很努力地点一下头:“好!”

那是她五周岁生日的前五天——从那天起,咚姑娘再也没有吃过手指头。

再后来,这个小女孩上学了。

她热爱自己的学校、同学、老师,会独立完成作业,会给自己检查,会提醒妈妈要在哪里签字,出了错误会自己仿照练习……总之,她就是我曾经幻想她成为的那个一年级小学生的样子。

但她也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她很粗心。

她能睁着眼把5只梨数成4只,也能压根儿没发现语文卷子中间漏做两道题。

我们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她有点不好意思,我看得出她已经意识到哪里错了,便没有多说。

直到几天后,她告诉我:“我有的时候会把加减号看错,或者做题太快就把题目漏掉了。”

也是从这时起,“认真审题”才成为我们之间常常提及的关键词。

然后,就到了期末考试。

考前班主任从QQ群里嘱咐家长们:考完试先不要着急问孩子们考得好不好,我们的孩子都很认真,这学期都很努力,不要增加孩子们的压力。

我们一考完就忙着玩,也没顾得上问关于考试的事,反倒是过了几天才想起来问:“咚咚,写完卷子后你检查了吗?”

小姑娘想一想,点点头:“我还检查出了一个错误,改掉了。”

我开心坏了,抓紧拥抱了我的小姑娘,“吧唧”在她的脸蛋上狠狠亲一口!

然而更开心的是在此后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尽管平日里仍然避免不了时常的粗心,但逢考试留出充足时间检查的习惯也在渐渐养成,检查时坚持给题干中的重点信息画圈圈、坚持重新计算拿不准的题目之类的小技巧也在渐渐掌握……

所以,这真的是个靠谱的好姑娘啊!她答应我的事情,都在努力做到!

当然,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来说,所有那些“做到”或“做不到”总要有些反复才正常。

比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咚姑娘终于又落了一道数学题,还在语文卷子的“看图写话”部分写错了一个拼音。

回家后,小姑娘很沮丧:“妈妈,我真的检查了,但是我没检查出来。”

没等我说话,她又焕发了满脸的光彩:“我们平时练习的时候,‘看图写话’写错了拼音是不扣分的!我们老师只是圈出来提醒我们,都不扣分的。”

我友情提醒:“但是,咚咚,给期末考试阅卷的是高年级老师,不是你们班主任。”

小姑娘突然愤怒了:“妈妈,你就不能祈祷老师看不见我写错的地方吗?!”

我愣一下,很认真地告诉她:“咚咚,妈妈说过你不用非得考满分,毕竟犯错误是难免的,你只要不重复犯错误就好了。所以,这次错了也没有什么关系。但你不能自欺欺人,如果每次都靠运气,总有一天会吃亏,因为运气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它是靠不住的。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小女孩哭着回了自己的房间,我看看她关上的门,没多说话。

但是不过一小时,她从屋里走出来,又和弟弟闹成一团的时候,我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已经想通了个中关键,变得一切如常。所以晚饭聊天时,我们旁敲侧击感慨了姐姐在新学期又涨了更多知识、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是不小心犯过错误却能正确看待错误,以后尽量避免重复犯错……真是一个很棒的姐姐哇!

说这话时,咚姐是一贯淡定的表情,路人叮报以热烈的掌声。(所以我家弟弟真是一个较为有天赋的神助攻啊!)

不管怎么说,我其实很感激这一次犯错——是时候来一点力度适宜的“挫折教育”了!而碰巧中间又加入对认真与运气的辩证思考,更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果然,随后的新学期里,咚姑娘又拿到许多次满分。有时也有错误,但我们一起分析错题的夜晚,也有更多宝贵的收获。

这就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姑娘,与“信守承诺”四个字越战越勇的故事。

当然,以后,她仍然难免粗心,可问题是——我们自己,就永不粗心吗?

我想,最值得欣慰的,是她学会了如何才叫“认真审题”,还学会了认真检查,又在慢慢端正自己对“严谨”二字的态度,这已经是最大的收获。

因为,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与寻找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远比成绩本身来得重要。

是的,她答应我的事情都在尽力做到。

所以,我答应她的事情,也一定要做到。

我曾经对叮叮和咚咚说过:“信任,是不能轻易打破的,因为要重建,太难。”

亲情亦有“塔西佗陷阱”,我们不要坠入此间。

生活琐碎,没有人真的可以成为永不发火、永远包容的圣母,我也不提倡这样逼迫自己。但,谢谢我的女儿,让我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义。

在雾霾的日子里,每一缕阳光的出处,在你心。

孩子,你不需要成为我

在普遍的公德义理中,哪怕纷繁芜杂,却仍然能够知晓自己、做自己——那才是一个人,独立于这世间时,应该有的模样。

周五下午,我收到咚咚班级群里的紧急通知:要求每位一年级同学的家长在下午五点前上交一张孩子的电子版证件照,同时附一句十个字以内的留言,概括孩子未来一年的目标,比如“爱上阅读”之类……

我认真一思量,这么大的事儿,涉及人生目标啊!我哪敢胡乱做主?!万一概括错了,咚姐不得埋怨我?

当然埋怨我倒不怕,怕的是这孩子跟我一样有个习惯:只要我承诺的,就一定做到;我做不到的,也不会信口承诺;我没有承诺的,谁也别想逼我做!

于是我就一边工作一边看着时钟,终于等到四点十分咚姐放学,估计已经走出校园了,这才迫不及待拨打她的电话手表,就听到小女孩的声音欢乐而雀跃:“妈妈!”

我言简意赅赶紧说正事儿:“你们老师让交照片并用十个字给你概括未来一年的目标,刚才催得急,我先写了一句‘读更多好书,写更美文章’行吗?”

好在咚姐十分满意这个说法:“太好啦,就这么写吧,反正我就是很喜欢写文章什么的,妈妈你能继续陪我写吗?就是我说着、你打字那种,妈妈你打字好快!”

“呵呵,”我报以低调而谦虚的笑声,“好说好说,等你长大了也会打字很快的,因为那时候你已经很熟悉汉语拼音,而且也熟悉了键盘上字母的位置。”

孰料小女孩已经开始了美好的展望:“好呀好呀!我要写很多好作文,妈妈,我想像你一样,也能写书赚钱!”

呃……突然觉得哭笑不得,为了我亲闺女的思想能进一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赶紧憋着笑补充:“是这样的,咚,写作最重要的是能让人觉得很高兴,如果你真的喜欢,还能从中获得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能赚到钱,那就更完美啦!不过赚不到也没什么,不管怎么说,你已经高兴过了对不对?”

“哦……”电话那边好嘈杂,能听见小女孩蹦蹦跳跳的喘息声,“好的,妈妈,那我就不赚钱了,我高兴就好了!我还是想写书,我非常喜欢和你一起写作文然后你给我打印出来……妈妈我想成为你那样的人!”

这次是真的笑哭了——这么多年过去,咚姐的人生目标还真是没怎么变过啊,虽然动机总是很诡异……

那还是咚姐五岁多的时候,某天,她突然很真挚地对我说:“妈妈,今天老师问我们将来想做什么,我说我想成为我妈妈那样的人!”

我十分高兴:“妈妈是哪样的人啊?”

咚姐笑眯眯:“就是大学老师啊!我也想像你那样做个大学老师!”

我被她感动了:“真的啊?那太好了……”

还没等抒情,咚姐神补刀:“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可以像你一样每天坐在家里玩了!”

我……姑娘,你哪只眼看见我在家里有空玩了?!

当然,说笑归说笑,作为一个妈妈,我还是很高兴我女儿终于从对我“游手好闲”的羡慕,转为对“写书能赚钱”的崇拜,而且目前看来似乎已经认同了“写书主要是为了自己高兴”这个说法……

忍俊不禁之余,想起我的小时候。

小时候,只要有妈妈的大学同学从上海来,或者她和同事、朋友聚会至酒酣处,我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便会是:“如果你能有你妈妈的一半……”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这可真是一个常见句式——假使,你有一个到大学时代仍然保持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线性代数门门满分的妈,而你费了好大的劲高考数学才48分(满分150),你就约略能够体会,我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而且,我还是个从小看上去很乖,内心却始终很逆反的小孩。一路在满腔怨念、吐槽和自我解忧的练笔中渐渐长大,歪打正着学了艺术,十八岁开始再也不用学数学,从此放飞心灵,写着写着竟然还成为所谓的作家?!

所以我一度很心虚——这年头作家的门槛都这么低了吗?

但是不能否认,内心是有小庆幸的:看,我没有我妈妈一半厉害,可是那又怎样呢?我一样可以过得很好。我在我的领域里也有我的专长,我也在很多地方受人尊重。偶尔出席个论坛啊、年会啊,或者颁奖礼什么的,也被各路大神或明星人物尊称一声“叶老师”,逼得我不得不全程保持端庄的微笑,以映衬自己“德高望重”(老当益壮)的形象定位……

直到前几天。

因为发生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我打电话给我妈寻求策略援助,结果母上大人退休两年了,思路却仍然十分清晰——毕竟她有管理过上万人国企的气魄啊,一二三四五,瞬间就把优劣捋清,从原理说到方法论。

我忍不住感叹:“妈妈你好厉害,我觉得再过十年我也不会有你这样的气魄。”

我妈却叹息:“其实,任何人经历过的事情不同,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方法和反应自然不一样。我也不希望你变成我这样,因为你没必要经历我们经历过的那些。”

哪些呢?恢复高考、国企改革、机关合并……国家的进步,省略号里欲言又止的一切,都是用几代人磕磕绊绊的摸索换来的。每一场命运转折的关头,有人困顿就有人进步,有人惶惑就有人思考,但总而言之,他们经历过的跌宕起伏我们再不用经历。在大时代的动荡前,我们最大的障碍不过是求学的艰难或就业压力的增大,而不再是不可预料的颠沛流离。

——因为走过,才知道不易,才不想自己的骨肉也去面面俱到。

同样,我的咚咚,因为你的妈妈是一点点写过来,才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

要有持之以恒的深阅读,要有少年时会觉得无聊的思考,要走更多或许不那么顺遂的路,要日复一日在静默中凝结成字、落了笔,然后大段大段地删改;要能沉于悲欢离合,亦能冷静俯瞰波澜,毕竟文字这种事,有直抒胸臆的大快活就一定有引而不发的长惦念……

然而这些到底还是你的自由。

你不自由的,是总有那么一些剪不断的牵绊,让你想写的时候不能写,不想写的时候不得不写;想写的东西不可以写,不愿意写的东西必须连篇累牍地写。责任或市场,在一团渐渐浮躁起来的空气中,是你甩不脱的小鞭子。

以及诱惑。

那些功名利禄,那些浮世荣华,那些光鲜夺目的一切……很多人坚持往前走,然而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这也就是为什么,妈妈希望你爱上文字,却又怕你只为了钱而爱上它。

我们都跟好的物质生活没仇,然而因钱而生的维系却又是最淡漠的。它太具象化——有它,自然可以兴奋地坚持很久,但如果没有呢?如果日日等,为此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底线和风格,然而仍然没有呢?

我不愿看你因为定错了方向,而变得越追求就越绝望。

文字,应当是你看世界的动力、省自身的桥梁。

是爱,是欢喜,是记录你所在意的生活,是关注看似不起眼的微末。

然后,从中发现自己。

人最高层次的满足,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所以,哪怕我再热爱写作这件事,也不会强加你练习写作。这种笃定,就像我并不认同所有那些因为对某种职业、某条道路、某样生活表示认同就想以此强加给儿女的“为你好”一样。

你不必成为我,也不必成为任何人。

不必为实践或验证任何人的预判而走你不喜欢的路。

当然,我知道今天你欢悦的话语不过是因为你对妈妈的欣赏,会有羡慕,也在隐约搜寻靠拢的可能性。对此,我在开心之外,更多的是庆幸——庆幸我被你信任、被你依恋,也被你认同。

然而我也知道你尚稚嫩,还担不起太多关于未来人生的规划,所以,并没有打算给你刚萌芽的爱好以拔苗助长的外力。

归根结底,你是你自己。而我今天努力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护佑你、帮助你、陪你,找到你自己。

在普遍的公德义理中,哪怕纷繁芜杂,却仍然能够知晓自己、做自己。

那才是一个人,独立于这世间时,应该有的模样。

教育,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对父母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取得怎样的成就,我的孩子——而是你深知所爱,勇于尝试、坚持思考,并能从中得到快乐。

每到周末,不带咚咚和叮叮出去耍一耍,就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而如果连续几周没有一起出去耍一耍,我会觉得我的生活都灰暗透了!所以,为了这个“耍一耍”,我们苦心孤诣,把要上的培训班都挪到了平时课后或者周日全天——以便空出周六这一整天的时间可以郊游或者纯晒太阳休息。

于是就变成了这样:周一课后是咚姑娘的国际象棋班,周二课后是叮少年的乐高机器人班,周三课后是咚姑娘的硬笔书法班,周四课后是咚姑娘的国际象棋班和英语班,周日上午是咚姑娘的英语班,下午是叮少年的足球班……而到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估计叮少年也加入了一个周末的硬笔书法班,终于能够理解姐姐说的“提笔”“顿笔”都是怎么高大上的一回事。

说到这里,估计又要被批评——给孩子报那么多辅导班干什么!我们家孩子从来不上任何辅导班,就是玩,童年就要好好玩!以咱孩子的智商还用上辅导班吗?做妈妈不能太急功近利……

呵呵,其实这些年从BBS到博客到微博到朋友圈还有聊天群,看这样一些辩题已经审美疲劳——有人说,孩子就要放养;有人说,真要将来做个普通人也是很辛苦的;有人说,现在不辛苦一些总有一天将来会后悔;还有人说,其实人生起跑线什么的都是扯淡……

所以,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背景下,我们到底要怎么选?

在咚咚上学前,就起码有三位前辈姐姐告诉我:“如果可以,带孩子上个硬笔书法班,上小学后,写作业不至于写到太晚。”

我将信将疑,既不敢赌一个混乱的未来,又不想让女儿太辛苦,纠结了一番,索性顺势报了一个咚姐幼儿园楼上儿童活动中心的课后书法班——有个暗藏私心的小念头是,就算练不出一笔好字,那么每周的这一天能晚点接孩子也好啊!毕竟对于职业女性而言,下午四点就要守在幼儿园门口接孩子……委实是个挺大的压力。

然而,谁能想到,歪打正着,还算有些基本悟性的咚姑娘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对汉字架构有了基本印象,会握笔、懂轻重,进入小学后总是作业一次达标,不用擦擦改改,所有作业加起来不超过半小时就能完成。意料外的惊喜,是她经常被老师夸作业工整,多了几许学习上的信心,还省出大量时间可以看课外书,整个人虽然仍是有些内向,但乐观的心态能被看得见。

换言之,我不需要冲她大吼大叫真不是因为她多么懂事省心,也不是因为我多么温和慈爱,只是因为我们不经意间把一点点还算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并不太辛苦的方式,做在了前面。

只是拿出一点精力,却可以换回更多和谐——我觉得这笔买卖还不错。

当然,幼儿园时代学习的一星半点的书法基础终究无法支撑小学一年级田字格里的讲究。随着一年级下学期人教版课本里突然加大的生字量,咚姐终究还是加入专业的少儿硬笔书法培训机构,开始了每周一次的辅导生涯。为了抚慰即将投入辛苦练习的咚姑娘,我选了朋友家的儿子也会去上课的那一天,承诺小朋友们只要耐心上完书法课,就可以组织熟悉的两家人一起去吃好吃的……

那并不是一场说着玩的锻炼与启蒙——那些能写一笔好字的人,绝大多数是经过了横竖撇捺无数次枯燥的揣摩,在田字格里不断找更合理的架构与轻重,然后才按照最好看的写法工工整整誊写到作品纸上。一首诗练几个月是寻常,熬的不仅是孩子,更是家长!

因为辛苦,孩子分分钟会罢工。做妈妈的,要不断变换角度进行鼓励,要会说笑话缓解气氛,还要陪着孩子一起练——我猜,这一定不是我一个人的心得与感叹,只要看看身边那些为了陪孩子而学会了钢琴、看懂了五线谱、能够对弈手谈、英语口语比大学时代还要好的妈妈们,不难想象,彼此曾经历了多少身体力行的艰辛。

直到,我曾经的一位同事在聚会时感叹:“以前,我跟其他人一样,也总是说‘学钢琴是为了陶冶情操,才不要让我女儿随大流去考级’,但今年暑假我还是送女儿去参加钢琴考级了。”

她看看我好奇的表情,笑了:“因为我发现,考级还有个积极效果,就是可以鼓励孩子——我女儿六岁才考出来钢琴一级,当然不是什么天才,但她自己很高兴,竟然回家后主动要求练琴!”

我恍然大悟。

于是,第二年夏天,我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咚姑娘开始觉得无聊之前,把她的书法作品交给老师,参加了省里的少年儿童书法大赛和书法考级。几个月后,四级证书和全省书法比赛银奖证书同时抵达小女孩的手中——那时她刚结束小学一年级期末考,系统学习硬笔书法三个月。

那天,小女孩有些兴奋地看着自己人生中第一张专业证书,主动对我说:“妈妈,吃完饭我多练两行字吧!”

看,才三个月,坚持开始变得艰难,而雪中送炭的,就是那张曾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考级证书。

所以,辅导班只是在增加孩子的压力吗?考级证书只是功利的追逐吗?

未必吧。

现在,我倒是更愿意相信“一分为二”“主流支流”的观点,愿意相信那些逼孩子学钢琴的妈妈,兴许只是为了磨一个孩子的耐性;带孩子学英语的妈妈,可能只是怕孩子起步阶段掉队太多打击自信……我渐渐开始知道,有许多坚持,并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为了这些坚持的实现,更多父母在咬着牙扛。

所以,寒来暑往,每周坚持往辅导班跑,最考验的不是孩子的毅力,而是父母的精力。

也因此,那些关于教育的话题,真是不能一竿子打死——不仅不能非黑即白、以偏概全,而且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举个例子。

咚姑娘参加的辅导班,从学龄前的舞蹈、轮滑,到后来的国际象棋、英语、硬笔书法,每一个都是她自己选择、自己拍板。我像所有那些妈妈一样只对她提出一个要求:你可以不学钢琴不学小提琴,但请务必把你选择的事情坚持好。(天晓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有多纠结,因为作为一名艺术院校毕业生,我多么希望她能学一门乐器啊!)

总的来说,她坚持得不错——但,仍然会有舍弃。

比如,她渐渐开始感觉到国际象棋的孤独——在长达一年半的学习过程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不会下国际象棋,唯一愿意陪咚姑娘练习的,是小她一岁九个月的弟弟叮叮。当然,叮少年技术很烂。

终于到了晋级赛打得无比辛苦的那一天。我陪赛,也全程听身边的家长们聊天——除非是特别爱好此道的孩子,能够自行坚持用iPad练习下棋,否则绝大多数孩子学下棋的最大回报,不过是凝练一些诸如“坐得住”“懂推理”“学会走一步看三步”的习惯,而棋艺水平却始终卡在某个瓶颈上,难以突破。

我不怕“难以突破”,因为倘若真的喜欢,终会有突破瓶颈的那一天,但我观察着观察着,却发现这个小女孩,她真正凭着爱好在坚持的,是阅读与写作。

是的,写作。

不是写作文,是写故事。

我已经无从追溯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写作,但我知道她和我少年时一样,走近写作的原因不过是“书看多了发现很多故事不过尔尔,从模仿开始我也能写出类似文章”,如此。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咚姑娘已经在小练习册上夹杂拼音写完了很多故事——看完罗尔德·达尔,她写的故事里就有了玛丽小姐和罗德先生;看完沈石溪,故事里的主角就是一只狼;看完阳光姐姐小书房,故事里就多了个小女孩,和她的同班同学们一起竞选班长、比赛歌唱……

直到某一天,她看见我新书的第六稿提纲,模仿着给自己的新故事写出了清晰的人物小传。又过几天偶然看见了我正在修改的剧本,她就给“小饭桌”的同学们编出了几幕逻辑混乱,但小朋友们演得乐此不疲的情景剧。也因为我和叮叮、咚咚的三人鉴赏小组在去电影院看电影之余还常常利用周末一起在家里用投影仪看电影,边看边讨论……后来有一天,咚姑娘给我分享她图文并茂的新故事,那一组组图画俨然就是一组稚嫩的分镜头剧本,甚至当中还有一组完整的正反打镜头,生动勾勒了两个主人公的表情和动作!

我惊呆了。

思考很久,在认真与咚姑娘讨论后,经过她的权衡,我们都觉得没有必要再拘囿于所谓坚持与恒心的说法——因为如果有更好的条件呵护她的爱好与另外的坚持,那为什么非要停留在唯一选择项?

2018年春天,我们停掉了咚姑娘的国际象棋课,开始增加一门授课时间、内容都随意的《艺术鉴赏与故事写作》,授课人——妈妈。

咚姑娘很开心。

虽然,连她自己都说:“我要变成妈妈的小白鼠了!”

嗯,定位很准确,认知很清晰!

毕竟,我的目标,不仅是把一些探索中的经验分享给叮叮和咚咚,还希望在验证和完善这些经验与方法后,能把更多适合小朋友的故事创作技巧分享给更多热爱写作的孩子,帮助他们圆一个小小梦想。

所以,这一次改变,和“没有毅力”“不能坚持”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克服一点人云亦云之后,毅然放弃一些什么,重新积累一些什么。

毕竟,对父母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取得怎样的成就,我的孩子——而是你深知所爱,勇于尝试、坚持思考,并能从中得到快乐。

这样说的时候,我们的叮少年也即将从幼小衔接班毕业了。是的,每当说到“是否要上幼小衔接班”这个话题时,我不止一次被人抨击——以咱孩子的智商,还用上衔接班吗?你小心过犹不及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你到孩子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定会后悔的……

可是,要说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你信吗?

有了孩子之后,我好像自然进化为情报信息员,通过试听课程、收集口碑、网搜舆论等若干方式,先比较过距家三公里内的早教班,最后选定的那家课程不会太累,早教班老师就是幼儿园小小班的班主任,便于完成自然过渡,适当克服分离焦虑,而后来叮叮和咚咚的表现也的确印证了“主场作战”的心理优越性;后来比较过三公里内的名牌与普通小学,甚至还驱车十几公里考察了某知名小学分校的基建工作,最后还是选定离家五百米的一所口碑甚好的小学,最滑稽的是我家的房子完美避过了该小学学区,于是只好另买一套学区房并一夜回到解放前……

再后来就是考察幼小衔接班了,我认真分析了叮叮和咚咚二人从蒙氏幼儿园毕业后的长处与短处,再次分析遍了三公里内的那个圈,最后选定的衔接班其实只是叮叮和咚咚所在幼儿园顺势升班的过渡阶段——仍然是熟悉的教室、熟悉的操场,且只放了很少一部分课程在“学习如何握笔、写数字0~9”上,而更多时间是用来上美术课、声乐课、京剧课、手工课、阳光户外课……所谓衔接,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们坚持45分钟不乱跑的上课习惯与尽量不走神的听课习惯。课程并不紧张,每晚回家的“作业”多是给爸爸妈妈背诵一首诗歌,但还用神奇编码教会了不会写字的小朋友如何记作业。

咚咚从这里毕业走进小学,叮叮带着满脸向往的微笑又走进这里。我不知道如何在效果上判断这个衔接班的优劣,但我知道咚姑娘一路上适应良好,并没有发生“上小学后因为觉得无聊而不再认真听讲”的情况。相反,她对课程充满好奇,早早就买回小学六年的语文、数学教材,因为想看看后面还要学些什么;叮叮的反应更直接一些,大约就是每天接他回家时都要和小伙伴告别超过十分钟,问他“今天开心吗”,答案永远是雀跃笃定的“开心”!

……

所以,辅导班到底要不要上?学前班到底是不是有过无功?早教班真的有用吗?考级真的纯功利吗?学区房到底有没有购买的意义……

前后围绕着“教育”这个话题的问题有那么多,但实际上,班和班不同,孩子和孩子有差异,家庭成员是两代还是三代共同生活也自然不一样。真正影响孩子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毕竟,外因总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

作为一块多年的废物点心,我的人生其实一直缺乏尖锐迅捷的判断——我会权衡很久,过去叫作“选择障碍”,三十岁之后发现或许也是一种慎重。我们告诉孩子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首先我们要让自己知道,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万千可能,武断会伤害的,兴许也包括自己。

所以,在新问题层出不穷的路上,我们有心观察、多听多问,还是不要急着下结论。

凡事,走走看。

穷养、富养的关键,不在“穷”“富”而在“养”

如果一定要给穷养、富养一个界定的话,那么在力所能及的物质基础上,通过有效陪伴来提高孩子在性情品质、处世态度、思考方法等方面的进步,那就是有价值的“富养”,反之就是“穷养”了。因为穷养、富养的关键,不在“穷”“富”,而在“养”。

在写新书的时候,有阵子没更新微信公众号的某作者终于推送了新文章,问大家:新书互动版块,亲人们有没有想问的问题?

一位ID“时二叶”的读者问:都说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萱姐,在你看来所谓的富养和穷养是什么概念,是不是也落实到咚姐和叮少的身上了呢?

也真是巧,我最近也频频和朋友讨论到类似事例,生些感触,不妨聊聊。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曾经给我极深刻的印象。作者说六七年前,在北京西单哈根达斯门口偶遇两个中学生,男孩希望女孩做他女朋友,而女孩答应的条件是一套哈根达斯的冰淇淋火锅。得知价钱后,男孩犹豫良久,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女孩一蹦三尺高,当场表示自己“终于可以拍照发校内和QQ啦”。做中学教师的作者补充说,其实这还不是最扎心的,她甚至见过一个上高中的女孩向一直追求他的男生提出过以下交换条件:一条周大福的手链,换一次游乐场约会;一个iPad,换一次牵手;一个最新的苹果手机,换一次接吻;三个条件全部满足,就当男孩一个月的女朋友。

另一个故事,则是我一路目睹过来的。一对家境平平的夫妻,艰辛地尝试了三次试管婴儿,最终在四十岁那年生了一个女儿。女孩从出生那日起就成为全家心心念念的宝贝,从小襁褓开始所有衣服、日用品,甚至婴儿床、小推车之类都必须是新的、漂亮的,从小到大所有用具都处于同龄人中的一线水平。她的妈妈长我十几岁,却比我还早地开始了海淘的道路,日常热衷于和我们探讨哪个英语辅导班虽然贵但特别高端。为了支付如此高昂的消费,她在日常工作之余还有一份兼职,每晚吃完晚饭就要去一间培训机构给小朋友上辅导课。给女儿的零用钱她从不吝啬,直到某一天,她去兼职的路上遭遇车祸撞断腿,在家休息时被小学六年级的女儿质问:“我同学都有自己的智能手机,他们还出过国,为什么我跟他们比就这么穷?他们的父母也是努力给他们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啊!我没有,就是你们不努力!”

第三个故事,主人公是个男孩子。本着“男孩要穷养”的宗旨,尽管家境尚可,但父母对这个儿子始终严格要求,不只物质节俭,偶尔还用鸡毛掸子揍几下。男孩子性格有些内向,平日里沉默寡言。父亲也很欣赏“男人就是要少说话、多做事”的优良品质,平时父子俩基本不怎么交流,逢寒暑假父母要上班,还会把儿子送回故乡农村跟着爷爷奶奶“劳动改造”。男孩渐渐长大,考入一所省重点中学,开始住校。父母给的钱虽不多,但班里也不允许带手机,又都穿着校服也看不出谁家富裕。班里有女生举办生日会,说是家长给订了包间,请要好的同学一起去K歌,他倒是鼓起勇气去了,但选择的礼物是校门口考试书店买的《高考语文学霸笔记》,差点没把寿星的眼珠子吓掉了。高考他考取一所“211”大学,没参加什么社团,也绝不参加学生会竞选,做过一次发传单的兼职,效果平平就没再去——反正家里不缺这点钱,何必难为自己?大二时谈了个女朋友,大三就分手了,理由是女生嫌他“没眼界、没格局、没认知,只是一个品质很好的人”。他哭着给我发私信,问:“叶老师,什么叫作眼界、格局、认知?品质好不重要吗?”

第四个故事,主人公也是个男孩子。他有做出版社总编辑的父亲和大学教师的母亲,从小在优渥的环境下长大。男孩两岁起就喜欢辨认各类车标并讲得头头是道,上幼儿园了开始喜欢汽车车模,父母就在男孩的卧室中特地做了一面墙的展示柜,每个格子都是扁平形状,专门用来放男孩收集的车模,其中不乏父亲出差带回的限量版。男孩也很喜欢读书,从小父亲就给他讲绘本故事,大一点刚好利用工作之便从全国各地的书展上给儿子淘好书,回家后待儿子读完了,还和儿子一起讨论书中的文学手法,一起写书评。男孩成绩很好,读初中的暑假被学校挑选去美国游学,父母爽快地交了费用。母亲对此表示很开心,因为这个暑假终于不用父母带他四处旅游了,借此机会父母刚好自己出门度个蜜月。十七岁的时候男孩成绩不错,被所在高中挑选去美国做交换生,一年半后在当地参加考试,考取了常春藤盟校。我前几天刷男孩的朋友圈,发现他业余时间去一家汽车俱乐部做试车手,有时候会去参加比赛,还开了个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与汽车相关的精彩原创评论。有个同为中国留学生的女朋友,在另一所名牌大学读书,也是个爱车人。他们一起开车去美国西海岸旅行,年轻的身影满满都是朝气与幸福。

看完这四个故事,你说,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男孩与女孩,到底谁该穷养,谁该富养?有人说穷养、富养应当是集中在精神而非物质层面进行讨论,这样理解究竟对不对?

我想,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白:富养和穷养的目的都是什么?

老话常说,女孩要富养,不然长大后极易被物质诱惑,甚至为了达到在他人看来微不可及的物质标准而交换爱情、婚姻、肉体甚至道德底线;男孩要穷养,因为作为顶天立地的男人,首先应当坚韧、顽强、勤奋,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气,也要有白手起家的底气。

这些都没错。

可是,毕竟时代在进步。当北京的高考状元可以坦然说自己的成功算不上什么,因为身为外交官的父母为自己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与精神引导时,河北的高考状元说的是感谢贫穷,感谢母亲告诉自己踏实做事就好,还有母亲每天骑自行车接送自己和弟弟时一路三个人的欢声笑语、交流沟通;当同一演讲节目中的寒门学子多次以平凡人的奋斗史切入励志主题进行演讲,旁边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同龄女孩在演讲选题中则屡屡侧重于对同一问题展开不同角度的多维思考……他们呈现出的,其实是同样宝贵的朝气、勇敢、智慧,以及不同生活经历、原生家庭所影响形成的不同视角与差异化关注点。

说到底,物质与精神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有了那些陪伴、沟通、鼓励,穷养的孩子能早当家,富养的孩子也能站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上用更开阔的视野为自己拼一个更有趣的未来。反之,若失去了随时随地的品质引导、行为示范、反思自省,带来的可能是更加无休止的物质欲望,本想培养吃苦精神的穷养初衷也并不利于开阔格局的建立与独立观点的形成。

简单地说,物质条件是加速器,如果能够运用得宜,它可以加速一个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反之,会更快走向我们所不忍见的未来。

那么,什么是“运用得宜”呢?

2006年,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撰写了一本影响美国社会的教育社会学著作,叫作《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其实也是她和她的研究团队的一本实证研究报告——他们从1994年起,用十年的时间走访88个美国家庭,着重观察对比了其中12个不同阶层的家庭,用翔实的数据、跟踪式记录及深度访谈得出结论:孩子的发展轨迹与家庭的经济资本有一定关系,但发挥更重要作用的,是一个家庭能否有效激活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这当中包括父母的品性、眼界、认知,以及在这些认知影响下所惯常采用的沟通方法和对未来的规划。

尽管安妮特·拉鲁用“协作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和“自然成长(natural growth)”来概括美国中产阶级与贫困阶层间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也导致该书如其副标题一样被认为是谈阶层、种族对教育影响的著作,但书中原样呈现的不同家庭的教育细节及总结反思,当真可以让读者收获良多。

因为当我看到这本书时,时间已经走到2016年,然而我惊讶地发现,十年过去,中国社会的家庭教育结构与十年前(也包括当下)美国家庭教育结构并没有本质不同。绝大多数父母都在努力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努力进更好的小学、初中,购买各种有益于学习的辅助工具,对课余辅导进行投资,支持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尽量调整自己的日程安排以配合孩子们的需要……

而在家庭沟通方面真正推动成长积极化的,也仍然是拉鲁所提到的那些真正属于“素质教育”的细节:比如,和孩子一起读书、旅行或参观文化机构来开阔视野,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出选择,坦然地把各种专业术语或其他书面语言混杂在日常闲谈中,不回避对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简单讨论,运用说理或商讨的方式达到具体目的,在常见的商讨中渗透引导意图而较少直接下达命令或强加观点,在家庭事务上主动赋予孩子表决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态度使得孩子开始习惯于把父母当作伙伴、先导而非强势权威,也在日复一日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掌握了拉鲁认为对未来有重要影响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

可见,如果一定要给穷养、富养一个界定的话,那么在力所能及的物质基础上,通过有效陪伴来提高孩子在性情品质、处世态度、思考方法等方面的进步,那就是有价值的“富养”,反之就是“穷养”了。因为穷养、富养的关键,不在“穷”“富”,而在“养”。

说白了,如果脱离了“养”的本质来探讨穷养和富养的区别,那么等待我们的不是“穷人家的富二代”,就是“富人家的留守儿童”。

因此,对于叮叮和咚咚,我更在意的是我们互相陪伴过程中的共同成长。

我从不否认稍好一些的物质条件可以成为促进这种成长的加速器,所以在现有经济能力的基础上,我愿意综合判断消费的合理性,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便尽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甚至适当升级对他们的投资消费,但不做力不能及的攀比。

必要的时候,我们也会一起分析某项支出对目前的我们而言是否有价值;如果适当推迟其实现时间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大家是否赞成,以及在达成共识后,最终确认我们彼此要为这项支出付出怎样的努力——因为最有意义的共同成长,首先应当是所有人的愉快参与,而不是父母单向的自我加压。

至于此般“富养”的价值,我想,其中最有价值的地方,莫过于有幸参与且陪你们一起成为独立、正直、有趣的人,我的孩子们。

三十年后,当你们走到我今天的年纪,倘若还觉得以上观点有可取之处,而那时的我也并没有成为你们的负累与抗拒,想来,那就是父母子女一场的极大成就了。

愿所有那些能够承担的美好,凝聚成记忆里最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