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结语
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方法,提供给我们理解、剖析和透视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抓住其运行本质和规律的独辟蹊径的视角。马克思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抽象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方面,并将其在思维的行程中,在精神上,在理论上,再现出来。马克思研究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是他留给人类研究自身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思想瑰宝。只有站在他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整体经济的运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机制和根源以及如何才能避免危机的发生。然而,遗憾的是,整个中国经济学界不但没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反而在近些年来有逐渐扬弃的趋势。现如今,在我国只有一小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经济学家固守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阵地,与此同时,更为严峻的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或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经济学研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
基于这样的事实,也出于在理论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实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界面临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但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使人们改变马克思主义只是单纯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局限,使其回归真正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地位。
(原载《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1]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4] 同上。
[5] 同上书,第19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7] 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10] 张小金:《资本论与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1] 实际上,一种完全客观的状态是个人不可能到达的,但科学的研究精神却要求努力达到这种状态。在这里,个人的客观性不仅包括价值判断,而且也包括避免将个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强加给他人。参见唐·埃斯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1页。
[12] 何自力等:《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第23—24页。
[13] 这一点也为一些著名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所认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
[14] 何自力等:《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16]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50页。
[17] 何自力等:《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18] 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19]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页。
[20] 同上书,第10页。
[21] 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