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左翼文学之所以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位置极为重要,不仅因为它在20世纪70年代是占据主导的文学,还因为它是关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这一规模宏大的社会实验的意识形态叙事。目前学界在左翼文学文献的发掘整理、相关理论的阐发建构以及个案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该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盲点,如宗派主义,鲁迅及其影响下的胡风、萧军、丁玲、冯雪峰等作家文艺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该文艺观念与左翼政治功利派[1]文艺观念的差异,等等,这些问题虽然有不少学者涉及,而且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总令人感觉相关研究还是回避了一些不该忽视的话题,已有的概念命名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够周全的缺陷,如“雪峰派”、“胡风派”、“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派”、“左联内部的反对派”,等等。这说明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仍然囿于左翼文艺当事人固有的语言,没有走出当事人无意中设定的话语圈套,从而陷入了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境地。因此,仅仅现有的话语是不能充分说明相关问题的。话语与对象之间这种明显的脱节热切地呼唤着新的理论语词,而“‘理论’是不断打破已有模式和权威的知识活动,它与对象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之间是对话关系”[2]。文学研究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理论探究活动,也理应不断地对既有的模式与概念予以重新审视与质疑。在这种状态下,引入新的话语和新的命名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根据有关研究和个人认识,就相关的文学史事实与文艺思潮提出一个新的文学语词:“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
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过程中,在五四启蒙思潮和鲁迅的影响下,一批被称为“鲁迅后期弟子”的左翼作家与其他有着共同思想倾向的作家一道,在左翼文艺运动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文艺派系,他们在左翼文艺向工农兵文艺全面转型的过程中仍然坚守着相对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文艺理念,力图将五四启蒙思想融进日益意识形态化的理论与创作中去,从而呈现出与左翼功利派倡导的工农兵文学存在明显差异的理论品格和文学形态。
左翼启蒙派作家或者曾经与鲁迅事实上形成了某种相对独立的左翼文艺群体(如胡风、冯雪峰、萧军、聂绀弩等团结在鲁迅周围,被认为是鲁迅的“后期弟子”),或者在鲁迅指导下从事过文学活动(如丁玲曾在鲁迅的指导下编辑左联期刊《北斗》),或者仅仅是思想与创作上与鲁迅存在着某种联系(如王实味以及路翎等部分七月派成员),然而他们在特定时期不同区域的革命文学阵营内部,都保持了某种相对自由、开放的心态,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批判、审视的创作或理论特质。
左翼启蒙派是在五四文学向革命文学转型过程中逐步萌生的,并在革命文学由普罗文学阶段向工农兵文学阶段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凸显出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必须说明的是,左翼启蒙派无论在思想上怎样执着于启蒙,在行动上怎样保持独立、自由倾向,但都认同并支持中国共产党阵营的革命诉求,都在不同指向上承认文学的功利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以马克思主义为观照文艺的思想框架,因而他们与左翼功利派之间的差异是左翼文艺阵营内部的同中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