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何谓机制研究
一 “机制”概念的理论溯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原本属于机械工程学范畴的“机制”概念,启发了多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讨论。不同的学科门类对“机制”或是以机制为基础的理论阐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诸多现象的考察大多有被机制分析框架一统的趋势。例如,病理机制、能源机制、经济机制、市场机制、货币机制、企业机制、管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等等。
机制这一概念在机械工程学中,本来的含义为机械装置,后被引申为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具体而言,机制是指具有稳定性的部分相互连接而成的合成体,通过对这个合成体的某个或某些组成部分施加外部作用力,可以按照预期得到其他部分的联动,或使之按照既定程序运转。也就是说,如能满足这个合成体系统中的一些必要条件,就可以得到符合其物理性质的状况或结果。机制的作用在于,可以使一种机械运动转化为另一种机械运动[1]。
机制一词后来为多个学科所沿用。从哲学视角看,自然界里的生命体与机械或人工制品非常类似,都是由缺少彼此间固定关系的不同部分组合而成,这个合成体是通过外部施加的强制性秩序或程序而运转的。一些事物所体现的活动性,其动因并非源自该事物本身,而是一些外力作用于机体的某个部分而产生的连续性效果[2]。生物学和医学也通过类比的方法借用“机制”一词,用以描述生命体征中的一些功能性现象。包括生命体或器官的内部构成状况及工作方式,它包括为实现某种生理功能而在各种器官之间所引发的物理化学过程,尤其是病理变化中各个不同器官之间的关系及协调作用。随后,“机制”这一概念便开始在多个学科领域泛用,尤其是被结构功能主义者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之后,机制研究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态势。社会科学中以机制为取向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借用机制的视角来解释某个观察到的结果,也就是揭示这种结果的发生所具有的规律性[3]。
综上述所,对任何一个学科门类而言,“机制”无论是作为一个概念或是具体研究范式,均具有如下的特征:
首先,以“机制”为视角,必须将研究对象或观察到的事物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并且这个有机体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不断地进行信息和系统性的交流。
其次,“机制”的构成应该包括事物的组织构成、不同构成部分在整体内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组合方式。
再次,对不同事物“机制”的考察,其实质是对一些复杂的系统或某些事物和现象演变规律的研究,这种规律更多地体现为事物运转的特有秩序。
复次,“机制”考察的重点在于,揭示具有因果联系的要素间产生互动的过程及影响。也就是说,要将外部因素对有机体所施加的作用力、有机体对外部因素所产生影响的反馈,及有机体如何进行内部结构和关系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予以还原。
最后,由于“机制”研究是一种规律性研究,其研究结论便自然地具有应用层面的可预见性、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
二 “网络舆论生成机制”研究框架的提出
在就国内外舆论研究理论及方法总体回顾的基础上,学者许静提出对舆论的研究应当遵循从个人到群体的意见形成和表达路径,“对引发议题话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产生的条件进行研究”(许静,2009)。这一研究思路,其实质就是将“机制”的视角引入对舆论现象的考察中。就舆论的生成机制而言,传统舆论学研究对舆论产生过程的讨论可以归入这一研究视角中。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是美国学者戴维斯就舆论形成的几个阶段作出的归纳总结。他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其中多个要素在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产生不同的效果。舆论的形成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阶段:初始,一些事件在首属群体讨论中成为舆论的萌芽,这些能够具有舆论发展潜质的事件常常难以在初期辨识和判定;随着讨论范围的扩大,某些掌握和发表了有力观点的人开始控制事件评价的主导权,成为意见领袖;接下来,讨论超越了原发事件本身,开始兼及多个群体的利益,被大众媒介广泛报道,舆论开始在社会群体之间形成;由于舆论波及范围的扩大,争议涌现,大量公众开始依据个人经验,并在他人观点的互动影响下,对事件形成个人看法;继而,人们开始监测身边的意见气候,去预期他人对事件可能做出的反应及行为;进而,人们开始评估发表自己的立场所能导致的报偿和后果,并着手调整自己所要表达的意见并诉诸行动,有些人宁愿改变初衷以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公众舆论得以形成并产生现实影响(Davison,1958)。戴维斯从信息传播、群体互动、社会心理和个人认知等多个角度系统还原了舆论生成的整个过程。从他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舆论的形成更多地具有社会化过程特质,是多个要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现象。
相应地,舆论生成平台从传统大众媒介到互联网的转变是否会影响甚至重塑舆论生成机制,是许多学者关心的问题。有学者观察到,网络互动的主体必须遵从相应的“规范”,才可以充分利用新的媒介平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王天意,2008)。这些规范通过诸如以技术相区分的社区结构、以内容为区分的信息环境、以需求为区分的参与动机、以虚拟身份相区分的权力关系以及互动中的群体心理差异等方式(彭兰,2009b),对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产生影响。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网络论坛舆论的演变机制进行梳理,将这一过程还原为彼此承续影响的几个阶段:首先,“种子”事件出现在网络舆论中,通过意见领袖或其他网络能动分子的推动,反映这一事件的帖子开始大面积被转载或评论,并产生论坛间交叉传播的效果;其次,在海量议题的关注度竞争中,少数帖子通过论坛统计数据或进入排行榜的状况,而被网民持续关注成为热帖;最后,传统媒体、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专业人士开始介入网络舆论的讨论,在成熟的论坛内可以形成客观理性的思考且达成具有倾向性的共识,而在一些激进的论坛中则能够形成群体极化(金兼斌,2008)。
本书正是在上述学者前沿性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对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的系统梳理,并辅之以实证研究的结论支持。如前所述,将“机制”研究的视角纳入对网络舆论生成的研究,所论及的范围,应当包括互联网信息环境状况、网络技术平台所提供的舆论互动类型、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舆论主客体间关系及其互动规律等问题。这一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既有的互联网环境里,网络舆论是如何生成并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舆论各要素是如何结构、互动并产生影响的。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网络舆论生成过程的考察,尝试建立网络舆论各要素互动的规律性模式,以检验其在中国语境中是否具有成长为公共领域的潜力,以期为学界的舆论事件的观察、舆论发展方向的预见、业界对舆论规律的把握及利用,以及政界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等有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