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书主要是对传统民族歌舞从人类学、文化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是借以分析现象、找寻研究切入点的工具。重要的一些理论观点包括了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文化权利”,格尔茨的“意义编织之网”,哈维兰在《文化人类学》中所总结的“文化调适”,拉德克利夫-布朗关于文化的社会功能,费孝通的“乡土社会”,吉登斯的“现代性”和哈贝马斯等人的“公共文化”。但本书中并没有专门陈述、分析或者评价这些理论观点,主要是立求从自己观察和掌握的信息材料出发,在实证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思考和结论,所借用的理论观点多是进行一种印证或者借取其表述方式以说明问题,在对具体事象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观点。田野调查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为本书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为本书写作所做的田野调查包括:对峨山彝族花鼓舞先后四次调查,2006年5月峨山县化念镇、塔甸镇厂上村;2006年12月,峨山县双江镇;2007年2月,峨山县塔甸、岔河乡、甸中镇、富凉棚乡;2008年2月,峨山县富凉棚乡、大龙潭乡。对云南省其他地区传统民族歌舞的调查包括:2005年5月,文山州广南县壮族手巾舞;2005年6月临沧市沧源县佤族展演式歌舞表演;2009年6月,扬舞县烟盒舞、新平大沐浴村、大槟榔园花腰傣歌舞展演,等等;2011年3月,对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节和傣族歌舞展演。此外,也对《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吉鑫宴舞》、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等民族特色的演艺产品进行过调查。
本书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在主要观点的引导下,通过理论分析结合代表性个案的研究,揭示云南传统民族歌舞在现代变迁中显现的类型性走向,有机地运用“文化变迁”、“现代性”、“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等理论,力图梳理清楚云南传统民族歌舞在生存环境、传承主体、表现形态、功能意义等方面变迁的基本面貌,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传统民族歌舞只有在现代社会已经形成的多元对话格局中,以开放“自觉”的姿态,主动融入复杂社会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方能够找到生存与发展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