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产品进出口情况
加入WTO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挑战的能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总量世界第一。
从2001年到2011年间,我国出口增长6.135倍,年均增长21.7%(见图2-1)。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在2009年首次出现十年以来的负增长,但是随着我国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措施的作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逐步恢复,2010年和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出现强劲的增长。2010年全年,我国出口额15777亿美元,进口额13962.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9740亿美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31.3、38.8与34.7个百分点,超过金融危机前的进出口总额水平。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全年出口额18986.0亿美元,进口额17434.6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642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3%、24.9%和22.5%,总额创出历史新高。从进出口对比来看,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说明我国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竞争优势。
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额占据较大的比重且增长较快,2001—2010年间,制成品出口额由2001年的2661.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5777.6亿美元,增长了5.26倍,年均增长22.61%,快于所有商品年均21.87%的增长速度(见表2-1)。我国制成品出口占中国商品出口的比例逐步提高,从2001年的88.6%提升到2010年的93.6%。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加入WTO后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逐年增强,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国际竞争力逐年提升。
图2-1 2001—2011年中国进口、出口与进出口总额历年变化
资料来源:2001—2010年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数据来自海关统计资讯网。
表2-1 2001年和2010年中国商品分产业出口值、比重和年均增长率
续表
从制成品出口的分项产品看,2010年,占商品出口总额比例从高到低的产业依次是机械和运输设备(2010年出口7811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的49.5%)、其他制品和半制成品(23.0%)、服装(8.2%)、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5.5%)、纺织品(4.9%)。从增长速度看,2001—2010年,我国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22.61%,而高于这个平均速度的大类产业和分项产业有汽车(34.92%)、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32.70%)、EDP和办公设备(27.23%)、机械和运输设备(一分位产业,26.39%)。我国商业服务出口在2001—2010年间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从2001年的32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02%,接近商品贸易出口21.87%的平均增速。
(二)目标行业出口占全部商品总出口的比重
一个国家某行业出口额占该国全部商品总出口的比重是衡量该行业比较优势的最直接的指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如果一国某产品出口占总出口份额大,就认为其具有相对较强的比较优势。目标行业出口占全部商品总出口的比重的计算公式为Xi/Xo,其中Xi为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Xo为中国全部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
(三)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是指将一定时期目标产品出口增长率与该国所有商品总的贸易增长率相比较,从而确定何种产品的出口增速更快,更具有竞争力。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反映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其计算公式为:Di=(gi-gt)×100,其中gi为 i 产品的出口增长率,gt所有商品出口的增长率,Di为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我们计算了中国产品2001—2010年各行业的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如表2-2所示,从表2-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1)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一直都快于所有商品出口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这与前面的结论一致,即中国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强,其中,钢铁、汽车产品、办公及电子设备、机械和运输设备的比较优势增长明显,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
(2)农产品、燃料及矿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与全部商品出口总额相比则为负值,表明我国农产品、燃料及矿产品的比较优势正逐渐减弱,这与我国人口多,农业和矿产资源人均偏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品、服装业等在加入WTO十年以来的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在大多数年份也为负值,显示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这表明,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人口红利的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正趋于减弱。
表2-2 2001—2010年中国主要产品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续表
(四)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也称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占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相对出口优势指数反映出一个国家某类产品(或服务)的比较优势以及竞争优势所形成的结果,所以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协会(JETRO)的标准,如果 RCA﹥1,则表示一国某产业(或产品)在世界经济中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性比较优势越明显。如果 RCA﹥2.5,则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若 1.25﹤RCA﹤2.5,则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若 0.8﹤RCA﹤1.25,则该行业具有较为平均的竞争优势;如果 RCA﹤0.8,则不具有竞争优势,总体来说,若 0﹤RCA﹤1,则表示该国某产业(或产品)具有比较劣势,其数值越是偏离 1 接近于0,比较劣势越明显。
我们计算了2001—2010年十年来的中国产品出口优势指数,从表2-3中可以看出,加入WTO十年来中国制成品相对出口优势指数一直在增长,2010年已经达到1.4,从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居于较强的竞争优势。2010年,我国出口优势指数超过2.5的有以下几类(按RCA值从高到低):EDP和办公设备、服装、电信设备、纺织品。1.25—2.5之间的有:机械和运输设备(一分位产业)、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处于0.8—1.25之间的有:钢铁、商业服务;0.8以下的有:农产品、燃料及矿产品、汽车产品、化学及有关产品,其中燃料居于最后一位。
表2-3 2001—2010年中国产品出口优势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