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判断

(一)对中国加入WTO十年的总体判断

加入WTO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挑战的能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总量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产品出口15778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的10.6%,居世界第一位。而2000年这个比例还只是4.3%,所以加入WTO以来,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有了巨大的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也大幅度提升。

(二)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全球第一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出口逐年上升,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也逐年上升,通过融入世界生产制造体系和参与价值链创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中心。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总额达14769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出口总额的14.8%,位居世界第一,从总量意义上来说,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全球最强。

(三)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仍将继续提升,但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将发生改变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出口贸易很快就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于2010年快速增长并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11年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显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内在的增长动力还很强劲。虽然我国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但是我国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非常小了,2011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为-0.1个百分点,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且基础脆弱,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内需和投资拉动。

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体系来看,服装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保持着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以EDP和办公设备、电信设备、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等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增强,这些行业将是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主要动力源泉,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将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

(四)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增多

另外,在经历了入世十年后的高速增长,并于2009年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进一步的出口增长势必遭到其他国家更严格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也逐渐增多,各经济体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越来越多。中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以及针对中国非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而设立的特保调查。统计表明, 2010年中国遭受贸易摩擦74起,涉案金额77亿美元(郑伟、徐紫光,2011)。中国已连续成为遭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同时在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压力下,我国自2005年实行汇率改革,人民币启动升值,截至2011年12月,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24%以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强调实体经济回归本国,这就必然对中国商品的出口进而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入世十年来,我国外贸环境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逐渐增多,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但是近期增速可能将会放缓。

(五)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

我们的判断是目前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一方面,从国内来看,中国劳动力素质的快速提升为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是为出口产品的升级提出可能性。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以学历水平衡量的劳动力素质无疑有巨大提升。第六次人口普查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599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622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7758人上升为38788人;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377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由23.5%下降为4.08%,下降19.42个百分点。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劳动力素质大幅提升,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速度却并不快。另一方面,中国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将自然解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11月,全球已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等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国仍未予以承认。但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年后,即2016年,不论中国是否符合美日欧对市场经济的定义,将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地位(Market Economy Status,MES)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它表示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状况。享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在贸易纠纷中可获更多保障。例如在反倾销案(anti-dumping)中,只要中国享有市场经济地位,别国就不能轻易以中国商品出口价比其他国家的成本价低很多作为倾销证据,向中国课征反倾销税,而是必须以中国商品的成本价作为比较基准。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后,将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中国应利用出口增长速度放缓的时机,提升内功,为2016年前后出口的快速增长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