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书借鉴解释学、交往行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论等相关理论,研究相互理解范式基础对中国德育发展所具有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然后深入分析其在德育实践应用中可能会碰到的障碍,并试图提出和建构“理解德育”这一新型的德育范式。
本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
首先,复杂性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研究法。理解德育的建构必须抛弃以往片面强求普适性、还原性、定量化和实证化等简单性思维方式的束缚,转向多维度的、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性思维方式,以认识和研究这个快速流变、多样性的教育世界。理解德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面广,需要综合应用哲学解释学、伦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以便于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由于本书既有哲学层面的理论探讨,又有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需要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本书在对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审视的基础上,逻辑地推演出道德教育的相互理解范式基础,需要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再次,比较研究法和批判反思研究方法。本书在对古今中外道德教育理论进行全面比较的基础上,为“理解德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借鉴,这需要用到比较法。理解德育的建构离不开对现代社会德育现状的批判和反思,因此,本书还需使用批判反思的研究方法。
[1]《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2]注:本书所用的“德育”概念是狭义上的德育范畴,意指道德教育。
[3]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00页。
[4]黄葳:《主体性教育理论:时代的教育哲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5]于光远:《教学认识现象中的“三体”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
[6]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江苏教育》1982年第10期。
[7]顾明远:《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1991年第2期。
[8]成有信:《论教育活动及其要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9]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10]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11]吴航:《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1期。
[12]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423页。
[13]如: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熊川武:《“理解教育”的实质、步骤与发现》,《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10期;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一般课题“理解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述评》,《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2期;江玲:《理解教育:理解和改变弱势学生的地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