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迷宫: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的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本书的研究内容:关系主义权力观的建构

尽管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的权力思想存在许多可以进行比较的维度,但本书并不想对这三位思想家“英雄所见略同”式的洞见进行幽微的阐发,而是试图通过对原著的梳理与解读,抽取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权力研究的一个特殊的共同维度——关系视角,探讨关系主义的权力研究范式在他们的思想中展开与建构的方式,反思关系主义的认识论转换给权力社会学研究带来的启发与警示。本书将沿循以下的研究逻辑与研究内容而展开:

1.对充满争议的权力概念与权力面相进行初步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科学与社会学中根深蒂固的实体主义权力观进行基本描述,分析实体主义权力观背后的认识论障碍及其危害,初步讨论以关系视角替代实体主义权力观的可能性,牵引出关系视角在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的权力研究中的呈现;

2.通过社会史及思想史的初步梳理,揭示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的学术思想与德国、法国知识传统及关系主义思潮的内在关系,勾勒这三位思想家的人生经历及学术著述对时代危机的回应,描绘他们的权力研究得以展开的思想帷幕;

3.结合对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著述的简单归纳,分析这三位思想家在权力研究中相遇的基本方式与基本概况,结合当代社会学新的发展动向,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揭示对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的权力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基本议题;

4.围绕权力、身体、自我与分类图式/知识等基本议题,对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的权力思想进行细致、系统的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概念辨析与封闭性问题分析的研究思路,转而强调对以上基本议题之间的系统性关系进行探讨;

5.在对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的权力思想进行规范性比较的基础上,阐明这三位思想家的权力研究的实质:用关系视角的权力研究范式替代了传统的权力实体分析;对关系视角的权力研究范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权力概念的关系性诠释、关系视角的权力问题域的构建、概念丛的关系性联结——在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思想中的展开进行归纳与对比分析;

6.在肯定关系视角权力研究范式的理论价值的同时,着重分析它的内在缺陷:权力研究边界的模糊效应、关系循环论证的悖论、关系的相对主义、确定性的消蚀;结合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的相关理论,阐明权力迷宫这一隐喻的双重意义,探讨穿越关系视角的理论迷宫与权力之网的现实迷宫的路径与可能性。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德]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1页。

[2][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7—78页。

[4]李猛:《福柯与权力分析的新尝试》,载黄瑞祺主编《再见福柯——福柯晚期思想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5][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李康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233页。

[6]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7]同上书,第157页。

[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第81、238页。

[9]李猛:《福柯与权力分析的新尝试》,载《再见福柯——福柯晚期思想研究》,第106—111页。

[10][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1][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12页。

[12]同上书,第13—18页。

[13]参见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上),第157—158页;[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31页。文中提及的卢克斯的观点转引自沃特斯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从行文的表述可以看出,高宣扬对当代社会理论围绕“权力”与“权威”概念发生的争论的表述明显地受到卢克斯的影响。

[14][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53—54页。

[15]同上书,第54页。

[16]李猛:《福柯与权力分析的新尝试》,载《再见福柯——福柯晚期思想研究》,第114—121页。

[17]参见Norbert Elias,Reflection on a Life,Cambridge,U.K.:Polity Press,1994,pp.6-13。

[18]布雷斯劳(Breslau),原属德国,埃利亚斯在那里出生并度过青年时代。二战后布雷斯劳被划入波兰,改称弗罗茨瓦夫(Wroclaw)。

[19]德国青年运动从19世纪末一直持续到纳粹政权覆灭。19世纪末至一战爆发是青年运动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体现出浓厚的反现代性倾向,崇尚回归自然,通过在德国乡土中远足,锻炼青年的意志与独立性、培养同志精神,抵制现代性对生命和灵魂的损害;一战爆发至魏玛共和国是青年运动的第二阶段,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使早期青年运动的浪漫色彩受到打击,但无私奉献、同志精神、战斗情谊却经历了战争的考验。在魏玛共和国时期,青年运动出现了强调结盟与符号化的审美表征等倾向,更体现出极端的政治化走向,领袖崇拜也成为这一时期青年运动的主要特征;纳粹上台后,以极权高压手段作为后盾,通过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宣传,强行统一与改造了青年运动,使其成为纳粹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漫主义、自然与抗议、青年崇拜、民族、领袖原则、社会主义是德国青年运动最重要的理念。参见曹卫东、黄金城《德国青年运动》,载曹卫东主编《德国学术第一辑:德国青年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67页。

[20][匈]阿尔帕德·绍科尔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凌鹏、纪莺莺、哈光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21]德国青年运动的早期领导人物古斯塔夫·维内肯主编的杂志《源起》曾探讨并支持手淫、同性恋、男性形体美等为传统道德所质疑的话题及行为。维内肯对包括埃利亚斯在内的早期青年运动的活跃分子影响很大。绍科尔采指出,已有研究表明,终身未婚的埃利亚斯具有强烈的同性恋倾向,同样也很受女性欢迎,实际上拥有双性情欲生活。同上书,第13—14、16页。

[22][匈]阿尔帕德·绍科尔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第15页。

[23][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页。

[24]Daniel Gordon,“The Canonization of Norbert Elias in France:A Critical Perspective”,French Politics,Culture and Society,Vol.20,No.1,Spring 2002,p.78.

[25]Ibid.,pp.78-79.

[26]乔登(Gordon)认为,法国学术界对埃利亚斯的接受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忽视了埃利亚斯与20世纪20年代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德国右翼青年运动的关系,忽视了埃利亚斯思想中内在的社会进化论及目的论色彩,埃利亚斯对法国社会与德国社会的对比研究与事实不符,带有亲德、反法的倾向。就像文章的标题The Canonization of Norbert Elias in France:A Critical Perspective(《诺伯特·埃利亚斯在法国封圣:一种批判的视角》)所揭示的那样,乔登(Gordon)将自己的研究定位为破除埃利亚斯在法国学术界的神话与神圣化。

[27]Daniel Gordon,“The Canonization of Norbert Elias in France:A Critical Perspective”,French Politics,Culture and Society,Vol.20,No.1,Spring 2002,pp.79-80.

[28]参见Norbert Elias,The Germans:Power Strugg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bitu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Cambridge,U.K.:Polity Press,1997。

[29]参见[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王佩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卷社会变迁文明论纲)》,袁志英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30]参见Norbert Elias,The Germans:Power Strugg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bitu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3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32]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9页。

[33][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303页。

[34][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118页。

[35][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序言”第3页。

[36]同上书,第105页。

[37][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7页。

[38][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第118页。

[39]同上。

[40]Richard Kilminster and Cas Wouters, “From Philosophy to Sociology:Elias and the Neo-Kantians(A response to Benjo Maso)”,Theory,Culture&Society,Vol.12,No.3,August 1995,p.81.

[41][英]斯蒂芬·门内尔、[荷]约翰·古德斯布洛姆:《导言》,第4页,载[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刘佳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匈]阿尔帕德·绍科尔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第19页。

[43]Benjo Maso, “Elias and the Neo-Kantians:Intellectual Background of The Civilizing Process”,Theory,Culture&Society,Vol.12,No.3,August 1995.

[44]Ibid.,p.58.

[45]Benjo Maso, “Elias and the Neo-Kantians:Intellectual Background of The Civilizing Process”,Theory,Culture&Society,Vol.12,No.3,August 1995,p.59.

[46]Ibid.,p.60.

[47]Ibid.,p.63,p.65.

[48]Richard Kilminster and Cas Wouters, “From Philosophy to Sociology:Elias and the Neo-Kantians(A response to Benjo Maso)”,Theory,Culture&Society,Vol.12,No.3,August 1995,p.97.

[49]转引自上文,p.101。

[50]Richard Kilminster and Cas Wouters, “From Philosophy to Sociology:Elias and the Neo-Kantians(A response to Benjo Maso)”,Theory,Culture&Society,Vol.12,No.3,August 1995,p.103.

[51]Ibid.,p.83.

[52]Richard Kilminster,“Norbert Elias:Post-philosophical Sociolog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pp.19-20.

[53]Ibid.,p.29.

[54]Ibid.,p.30.

[55]Richard Kilminster,“Norbert Elias:Post-philosophical Sociolog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p.31,p.19.

[56]阿尔弗雷德·韦伯(1868—1958),马克斯·韦伯的弟弟,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文化理论家。

[57]Richard Kilminster,“Norbert Elias and Karl Mannheim:Closeness and Distance”,Theory,Culture&Society,Vol.10,No.3,August 1993,p.84.

[58]Ibid.,p.86.

[59][英]斯蒂芬·门内尔、[荷]约翰·古德斯布洛姆:《导言》,第5页,载[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

[60]同上书,第6页。

[6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62]参见[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63]Richard Kilminster,“Norbert Elias and Karl Mannheim:Closeness and Distance”,Theory,Culture&Society,Vol.10,No.3,August 1993,p.104.

[64]Richard Kilminster,“Norbert Elias and Karl Mannheim:Closeness and Distance”,Theory,Culture&Society,Vol.10,No.3,August 1993,p.106.

[65][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66]Richard Kilminster,“Norbert Elias and Karl Mannheim:Closeness and Distance”,Theory,Culture&Society,Vol.10,No.3,August 1993,p.108.

[67]Ibid.,p.83.

[68][匈]阿尔帕德·绍科尔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第182页。

[69]同上书,第187页。

[70]可参见上书第17页注释[15]。

[71]同上书,第183页。

[72]参见Norbert Elias,The Court Society,Dublin: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Press,2006。

[73]奥托·欣策(1861—1940),德国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政府史及比较史学,后期从事社会学研究,尝试对韦伯的“理想类型”这一概念工具加以改造、利用。

[74][匈]阿尔帕德·绍科尔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第186页译者注。

[75][匈]阿尔帕德·绍科尔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第186页。

[76]参见[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卷社会变迁文明论纲)》。

[77]参见Norbert Elias,The Germans:Power Strugg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bitu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78]Benjo Maso, “Elias and the Neo-Kantians:Intellectual Background of The Civilizing Process”,Theory,Culture&Society,Vol.12,No.3,August 1995,p.71.

[79]Richard Kilminster and Cas Wouters, “From Philosophy to Sociology:Elias and the Neo-Kantians(A response to Benjo Maso)”,Theory,Culture&Society,Vol.12,No.3,August 1995,p.110.

[80]Norbert Elias,“Introduction:A Theoretical Essay on Established and Outsider Relations”,p.xliii,in Norbert Elias and John L.Scotson,The Established and the Outsiders:A Sociological Enquiry into Community Problems,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

[81]Richard Kilminster and Cas Wouters, “From Philosophy to Sociology:Elias and the Neo-Kantians(A response to Benjo Maso)”,Theory,Culture&Society,Vol.12,No.3,August 1995,p.110.

[82]转引自李康《诺伯特·埃利亚斯》,载《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83]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第18页。

[84]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第16页。

[85]同上书,第18页。

[86][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从1947年开始,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简单照搬苏联模式、大搞个人崇拜、推行集权政治,引发了匈牙利人民的强烈不满。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匈牙利曾尝试非苏联化模式的改革,但在苏联干预下失败,国内形势进一步恶化。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发生了声援波兰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改革的和平游行,群众提出了以反对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十六点要求”,游行遭致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最终演化为武装冲突,11月4日,事件被平息,共造成约2700名匈牙利人死亡,史称“匈牙利革命”。

[87][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216页。

[88]同上书,第223页。

[89][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第349页。

[90][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下卷),第180页。

[91]“超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实际上是同一概念,是从不同方面对在20世纪60、70年代遭遇结构主义的危机后,法国思想发展趋势的一种归纳。超结构主义强调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对传统结构主义的超越;而后结构主义则强调福柯、德里达的理论与传统结构主义的关联;解构主义强调的是德里达、福柯等人对传统结构主义的批判与消解。

[92][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下卷),第180页。

[93]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第42—51页。

[94]李猛:《皮埃尔·布迪厄》,载《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95]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第51—52页。

[96]同上书,第36页。

[97]高宣扬将法文“discous”翻译为“论述/论说”,而中文学界一般将英文“discourse”翻译为“话语”,本书遵循学界的惯例,对高宣扬的原文进行了相应的改动。

[98]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第25页。

[99]李猛:《皮埃尔·布迪厄》,载《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第157页。

[100]转引自李猛《米歇尔·福柯》,载《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第237页。

[101]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9页。

[102]孙旭光:《加斯东·巴什拉哲学述评》,《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第34页。

[103]朱国华:《继承与断裂:布迪厄的哲学思想渊源》,载《现代哲学》2006年第3期,第110页。

[104][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第119—121页。

[105]杨寿堪:《实体主义与现象主义》,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68页。

[106]和磊:《反本质主义》,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1期,第57页。

[107][美]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108]王伟:《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第23页。

[109]蔡福军:《关系主义,或一种历时的总体性》,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0页。

[110]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载《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8页。

[111]王智:《关系思维与关系属性》,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5期,第154页。

[112]Mustafa Emirbayer,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3,No.2,September 1997,pp.281-282.

[113]Mustafa Emirbayer,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3,No.2,September 1997,pp.284-286.

[114]Ibid.,p.287.

[115]Ibid.,p.289.

[116]谢立中:《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117][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286页。

[118]瞿铁鹏:《古典社会学中的社会关系概念》,载《复旦社会学论坛》(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7—38页。

[119]参见[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1、22章。

[120]李猛:《从帕森斯时代到后帕森斯时代的西方社会学》,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31—32页。

[121]王微:《欧美社会学传统及其对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41—42页。

[122]李志君、刘欣:《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32页。

[123]关于这一问题可参见何雪松《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文军《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苏国勋《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趋势》,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0322.htm。

[124]参见谢立中《新的综合:社会学理论的当前趋势》,载《国外社会学》1995年第1期。

[125]参见[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卷社会变迁文明论纲)》。

[126]参见Norbert Elias,The Court Society。

[127]参见[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卷社会变迁文明论纲)》。

[128]参见Norbert Elias,The Germans:Power Strugg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bitu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129]参见Norbert Elias and John L.Scotson,The Established and the Outsiders:A Sociological Enquiry into Community Problems。

[130]参见[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

[131]参见Norbert Elias,Involvement and Detachment,Dublin: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Press,2007;[德]爱里亚斯《什么是社会学》,郑义恺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132]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33]参见[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134]参见[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5]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刘晖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Pierre Bourdieu,Practical Reason,Standford,California,U.S.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36]参见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Massachusetts,U.S.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中文学界常译为《区隔:品味决断的社会批判》;[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7]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讲演录已出版的中译本有:《不正常的人(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4—1975)》,钱翰译,2003年版;《必须保卫社会(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6)》,钱翰译,1999年版;《安全、领土与人口(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7—1978)》,钱翰、陈晓径译,2010年版;《生命政治的诞生(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8—1979)》,莫伟民、赵伟译,2011年版;《主体解释学(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81—1982)》,佘碧平译,2005年版;均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38][法]米歇尔·福柯:《福柯读本》,汪民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0—281页。

[139]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0]参见[法]米歇尔·福柯《不正常的人(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4—1975)》。

[141]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必须保卫社会(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6)》。

[142]参见Michel Foucault,“Governmentality”,in 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edited by Graham Burchell,Colin Gordon&Peter Mill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43]参见[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版),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主体解释学(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81—1982)》。

[144]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145]参见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

[146]“Habitus”是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和The Court Society(《宫廷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德文词汇,但在20世纪70、80年代的英语学界很少使用。因此,当1978年、1983年《文明的进程》与The Court Society(《宫廷社会》)出版英译本时,“Habitus”一词被翻译成“make-up”或“personality make-up”,这一译法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埃利亚斯的洞见被英语学界长期忽视。参见[匈]阿尔帕德·绍科尔采《反思性历史社会学》,第183页;Stephen Mennell,Norbert Elias:An Introduction,Oxford,U.K.:Blackwell Publishers,p.30。而布迪厄将自己的“Habitus”概念与埃利亚斯建立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界对埃利亚斯的兴趣。

[147]参见Daniel Gordon,“The Canonization of Norbert Elias in France:A Critical Perspective”,French Politics,Culture and Society,Vol.20,No.1,Spring 2002,p.69。

[148]李康:《诺伯特·埃利亚斯》,载《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第230页。

[149]关于埃利亚斯与福柯之间这次被取消的学术对话,可参见Sam Pinkley,Paddy Dolan,Stefanie Ernst and Cas Wouters,“The Planned and the Unplanned:A Roundtable Discussion on the Legacies of Michel Foucault and Norbert Elias”,Foucault Studies,No.8,February 2010,pp.53-54。20世纪60年代埃利亚斯曾经写过一部论述古罗马以来两性权力关系的著作,但是手稿被清洁女工当作废纸丢弃,埃利亚斯根据记忆将与古罗马婚姻关系相关的内容整理成一篇文章,即:《古罗马两性权力的变化与平衡》,收入[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第175—200页。这次意外事件对埃利亚斯与福柯思想的比较研究带来很大损失,参见[英]斯蒂芬·门内尔、[荷]约翰·古德斯布洛姆为《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撰写的《导言》,第11页。

[150]参见何雪松《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51]Nick Crossley,“Sociology and the Body”,in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ology,edited by Carig Calhoun,Chris Rojek and Bryan Turner,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5,p.442、p.445.

[152]汪民安、陈永国:《身体转向》,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陈永国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153][英]布莱恩·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第33—34页。

[154]欧阳灿灿:《欧美身体研究述评》,载《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31页。

[155]李康:《身体视角:重返具体的社会学》,载《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1期,第10—22页。

[156]Dennis Smith,“‘The Civilizing Process’and‘The History of Sexuality’:Comparing Norbert Elias and Michel Foucault”,Theory and Society,Vol.28,No.1,February 1999,p.81.

[157]Ibid.,pp.93-94.

[158]Ian Burkitt,“The Shifting Concept of the Self”,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Vol.7,No.2,May 1994,p.13.

[159]Ibid.,p.20.

[160]埃利亚斯与布迪厄的著作中存在着同一个德文、法文词汇habitus,为了对habitus在这两位学者著作中的意义差异进行区分,本文在此处将habitus德译为“习性”、法译为“惯习”。

[161]Ian Burkitt,“The Shifting Concept of the Self”,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Vol.7,No.2,May 1994,p.24.

[162]参见Jean-Michel Berthelot,“The Body as a Discursive Operator:Or the Aporias of a Sociology of the Body”,Body&Society,Vol.1,No.1,March 1995.

[163]Devorah Kalekin-Fishman,“‘False Consciousness’:How‘Ideology’Emerges from the Encounter of Body Practices and Hegemonic Ideas”,Current Sociology,Vol.56,No.4,July 2008,p.540.

[164]Ibid.,p.548.

[165]Nick Crossley,“Body-Subject/Body-Power:Agency,Inscription and Control in Foucault and Merleau-Ponty”,Body&Society,Vol.2,No.2,June 1996,p.104.

[166]Nick Crossley,“Body-Subject/Body-Power:Agency,Inscription and Control in Foucault and Merleau-Ponty”,Body&Society,Vol.2,No.2,June 1996,p.106.

[167]参见Ian Burkitt,“Overcoming Metaphysics:Elias and Foucault on Power and freedom”,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23,No.1,March 1993;David Couzens Hoy,“Critical Resistance:Foucault and Bourdieu”,In Perspectives on Embodiment:The Intersections of Nature and Culture,Abingdon,Oxford,U.K.:Routledge,1999;Didier Eribon,“Social Construction of Sexuality:Comparing Bourdieu with Foucaul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ology,Vol.38,No.1,April 2001.

[168]Ian Burkitt,“Overcoming Metaphysics:Elias and Foucault on Power and freedom”,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23,No.1,March 1993,p.51.

[169]Ian Burkitt,“Overcoming Metaphysics:Elias and Foucault on Power and freedom”,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23,No.1,March 1993,p.56.

[170]Ibid.,p.67,p.71.

[171]David Couzens Hoy,“Critical Resistance:Foucault and Bourdieu”,In Perspectives on Embodiment:The Intersections of Nature and Culture,pp.3-20.

[172]David Couzens Hoy,“Critical Resistance:Foucault and Bourdieu”,In Perspectives on Embodiment:The Intersections of Nature and Culture,pp.17-20.

[173]Didier Eribon,“Social Construction of Sexuality:Comparing Bourdieu with Foucaul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ology,Vol.38,No.1,April 2001,p.29.

[174]Ibid.,pp.29-30.

[175]Warren Schmaus,“Categories and Classific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In Philosophy of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edited by Stephen P.Turner&Mark W.Risjord,Amsterdam:Elsevier B.V.,2007,pp.429-430.

[176]Ibid.,pp.432-434.

[177][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渠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91页。

[178][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

[179][法]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180]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

[181]参见[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182]田耕:《社会学知识中的社会意象——Doxa概念与布迪厄的社会学知识论》,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67、69页。

[183]刘拥华:《布迪厄的“终生问题”》,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84]参见Norbert Elias and John L.Scotson,The Established and the Outsiders:A Sociological Enquiry into Community Problems;[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第175—200页。

[185]参见Sage Masters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Norbert Elias(Volume II&III),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3。这是一部由埃里克·丹宁和斯蒂芬·门内尔(Eric Dunning&Stephen Mennell)编辑的四卷本研究资料汇编,主要汇集了欧美学者对埃利亚斯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及受埃利亚斯启发而从事的经验研究成果。

[186]Norbert Elias,“Introduction:A Theoretical Essay on Established and Outsider Relations”,pp.xv-xvi,in The Established and the Outsiders:A Sociological Enquiry into Community Problems.

[187]参见李康《诺伯特·埃利亚斯》,载《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第210页。

[188]参见[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不正常的人(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4—1975)》。

[189][美]丹尼斯·朗:《权力论》,第三版引言第2页。

[190][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31页。

[191]转引自[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57—59页。

[192]李洁文:《权力与西方文明:比较伊莱雅斯与哈伯玛斯》,载《社会理论学报》1998年第1期,第46—48页。

[193]Staf Callewaert,“Bourdieu,Critic of Foucault:The Case of Empirical Social Science against Double-Game-Philosophy”,Theory,Culture&Society,Vol.23,No.6,November 2006.

[194]Staf Callewaert,“Bourdieu,Critic of Foucault:The Case of Empirical Social Science against Double-Game-Philosophy”,Theory,Culture&Society,Vol.23,No.6,November 2006,p.82.

[195]Ibid.,p.75.

[196]Ibid.,p.77.

[197]Ibid.,p.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