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一 研究思路
本书是围绕韩国秋夕这一民族传统节日展开的一项立体多元的研究。在此有必要提一下笔者最终决定选择这一写作思路和框架的心路历程。在写作之初,笔者曾试图以某种单一的视角或某种理论为基础对这一节日进行深入挖掘。但在不断深入地搜集资料与阅读越来越多相关研究成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任何一种视角和理论都难以向人们展现一个多维、全景的韩国秋夕。秋夕作为韩国历史最为久远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盛衰沉浮的发展历程中,涉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淀和背负了太多的文化意蕴。可以说,秋夕是韩国传统节日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其民族精神文化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有运用多维的视角对其进行立体的剖析和探究,方能发现秋夕的文化之精髓、功能之本质。
基于这种认识,本书立足于秋夕的民俗仪式与文化展演,以功能主义理论为主线,运用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择取几对具有张力的二元对立关系,以韩国秋夕的社会功能为归结点,构造了一个时空结合、经纬交织的网状分析结构。首先对韩国秋夕进行本体研究,以时间为线,对秋夕的源流、发展做纵深的历时性考察,在神圣与世俗的视野下剖析秋夕的节俗仪式及文化内涵;接着根据韩国历史发展及社会结构的特点,从官方与民间对秋夕文化的互动塑造角度对秋夕进行阐释;然后进行比较研究,打破民族国家界限,将其放于东亚空间与其他诸国的八月十五节日文化进行横向的共时性对比;最后将秋夕置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背景下考察其传承与变迁。最终,多维视角在相互交错的过程中汇于一体,归于展示秋夕文化样态与呈现秋夕社会功能之目的,力图呈现一个全方位、立体图景式的韩国秋夕,强调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二 基本框架
全书包括导论、正文与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由四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为本体研究。对韩国秋夕进行总体性、鸟瞰式的考察,力图呈现完整的秋夕文化样貌。一方面借助于对历史文献和民族志的梳理,对秋夕的起源及发展进行考察,理清其历史脉络。另一方面通过对秋夕节日仪式形态的介绍,探寻其体现的象征意义,发掘其文化内涵,并在神圣与世俗这一二元结构下,从民众生活这一层面出发,审视秋夕的价值与功能,认为秋夕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展演,更是传统社会的生存技术。
第二章为互动研究。秋夕的兴衰沉浮主要受制于官方与民间两大力量。本部分从这两大力量在博弈与互动中对秋夕文化进行共同塑造的角度出发,将秋夕置于政治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解析,对秋夕在政府强力介入作用下的演变过程和结果进行探讨,力图突破以往秋夕民俗研究中停留于民俗事象的描述层面,从国家权力层面阐释秋夕所具有的政治工具的功能。但由于韩国有曾受日本殖民统治及威权政府统治这两段有特殊性的历史,故这里所指的政治工具既体现在官方与民间这一关系之下,也体现在本民族与外民族这一矛盾之中,既是官方的统治工具,也是本民族抵御殖民化和反抗威权政府统治的政治工具。
第三章为比较研究。研究韩国秋夕,须将之置于更广阔的东亚视野来考察,因为秋夕并不只具有国别性,同时还具有区域性,属于东亚世界共同拥有的节日文化。本部分将韩国秋夕放在东亚空间与中国、日本、越南等国的八月十五节日文化进行横向比较。韩国著名民俗学家任东权先生认为:“民俗是随人们的思考和生活而生成、传承的,可以超越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同邻国的关系中也可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于是对历史上有过交流、有过联系的邻近民族的民俗进行民俗学方面的比较,扩大民俗学研究领域是非常必要的,基于这一点,韩国民俗学应与北面的中国、蒙古、西伯利亚的民俗,与南面的日本、东南亚的民俗进行比较研究。”[15]通过东亚区域内的比较,一方面发掘韩国秋夕所具有的独特之处,突出韩国秋夕在东亚这一空间的鲜明的民族性;另一方面探讨韩国秋夕的区域性及其与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化共识,强调诸如秋夕等文化遗产作为东亚空间的共享资源,对于整合区域文化、强化区域认同、促进东亚各国文化合作乃至建构东亚文化共同体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功能。
第四章为变迁研究。在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视野下,将秋夕置于动态的文化建构和现代适应过程中,分析其在现代韩国社会中的文化表述、传承与变迁等问题。作为一项传统文化和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符号,秋夕的文化变迁是传统对现代的调适,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起着缓冲作用:对内适应现代化,缓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承接历史,传承传统;对外适应全球化,消解民族性与全球化的冲突,承载民族文化,保持文化身份。因此,抵御现代化和全球化对自身文化的解构以及维护传统性和民族性,建构民族文化认同,是此时期秋夕的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