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秋夕的文化展演与功能呈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学术回顾

一 中国对韩国秋夕的研究

岁时节日是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岁时节俗一直是民俗的主干,研究成果颇多。但是,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学者对节日研究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黄涛先生曾评价说中国研究节日文化的成果中,泛泛而谈者居多,并且感慨:“目前学界关于传统节日历史的研究还是一个成果薄弱而迫切需要搞清基本问题的领域。说不清这些基本知识问题,不光是学者,连普通人也该觉得脸红的。但是搞清楚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因为民间文化虽然谁也离不开,可是自古以来就受知识界的轻视,有关的研究和记载相对缺少和粗疏,后世要搞清楚历史上的问题就很困难,应该比研究官方文化、精英文化的问题更有难度,只能在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寻找蛛丝马迹的记载,在未加标点的大量笔记野史中捕捉若有若无的线索,不只需要下笨功夫,而且要有读古书、查文献的好本领和分析考辨的好脑筋。”[3]黄涛先生所述的理由也是造成节日研究未受重视之原因所在。北京大学王娟教授也认为:“节日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人们的研究重点还只是参与、观察和描绘节日。很少对节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节日的结构,节日的功能,节日的社会性、价值、意义,等等。”[4]廖冬梅在其《节日沉浮问:节日的定义、结构与功能》一书中也提到:“与节日有关的几个领域,如人类学、神话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学科了,虽然各自都有谈及节日的文章,但大都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顺便提到,而专门论述的书和文章都不多。即使有,也大都停留在节日风俗的介绍上,对节日功能的挖掘还很不够。”[5]而涉及包括韩国在内的外国岁时节日的研究,则更加不尽如人意。

国内有关韩国岁时节日的研究不多,对于单一节日的结构形态研究则更少。近年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引起极大反响,受此影响国内学术界对韩国节日文化有所关注,但是所关注的领域较窄,主要集中在端午文化上,对秋夕等韩国其他传统节日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相比较而言,秋夕在韩国现代节日系统中的地位则远非端午所能企及。

到目前为止,除了笔者的博士论文《韩国秋夕的文化变迁与功能研究》之外,国内尚无一本以韩国秋夕为专题的学术性著作。而在为数不多的涉及韩国秋夕的研究中,又或是以节日事象描述与介绍性的普及读物为主,或是将其作为韩国传统节日研究的组成部分而出现。检索中国知网,以韩国秋夕为主题的论文(译文)有这样几类:

其一,对秋夕习俗活动内容的一般性描述。如金英模《秋夕》(《当代韩国》1994年第3期)、玄松南《韩国传统农耕文化: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荐新祭》(《中国稻米》2002年第4期)、郑锡元《韩国的中秋节》(《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李吟雪《韩国人的中秋》(《现代人才》2008年第2期)、张远桃《国外的中秋节》(《新农村》2008年第9期)等。

其二,秋夕民俗的起源、意义及功能的研究。如林宣佑《韩国秋夕的社会文化内涵、功能及其传承意义》(《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牟元珪《韩国岁时节日的起源、特点和社会功能》(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编《韩国学论文集》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等。

其三,中韩关系研究。如萧放《18—19世纪世纪中韩“岁时记”及岁时民俗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等。

分析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以韩国学者的研究为主,国内学术期刊上涉及韩国秋夕节日的文章近半为韩国学者的译文,国内学者对韩国秋夕的关注较少。二是相关研究或偏重于习俗活动的一般性描述,缺乏理论深度;或侧重于文献考证,缺乏现实关怀。

二 韩国对秋夕的研究

韩国关于秋夕的专题研究也不是很多,但是涉及秋夕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概论性著述。如崔常寿《韩国的岁时风俗》(弘文文化社1960年版)、张筹根《韩国民俗学概说》(宝成文化社1983年版)、林在海《民俗文化论》(文学与智成社1986年版)、金东旭《韩国民俗学》(新文社1994年版)、李斗玄《韩国民俗学概说》(民众书馆1974年版)、任东权《韩国民俗文化论》(集文堂1983年版)、崔任鹤等的《韩国民俗研究史》(知识产业社1994年版)、张祯龙的《韩中岁时风俗及歌谣研究》(1988年)、金宅圭的《韩国农耕岁时研究》(岭南大学出版部1985年版)、张筹根《韩国的岁时风俗》等。

二是学位论文。如安成鲁《韩国传统节日秋夕对外来文化的受容研究》(水原天主教大学,1992年)、何顺永《韩国饮食风俗的生活文化考察》(梨花女子大学校,1973年)、李正雅《韩日两国岁时风俗的技能考察》(庆尚大学,2007年)、金明子《韩国岁时风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庆熙大学,1989年)等。

三是期刊论文。如尹德仁《江原地区的秋夕祭礼饮食研究》(《关大论文集》1996年第1期)、任载海《从端午到秋夕》(《韩国文化人类学》1989年第1期)等。

在上述研究著述中,所讨论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几点:(1)关于秋夕的饮食祭祀。(2)秋夕与农耕文化。(3)秋夕与当代社会。(4)秋夕对基督文化的受容。(5)秋夕节俗的跨地域比较。

韩国对于秋夕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但似乎还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做出努力:一是重视第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注意节日传承变异的语境,摒弃资料组合式的泛泛而论;二是对秋夕节日要素的分析、节日结构的把握、节日内涵的发掘、节俗变异的理解等综合性整体性研究还有待深入。此外,有些研究成果由于过于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从而削弱了问题论述的学术性,如果突破民族国家的框架,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去探讨秋夕,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尽管中国和韩国关于韩国秋夕的研究相对来说都较为有限,但是以上这些研究成果给本书所带来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仍然是十分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