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政府绩效管理在内的一系列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工具以及相关的公共管理实践活动被大量地介绍到我国。中国学者从我国体制改革和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需要出发,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的体制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由承认生产者经营自主权切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工商企业和城市经济中,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资产租赁经营责任制。当时把这一系列的改革形式叫作放权松绑。这不仅仅是经营形式的调整,而且意味着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业生产单元——家庭的关系在发生着深刻变革。改革的深化使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商品市场成长完善的同时,要素市场也发展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改革的目标,要求政府在市场配置资源这一基础作用下发挥作用、履行职能,并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面对这一新型关系,政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政府职能需要转变,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政府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这一改革的目标。政府的成本与绩效、政府的职能架构与职责、政府的行为与价值取向、政府的工具与能力等重大理论问题需要解决。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就是对政府有了全新的认识,就像当年对市场的认识一样,我们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政府不是万能的,也不需要万能的政府。因为随着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政府使命的重新界定,它在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需要重构。一是公共管理的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在公共管理中,一个包揽一切的无限政府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二是政府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政府既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同时与其他主体构成了伙伴关系,共同承担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三是在这个主体结构中,政府的行为方式在发生变化,由计划、命令式向合作、协商、协同等方式转变。与此相适应,非政府组织在蓬勃发展,公民社会在兴起。公民自我意识的觉醒为政府体制的创新和行为的理性回归创造了条件。这种互动关系的形成,可以说既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又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任务。
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首先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在大学开设行政管理专业,1997年我国开始单独设立管理学门类,到1999年教育部决定进行MPA教育试点,公共管理教学体系和学科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学术研究也从学科的基础问题向更广泛的理论和实践领域拓展。
由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的专家、教授完成的《公共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丛书》适应了公共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一方面以政府绩效管理为主线选题,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又选取了目前公共管理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显现出内容的丰富广泛性。丛书包括包国宪教授的《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组织模式与管理研究》、高小平教授的《政府生态管理》、沙勇忠教授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吴妤教授的《理想中的城市——建设生态与循环型城市的理论与政策》、焦克源教授的《西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王海鸿教授的《土地资源管理与政策》、李少惠教授的《行政文化与公共精神》、王浩权的《公共项目管理:理论、方法与案例》、张定安博士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和基于2006年9月23日在兰州大学召开的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上的优秀论文结集而编的《政府绩效评价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10部著作。
本丛书得以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支持和兰州大学国家“985工程”计划的资助,也得到了很多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帮助。他们是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甘晖教授、兰州大学发展规划办主任张正国研究员、副主任李兴业同志、兰州大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杨建新教授、聂华林教授、兰州大学科研处常务副处长霍红辉同志,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责任编辑郭晓鸿博士。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包国宪
2007年7月19日于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