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序跋著作
序跋著作中也常常镶嵌着王士禛的诗学观念和诗学思想。王氏一生为己为人写过很多的序跋,其中涉及其诗学内容的重要文献有:
1.《带经堂集》卷四十之《黄湄诗选序》是为诗人王又旦(字幼华)所作的序。[32]序中评价幼华的诗歌泛滥于唐、宋诸名家,上溯于《离骚》、《文选》,以成一家之言。并称赞幼华的诗歌“每变而益上”。以此表明王士禛的诗学思想并不局限于某家某时,而显示出灵活而富有包容性的特征。
2.《带经堂集》卷四十一之《突星阁诗集序》是为诗人王戬所作的序。序中认为:“夫诗之道,有根柢焉,有兴会焉,二者率不可得兼。”“镜中之象,水中之月,相中之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此兴会也。”“博之九经、三史、诸子以穷其变,此根柢也。”又说:“根柢原于学问,兴会发于性情。”即论及诗歌创作与学问、性情的关系。
3.《带经堂集》卷六十五之《芝廛集序》中认为诗画之理相通。
4.《带经堂集》卷六十五之《鬲津草堂诗集序》是为诗人田霢(字子益)所作的序。序中认为论诗不必专尊汉魏,也不必专宗唐宋,而要以融通历代诗歌之气韵为上。同时又以冲澹、自然、清奇三品来评价田子益的诗歌。
5.《带经堂集》卷七十四之《邵子湘青门集序》是为诗人邵子湘所作的序。序中以格高气逑为据评价友人邵子湘的诗歌云:“邵子之诗,格甚高,气甚逑,尝观海市于之罘,穷炎涨于扶胥,而其诗益奇恣尽变。”
6.《带经堂集》卷七十五之《赵怡斋诗序》是为诗人赵怡斋所作的序。序中说:“论诗当先观本色。”渔洋论诗,不专以神韵为标尺,有时也举古代诸多的审美范畴来论诗品诗。序中即以本色来评价渔洋门人赵怡斋的诗歌特色。
7.陈乃乾辑《重辑渔洋书跋》一书。[33]其中有《陈说岩太宰丁丑诗卷》之跋文。此文早见于《蚕尾续文》里,被收入《带经堂诗话》中。其中有“雄浑神韵”兼备说,并以此评价陈廷敬的诗歌。云:“自昔称诗者,尚雄浑则鲜风调,擅神韵则乏豪健,二者交讥。唯今太宰说岩先生之诗,能去其二短,而兼其两长。”
8.陈乃乾辑《重辑渔洋书跋》中有《程有声近诗卷》之跋文。此跋是王士禛为门人程鸣所写的。其中有:“予尝闻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三昧矣。”“天外数峰,略有笔墨,意在笔墨之外。诗文之道,大抵皆然。”即认为诗画之妙多在咸酸之外。此观点与严羽诗学一脉相承。
此外王士禛的文学创作中也时有表现其诗学思想的作品,如三十岁时在扬州所作的《论诗绝句》四十首。《渔洋诗话》云:“余往如皋,马上成《论诗绝句》四十首。”《带经堂集》中称谓《戏效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六首》。四十与三十六之别的原因是渔洋自己有删节。由于文学作品偏重于抒写性情与遭际,与诗学著作的研究畛域有些区别,本文就不多巡弋了。
(原刊于《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王夫之等:《清诗话·渔洋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3页。
[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93页。
[3]蒋寅:《清诗话考》,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78页。
[4]王夫之等:《清诗话·渔洋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4页。
[5]同上书,第14页。
[6]张寅彭:《新订清人诗学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7]王夫之等:《清诗话·师友诗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3页。
[8]同上书,第152页。
[9]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94页。
[10]蒋寅:《清诗话考》,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75页。
[11]同上书,第274页。
[12]王夫之等:《清诗话·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页。
[13]李慈铭撰,由龙云辑:《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40页。
[14]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辑叙录》,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64页。
[15]蒋寅:《清诗话考》,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81页。
[16]王士禛撰,戴鸿森点校:《五代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2页。
[17]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05页。
[18]同上书,第1795页。
[19]蒋寅:《清诗话考》,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82页。
[20]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56页。
[21]王士禛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22]王士禛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23]王士禛撰,张世林点校:《分甘余话》,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24]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57页。
[25]同上书,第1730页。
[26]王士禛撰,李毓芙等整理:《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8页。
[27]王士禛:《王士禛全集》,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534页。
[28]张寅彭:《〈唐贤三昧集〉与诗、禅的分合关系》,《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29]张明非:《唐贤三昧集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30]《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76页。
[3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30页。
[32]王士禛:《带经堂集》,康熙五十年刊本。
[33]王士禛撰,陈乃乾辑:《重辑渔洋书跋》,中华书局195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