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之二十六
2011年7月8日
2011年7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教授主持召开《新大众哲学》编写工作第26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景源研究员、孙伟平研究员、周亚兵秘书,中共中央党校庞元正教授、郝永平教授、毛卫平教授、辛鸣教授,博士生陈界亭。
会议重点讨论了周业兵的《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利益论》和陈界亭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社会有机整体,是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社会形态论》两个稿件,以及郝永平教授的《社会矛盾论》和李景源研究员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个提纲。
周业兵介绍了修改后的《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利益论》。文章强调利益的普遍性及重要性,包括“利益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体现——何为‘利益’?”、“要给人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利益矛盾”五部分内容。大家认为这个稿子语言活泼,例子富有时代感;建议直接讲正确的利益观;对题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将第一部分的题目改为“利益牵动每个人的神经——司马迁与中国古人利益观”,将第二部分的题目改为“利益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体现——青年马克思为森林盗窃法的辩护”,将第三部分的题目改为“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毛主席在张思德墓前的讲话(或列宁在困难条件下的讲话)”,将第四部分的题目改为“一切服从人民群众的利益观——《老天爷》一首民谣所引起的利益观”,将第五部分的题目改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富裕”;调整文章结构,理清逻辑关系,突出主要观点。
陈界亭对修改后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社会有机整体,是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社会形态论》作了概述。文章从恩格斯评价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入手,论述了“什么是社会形态——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社会形态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矛盾吗?”、“运用社会形态理论把握当今时代和历史定位——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等理论?”、“清醒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球化的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全球化是‘幸福的源泉’还是‘悲惨的祸根’?”五部分的内容。大家认为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建议将题目改为《人类社会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机整体》,调整文章的结构,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1.“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中国古人的‘大同社会’到孔德的社会有机体”。2.“人类社会的样态既是多样的,又是一致的——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的争论”。3.“人类社会必然走向高级的样态——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来看‘渺茫论’的破产”。4.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可以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但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不可逾越的。5.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辛亥革命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郝永平教授对《社会矛盾论》的提纲作了说明。该提纲包括社会基本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在推进全面改革中构建和谐社会五个部分,既在整体上把握社会矛盾的内在联系,又从总体上提出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路与对策。大家建议将第五部分改为“追求公正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追求公正和谐的重要性,主要是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
李景源研究员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提纲包括“从历史学家黎澍的质疑谈起——民众是推进历史进步的主导力量”、“古民谣《老天爷》在国统区的流行说明了什么——民心是解读历史的重要基础”、“重温孙中山与鲍罗廷的世纪性对话——民生是评价历史的根本尺度”、“勿忘黄炎培对毛泽东的耿耿诤言——民主是打破历史周期的利器”、“民声一曲响九州——站在民众立场上研究历史”五个部分。大家建议将“古民谣《老天爷》在国统区的流行说明了什么——民心是解读历史的重要基础”修改为“古民谣《老天爷》在国统区的流行说明了什么——民心是衡量历史兴亡的晴雨表”。
下次会议时间为2011年7月16日下午4点,讨论庞元正教授的二级提纲以及李晓兵教授、冯鹏志教授、王磊博士的稿件。辛鸣教授的稿件在7月底的会议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