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关爱和
进入20世纪后,报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报社、学校、学会、沙龙以及近代中国舆论媒介共同构成中国社会的公共空间。《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旨在以20世纪中国报刊的兴起、发展为切入点,描述20世纪在西学东渐、政权更迭等复杂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的重建过程,揭示20世纪文学活动、文学传播和报刊媒介、文学编辑、市场及读者之间的联袂互动。
《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物,入手于报刊,立足于文学。它有可能打破作家生平的评述、文学名著的分析、文学体裁分类的传统书写模式,将报刊与文学互动的描述保持在制度、观念、思潮、流派的宏观层面。
《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以20世纪新思想新文学的重建为研究对象。文学史叙述的主要任务,是使过去的历史得以复活。书写者借助自己的主体精神解读重现历史,在总体上坚持大叙事文学史理念,以现代化作为历史叙事稳固宏大的思想框架,以近代、现代、当代为历史叙事起承转合的三大时间平台,探求一百年中国人的精神涅槃,建立报刊与文学共生共兴的叙述与知识体系。近、现、当代三大时间平台分属不同的政权形态,不同政权所形成的文化文学机制是绝然不同的。依据三大政权把20世纪划分为近、现、当代,是一种革命话语。这是我们的书写必须面对的话语体系。但依据现代性的标准,我们还将有另一种话语体系,这就是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文化与文学的现代性,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形成,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以现代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与文学表达。现代性可以赋予20世纪中国文学另一个完整的叙述框架。从这一框架出发,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一以贯之而不曾因政权的更迭而中断。
20世纪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重建是在古与今、中与外两对既相互冲突矛盾又相互融合支撑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重建,有民族的和西方的两大思想资源,重建的过程是民族传统文化文学和西方舶来文化文学融合生成的过程,充满痛苦,也充满活力。重建之后的新文化新文学,既有中国基因,又有外来血脉。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一样,是活生生的“这一个”。“重现”、“重新复活”中国新文化、新文学重建过程,书写活生生的“这一个”,就是通过文学透视“中国经验”与“中国制造”。理论自信并保持理性判断,饱含同情而张扬批判精神,是《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研究应该确立的写作立场。
就传播与文学知识体系的建立而言,《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的主要任务是建构。书写者须在对历史文本的阅读交流中,不断形成视阈融合,产生新的成见成果。这些成见成果对已有的文学史可能带来解构与重构。上述目标完成的基础是报刊史料。对史料的掌握、分析、归纳、研究的水平,决定建构、解构、重构的能力。本课题在总体上坚持大叙事文学史理念的同时,不拒绝穿越学科、现象,寻找整体的裂隙与历史的偶然,寻找思想碎片。从报刊史与文学史重合的时间节点上,聚焦问题,发现细节,以富有趣味的历史发现,呈现历史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历史书写的根据主要是史料文本。史料文本与史家的主体精神是相互作用的。对史料文本,要善于阅读发现,更要善于归纳发明。学术预设的立与废,取决于在文学史观指导下作者对史料文本的把握驾驭。书写者在纷纭繁杂的史料文本面前,要具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善入善出的能力。
在世界范围内,20世纪是一个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接踵而来的时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面临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精英意识形态、商业意识形态、大众消费意识形态并存合流,精神生产、商品生产、大众娱乐的界限趋于模糊含混。这一特点和趋势,要求我们在书写中,既要遵守文学史学科的传统规范,防止泛文学化,又要注意上述趋势对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着眼于报刊传播与文学发展互动研究,是增加现代文学史观察维度的学术探索,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书写者应注意著述的学术创新、学术水准和学术价值。处理史料文本,应注意独特性、创新性、前沿性。对学术界已有的成说,转引他处的文献,要一一注明。在行文过程中,提倡文从字顺,简明扼要,求同存异,清新稳妥。避免人云亦云,概念堆砌,虚话套话,佶屈聱牙。
“虽不能之,心向往之”,愿与丛书的写作同人共勉。聊以为序。
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