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拉美经济:低通胀下的稳定增长
1994年是拉美经济进入90年代以来第4个增长年。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公布的初步数字,本地区经济增长率超过3%,大体接近1993年的增长水平。1991年至1994年拉美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约为3.5%和1.4%。尽管这几年的增长不算强劲,但与80年代“失去的10年”相比,拉美经济确实明显好转,从而步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时期,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拉美经济再展宏图打好了基础。
令人瞩目的是,拉美各国在这几年经济发展中坚持以稳定为第一目标,不再单纯地追求增长速度,而把控制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作为制定政策的重点。全地区的通胀率已从1991年的49%、1992年的22%和1993年的19%降至1994年的16%。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等国通过严格控制公共开支、限制货币发行量和提高税收等措施,已基本上做到财政稳定,从而有力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墨、阿两国的通胀率已连续两年保持在一位数以内,令人惊羡。也有人估计,智利1994年的通胀率仅为9%,为30年中最低的数字。墨西哥自1987年以来通过政府控制公共开支、企业家控制商品价格上涨和劳工自愿限制工资上升幅度的办法,来稳定国内总的价格水平。拉美大国巴西的恶性通货膨胀已持续多年,年率在四位数,然而自1994年下半年起由于推行稳定经济的《雷亚尔计划》,已使通胀得到遏止,通货膨胀月率从40%急剧下降至3%左右。以新总统卡尔多佐推行的稳定计划为契机,巴西经济将重振雄风。
前3年,拉美曾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而1994年的拉美经济都在有利的外部条件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由于1993年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全面复苏,流入拉美的外部资金可达550亿美元。拉美17种主要出口商品中有12种商品的价格上扬,拉美进出口将比1993年分别增长12%和9%(1993年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分别为8%和5%)。面对有利的外部条件,拉美国家继续采取对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控制优先于刺激增长的政策,使拉美地区经济总体上没有出现过热。本地区经济增长率超过5%的国家1992年有9个,1993年有5个,1994年只有秘鲁(约为8%)和阿根廷(6%—7%)两个国家。从拉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多半在宏观经济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旦这类国家在调整与改革上迈开大步,它们就有意把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而选择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平稳增长。实践证明,拉美多数国家政府奉行的这种经济政策是富有成果的,有利于持续增长。
1994年是拉美自60年代初开展经济一体化以来卓有成效的一年。几十年来拉美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上说得多做得少,往往令人失望。1994年却是行动之年,面目一新。这一年中,南方共同市场、3国集团(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中美洲共同市场和安第斯条约集团等多边一体化组织纷纷宣告成立关税同盟,并将分别于1995年1月和2月起陆续启动,以墨西哥和南方共同市场(智利正谋求正式加入)为轴心的经济一体化正向周边国家辐射,形成南北两个经济一体化网络,地域上既以赤道为界,又相互串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来越抱成一团。同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潮下,拉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经突破拉美经济体系原来设想的模式,即从强调南南合作走向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同时并举的模式。1994年1月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12月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宣布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即是有力明证。1995年智利将正式参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与欧洲经济联盟建立共同市场的问题也将开始落实。总之,拉美各国倡导的本地区自身的经济一体化和以美国为大老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正在交错进行,两者的相融性要超过两者的排斥性。这一发展趋势将对拉美今后几十年的政治经济格局乃至南北关系的走向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诚然,拉美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不会太快,难以与东亚国家并驾齐驱。个别拉美国家(如墨西哥和智利等)与东亚的经济差距会缩小,但整个地区与东亚相比,仍将保持相当的差距;同时拉美国家内部差距也将拉开,三大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拉美经济一时难以高速增长,其原因如下。(1)储蓄率太低。拉美经济增长率每高出1个百分点,国内总储蓄就需要增加2个百分点。目前拉美储蓄率仅为20%。若经济增长率上升到6.5%—6.8%,储蓄率应提高到30%,这一点看来是难以做到的。(2)经常项目赤字太高。拉美自1991年起进口急剧增长,1994年贸易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分别高达212亿美元和532亿美元。拉美国家过分依赖外资和国际金融市场。随着投资工具的快速演变、资本投资的流动性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已空前增加。如果1995年美国的利率继续攀升,拉美经济将遭受巨大冲击。(3)债务沉重。总额为4970亿美元的外债还将以每年4%—5%的速度递增。
(原载《现代市场经济周刊》1995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