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的回顾
1885年拉美的对外贸易额仅10亿美元,1920年增至60亿美元。30年代大危机后,由于出口大幅度下降,对外贸易额直至1947年才超过原来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美出口迅猛增加,其势头一直保持到战后初期。但整个50年代拉美出口的增长速度放慢,进入70年代后才高于世界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
工业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一般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拉美地区的情况却相反,60年代以来,甚至到70年代中期后,也只有半数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虽然70年代拉美出口增长迅速,但就出口量而言,整个地区的年均增长率只有5%,仍落后于进口量的增长率(7.2%)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6.1%)的平均增长水平。1970—1979年间,只有10个拉美国家出口量的增长幅度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幅度(26%)。它们是:墨西哥(131%)、巴西(100%)、厄瓜多尔(98%)、阿根廷(96%)、智利(90%)、哥伦比亚(81%)、洪都拉斯(74%)、乌拉圭(71%)、危地马拉(52%)和巴拉圭(40%)[1]。
70年代拉美出口量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墨西哥和厄瓜多尔大量增加石油和石油制品的出口,如1977—1979年间,墨西哥的原油出口量增长164%,厄瓜多尔的精炼油出口量增长610%;(2)由于石油价格上涨,上述其他国家都不得不大力促进出口,以弥补进口石油所带来的贸易逆差;(3)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国内市场萎缩,可供出口的商品明显增加;(4)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刺激出口的政策实施得比较成功。巴西农产品在世界出口市场上已名列前茅,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5)拉美地区内部贸易的扩大。
拉美3个大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4个中等国家(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智利和秘鲁)通常占本地区对外贸易额的4/5左右。20世纪50年代以前,阿根廷是本地区最大的进口国。自1951年起,巴西的进口额开始超过阿根廷。至60年代中期,墨西哥在拉美进口总额中跃居首位。自60年代末起,巴西再次成为本地区最大的进口国。在出口方面,1972年起巴西超过委内瑞拉成为本地区最大的出口国。1974—1975年间,因石油价格上涨,委内瑞拉又跃居首位。至70年代末,巴西的出口猛增,其出口额约相当于阿根廷和墨西哥两国出口额之和。1981年,在拉美进出口总额中,安第斯条约组织5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占5.48%和4.13%,中美洲共同市场5国分别占5.48%和4.13%,加勒比国家和巴拿马合在一起,分别占4.67%和17.4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出口收入在整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这种趋势在拉美3个大国和4个中等国家的对外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拉美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明显减少。1950年,拉美的进出口额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8.1%和10.69%,至1980年,出口比重已降至4.97%,进口比重降至4.91%。但这种下降趋势并不表明拉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应降低了。
拉美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大体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品和劳务进出口额已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包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拿马、巴巴多斯、圭亚那、委内瑞拉、牙买加、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第二类是商品和劳务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50%—80%的国家,包括智利、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玻利维亚、多米尼加、乌拉圭、海地等国;第三类是商品和劳务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30%—50%的国家,包括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危地马拉、巴拉圭等国。国际市场上商品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涨落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动,对第一类国家影响最大,第二类国家次之,第三类国家再次之。
60年代以来,各国国营企业在拉美对外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拉美国家通过以下四类国营企业直接干预本国的对外贸易:第一类是专门从事矿产品进出口业务的国际贸易公司,如秘鲁矿业贸易公司、巴西国际石油公司、牙买加国家贸易公司等;第二类是负责农产品进出口的国营农牧业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垄断小麦、玉米、大豆、肉类等产品的外贸业务,第三类是兼营外贸业务的大型国营企业,如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国营石油公司等;第四类是国营公共事业机构,如国营电力、电话公司等,负责技术进口业务。1977年,拉美40家国营公司的出口额就达164.72亿美元,进口额达72.33亿美元。如果把全部国营企业的出口额计算在内,国营企业大约控制拉美出口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