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研究论著与文本解读:当代宗教研究、基督教研究专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当代宗教学研究

(一)当代宗教研究探索

1.二十世纪宗教思想(西方学术译丛)

[英]约翰·麦奎利著 高师宁何光沪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 448千字 564页

宗教哲学既包括哲理神学(阐明宗教信仰的哲学意义的神学)、无神

论的和反宗教的哲学(从价值观上否定宗教的哲学);也包括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宗教观,以及所谓“对宗教的客观研究”的宗教学理论。上述哲学与神学概念的交织,构成本书所指“宗教思想”的主题内容,共分为24章。书中追溯了1900—1980年西方宗教思想的历史;不仅容括西方200多位神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各种宗教学说,还兼及欧洲、英美和拉美影响宗教的主要哲学思想、新教和天主教哲学思想、世俗神学或“上帝之死”神学、黑人神学、解放神学和妇女神学等宗教思想与宗教运动,表明了众多的相互冲突的观点中可能呈现的类型或动向,并希求为读者穿越这错综复杂和令人困惑的宗教领域提供理论向导。

2.“现代宗教热”之谜

[日]小田晋 著 公克 晨华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5月 90千字 174页

宗教不像某些带有时代性、历史性、空间性的科学创造那样生命周期有限,而是始终延续和发展,并且在尖端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反而呈现兴旺之势。究其原因,必须承认人类普遍存在着某种独特的精神心理结构或称某种心理“病态”,即对“上帝”、“神”、“超能力”、“幻觉”、“灵魂附体”等许多奇妙的神秘体验的追求。本书试图从“宗教病理学”的角度论析宗教意识、宗教现象产生与演变的根源,认为病态心理平时一般隐匿于人的潜层意识中,常常处在不平衡状态,心理失调时则表现为表象意识,所以每当社会动乱,大批人靠拢宗教的所谓“宗教热”便会出现。全书共分“把上帝当‘强心剂’的年轻人”、“为什么社会不安定时神仙和上帝就会‘吃香’”、“上帝和神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上帝’和‘神’还是不可没有的”4章。作者在否定宗教病态心理之消极因素的同时,也肯定宗教具有实现自我的积极的方面,并探讨了解释人类精神里隐藏的巨大能量的方法。

3.世界宗教与宗教学

卓新平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6月 344千字 415页

谈及世界各大宗教的典型特征时,人们常讲基督教乃一种伦理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重视律法,印度教、佛教充满哲学思辨。在对宗教的理解上,西方学术界往往从思辨意义和神性经验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中国学者则倾向于对宗教作比较具体、明确的标定:在整个宗教体系中,宗教的思想观念位居核心(包括宗教情感和体验),涉最深之层次;处于中层的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和思想活动;最外层的即属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它标志着宗教思想行为的规范化、程式化、机构化和制度化。本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世界宗教与宗教学”,讲述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观念、西方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当代西方宗教理论和宗教对话等问题;第二编“中国宗教探讨”,论析了中国当代宗教理论、当代中国学者对宗教文化价值的理解、从中国思想传统看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发展;第三编“基督教研究”,包括基督教概览、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基督教与西方文明、基督教与现代社会、基督教与欧美文艺等内容。

4.当代视角下的宗教(世纪之交丛书)

米寿江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 121千字 179页

处在20世纪至21世纪之交的种种宗教现象,是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之谜。它给人们带来了困惑,也引起了人们的沉思,特别是在洞察20世纪宗教发展的一般状况和主要特点之后,人们对当代宗教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缘由,以及宗教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和影响,会投以更大的关心。本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试图在综合考察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宗教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开现代宗教信仰之谜。全书分为“日众的信徒与多元化的宗教”、“实在的神权与世俗化的潮流”、“宗教的渗透力及其对科学的让步”、“面对现实宗教发展的沉思”4章;作者全面审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宗教信仰的演化特征,力求探索其发展的客观趋势,以利于读者透过“宗教”这一人类特有的现象,更加细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今天及未来。

5.当代世界宗教热

邢东田 著

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 220千字 326页

当代世界宗教热呈多元化走向:在现代化的紧张生活的重压下,发达国家的人们堕入精神空虚;发展中国家则是另一番景象,以西方模式为榜样进行的工业化和世俗化的所谓“现代化革命”,并未真正改变其政治、经济的附庸地位,却因国内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而导致社会动荡,传统宗教信仰遂成为弱者反抗西方世界剥削和压迫的有力武器;那种有坚定归属感的宗教极端主义教派和卡里斯马式专制教团,也被当成意志薄弱者的避难所。本书借助典型事例、现象勾勒出当今世界宗教热潮的整体轮廓,认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迫使隐藏在永远高速发展神话背后的各种矛盾渐次爆发,人类科学与理性难以消灭贫穷与战争,只是手段更加高级也更加残忍。全书共分5章,系统回顾了伊斯兰复兴运动、当代“神圣同盟”、阿以冲突、耶路撒冷之争、印度教与印伊教派大仇杀、人民圣殿教集体升天、圣母玛丽亚显灵等众多历史事件,指出当代宗教热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标志着“科学万能”信仰的终结,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历史的全面反思。

6.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维真丛书:基督教思想与中国文化之一)

何光沪 许志伟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7月 478千字 610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释道,与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核心的基督教之间,能否选择相互融通而不是发生必然对抗,竞相争论已久。本书强调以“对话”的方式解决分歧,认为文化之间的对话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形式之下潜藏着文化的共同本质,即超越的精神;由于超越精神的集中表现乃是宗教,所以文化对话之关键,在于宗教对话;又由于不同宗教徒都能接受的共同语言唯有哲学,所以宗教对话的有效的方法,在于采用哲学的语言和概念;因此,为了人类和平共处,不同的文化传统必须增进相互理解,进行真诚对话。编者择取有关宗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即认识论(或知识论)、本体论(或本根论)、神性论(或道论、天论、佛性论)、世界观(或宇宙论)、人生观(或人性论),以及社会、历史与文化观各项列为专题,并延请海内外24位专家分别撰稿,合力阐释中西文化的典型代表(儒释道与基督教)之间的关联性与异同性。本书把“宗教与哲学”之观点高度浓缩,实现东西方四种宗教形态在哲学思想体系上的精神嫁接。

7.宗教理解

卓新平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 526千字 653页

本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四个方面探析了宗教理解问题,分设四编:第一编“宗教是什么”,表明宗教的本质、意义、结构、价值及其境界,是宗教理解中的理论探讨和文化反思;第二编“宗教的历程”,通过对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世界各大宗教概况的呈现和梳理,回溯宗教理解的历史、关注新兴宗教与“新时代”运动;第三编“宗教的研究”,回顾并总结宗教研究的历史、视域、方法及体系等,是宗教理解中的学科界说和学派分析;第四编“基督宗教之探”,作者依凭多年从事基督宗教研究之精神体验及所形成的思路,对当今世界宗教发展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基督宗教作系统阐释和解说,属宗教理解中的个案研究和典型剖析。全书始终把握“宗教理解”这一隐性的思维链条,立足世界文化之大视野探讨中外宗教与宗教研究论题,借描述宗教外显现象剖析其内在结构,旨在达到对宗教灵性意境的真实理解和对宗教与现实人生关系的客观展示。

8.宗教比较与对话(第1—6辑)

卓新平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2005年10月 1300千字1600页

研究宗教,必须展开宗教的比较。在“全球化”、“地球村”这一当代处境中,宗教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亦需彼此之间的比较、沟通和对话,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求得和谐共存及团结合作。本书共出版六辑,每辑均开设“宗教与哲学”、“宗教与伦理”、“宗教与科学”、“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现代化”等栏目,并作分类阐释。书中紧扣“宗教比较”与“宗教对话”这两个时代主题进行研讨,所收录论文皆属中国宗教学术界的前沿之作。编者认为,20世纪乃自古以来最为典型的“宗教对话”世纪;宗教的对话已由其内部各教各派的对话扩展到宗教与社会、宗教与政治、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科学的广泛对话;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宗教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没有各宗教间的对话,便没有各宗教间的和平”,从而亦没有各文明间的和平及全世界的安宁。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希望借此有一个开发性学术研究及交流的园地。

9.宗教:关切世界和平(献给在联合国召开的“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
千年和平高峰会议”)

王作安 卓新平 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8月 248千字 310页

2000年8月,联合国召开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宗教领袖共同参与的“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千年和平”;与会者积极倡导,世界和平的对话应该首先从“宗教对话”开始,并发表“为全球的和平而奋斗”的宣言。本书系为此次全球宗教盛会而汇编的专著,共收录中国宗教领袖和学者撰写的论文39篇,以阐述宗教在促进世界和平、消除矛盾和化解冲突方面已作出及理应作出的种种贡献;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的许多暴力和罪恶,却在宗教‘神圣外衣’的包裹下进行”等具体问题的担忧;同时指出人类社会需要对话而不是对抗、需要协商而不是冲突。为了促进人类进步和时代发展,必须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全书分为“化解冲突

维护和平”、“致力对话 促进交流”、“消除贫困 保护环境”、“以和为贵 兼容并蓄”四部分,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国宗教人士、宗教学者维护世界和平、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与探索。

10.和平的渴望:当代宗教对话理论

王志成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 300千字 463页

本书系汉语学术界第一部系统介绍当代主要思想家的宗教对话思想,并第一次提出新的“以成长为中心”的宗教对话模式的著作。作者既摆脱传统一元论和二元论的观念束缚,又脱离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个极端,以此构成本书的整合性特征。此种创新意识为当今越来越受人关注的宗教对话提供了新思路。全书分6章:第1—5章,分别论述了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雷蒙·潘尼卡(跨文化宗教)、乔治·林贝克(后自由主义)、保罗·罗特(基于相互关联和全球负责的宗教对话)、唐·库比特(后现代主义的非实在论)五位西方思想家之宗教对话理论;第6章,着重探讨宗教对话的新模式:成长模式。作者认为,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宗教战争,或者是准宗教战争,必须认识到宗教和平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处理好宗教关系的义务。有学者对此评价道,作者率先主张的“对话模式”,显示出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自觉的理论创造。

11.跨宗教对话:中国与西方

傅有德等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65千字 328页

2001年10月,中美第七次哲学与宗教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美国、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地区的18名学者,围绕“宗教对话:中国与西方”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本论文集即是此次会议的成果,共收录中外学者论文18篇,大致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6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化和宗教对话的基础(宗教对话的哲学研究);第二部分( 7篇),则是具体的宗教比较和对话,包括莱布尼茨对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论述,儒教、基督教、犹太教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或思想的比较,另包括某些思想家和神学家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比较研究,例如奥古斯丁与世亲的认识论研究,朱熹与托马斯·阿奎那的自我修养论研究,等等;第三部分( 5篇),从利用西方宗教学理论解析中国古代宗教、介绍国外学者的中国宗教特征论两方面阐述中国宗教。这些论文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所作的宗教比较与对话,是中国传统儒释道与西方犹太—基督文明之间相遇于21世纪之始的一次思想交流,有益于相互学习、借鉴并加深文化与民族间的融合与理解。

12.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宗教学文库)

张志刚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470千字 487页

这本教材(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由“宗教史研究”、“宗教学研究”和“当代中国宗教研究”三部分构成,共14章。此种结构安排主要是为了适合“宗教学教学和研究之中国国情”。首先,从国内外大学宗教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来看,一般要先上一门导论性的或概论式的课程,可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学生尚不具备全面且系统的宗教史知识,因而第一部分的内容便不可或缺了。这部分由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引介的历史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初学者跨入宗教研究的门槛,即便对本专业的学者或教师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来说也是难得的“参考纲要”。本教材的11位执笔者均系中国宗教学术界的权威人士,代表了我国宗教学学科建设二十余年来的一个新的成就。

13.二十世纪宗教思潮

[英]约翰·麦奎利 著 何菠莎 周天和 译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 500千字 580页

本书是英国著名神学家约翰·麦奎利的精心巨著,阐述了过去一百年西方宗教及神学思潮的历史,内容涵盖20世纪西方几乎所有重量级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及神学家有关宗教研究的理论成果,堪称一部20世纪西方神学思想的百科全书。针对有神论、无神论或其他宗教学理论的每种思想和学说,著者均尽力排除宗教或宗派的偏见,并以其卓越的睿智和洞见,作出令人信服且不曲解原意的客观评判,使读者能对西方20世纪各门各派的宗教思想产生更为清晰而准确的认识。本书按学科类型和时间序列划分25章:全面评述了绝对唯心论、人格唯心论、精神哲学、哲学与神学的价值观念、实证主义与自然主义、历史与文化哲学、社会学对宗教的解释、逻辑经验主义等20世纪西方主要的神学思想与思潮动态。

14.阐释神圣:多视角的宗教研究(“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美]W. E.佩顿 著 许泽民 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172千字 199页

宗教是一个术语,其使用者以它来指称某些特殊种类的现象。推而言之,如果有人把宗教视为一种社会现象,那么他(她)所关注的就将是宗教的社会层面;如果有人认为宗教是博爱精神或者对神的崇拜,那么这样的宗教观念就必然为信奉者创造出其他类型的经验材料。可以说,无论人们在阐释宗教时采取何种角度,都会因角度不同而架构出种种差异极大的观察对象。本书对于宗教“阐释”的多元构成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理解宗教泛人类、跨文化的延续性与文化特殊性的关系提供多种途径,并为跨文化的比较宗教研究构建起新的方法论和多元视野的平台。全书分“阐释架构”、“挑战:宗教的批判性阐释种种”、“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宗教”、“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神灵”等8章,多视角解读了宗教的神圣性议题。作者认为,柔顺多变的宇宙为人类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场所,而且它给人们带来思考的机会,一个萌发自我意识的契机,让人类知晓应如何构筑种种意义世界。

15.宗教的未来(宗教学译丛)

[美]罗德尼·斯达克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 著 高师宁 张晓梅 刘殿利 译 高师宁 审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571千字 639页

在启蒙运动的伟大先驱以及近现代西方崇尚理性的知识分子看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宗教必将消亡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事。然而,本书作者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宗教在未来将会持久地存在。尽管世俗化乃当今世界的一种主要倾向,但它并未预示宗教的消亡。因为,当世俗化在一个社会的某些方面获得成功时,宗教抵抗就会出现;并且任何社会中的主流宗教组织总是紧跟世俗化的步伐而逐渐趋于更世俗。这不是宗教的终结,而只是各种宗教的命运在发生变化,意味着已经变得太具此世性的信仰,将会被更具生气的、更少此世性的宗教所取代。本书着眼于宗教仍然能够存活的原因,通过“宗教经济”、“教派运动”、“膜拜团体”、“新成员的吸纳”四部分(共计22章)的内容予以充分阐释。作者所提出的论点和结论,均源自实际的调查统计数据,罕有猜测和想象的成分,从而构建起一种将宗教作为人类一般需要的理论框架。

16.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

刘述先 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156千字 220页

中国儒家的开放性格,使之足以为今日世界借鉴之用;同时儒家传统

中确可以找到资源应对现时流行的宗教多元论的趋势;多元主义强调分殊,不免有堕入相对主义的危险。这种新的处境可以说是,“分不患其不殊,所难者理一耳”。现在各个精神传统都有意放下身段,真心平等互待,指望收到交流互济之效,独霸真理的态度则备受各方的责难与批判,自然而然正统意识无可避免地日益减弱了。本书共收录作者从1989年以来的10篇有关宗教对话、世界和平与全球伦理的精彩文章,包括“世界伦理与文化差异”、“从当代新儒家观点看世界伦理”、“世界伦理建构的探索”、“理一分殊”等。作者通过对“理一分殊”所蕴含之睿识卓见进行的现代阐释,架构起“一种精神感通”的桥梁,即凝聚某种共识,并将其作为原则运用到当今的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之中。

17.儒耶对话与生态关怀(第二轴心时代文丛)

赖品超 林宏星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0月 280千字 326页

全球化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的出现,促使宗教间的对话也出现一个转向,就是由集中关注不同宗教间之异同问题,转到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士皆共同关注的当代课题,进而引发全球伦理的讨论。生态转向(生态问题)同样渗透到近年来的耶儒对话中。有些热衷于宗教对话的学者,甚至主张这种对话应以环保为前提和基础。本书从两个互动的侧面对“儒耶对话与生态关怀”展开论述,即生态关怀的转向可促进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双方的对话则有助于生态问题的解决。全书共分四大部分,计11篇论文。第一部分( 3篇),尝试澄清基督教与儒家之间某些不必要的误解,指出儒耶对话之于生态转向的必需性、可欲性与可行性;第二部分( 3篇),通过鸟瞰基督教的生态神学之种种,指出既然不少西方神学家努力吸收或参考东方宗教及哲学之智能,中国基督教徒也应考虑中国文化(包括儒家思想)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之生态神学所可能作出的贡献;第三部分( 3篇),分别探讨三位儒者的生态伦理观;第四部分( 2篇),立足基督教的生态神学,讨论如何汲取儒家思想元素以促其发展。

18.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第二轴心时代文丛)

王志成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 200千字 259页

20世纪后期,以全球意识(整体意识)、生态意识(大地意识)、跨

文化意识、对话意识(他者意识)、女性意识(阴性意识)、关系(非实体)意识、宗教意识(生活意识)为主要标志的文化间新型关系逐步建立,各领域学术研究都出现了从个体性意识上升到全球性意识的现象,即所谓“第二轴心时代”,引发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转变。本书重点论述了第二轴心时代的宗教哲学问题,认为宗教间、宗教内的关系,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个时代发生了显著变化;必须通过对话来处理各种宗教矛盾,要承认他者;并就宗教对话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全书分10章,从“宗教对话模式”、“宗教他者论:宗教对话与宗教他者”、“佛耶对话:净土、天国与非实在论宗教哲学”、“儒耶对话:第二轴心时代与耶儒关系之变迁”等十个方面解析宗教对话理论。

19.宗教研究新方法(第二轴心时代文丛)

[英]唐·库比特 著 王志成 朱彩虹 译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 150千字 181页

本书探讨了后现代宗教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作为非实在论哲学之倡言者、当代杰出的宗教哲学家,库比特的理论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其思想犀利,写作风格独特,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在本书中,库比特尝试把宗教哲学和神学视为一种经验科学来研究,认为西方的宗教哲学已进入后现代时期,传统实在论行将终结,现实的哲学和信仰正走向日常生活世界;故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确证宗教真理与生命神学,并创立新的“生活宗教”的路径。全书分“宗教研究新方法”和“日常话语中新的生活宗教”上下二篇,共计15章。作者极力表明宗教的美德与价值其实深植于文化的土壤,问题是如何拯救它。就此意义而论,库比特无疑向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吹响了现代化的护法号角。

20.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人间佛教研究丛书/学
愚赖品超谭伟伦主编)

赖品超 学愚 主编

中华书局2008年9月 435千字 463页

天国与净土分别是基督宗教和佛教的重要概念,表达了两种宗教对死

后生命、永恒和人类命运的企盼,代表着一种对他世彼岸的向往。然而,在近现代社会中,天国与净土皆被各自宗教赋予了现世性的诠释,借以阐明二者对人间此岸的意义。本书除了探讨天国与净土在各自宗教传统中的发展外,更关注这一现世性诠释的转向,及其在此基础上两教展开的深入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有助于基督宗教与佛教之间的相互理解,更有助于两教将相关信念实践于当代社会。全书共分“天国与净土概念的发展”、“概念的比较与宗教间对话”、“天国、净土与当代社会”三大部分,计24篇论文;不仅全面阐释了基督教天国信仰与中国佛教净土观的异同性,而且对净土、上帝国度以及二者所共通的此世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

21.世界主要宗教系统纲要

丁培仁 著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12月 230千字 274页

本书突出“主要”,故局限于一族一地的藏区苯教、温州三一教以及台湾的民间宗教如白莲教、儒宗神教、大乘教、先天道、一贯道等和新宗教如天帝教、轩辕教等皆不在本书范围之内。全书共分“已经消失的宗教”、“闪米特类型宗教”、“印度次大陆宗教”、“东亚宗教”4章;作者于“导论”中,首先阐明了世界主要宗教系统(宗教文化圈)的三大构成,即闪米特类型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次大陆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东亚宗教(中国传统的祭祀宗教、道教、日本神道教);而且书中所述宗教目前大多还持续存在和发展。作者从人类学的视点出发,将世界主要宗教系统的信仰区间的划设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地缘分野,比较研究了不同宗教体系间的思想特质及文明传承。

22.从宗教哲学到宗教对话(第二轴心时代文丛)

[英]约翰·希克 著 王志成 柯进华 译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 200千字 260页

本书包含了英国当代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一生中主要的创造性思想,是一部汇编作者以前出版过的论文、报告和演讲的著述文集。书中所论内容丰富,领域广泛,但集中为两个主题:认识真理和追求正义与和平。作者认为,对真理的探究将指向世界各大宗教的终极实在,涉及宗教意义、宗教经验、宗教语言、宗教间关系、生死、基督教信念的讨论;故在寻求全球伦理、研究圣雄甘地的生平和思想、考察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问题时,均以“正义与和平”这把标尺衡量宗教哲学的价值内涵。全书共分14章,附“人名术语对照表”;内容涵盖宗教哲学的基本问题、宗教多元论问题、死亡问题、宗教关系问题、全球伦理问题、基督教基本教义问题等。希克的著述,语言清晰、逻辑性强,其哲学精神高扬着对生命及宗教现象的超越意识:宗教有一种更大、更普遍的实践意义,也就是生活的意义,或者说我们生存在宇宙中的宗教意义;我们关注的是整体环境的宗教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意向性回应,是对我们设想宇宙具有并在经验中认为它具有的特性之反应。

23.觉醒的力量:全球宗教对话与交流

释了意 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 250千字 295页

全球化为宗教领域带来新的生命力。传统的信仰模式面临解构,新形态的信仰模式应运而生。现代科技文明推动了不同文化体系的融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神圣与世俗都被放置在同一时空中产生碰撞,各种宗教、信仰间的交流与对话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是必要的。本书在全球化的脉络下,体现了跨宗教研究、跨学科对话及跨地域交流的三大特点;共分三篇,计13章(各章论文均由中国宗教学者或宗教界人士分别撰写)。上篇“宗教对话与宗教学术交流的时代意义”,透过学者对宗教对话的反思,阐论全球化时代宗教对话的意义与价值;中篇“中西宗教信仰模式的比较”,举例说明中西方对话的实际成果,如佛教与基督教本体之比较;下篇“宗教教育对全球伦理普世价值的作用”,论述儒释文化传统针对全球伦理所作出的反应,说明宗教对话对于全球伦理的补足、借鉴等方面。本书之宗旨是企图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对话提出理论、实务与方向上的建言。

24.苦难与拯救:保罗·尼特的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对话思想研究(第二轴心时代文丛)

王蓉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12月 250千字 280页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论述当代世界著名天主教神学家、社会活动家保罗·尼特的宗教多元论和宗教对话思想的著作,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学者第一次对保罗·尼特的佛耶对话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就宗教信仰中存在的双重甚至多重归属问题进行反思的论著。这一反思表明当今世界的基督教信仰正在摆脱宗教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在努力避免走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两个极端。全书分“他者之音:时代的挑战”、“保罗·尼特的对话奥德赛”、“相互关联和全球负责的对话模式”等8章;指出保罗·尼特“对他者的意识、对历史的意识、对对话的意识、对世界责任的意识”是构成其宗教多元论之相互关联模式的核心;并且“尼特站在基督教内部反思基督教问题,他对耶稣独一性的阐发表明他试图敦促基督教更加开放地面对他者、尊重他者”,以及将“生态与人的福祉作为宗教真理标准,以解放性对话作为信仰间对话的伦理实践方案”等卓有创见性的宗教理论,为促进中国宗教和谐、推动中西宗教对话开启了新思路。

25.全球化时代宗教的发展与未来(全球化文明丛书)

王志成 安伦 著

学林出版社2011年12月 220页

本书是一部从崭新的视角切入,并以对话体裁展现其思想内涵的创新性学术著作,共分“宗教传统”、“宗教现代化”、“宗教全球化”、“宗教共同体”、“全球化宗教与现代中国”5章。两位学者在探讨世界宗教传统、轴心时代和第二轴心时代、与宗教现代化和宗教全球化等相关问题之基础上,进而阐析了全球化时代宗教共同体的发展前景。作者指出,很多宗教之间的冲突伴随的是利益的冲突,而利益的冲突影响了人们对宗教真理的认识。在中国宗教学术界,王志成是第二轴心时代和宗教对话的著名倡导者,安伦则是人类宗教共同体和理性信仰造福社会理论的原创者;他们从中国宗教的实际状况出发,反思中国宗教和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社会走出宗教认识困境、解决信仰危机、价值观虚位和伦理缺失等重大社会问题与宗教问题探索了可行之路。

26.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张志刚等 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 530千字 482页

鉴于宗教对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际学术界近十几年来越来越注重回溯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以发掘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并为研究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提供事实基础与理论依据。本书由三编构成,分为22章:第一编“当代宗教冲突研究”( 8章),努力尝试跨学科研究方法,洞察当代宗教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探究冷战后的诸多国际热点问题或重大冲突所包含的宗教因素,阐明当代宗教冲突的错综复杂性及宗教因素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并提出一种有新意的宗教学方法论;第二编“当代宗教对话研究”( 7章),梳理世界范围宗教对话的形成背景、理论难题与宗教对话现状,归纳和评析国际宗教学界的五种主流认识,即宗教排他论、宗教兼并论、宗教多元论、宗教兼容论和宗教实践论,更为全面地把现有的宗教对话观念划分为五种类型,这在国际宗教学界尚属首次;第三编“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 7章),阐释本土、外来宗教与中国传统社会之思想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政策法规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求为促进国际宗教对话、化解文明冲突、共建和谐世界提供“中国宗教文化经验”。

27.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

马建欣 印顺 李大华 主编

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350千字 435页

本书是一部从五个方面探讨“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的论文集,共收录文章28篇。其一,“宗教理论论域”( 6篇),阐论宗教在现代世界、中国社会的存在状态及其意义定位,“宗教文化”与“公民文化”的角色转换等;其二,“佛教论域”( 9篇),指出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问题是佛教在当今社会发展下所面临的迫切问题,需要佛教积极应对,并在谋求超越性精神的前提下发挥其社会批判作用;其三,“道教论域”( 6篇),认为道教应充分展现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如透过伦理建设稳定社会、担当维护世界和平的道义责任、为现代社会的环保工程出谋划策等;其四,“基督教论域”( 5篇),解析现代视域中的上帝观和基督教文化,认为基督教应从社会文化的向度体现其对于社会与个人的终极关怀;其五,“民间宗教论域”( 2篇),讨论了广州城隍庙的社会职能和台湾新兴宗教天帝教的教义与修持方法。

28.文明对话与佛耶相遇

王志成 赖品超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 332千字 305页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不同文化、信仰之间已经无可避免地处于持续的互动之中。诸宗教间的关系以及宗教对话成为当今宗教学界、神学界、哲学界、社会学界的重要议题。而佛教和基督教的相遇、对话更是议题之重心。本书分“古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现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佛耶相遇与宗教对话”、“佛耶比较与对话文明”四部分,共收论文23篇;从多个层面探讨了欧亚宗教、圣经与佛经、佛教与天主教、后现代性与佛教、多信仰对话与全球责任、上帝存在与心性本净、大国学视野中的耶佛对话等项议题。其内容不仅反映了相关学术前沿成果,也展示出一种深刻的宗教学术视野与开放的宗教对话胸怀。编者尝试把握全球化的时代脉搏,立场鲜明地把佛耶对话作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来对待。

(二)宗教观及信仰研究

29.宗教:精神还乡的信仰系统(大学生知识丛书)

卢红 黄盛华 周金生 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213千字 313页

需要,作为宗教系统的基核,规定着宗教信仰的本质是主体的精神还乡活动,即人类为了超越现实生活的有限、困乏,追寻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把握永恒之死的人生本体意义,以求情感归属在心理维度上指向无限,抛向永恒;对于宗教信仰的主体来说,需要的实现就是价值的创生。本书主要从人类心灵需要的角度论述了宗教是一种包含宗教意识、宗教实践和宗教情感三要素的精神还乡系统,具有动态性和有序性等特点,并通过考察现代东西方神学遭受科学、文化和无神论猛烈冲击的事实,判定消逝的只能是神的宗教,“认识”最终将取代神学宗教而成为一种崭新意义上的人的宗教。全书分“静态视角:宗教系统的共时态结构”和“动态视角:宗教系统的时间维度”上下二篇,共计8章。作者认为,传统的宗教研究没有将宗教信仰视为一个以主体性为轴心全面展开的活动总体,故无法解析宗教系统的微观结构,表现为过分注重“阶级宗教”这一宗教演化史上的具体形态,不曾深究宗教信仰发生的深层驱动力,更未对宗教的消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说。

30.一个地球多种宗教:多信仰对话与全球责任

[美]保罗·尼特 著 王志 成思竹 王红梅 译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 210千字 325页

这个巨大星球上的所有宗教共同体都有道德义务伸出手来解决那些威胁我们地球生物之福祉的、扼杀生命的难题。这一道德义务是共同的,它不仅存在于所有人之中,而且所有人应当一起来承担。如果对贫穷、暴力、生态破坏这些可怕的问题能够有希望提上议程并让政治和知识分子的领导者们严肃地对待的话,它必须成为一种宗教间的回应。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相互关联的和全球负责的宗教对话模式,并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理论予以澄清;而且明确说明中国宗教生活的混合特质就表达在“三教”观念中,指出中国的宗教差异性如何丰富其文化的例子对其他国家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当前世界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全书共分10章,作为个人的、精神性的“奥德赛”,尼特认为苦难具有普遍性和直接性,这使得它成为确立宗教间相遇的共同基础的最合适也是最需要的地方,只有持续地“在途中”的人才能真正为他人的苦难所影响;故而宗教间会谈必须面对人和大地日益深重的苦难,把它背后的伦理问题作为最紧迫的议程。

31.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

王珍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 200千字 277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理论是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投身社会变革的理论起点,为宗教研究与批判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本书作者凭借着自身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素养,对一些或被前人所忽略或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分为“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理论来源”、“从有神论到无神论的转变”、“马克思从唯心宗教观到唯物宗教观的转变”、“马克思向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接近”等8章;作者遵循史实线索,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置于历史传统和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加以解析,客观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与发展所依托的历史背景、社会理论基础及其冲破传统的必然性;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作为植根于19世纪西欧社会现实的一种哲学思想,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而不断自我完善。作者还比较了中西方文化传统在某些方面的异同,使本书的理论视野更宽广、思维更丰满。

32.信仰的智慧:信仰和科学信仰教育研究

盖伯琳 王晓路 李妙然 尹玲娟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260千字 304页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运用实践是人存在方式的原理,探讨作为人类最根本的精神活动的信仰,揭示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实践的超越属性),是一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信仰、找到科学信仰途径,即研究信仰科学化的专著。书中重点关注的是作者在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终极关怀,但是这种信仰的坚定性又取决于能否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全书分“信仰的形而上学追问”、“信仰的社会价值”、“科学信仰教育:信仰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三编,共计15章。作者指出,信仰是否建立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是判别信仰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称科学的信仰观,与其他一切宗教信仰的本质属性的差别,就在于它不是为了求得个人的解脱,而是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在思想信仰多样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公众信仰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

33. 20世纪宗教观研究(北京大学宗教学文库·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十五”规划博士点基金项目成果)

张志刚 朱东华 唐晓峰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525千字 539页

20世纪,宗教并没有像许多思想家所预言的那样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与之前的两个世纪相比,宗教现象更趋于活跃,显露的问题越发复杂,人们的宗教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且随着与之相关的国际热点问题的出现,宗教更成为国际理论界的研讨热点。本书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的力量,系统梳理了20世纪宗教观的思想进路与理论特质,特别介绍了诸多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中部分内容或解决或弥补了国内宗教学研究的某些理论难点及薄弱环节。全书共分三编,计11章:上编“思想传统考察”,细致探讨了20世纪东正教神哲学、犹太神哲学、伊斯兰神哲学以及中国思想家的宗教观,澄明各传统与享有主导话语权的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关系;中编“理论思潮研究”,对萦绕于20世纪的“世俗化与宗教观”、“虚无主义与宗教观”、“女性主义的宗教观”、“多元主义的宗教观”四大问题作出回应;下编“学术观念反思”,阐释理性与信仰以及其他宗教哲学的重要问题,并在中国的学术语境中进行具有其自身理论特色的概念比较和方法论反思。

34.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革命变革

叔贵峰 著

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218千字 284页

本书在西方宗教批判史的理论背景之下来考察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认为马克思以前的宗教批判都是围绕理性展开的,黑格尔完成了理性领域内对宗教批判的终结,马克思从现实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事实出发,将宗教批判由理性领域推进到实践领域,宗教批判由认知领域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转变为社会生产领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对立。结果导致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从批判领域、存在根据、批判方式及批判结果等方面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35.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与变迁(宗教与民族研究丛书)

魏琪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4月 220千字 269页

片面理解甚至歪曲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宗教理论建设和宗教实际工作中难免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因为彻底的辩证法不承认超时空的绝对物,当然也反对把马克思主义自身绝对化。宗教理论有着丰富深刻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并不曾建立一个完整的宗教学体系,未能穷尽宗教问题的各个方面,也不是绝对真理;故此,我们必须结合当代世界的客观实际,特别是中国现时代的宗教发展情况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化。本书是一篇当年经过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评审的“优秀博士论文”,共分6章。作者秉持“科学与理性主义原则”而非“宗教徒式的迷信态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与变迁,注重对宗教现象作特定历史背景及其各种客观条件下的具体分析,系统而准确地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生成、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见解不乏新意。

36.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陈荣富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580千字 755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领导人民群众争取社会主义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南。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时间内,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缺乏深入、系统和实事求是的研究,因而未能完整地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由此对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书试图克服上述不足,分10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概念界定”、“马克思早期宗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资本论》及其手稿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化”、“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卓越贡献”等问题。著者力求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以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思想,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制定宗教政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37.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卓新平 唐晓峰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 325千字 328页

2009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在大会致辞中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与运用,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必须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髓和科学方法加以真正的理解和正确的运用。本书是依据上述指导思想汇编的一部论文集,为近年来国内学界少有的几部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著作之一,其提出当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建设发展的三大任务:一是建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二是建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三是做好党中央、国务院的智囊团、思想库。全书分“方法研究”、“文本研究”、“处境研究”等五部分,辑录文章19篇。各部分内容均体现了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主要观点及流派,集合了新时期我国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涵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诸多方面。

38.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刘丽 著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8月 180千字 218页

尽管宗教批判并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但宗教批判作为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却有着令人瞩目的影响力。本书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置于宏大的宗教批判运动背景之下,与近代宗教批判思想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阐发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对于近代宗教批判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彰显其独特性与优越性。此外,本书还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局高度进行考察,以阐释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在其整个思想构成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的关联。全书共分“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思想背景”、“比较视野中的马克思宗教批判”、“以宗教批判为起点的理论展开”、“马克思宗教观阐释及其意义”4章。作者指出,在当今仍被某种“宗教”、“神话”所包围的事实境遇中,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在于,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即马克思批判抽象的、虚幻的、与现实分离的神的世界及其世俗基础;并提出现实个人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解放。

39.理性信仰之道:人类宗教共同体

安伦 著

学林出版社2009年9月 230页

所谓宗教共同体,是人类所有宗教在信仰共同终极神圣之基础上,相互交汇融合的共存体;其主要特征为诸神同一、理性信仰、诸教融合。本书从全球化和人类历史长河的高度反思体悟宇宙本体、神的属性、神人关系和宗教信仰的潜在社会功能等问题,突破了放任宗教信仰自然存在发展,彼此排斥对立,甚至危害社会的传统观念;共分“信仰的合理性”、“理性认识神圣”、“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等7章,作者通过对“理性与信仰”精神的探寻,论证了“人类宗教共同体”合和共生的前景与路径,并提出诸教同源、宗教理性化改革、各宗教共存共荣、调控宗教以造福社会、以信仰化解精神危机、以信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汇聚各宗教信仰精华以弘扬中华文明等一系列新观念。作者认为,宗教所面临的危机首先是对信仰合理性的质疑;而消除宗教间对立冲突、树立人类共同的价值和伦理体系,则是全球化时代人类宗教发展的必然趋势。

40.宗教的科学研究(上下册) (世界宗教研究译丛/卓新平主编)

[美]J.M.英格 著 金泽等 译 刘澎 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728千字 852页

宗教与人类社会及世界文明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因而是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自我、弄清其社会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不认识世界宗教,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世界历史,更谈不上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之脉络精髓及其内在规律的掌握。本书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部宗教学名著,侧重于宗教领域的科学研究,内容宏大,观点新颖,参考资料丰富。书中讲述了哲学家们对文化交往和城邦瓦解所作出的反应,其着手建立一种才华横溢的知识体系;他们认为这种处境与其说是个人方面的悲剧,还不如说是社会的土崩瓦解;与此相应,他们不是走向宗教,而是不由自主地踏上寻求伦理主张的道路。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思想观点,当时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很大,有多种译本。虽中译本早已译出,却至今才得以出版,也是我国唯一译本。全书分上下二册,共计22章,论及与宗教关联的各个方面,如宗教的定义,宗教、科学与巫术,宗教的场域,宗教与行为、道德、社会冲突、性格、个人需要、社会文化、社会阶级或分层、少数群体、经济、政治、政府、战争等的关系,还讨论了宗教内部的组织结构及变革等问题。本书特点是将宗教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和考察。

41.全球化、价值观与多元主义:全球化时代宗教、信仰与文化变迁研究

郭长刚 主编

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 300千字 337页

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传统社会的不断现代化,宗教逐步“世俗化”直至走向衰亡,被认为是一种必然趋势;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人们甚至开始展望人类将彼此认同,不再有“他者” ( Others)的存在。然而,“9·11”事件的爆发,让人们不得不再次关注宗教,思索人类彼此之间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差异,并认真面对文化的多元存在,考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间的共处问题。本书是2008年7月上海大学举办“全球化、价值观与多元主义”国际研讨会的论文精选,汇集了国内外一流学者以“全球化背景下宗教、信仰之变化”为主题的学术文章;共收录“基督教与中西文化对话”、“邪恶的文化产物”、“关于全球宗教复兴的理论分析与思考”、“道德包容与宗教排斥”、“传统主义还是原教旨主义”、“印度社会的世俗化”等28篇文章。

42.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哲学宗教研究系列)

吕大吉 高师宁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 373千字 365页

本书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宗教理论的总体研究,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的历史具体性与历史发展性两方面,共分6章。其讨论范围涉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初创,一直到列宁主政的苏联时期。作者所研究的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诸位具有经典地位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关于宗教的理论和政策,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我们对它的研究,一方面必须要准确把握它在某个历史阶段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具体规定性,另一方面又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它在历史演变中的变化和发展,并把它的历史具体性和整体发展观联系起来。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理解,有助于我们更真切地看出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真实发展脉络。全书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说在历史情境中的发生史,是一部理论功底深厚、历史感强、秉持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的厚重的学术著作。

43.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

张志刚 严军 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9月 360千字 423页

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有理由怀疑,传统信仰的力量能否抵挡得住市场经济体系价值观的冲击。宗教和信仰的不同所引发的矛盾激化,目前已构成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多元宗教能否和平共存,在真理和价值层面的对话是否可能,全球化时代的宗教是否蕴含着新的积极意义,成为国际学界争论的焦点。本书是一部汇编北京论坛( 2010年)之分论坛《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的论文精品集,共分“全球化时代的信仰理念”、“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传统”、“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对话”三部分;辑录中外学者文章33篇;同时收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在论坛闭幕式上的演讲稿,德国图宾根大学荣休教授于尔根·莫尔特曼所作的大会主旨报告,莫尔特曼教授访谈录,波黑共和国大穆夫提穆斯塔法·宰里奇访谈录、杜维明教授与莫尔特曼教授对谈纪要等。

44.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的逻辑演进

叔贵峰 著

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 260千字 261页

青年黑格尔派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出发,分别经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完成了宗教批判原则客观化和主观化的双向演进,最后经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完成了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还原为人的本质、将宗教的秘密还原为人自身的秘密。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中,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宗教批判原则、福音书批判以及基督教历史批判全部演进过程,其批判的结果实现了由宗教批判向社会现实批判的转向,从而为马克思新哲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宗教与诸学科研究

45.宗教与文明

朱来常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 146千字 271页

宗教与文明可归结为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历史现象。文明属历史范畴,是人类逐步摆脱蒙昧、野蛮状态的社会标志;宗教则是离社会物质生活最远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观念及与此观念相联系的宗教情感、宗教仪式和教团组织等。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方面来研究宗教的起源、发展、兴衰以及宗教走向消亡的趋势,阐明宗教与文明的关系,乃社会科学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始终抓住宗教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这根主线,力图对宗教的社会作用、人类的文明进程二者之辩证关系作出全面准确的理解,并对宗教消亡的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全书分“人类文明产生前的宗教”、“文明社会的宗教”、“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等8章;作者认为,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要冲破宗教和有神论思想的束缚。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宗教终结的时代,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总趋向是削弱而非加强,但问题在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将体现出特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46.宗教与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丛书)

卓新平 著

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 128千字 266页

人类宗教的发展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宗教不可能脱离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蕴藏着丰厚的人类思想文化内容。二者的存在特征虽有所差异,彼此却难以割裂。人类文化的斑斓多彩决定了世界宗教的丰富多彩,文化之间的交流、融会,促进了各种宗教的接触和混合。本书从一种整体的观念出发,把宗教看作人类精神文化的表现,从世界文化时空上的纵横全貌来分析人类宗教问题,对宗教作出了广义的理解。全书分“宗教与文化概念”“宗教与人类社会”、“宗教与民族发展”、“宗教与文化传统”、“宗教与文化形式”、“宗教与文化交流”6章。作者指出,宗教的“本色化”(外来文化的适应过程和结果)趋向所展现的文化融合,表明人类文化在寻求一种“等同”,即无论外来宗教在新的文化土壤上立足,得到本土文化的承认,还是本土文化以自我为主体,选择并改造外来宗教以及随之而来的外在文化因素,都是一种走向“合一”的过程。

47.宗教心理学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 著 沈翼鹏 译 

由之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 188千字 260页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既不否认人的心理中存在无意识过程和现象,也不否认人的心理的无意识表现在宗教信仰体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它们显然已为实验所证明。因此,各种宗教代表人物特有的许多狂热和神秘状态,只有同人的心理的无意识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才能从科学上得到解释。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西方各种有神论心理学思想的虚幻、荒谬之处进行批判,指出个人的宗教信仰和观念不是在个人心理深处自发产生的,更不是个人与超验的、超自然的实体(神)的“际遇”结果,而是个人从周围社会环境存在的宗教信仰中习得的结果。全书分为“宗教的心理根源”、“宗教慰藉的社会心理本质”、“宗教崇拜的心理学方面”、“个人宗教信仰的形成与特征”等7章;作者阐明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的差别在于研究教徒心理时所遵循的原则,并将“无神论教育”视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的核心、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8.法律与宗教

[美]哈罗德·J.伯尔曼 著 梁治平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8月 92千字 199页

法律与宗教虽然表象不同,其实质却彼此相关,它们同属社会经验的两个领域。尽管这两方面差异不容混淆,但任何一方的繁荣发达都离不开另一方。没有宗教的法律,会退化为机械僵死的教条;没有法律的宗教,将丧失社会有效性。本书系作者据其1971年在波士顿大学所作的一系列公开演讲整理而成,共分“法律中的宗教”、“基督教对西方法律发展的影响”、“宗教中的法律”、“超越法律超越宗教”四部分。第一部分,从人类学角度把法律与宗教定性为所有文化都拥有的领域;第二部分,转入历史角度的论述(过去两千年间宗教对于西方法律的影响);第三部分,从哲学角度讨论问题(把注意力由法律的宗教方面转移至宗教的法律方面);第四部分,探讨法律与宗教制度的现实困境(东方基督教与西方基督教、基督教与非基督教宗教之间看待法律的不同态度问题;革命社会学与基督教末世学之间关系的问题)。

49.多元化的上帝观: 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概览

何光沪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 263千字 331页

有神论的思想家提出了各种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和形形色色的上帝论,无神论的思想家则提出了反驳这些论证的理由或抨击上帝观之虚伪性的理论。所有这些对上帝的界说,有的以一种先在的形而上实体为基础;余者就极力反对这种形而上学的预设,并且提出进行实证和实践验证的要求。然而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的问题,既涉及语义问题,也涉及传统哲学所谓的真理问题。因为按照分析哲学的标准,任何命题倘若无法验证真伪,也就失去意义了。本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研究西方宗教哲学的专著,共分7章;作者着重探讨了宗教哲学的主题、结构和方法,力图建构一个把哲学与宗教核心问题结合起来的体系框架,并在此框架内综述20世纪西方重要思想家的宗教理论,在比较不同理论的基础上探析宗教哲学各大流派的发展线索。本书的创新性思维,不仅体现在对西方宗教哲学的动态把握方面,而且从结构编排上亦突破了国内常见的按时序和流派排列的思想史惯例,有助于读者按问题需要去进行研究,从而更清晰地展现在各个重要问题上丰富多彩的思想景象。

50.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宗教伦理学卷

于本源 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450千字 393页

1993年8—9月,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上,各宗教团体与领袖讨论并签署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此后,西方宗教界人士以及我国学者,都致力于探寻一种基于宗教对话的全球伦理构想,有力地推动了宗教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本书作为国内较早的一部系统介绍“宗教伦理学”的工具书,以伦理学的理论框架对不同宗教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梳理与整合,资料丰富、立论准确。书中共收录620条词条,总体分为原始宗教伦理、宗教道德伦理、佛教伦理、基督教伦理、伊斯兰教伦理、道教伦理六大类;每种宗教类别又分设代表人物、经典著作、戒律仪轨等多个子项;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伦理学研究体系奠定了基础。

51.人·社会·宗教

罗竹风 主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2月 460千字 564页

对于宗教社会功能积极或者消极的评判,是极其复杂的,难以用某一个既定公式对某些经典的个别结论轻易作判断。必须在坚持正确立场、观念的同时,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的、细致的方法,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因为,宗教现象及其功能极为复杂,而且参与宗教活动的亿万宗教徒是人民群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体,其思想、意识也丰富多彩。本书摆脱了哲学史、思想史的传统模式,就宗教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宗教,是一部颇有新意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两编:第一编“世纪之交的宗教观”,切入宗教内层探讨其本身的诸多属性和侧面,包括宗教发生、发展,各学派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影响,从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关系以及文化发展的角度阐述;第二编“20世纪宗教学发展的轨迹”,以历史的眼光探讨宗教研究各分支学科,包括宗教人类学、宗教史学、比较宗教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等的研究成果,介绍著名学科创始人和带头人以及各种学派有关著述。

52.宗教与文明

潘显一等 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450千字 543页

本书从四个维度确立了主体构思:第一,宗教与文明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第二,宗教对人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第三,宗教思想对整个意识形态的影响;第四,在国际纷争、国内政治往往与宗教、民族紧密联系的今天,需要从更高的文化层次上思考宗教与民族关系问题。编者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重点考察了宗教的文明史价值,宗教对于人类文明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并由此设定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框架,涉及宗教与文明诸元素关系的问题有几十个之多。本书分“宗教与文明的界定”、“宗教与文明的演进”、“宗教与社会”、“宗教与人”、“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科学”等10章;其主要结论:宗教还将相当长久地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是我们建设“两个文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53.宗教、解释与和平:对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哲学的建设性研究

王志成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230千字 312页

本书是针对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中有关宗教对话、宗教伦理、

宗教与和平,以及宗教间关系等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一部专著。作者运用其人性、理性、灵性原则研究和探讨了宗教多元主义命题,使本书成为一部脱离世俗性与物质性的纯净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宇宙在宗教上的含混性问题”、“终极实体之谜”、“宗教语言作为人的存在状态”、“走向灵性多元论”、“论相互抵触的真理宣称”等10章;作者认为宗教信念是宗教之核心,不同宗教都有相应的宗教信念,它们各自构成一个信念系统;而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哲学视角对这些信念提供了种种大相径庭的见解;如宗教排外主义者断言自己所在传统或教派的宗教信念的正统性,无神论者则把宗教信念驱逐出人类正确理解世界、健康生活之合理性视域等,表明了作者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

54.宗教社会学(现代社会学文库)

戴康生 彭耀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6月 306千字 303页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为指导,运用社会学的统计原理和研究方法,一是对历史上和当代中国有关社会与宗教之关系的若干问题作出理论阐析,并结合国内五省市的宗教调查资料和统计数字予以实证说明,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宗教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宗教走向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必然性;二是对宗教社会学的性质、范围、特征和方法,宗教信仰者及其行为,宗教组织、宗教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的宗教与世俗化等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评价。全书共分8章,在末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宗教”中,编者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的状况、变化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认为在社会主义中国,宗教虽然已经作为并将继续作为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存在下去,但它又是中国主体意识形态的相异物,必然受到相应的制约,不会过度发展为对社会起重大影响作用的子系统。

55.当代西方宗教哲学

单纯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380千字 454页

整个西方文化都是“二希”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希腊为这个文化提供的是哲学,而希伯来为这个文化提供的则是宗教。哲学与宗教的相互区别和联系也就构成了这个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色,西方当代的宗教哲学也体现着这一特色。近几十年来,哲学和神学都在各自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也导致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即从传统的相互对立、排斥转变为相互批评和对话。本书分为“分析哲学”、“归正宗认识论”、“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过程哲学与过程神学”等9章,系统介绍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这一百年间西方宗教哲学的分支、发展、变化;涉及当代西方文化的两个核心领域:宗教与哲学,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作者的论述特点是将当代西方宗教哲学放在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与英美经验主义两大参照系中来分析和评判,较为准确地揭示出西方思想的价值追求从经验性的人格神向超验的神圣性概念的演变过程。

56.全球宗教哲学(第二轴心时代文丛)

王志成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 200千字 303页

不同的宗教哲学理论都会对终极实在作出自己的解释,通过分析能够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性,而这种共性达成了各宗教所追求目标的汇聚性;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才可能接受多元宗教的神圣性或其中任何一种宗教,承认它的彼岸价值。本书是一部从全球视域考察宗教哲学的体系性著作。基于对东西方诸宗教传统的现象学的归纳、理论的思辨和生命的证悟,作者提出灵性实在的假设,并以此整合各种有神论、非有神论、宗教与人文主义。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也是作者所倡导之新宗教哲学的理论基石。全书分“有神论传统的终极实在”、“非有神论传统的终极实在”、“灵性实在”、“宗教经验”、“宗教语言”等10章;作者以“灵性实在论”观照宗教真理、宗教伦理,分析神的善恶,指出宗教间对话的重要性,使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一幅理解世界各大宗教以及人文主义的新图像。

57.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亚洲与西方的宗教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卓新平 伯玲 魏克利 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 500千字 632页

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美国伯克利联合神

学院在北京温特莱酒店联合召开了“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亚洲与西方的宗教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除主题发言外,共分为九个专题讨论,包括“丝绸之路沿线的宗教与文化交流”、“宗教,科学,及文化相遇”、“文献,翻译,及文化传播”、“文献,翻译与诠释”、“亚洲宗教与文化传播”、“宗教及其相互理解之探”、“宗教,艺术与文化交流”、“儒家思想及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宗教传统与当代社会”。本论文集以中英文双语编排的方式辑选了此次研讨会的28篇论文(含中、美方主题发言),如卓新平的“中方主题发言:当代中国人对宗教与文化的理解”、赖品超的“中西之间神学翻译与传播”、洪修平的“儒佛道三教与当代社会的转型”、金泽的“关注民间信仰的三种倾向”、布雷兹克的“人的权利还是人的礼仪?一种跨文化交流的透视”、阿克品纳的“中亚视域中的宗教多样性或中亚的神圣知识”等,体现了东西方跨领域文化交流的最新进展。

58.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宗教社会学译丛)

[美]彼得·伯格等 著 李骏康 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120千字 162页

对于“世俗化”的出现和理解可谓众说纷纭。有人主张“世俗化”始

于1950—1960年,也有人认为可追溯至三十年前的战争、启蒙运动,甚至宗教改革等时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在宗教社会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它是宗教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最重要的问题。而本书则是世俗化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世俗化理论一个逆转的方向。全书由“世界的非世俗化:一个全球的概观”、“若望保禄二世年间的罗马天主教主义”、“福音派的增长及其政治意涵”、“现代世界中的犹太教及政治”、“国族政治与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伊斯兰教”、“欧洲:证明原则的例外”、“意义的追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宗教”7篇论著构成;从各个角度和不同侧面反映出众多西方学者在世俗化的世界中所持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的矛盾立场,预示了“反世俗化”的另一种理论趋向。

59.宗教伦理学(上下册)

王文东 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800千字 1015页

宗教伦理学以宗教伦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宗教道德的起源、发展及其规律,宗教伦理关系及其准则,是由伦理学与宗教学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直接依附于宗教哲学,把道德的起源、实质及最终目的都同神的理念和神的恩赐联系起来,进而把道德看成是超历史、超时代、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存在。本书对宗教伦理的人文研究,是建立在一种广义的宗教观念基础之上,并围绕价值和意义展开;分为“宗教伦理学的题材、性质和研究方法”、“宗教伦理的合理化与类型”、“宗教伦理的价值”、“宗教伦理的实体系统与层次”等8章。作者从宗教自身的逻辑构成、宗教伦理系统与社会结构、宗教表达中的信仰与理性、宗教伦理作为实体性伦理与个体宗教伦理意识的结构差异、宗教自身伦理系统的适应性五个方面阐释宗教伦理学的体系形态,认为世界大多数宗教都是伦理型的宗教,如果没有伦理因素,不仅宗教生活将会失去精神支撑,而且整个宗教信仰乃至人类社会文化也将丧失道德根基。

60.二十一世纪宗教与文明新探

史作柽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 480千字 449页

进入21世纪的人类文明,正置身于原始文明与高科技文明两极化的世界。似乎技术所带给人类生活之实际利益已趋近饱和或穷尽,今后人类文明之所真求,已不再可能单纯地寻求任何技术性的弥补而已,反之,而是重新来寻求在技术操作中所曾遗漏与迷失的部分。这是人类新唤醒的时代,也是人类文明大统合的时代。本书以哲学人类学的思考方式对21世纪宗教与文明的发展前景作了引人深思的探讨,分为“21世纪人类文明初探”、“21世纪人类宗教初探”、“神话文明与‘天’的崇拜”、“检视中国哲学之一种比较性之神话探讨”、“秦兵马俑之哲学人类学之解读”等16章;著者用哲学的方式了解人、文明和历史,解读宗教赋予人类心灵慰藉的意义;通过对历史文明的穿透,倡导属人自然存在状态的恢复,提出新宗教、新文明之可能。

61.道德与神圣:宗教与道德关系问题研究

曾广乐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0月 250千字 285页

宗教与道德关系的核心,是宗教信仰与主体道德的关系问题。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当代社会,宗教信仰都促使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人们的精神世界、道德世界,引导人们关注自身的精神品质,尤其是道德品质,引导人们树立起精神追求与道德追求。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宗教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历史上有关宗教与道德关系的主要观点评介、宗教与道德关系的缘由考察、宗教与道德关系概论、宗教的道德效应的形成途径与方式等,共分为7章。作者指出,在世俗化、现代化进程日益推进的当代社会,宗教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伦理化的趋势,其本质就是宗教日益把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为重点与核心进行关注,并以之为核心开展工作;而脱离了宗教的神圣性,道德理性很容易被异化为某种工具理性;反之,宗教则使道德变得神圣不可侵犯,捍卫了宗教的道德和权威。

62.百川归海:走向全球宗教哲学

何光沪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 322千字 374页

当今人类生活的方式正在急剧变化。尽管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但仍滞留于个人和群体的自我中心,各文明各宗教的对话因各执己见而停滞不前;彼此对立的人类,面对国际族际的紧张冲突,需要顾及整体的全球主义,需要一种全球性的、宗教性的哲学。本书以起源于亚洲而辐射到全球的儒教、道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七大宗教哲学中的共同因素为依据,从认识论、本体论、神性论、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五大领域论述了它们相容互通、对话共处的基础。全书分“全球宗教哲学的含义、根据与方法”、“全球宗教哲学的认识论”、“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等六个部分;作者指出人类思维正陷入科学主义的主客对立的误区,表现为人类个体尊崇理智,而整体却愚蠢盲目,故此需要突破对立并建立超越理性的“爱智”。书中论证了人类生活之整体性、精神性和全球化的根据,探索了一种有益于人类和平与个人生活的、全面系统的全球宗教哲学。

63.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

张志刚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增订版) 672千字 671页

本书立意于当代形态的宗教哲学,抓取关键环节,致力于方法论批

判,着重研讨了六个错综复杂的宗教哲学课题;分为“‘上帝存在证明’及其批判”、“罪恶问题研究”、“宗教经验研究”、“宗教语言问题”、“宗教对话问题”、“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6章,旨在通过系统梳理西方宗教哲学研究的历史、流派及其特点,指出问题的由来、观念的演变、现存的疑难,尤其是方法论争端,使读者能够在掌握清晰线索的前提下,抱着批判意识涉足宗教哲学的前沿领域。作者把信仰问题视为宗教哲学的根本问题,可谓抓住了问题之关键,并以“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作为“根本线索、主要矛盾或基本张力”,来反思宗教哲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将“宗教对话”这类现代才开始出现的重大话题予以哲学高度的概括,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本书视域宽广、见解深刻,体现出作者对哲学、宗教发展强烈的现实关切和对其最新成果的敏锐把握。

64.宗教人类学(第1辑)

金泽 陈进国 主编

民族出版社2009年11月 510千字 445页

本书主要针对不同气质的宗教形态在地方特色中的实际表现(民间

信仰)展开论述,涉及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祖先崇拜、地方道教、基督教,以及日本冲绳的民俗风水等内容。书中所强调的“走近宗教现场”,是指研究者在运用人类学方法研究宗教事实时,必须兼顾两个现场的文化反观,以穿越时空,走近宗教传统自身的生存真实(宗教文本)及宗教实践者的生活真实(心性的体会)。本书通过走进“宗教文本”与“宗教田野”两个“现场”,开拓了中国大陆地区宗教研究的人类学视角和方法,勾画出宗教文明演进的内在路线图,为后继学者“走进宗教之历史与当下的真实”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平台。编者指出,本书讨论的“民间信仰”范畴,同其他作为常态信仰的散居道教、民间佛教或生活儒教,早已“深耕化”为地方的文化惯习和日常生活中,大抵是先行属于“熟的宗教”气质的;因此,如何审视中国宗教之“须求熟中生”的存在状态和应变之道,便隐含了我们自身对“宗教世俗化”之欧洲标准的根本质疑,也隐含了宗教进化论之话语霸权的根本质疑。全书共设“田野现场”、“本土眼光”、“域外视野”、“学术交谈”、“学术书评”五个栏目,收录文章28篇。

65.宗教人类学(第2辑)

金泽 陈进国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2月 488千字 449页

本书不仅继续探索中国传统信仰(宗教)体系在本土的历史变迁及其在海外中国的“文化变容”,而且着重探讨域外中国的宗教:基督教如何“嵌入”、“嫁接”在当地社会并演化出它的独特的信仰形态。诸如在全球基督教“从生到熟”的跨界流动和落地生根过程中,有关“本土化”或“同质化”的争议难免让人疑义丛生,更需要我们从新的“灵性反观”视角去把握互为他者的“文明拼盘”现象。此外,本书还集中介绍了中国年轻的人类学学者由“到民间去”而“到海外去”的轻盈转身和自信表述,以及中外学人针对传统信仰体系、基督教全球化传播等问题的中层理论反思。全书共设“域外视域”、“本土眼光”、“历史向度”、“思想交谈”、“书评综述”五个栏目,收录中外学者论文30篇。编者认为,中国的宗教现象并非静止的、呆滞的,而是流动的、活泼的。这些灵动的信仰现象也提醒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视角的转换,在对中国宗教进行静态的类型学考察之余,也不妨用动态的、过程的视角来理解信仰现象的种种“隐秘”和趋势。

66.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与政治

刘义 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72千字 277页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研究专著。作者以宗教社会学理论中关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思考为基点,同时结合全球化的反思和国际关系中有关宗教命题的最新理论成果,由此对全球化背景下从基要主义到恐怖主义的发生机制、发展逻辑、治理方法等进行剖析,并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作出回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开拓意义。全书分为“全球化与宗教变迁”、“全球宗教复兴及宗教政治”、“全球宗教政治的三重逻辑”、“全球处境中的政治伊斯兰”、“美国政治中的福音派与基要派”等8章。作者通过分析全球宗教政治的三重性(宗教运动与认同政治、宗教冲突与权力政治、宗教恐怖与暴力政治),不仅阐明了认同是宗教政治发生的基础,暴力是最外在的表现,权力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中间逻辑此三者的联动关系;更进一步指出宗教运动实际体现的仍是政治的本质,因为权力比信仰更重要。作者还认为,世俗化更确切地被证明是一个欧洲的例外,而不是全球的普遍现象,世俗化理论也更像知识分子的话语,而不是事实本身。

67.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书斋篇)

高师宁 杨凤岗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 360千字 336页

本书分为《书斋篇》与《田野篇》上下两卷。这两卷厚重的文集,凝聚着中外学者的汗水和心血,是中国宗教与社会高峰论坛的结晶,也是中国宗教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其上卷“书斋篇”云集了中外宗教学研究的许多名家大师,如宗教社会学界新范式的代表罗德尼·斯达克,新兴宗教研究的典范艾琳·巴克,中国基督教史专家斐士丹,新儒家代表杜维明,中国宗教学领军学者方立天、何光沪、卓新平等,使得本篇丰富多彩,厚重深刻,学术价值非凡。上卷“书斋篇”与下卷“田野篇”相对应,结集的24篇论文共开辟“方法论探讨与理论反思”、“宗教与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儒学与儒教”四个研讨专栏,展示了中外宗教学界及跨学科人士对宗教与宗教社会科学种种问题的整体性反思、讨论与探索,是学者们在宗教研究领域长期思考的积淀。

68.从宗教和谐到世界和谐:宗教共同体论文集(全球化文明丛书)

卓新平 王晓明 安伦 主编

学林出版社2011年12月 215页

本书是一部关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论文集,共收录我国宗教界领袖和著名宗教学者的论著13篇,如“宗教共同体:从理性的构建到行动的纲领”、“宗教多元、理性沟通、体制保障:探讨‘宗教共同体’的问题”、“论中国宗教共同体的建构”等。论文集的中心议题:宗教共同体,乃是基于中华文明特有传统背景的创新性理论构建。引发这个议题的是安伦教授在前不久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理性信仰之道:人类宗教共同体》。此书出版以后,引起了我国宗教学界的普遍关注,中国大陆地区宗教学者分别在京、沪举办研讨会,并纷纷撰文评论,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甚至开始筹办围绕此课题的研究中心。本论文集就是这些宗教学专家的专题论文的一部分。

69.宗教人类学(第3辑)

金泽 陈进国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 481千字 380页

尽管宗教人类学并不像历史学那样注重有关宗教信仰之社会文化事实的考证,或像神学研究那样关切宗教信仰的真理或精神的体证,却不能回避宗教信仰与历史社会事实或地方文化体系之间的整体关联,也不能回避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连体关系,更不能回避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所呈现的多重维度和象征意义。因此,对于“宗教”的人类学研究的旨向,不仅仅是为了增长我们有限的宗教知识,而是要透过对域内与域外的宗教生活场景的了解,对日常的宗教实践与信仰生活的意义、象征的多重把握,借以促进自我的心性体会以及不同国家或社群间的相互理解。本书汇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相关学者以及西方人士的22篇论著,分设“历史向度”、“田野现场”、“名家特约”、“思想交谈”、“学术书评”五个栏目加以讨论;内容包括民国救世团体与中国救度宗教、阿拉伯世界伊斯兰的人类学研究、日本的研究动向介绍、从多维的视角看中国民间宗教的动力等。

(四)当代世界宗教概况

70.各国宗教概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各国宗教概况》编写组 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9月 442千字 574页

本书按全球五大洲次序编排。因为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及印度教、道教、神道教、锡克教、耆那教、犹太教、祆教等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的发源地,且洲域面积位冠全球,故将其置为首篇。各洲之前均拟有总体反映该洲宗教概貌的介绍,内容涵括“主要宗教教徒人数及信众比例”、“主要宗教的传播和分布情况”等多项统计信息;各洲内按每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概述。由于资料不足和编写人员较多,部分内容或有欠缺,体例与文字风格也不尽相同。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史书、年鉴、专著、手册以及中外文报纸杂志中的有关资料(以外文资料为主);书后设四篇附录,含世界三大宗教大事年表、主要国际宗教组织简介、专有名词英汉对照表、世界主要宗教教徒统计表。除个别资料标明出处,其余引文未添加译注。本书系一部知识性的参考书,主要面向宗教研究者、宗教事务工作者、外事部门、高等院校文科各系等机构和人员,为其提供有关各国宗教的基本情况。

71.宗教与日本现代化(宗教文化丛书/王志远主编)

[日]村上重良 著 张大柘 译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11月 130千字 158页

日本的历史文化发展曾受到宗教的重大影响。自公元4世纪至6世纪大和朝廷兴起并控制日本广大地区以后,天皇神话开始主导神道教;此后,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在传播大陆先进文化、促进日本封建化改革、建立封建国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明治维新则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构建近代天皇制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体转换中,神道教被置于国教地位。本书概括介绍了伴随日本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发生的重大的本质改变过程中的佛教、基督教和神道教的变化以及神社在日本精神生活中的地位等,指出日本古代的宗教格局与日本近现代宗教重新组合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必然归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历史和日本国民各个阶层的精神世界的变动情况。全书共分“宗教界的明治维新:幕末至明治20年代”、“现代化道路上的苦难:明治38年至大正”、“镇压与战争的峡谷:大正末至昭和20年”、“信仰自由的时代:昭和二十年至昭和五十三年”四个部分;作者从遵守信教自由的观点出发,客观地概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宗教发展历程。

72.美国宗教嬗变论:一个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宗教(《宗教文化丛
书》/王志远主编)

段琦 著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6月 270千字 366页

美国究竟有多少种宗教,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无论数量如何,美国作为移民国家,来自全世界的迁徙者在移居美国的同时,也必然将其母国的宗教信仰带往新大陆,使美国的信仰结构愈益多元化。本书根据作者在美国实地考察和调研之结果,并援引大量第一手相关统计资料撰写而成,共分10个议题。书中分别介绍了美国主流文化圈的犹太教、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以及非主流文化的东方宗教、印第安人宗教、华人宗教等,对主导美国社会价值观的犹太—基督教体系所包含的不同派别(自由派、保守派和中间派)及社会实体(天主教会与新教教会)予以重点说明;另就美国少数民族宗教、尚未进入主流和渐趋进入主流的东方宗教、各类新兴宗教等进行动态研究。作者指出,美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施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度,不设任何国教,客观上为各种宗教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公平条件;通过研究美国宗教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可以窥见美国整体国家形态与美国精神的内核。

73. 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丛书)

董小川 著

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 211千字 250页

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相配合、相融合、相吻合,是美国政治的突出特征。在美国国内政治生活中,不论是公民、总统、国会还是法院,都与宗教息息相关。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有近80年是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思想理论的斗争为主体的;而在那场斗争中,宗教曾起过独特的作用。本书从全局角度审视了宗教在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宗教是美国民族的精神源泉;世俗化了的宗教则是美国国家政治的基本依托;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一定是密不可分的。全书分为“总统:政府首脑与精神领袖”、“公民:世俗民众与宗教信徒”、“国会:政治精英与宗教立法”等7章;作者认为,美国对外活动是在宗教使命感的推动之下进行的;因此,研究和探索美国宗教与政治及其相互关系是我们了解美国文化和美国文明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另外,本书对于我国学术界深入探讨美国历史、宗教和政治制度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74.世界宗教问题大聚焦

何希泉 许涛 主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 著

时事出版社2003年1月 360千字 529页

宗教既是人类社会千百年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也是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化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以及国家关系、世界安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9· 11”以后,全球安全局势发生前所未有的逆转,使“宗教问题”成为国际焦点,如宗教与各国政局和世界安全、宗教分歧与现有国际冲突、宗教冲突与文明冲突,等等。本书汇集了国内著名宗教学专家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学者撰写的专稿,对上述困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复杂问题作出详尽解答。全书分“理论篇”、“地区篇”和“热点篇”三大部分:系统论述了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当前世界宗教的政治化、泛伊斯兰主义运动、宗教恐怖主义、中东伊斯兰极端势力及其发展趋势、宗教在东欧剧变中的作用等多项议题。作者根据各自对有关宗教问题的长期跟踪、基础资料积累和个人思考,对当今世界宗教的整体发展趋势、宗教因素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宗教领域当前存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看法。

75.当代世界民族宗教

李德洙 叶小文 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12月 343千字 390页

21世纪的头20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对于我国来说,将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新的战略机遇期,而战略机遇从来就是同经受考验和挑战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坚信,只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任何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困难,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本书作为中央党校“五当代”系列教材之一,是为拓宽党政领导干部的世界眼光,增强对民族宗教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而组织编写的,共分“世界民族问题的历史发展”、“21世纪初世界民族问题发展趋势”、“世界宗教问题的历史发展”、“当代世界宗教问题”、“前苏联、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宗教问题”等10章。在中央党校校委领导下,本书历经三年,先作内部试用,后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并公开发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76.宗教与美国社会:多元一体的美国宗教(第2辑)

徐以骅 主编

时事出版社2004年12月 420千字 556页

本书是根据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宗教与美国社会学术研究会”所提交的论文增编而成,共收录国内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的文章20篇;如“宗教多元化:美国多元社会的根基”、“当代美国主流社会亲犹主义的文化根源”、“美国在华传教运动与美中关系:一个初步的阐释框架”、“宗教非政府组织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等。书中除涉及美国基督教、天主教和犹太教三大传统宗教外,还讨论了美国的黑人宗教、伊斯兰教、新兴宗教、宗教非政府组织、宗教思潮和趋势、美国在华传教运动等;在研究方法上除政治学、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外,还有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学科的介入。

77.宗教与美国社会:网络时代的宗教(第3辑)

徐以骅 著

时事出版社2005年12月 363千字 500页

本套丛书旨在全方位探讨美国宗教史及宗教在美国内政、外交和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介绍了国内外美国宗教研究的有关成果,以促进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本辑刊登的主要是关于信息网络对国际关系和宗教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宗教的变迁与国际参与、美国基督教福音派网站的发展趋势、威尔逊总统与美国在华传教运动、美国国会议员的宗教信仰、美国天主教会“亲生命”运动、中东恐怖主义势力的信息资源和网络战、威尔逊总统与美国在华传教运动、美国国会与行政当局对华委员会的对华人权和宗教政策、宗教与美国2004年总统选举等课题的概述和专题论文;共收录中国大陆地区学者提交的文章16篇。

78.世界中的日本宗教(宗教与世界丛书/何光沪主编)

[日]梅原猛 著 卞立强 李力 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142千字 234页

日本人同时信奉神道和佛教,说明他们不反对和其他神或佛共存。由于日本民族特有的彼世观,非常重视对亡灵的安慰,葬礼是一切宗教仪式的核心,把人准确无误地送往彼世成为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日本的原始信仰和世界观对当今日本的文化、思想、宗教以及习俗的影响,分为“日本的宗教:为了理解日本的文化”、“世界中的日本宗教:日本人的‘彼世’观”、“日本人的灵魂”三个部分。作者认为,所谓日本宗教,并未采取思想或经典的形式,与其说是一种概念,不如说它已经变成一种习俗,故很难从常规角度认知。作者还阐明日本人的彼世观中所包含的两个重要思想:一切众生的同根性以其共存的关系的重要性;生命永远持续或生命永远循环,并指出这两种思想意识和达尔文的现代生物进化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所谓的自然法则。

79.诸神的争吵:国际冲突中的宗教根源

辛旗 著

华艺出版社2007年1月 200千字 167页

当代国际冲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宗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侧面。

但是,当把这个侧面作为一个坐标点与所有的侧面相联系,体悟其特殊的整体效果时,就会感到人类的历史是那么多姿多彩,事物的本质不论从哪里入手去考察,又总是那么殊途同归。由此观之,宗教的冲突、诸神的争吵难以止息,仅源于一个古老的主题:教义、利益、疆域。本书从东西方地缘战略的视角解析了国际冲突中的宗教根源,并引用埃及政治家安瓦尔·萨达特“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指出“只要西方坚持其目前对东方的看法,而这些看法都建立在一无是处和不公正的、同尘世的和神的原则截然相反的基础之上,这场冲突就会继续下去”。全书分为“耶和华、基督、穆罕默德的赌场”、“天堂与地狱的通廊”、“基督徒和犹太人共同造就的资本主义”、“东方:释迦牟尼的法界和孔子的村落”等5篇;作者认为,宗教是个严肃的课题,若与种族及国际利益联系起来,更为复杂,远非一般的评论所能涵盖;而本书恰恰是在看似平静的宗教现实的水面投下一块“利益争夺”的石子,使泛起的涟漪形成新的组合。

80.当代世界宗教问题

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 360千字 552页

深入研究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就会发现:宗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关系到许多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宗教问题则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成为21世纪的新热点。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国际交往普遍加强的新形势下,世界宗教发展随之显现出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新特征,中国宗教亦面临新的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基于宗教问题的现实考量,本书力图对当代世界宗教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宏观把握,并通过管窥当代世界宗教的新现象、新特点、新问题的发生根源,求索其规律性认识,从而为国家宗教政策实施和国内宗教学术研究提供帮助。全书共分7章:分别从宗教现象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世界三大宗教、宗教在一些国家内政外交中的影响,论及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宗教问题、东欧剧变中的宗教作用、不同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主要做法等多个方面。

81.当代宗教与极端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哲学宗教研究系列)

金宜久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 678千字 634页

宗教在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向非宗教形态的演变,即宗教蜕变。由于信仰极端化、行为狂热化,特别是宗教政治化、组织诡秘化,当代宗教不可避免地蜕变为宗教极端主义。宗教与政治的耦合愈加密切。本书根据大量事例和社会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宗教与宗教极端主义的关系,指出宗教极端主义与其所从出宗教的某种联系及本质区别,标定宗教极端主义的基本表现形式(邪教组织和宗教极端组织)、宗教极端势力的三种不同类型(布道宣教型、暴力恐怖型、民族分裂型)。全书共分“当代宗教的发展”、“宗教蜕变与宗教极端主义”、“伊斯兰极端势力与极端主义”、“当前世界主要宗教与极端主义”四编,计24章。书中在讨论当代宗教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宗教如何蜕变为宗教极端主义及其表现形式之前提下,专章论述了伊斯兰极端势力问题;并分别探讨了与佛教、印度教、锡克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犹太教、神道教有关的极端主义现象。本书对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当前世界范围的宗教极端主义运动、了解我周边国家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动向及对我国的影响和渗透有所助益。

82.世界民族与宗教

丁金光 主编

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8月 250千字 342页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使民族矛盾激化; 1989年开始的东欧、苏联剧变对南斯拉夫的解体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苏东国家共产党放弃了执政地位,实行多党制、政治经济制度大转折等,都直接助长了南斯拉夫的民族分裂主义活动。本书从宏观层面论述了世界民族概况、各大洲世界民族概况、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主要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及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重点阐述了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三大宗教产生的原因、基本教义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解决民族与宗教问题的正确途径。全书共分6章,资料翔实,编排合理,论证严密,是一部质量较高的专业教材,也是一部适合各界人士了解民族与宗教问题的知识读本。

83.现代欧美国家宗教多元化的历史与现实(世界文明史研究丛书)

董小川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 280千字 313页

有史以来,欧美主要国家的宗教信仰问题就是欧美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仅是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源泉的问题;不仅仅是信仰领域的演化问题,同时也是宗教领域本身的发展问题。现代欧美宗教信仰有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宗教信仰多元化;另一个是宗教世俗化。本书探究和阐述的主要是现代欧美宗教信仰多元化的问题,并对各国历史与现实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英国宗教多元化、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宗教多元化、拉丁美洲国家宗教多元化等;共分为“西欧、南欧和北欧国家宗教多元化”、“俄国与东欧国家宗教多元化”、“美国宗教多元化”三大部分,总计10章。作者认为,宗教世俗化是宗教信仰的一种现代表现形式,而不是宗教不再重要的证明;现代欧美国家宗教多元化的研究是一个涉及自古至今欧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跨学科问题,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84.文明冲突、恐怖主义与宗教关系

周展等编 著

东方出版社2009年9月 262千字 335页

“9·11”事件以后,恐怖主义、文明冲突及其与宗教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难题。一般认为,当代恐怖主义问题的凸显与全球化进程关系十分密切,它不仅带有鲜明的全球化特征,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冲突”和宗教关系的产物。本书围绕“文明冲突、恐怖主义与宗教关系”这一主题,精心选择了西方当代9位一流专家、学者的代表作,从不同角度对这些论著做了深入的介绍和评述;如“全面了解恐怖主义,全面打击恐怖主义:辛迪·康巴斯的‘21世纪的恐怖主义’述评”、“恐怖现象的观察与分析:韦伯尔的‘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述评”、“应对全球宗教复兴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国际关系中的宗教:流放归来’简介”等9篇;作者力图从理论上探寻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以及消除恐怖主义的良方,对于国内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了解东西方文明冲突、宗教关系等国际热点问题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85.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研究

苏畅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 300千字 279页

内部因素是中亚宗教极端势力产生的主要根源,包括中亚国家独立后的经济危机,政府治理的失误、腐败问题、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思想意识影响以及持续数年难以解决的贫困问题等。本书分为10章,从四个方面研究了中亚极端势力问题: ( 1)中亚宗教极端势力产生的国际背景、历史、社会经济与政治根源; ( 2)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的发展脉络; ( 3)打击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的措施; ( 4)中国应对宗教极端势力的策略。作者认为,中亚宗教极端势力是中亚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复杂性、顽固性和普遍性特征;书中不仅把中亚宗教极端势力这一问题放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去探讨,从历史中,特别是从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发展史中寻找中亚宗教极端势力产生的历史根源,而且在分析中亚宗教极端势力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国际合作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也显示出独到的前瞻性。全书构建了关于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研究的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86.信仰的构建与解读:宗教与美国外交

杨正东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 339千字 326页

本书从多角度论析了美利坚民族文化观中信仰的多样性,以及美利坚民族的宗教观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作者在简要阐明宗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之后,着重解读了美国宗教伦理道德观、宗教使命观、宗教信仰自由观和宗教保守主义等信仰形态与美国内外政策的互动关系;还就美国犹太教对美、以国家关系的塑造、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冲突中的宗教文化因素等进行了探讨。全书分“宗教与美国政治”、“宗教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宗教使命感与美国外交”、“宗教保守主义与美国外交”等7章;作者认为,信仰观不仅决定着美国社会伦理道德基础和利益集团的形成,更牵涉到美国的外交理念,并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冲突。本书有助于中国读者从所谓非世俗化的角度理解一些涉及美国方面的国际政治问题。

87.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

徐以骅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467千字 537页

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诞生以来,宗教一直是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所长期忽视、边缘化,甚至“放逐”的对象。然而自冷战结束,尤其是“9·11”事件发生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或多或少均有宗教的背景和动因,使宗教从所谓“威斯特法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关系的中心,并且成为国际舞台上冲突各方争抢的资源,表现为宗教极端主义和基要主义的普世化和政治化。当前宗教与国际关系的联系,完全可以用“颠覆性”来形容。本书试图在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宗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全书分上编“趋势与规范:国际关系‘宗教回归’的新动向”、中编“冲突与和解:国际关系‘宗教回归’的新问题”和下编“组织与运动:国际关系‘宗教回归’的新形式”,共计15章。作者分别对宗教与当前国际关系的有关重要议题展开探讨,指出跨学科实证研究、国际关系学界的“宗教介入”以及超越描述性个案研究而建立宗教作为自变和因变量影响国际事务的理论框架,应是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学术转向的后续发展。

88.当代美国宗教(当代美国丛书)

刘澎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月(修订版) 313千字 341页

宗教在美国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绝非偶然。早在美国建国之前的17世纪,为了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横渡大西洋来到北美,建立北美殖民地的新教徒们,就满怀强烈的宗教激情,以“上帝选民”的身份开始了在北美殖民地实现其宗教理想的实验;美国建国之后,虽然宪法明确规定实行“政教分离”,但宗教始终与美国历史的进程紧密交织,对美国上层建筑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本书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对美国宗教的社会作用,美国人的宗教观,美国人与宗教组织的关系,美国宗教与主要教派的历史渊源、成员构成、组织体系、信仰特点及发展现状,美国的政教关系,美国政府的宗教政策,美国宗教的社会服务与慈善事业,宗教与美国教育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共分为“美国人与宗教的关系”、“美国建国前后的基督教”、“基督教新教主要教派”等8章。本书从历史、政治、社会、法律、文化等不同角度考察了宗教对美国的影响,揭示了美国宗教演变的基本脉络,是中国第一部有关美国宗教的全景式学术性知识读物。

89.东南亚宗教与社会

姜永仁 傅增有等 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8月 460千字 476页

本书是一部研究性与资料性相结合的书籍,也是一部以国别为单位分别论述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性书籍。书中不仅记述了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宗教政策、原始宗教的产生与发展、外国宗教的传入与发展、外国宗教与东南亚原始宗教信仰的碰撞与融合、当代东南亚各国宗教信仰的最终形成;而且特别关注宗教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绘画建筑、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各国宗教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本书内容丰富,资料完善,共分为12章;作者在详尽介绍东南亚各国宗教信仰实态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儒、道二教在东南亚各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深入挖掘,弥补了大陆学界关于东南亚宗教著作中的不足,填补了我国学者对东南亚宗教与社会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