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思维论
语文科作为一门语言和思维相统一的学科,正是在语言和思维的结合上既发展着学生的语言,又发展着学生的思维,这也是语文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所在。语文思维论,就是研究语文科思维培养的规律和方法,探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正确途径。
一 思维的有关概念及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的认识的理性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且概括的反映。人的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部分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形态是感觉、知觉和表象。经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整理,产生认识的飞跃,形成概念、命题和推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既是理性认识的阶段,也是思维的阶段。
思维的研究,原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又成为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内容。由于各学科研究的重点不同,因此人们也就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意义来理解与使用思维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思维,是指意识或精神,相对于存在(物质)而言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讲思维时通常指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思维(意识)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既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心理学认为:感觉和知觉是事物在人头脑中的直接的映象,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印象。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过程中由直接的认识逐渐趋向间接的认识的三种不同层次的认识形式。思维则是通过对表象材料的加工达到对事物的一般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它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心理学讲思维一般指的也是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随着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心理学的发展,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形象思维应该是思维的一个类型。思维科学将思维分为有意识思维和下意识思维。思维科学只研究有意识思维,即人自己能加以控制的思维。这种思维除抽象(逻辑)思维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
(二)思维的特征
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概括性和间接性,这是思维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及其表现。思维的概括性是思维最显著的特征,这是因为思维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来自思维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即思维是概括的反映。人的知觉已包括了初步的概括,但这只是感性阶段的知觉概括,还不是思维。思维的概括是以比较和抽象为前提,以舍弃某种事物非本质的东西,抽取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然后将个别事物抽取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或特征联结起来,进而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在思维活动中,感性的材料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的环节,才能形成概念和理性认识。思维的间接性是相对于感知的直接性而言的。思维不像感觉、知觉那样,须某种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它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反映未曾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一般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思维的间接性,一方面在于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必须借助于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在于思维能够根据旧知推导出新知。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可能理解那些不能亲自感知的东西。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是这个意思。正是靠着思维的间接性,人们的认识才能纵横数万里,上下几千年。
(三)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
思维主体与认识主体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哲学(认识论)上,认识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着的人。人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人脑这一重要器官实现的,但是作为人的整个认识过程,感性认识离不开眼、耳、鼻、舌、身等器官的参与。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而实践则更是整体的人的活动,思维作为一种理性的认识过程,它只是整个认识活动的一部分。因而,在狭义的理解上,思维主体有别于认识主体,它仅指思维着的人脑。思维对象是指主体所思维着的客观事物。思维对象与认识对象的所指是一致的,思维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物,当某一事物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时候,这一事物也就成为主体的思维对象。思维对象和客观事物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思维对象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但客观事物不一定就是思维的对象。客观事物是独立于思维主体之外而客观存在着的“自在之物”。当思维主体对某一事物尚未产生思维动机的时候,这一事物并非思维对象;而只有思维主体对它产生思维动机并进行思维活动的时候,这一事物才会成为思维的对象。思维对象的不断形成、扩展和深化,是思维主体能力不断发展的客观标志之一。为了促进学生思维对象的自觉形成,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培养良好的主观意向,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的工作。[1]
(四)思维的类型
由于人的思维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们对思维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对思维的种类也有着不同的划分。从思维品质的角度看,思维可以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现性思维,即人们一般的思维活动。所谓“再现”,是说这种思维是自己或他人以往的思维课题、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重复。再现性思维是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思维类型。创造性思维则往往与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它最突出的标志是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新颖而独特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非常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从思维程序的角度,可以把思维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包括归纳、演绎、证明等方式及过程,也叫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或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从思维规律的角度,可以把思维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三种。形象(直感)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形象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凭借概念进行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抽象思维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为基本的思维过程,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思维的基本形式。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初级形态,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发展的高级形态。灵感(顿悟)思维是指通过潜意识对问题的酝酿使结果突然涌现于显意识而产生顿时领悟的一种思维,它是大脑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思维的抽象性来划分,思维又可以分为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称感知运动(动作)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思维的最低级形式。具体形象思维是以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它是形象思维的初级形态。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为基本材料的思维,它是具体形象思维向着抽象方向的高级发展。
二 语文与思维的关系
语文科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主要是由于语言与思维的密切联系所决定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语言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工具
语文科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获得思维的工具并使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为了说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语言、思维、思想这几个相关概念。什么是语言?从属性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从构成看,语言是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系统,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形态,文字是书面语言的物质形态;从功能看,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交际以思维为前提,思维与交际是统一的。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心理活动。思维是在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地、能动地反映。它是宇宙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什么是思想?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包括知识、理论、观念、看法、见解等。思想是思维的内容和产物,思维离开了思想,思维活动就会停止;思想离开了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和被人接受。语言是表示一定意义的语音或文字符号,它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化形态。思想离不开语言,思维也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达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使之“转化”为思想。所以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工具。
(二)思维的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
从人类社会发展看,正是由于原始人类的劳动促进了大脑机能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扩大和不断深化,彼此交流思想感情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人类用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和点线符号进行交际,语言文字才相继应运而生。随着劳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人的思维越来越精细、复杂,交际活动也越来越活跃纷繁,语言也随之日益丰富地发展起来。从人的个体发展看,思维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表现出这种决定作用。一个婴儿来到人世,一睁开眼便开始认识周围的事物。随着身体的发展、脑机能的发展,这种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也不断加深。由认识个别事物到认识同类的事物,由认识事物的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联系。他的思维在发展,也逐步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由简单粗疏发展到复杂精细,由幼稚发展到成熟。语言的发展也与之相应,从婴儿的牙牙学语开始,语言随着认识和思维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由掌握表示个别事物的单词到表示复杂事物的短语;由掌握、判断事物的单句到掌握复杂推理活动的复句和语段,直至表示复杂思想内容的语言篇章。从一般交际活动看,思维的品质也决定着语言的品质。比如,语言的准确性受制于思维的明晰性,语言的周密性受制于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连贯性受制于思维的条理性,语言的生动性受制于思维的形象性,语言的新颖性受制于思维的创造性,等等。由此可见,只有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能力才能相应提高。
(三)语言的发展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虽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语言并非完全被动地受制于思维。由于思维也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的发展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帮助思维形成思想。语言具有概括性,思维的抽象只有借助语言的词和句才能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形成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产生思想。语言越精确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反映客观事物就越准确、越深刻。因此语言的发展能促进思维的发展。(2)思维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使交流思想成为可能。语言越发展,语言表达思维成果的效果越好,思想交流的成效就越高,思维的价值就越大。(3)语言帮助听者、读者接受思维者的思维成果,使听者、读者参与思维,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语文科的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读、写、听、说,是学生语言水平的思维操练,是语文科实现学生思想能力转换最基本的实践形式。读、写、听、说的过程,是以理解他人思想为核心的思维过程。从对语言的感知到对文章内容的本质理解,再到对文章内容及形式作出评判,其间要经过一系列的、多层次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写与说的过程,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为核心的思维过程。从对生活的感知到形成自己的认识,再到以语言的形式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其间也要经过一系列的、多层次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受到具体的训练,思维结构得到不断完善,从而推动他们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
三 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对策
(一)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心都在迅速地、茁壮地成长。随着他们生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经验进一步丰富,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急剧地发展、变化和成熟的新阶段。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刚进初中的学生,尽管已经踏进了中学,可是还带有许多孩提时代的稚气,他们敢于向教师、家长敞开自己的心胸,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显得大胆、热情,仍属于“开放期”。为此,教师的教学,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不要成人化,要保护他们的童心,使他们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情绪。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渐渐从活跃的“开放期”转入“闭锁期”。他们直观的经验思维正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表面化正向深刻化方面发展;学习兴趣的相对稳定性正向分化发展;学习的依赖性正向自主性发展。初中学生的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随着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他们对周围现实常抱批判态度。他们很自信,但往往自我估计不足,有时固执己见,看问题绝对化、片面化。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新的变化,尊重理解他们,在作文和阅读教学中,不要规定得太死,限制得太多,应给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并教育他们辩证地看待问题。
高中学生的思维逐渐形成辩证逻辑思维,创造性形象思维获得较快发展。他们基本上完成了心理上的“断乳期”,开始以自己特有的观点、态度体验生活,学习知识,探索人生的道路。随着理论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解释越来越感兴趣,特别希望得到思考的享受。他们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爱好争论,喜欢独立思考。如果他们的想法或意见受到否定,他们也会分析主观原因,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些错误。这种自我批判的态度,正是他们思维逐渐成熟的表现。然而,他们由于思维独立性的发展,往往不太容易接受那些虽然正确,但还没有经过他们自己证明的论点。高中学生的思维独创性之所以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是由于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可以进行理论思维。又加上他们富于想象,较少保守,所以他们常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在思维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成分。
中学阶段,学生思维结构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联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经过不断的量变过程,到高中二、三年级时学生的思维结构基本成熟,形成了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为基本形式的完善的思维结构。
(二)语文科思维培育任务
1.抽象思维的培育
语文科的抽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对各类文章的阅读分析和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应该结合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和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教学,重点从思维方法、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等几个方面使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1)形式逻辑思维的培育。在思维方法上,要让学生具有对客观事物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能力。在语文科,这些抽象思维的运用是多方面的。例如,阅读中的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人物分析、情节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等,都贯穿着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过程。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使学生的这些能力接受全面的训练。在思维形式上,要让学生具有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抽象判断和推理能力。要结合词语教学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使他们逐步达到接近本质定义和切合本质定义的水平。要结合单句和复句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抽象的判断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掌握判断的基本结构,并学会恰当运用直言、假言、选言等判断形式来准确、严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结合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教学教给学生推理的方法,学会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整个思维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能够遵守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2)辩证逻辑思维的培育。辩证思维的培育,首先要抓好辩证思维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的教育。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思维律、量变质变思维律、否定之否定思维律和辩证的充分理由律,其中对立统一思维律是最根本的规律,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基本规律运用能力的基本出发点。辩证思维的方法,主要有辩证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其中辩证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要学生掌握的重点。辩证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也就是矛盾分析的方法,要教学生能够将事物内在的矛盾分解为多个方面来认识,然后将这些认识综合起来,形成对这一事物的整体认识。在矛盾分析的过程中,要教学生客观地、全面地、历史地看问题。
2.形象思维的培育
形象思维,主要运用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形象思维的过程是在人们头脑中,通过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产生形象或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但形象思维不是形象加思维,也不是思维加形象,而是形象化了的思维,思维化了的形象,是用具体事物或表象来进行思考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数学、符号、逻辑推理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形象、想象、音乐、绘画等。如果对两半脑中“未开垦处”给予刺激,激发它积极配合另一半脑的作用,那么大脑的总能力和效率会成倍提高。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右脑,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呢?主要应抓住以下几个形象思维的组成要素。(1)联想。这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由于客观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它们反映到头脑中也能互相联系起来。要让学生通过联想为想象提供表象材料,并使之有机组织,掌握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等方式。(2)表象。它是人们头脑里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映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多数是以表象的形式出现的。不论是成熟的作家,还是稚气的学生,当他执笔为文时,过去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或者经由有计划的观察和调查收集起来的素材,都是以回忆中的再现表象而出现的。寄寓着作者主观情思的表象,可以称为意象。表象和意象还可以综合为更大单位的意境或完整的形象。形象思维就是由这些连续不断的表象、意象、意境、画面组接成的思维过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回想、记忆的能力。(3)想象。这是人在头脑中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再造性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是根据实物的描绘,在人们头脑里产生或再选出某种事物的形象过程。在学生理解教材时,再造性想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他人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关于某一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想象也必须以表象材料做基础,但又不是对过去记忆的简单重现,而必须经过加工改造,才能创造新的形象。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成分,不仅依赖于过去的感知,依靠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句,用一幅画如何表述呢?作者画的是一匹奔跑的骏马,几对翩翩飞舞的蝴蝶,紧紧追逐于马后。这幅画之所以高明,正是在于作者巧妙地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这里作为间接思维的推论是依赖于形象的帮助,很自然地把无形的花香有形地跃然于纸上了。(4)情感。情感是形象思维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情感与形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形象渗透着情感,而情感则推动着形象由此及彼地转换。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并用这种情感去统摄整个思维过程,能够在情感与理性的结合上达到对作品形象和意蕴的情感性把握与创造,使学生的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3.创造性思维的培育
学生在学校学习虽然是以接受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以再现性思维为主要方式,但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绝不是被动的接受、简单的重复,其间也充满了积极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充满了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创造性活动。因而,教师绝不可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重视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育,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重视让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增强他们发现问题的意识,并让他们养成多思善想的思维习惯。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学生善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要让学生善于通过联想、想象、猜想和推理开拓思路,并教给他们一些多向思维的方法。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
四 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培育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即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与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写作过程,从广义上讲,是指从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一直到动手写作和修改成文的整个过程。在阅读写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涉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着重谈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观察能力的培育
观察,是人主动知觉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方式,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往往是智力水平的一个标志。
1.观察的意义
观察是人们进行学习和工作的一种技能。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更为突出。”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傅里叶受到一只苹果价格的启示,去研究当时的社会制度;威尔逊为五彩缤纷的云霞所吸引,设计了研究核物理的“云雾室”。所有这些,莫不受惠于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知识和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观察对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更有重要的意义。苏联卓越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校工作的36年使我深信,在小学里对儿童进行教学,这首先就是教给他们观察和发现世界。”他深刻地指出:“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观察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切实把观察能力的培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观察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观察是思维赖以发展的基础;(2)观察是审美能力赖以发展的基础;(3)观察是语言赖以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把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2.观察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思维是观察这种特殊知觉的一个实质性因素,离开了思维,观察也就无异于一般的知觉,因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育,除了应教学生学会一些观察的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应重视观察中思维能力的培育。从语文课来讲,学生写作记叙文或事物性的说明文,都需要把事物的具体形态写出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在观察时很好地把握事物的形态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形态特征。所谓形态特征,即事物类与类、种与种之间,或某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其差异性的外在表现。在观察过程中,对这种外在差异性或特征的把握,是通过感知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的。尤其是要在语言的水平上形成一种清晰的认识,在感知的同时,还必须经过分析、综合、比较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尤其要体察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方法并从中积累经验、知识。观察不仅要能够把握事物外在的形态特征,而且更重要的还要能够尽量地去考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分析,由此及彼去揭示事物之间的依存方式和因果关系,由表及里从外在表现看到事物的本质。在观察中,只有在这种抽象思维的引导下,才可能全面地、深入地考察和分析事物,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理解。观察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古人写诗作文重在缘情体物,也都得有观察的功夫。杜甫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正是观察细致所得。细雨落在水面,鱼儿常上浮。如是大雨,鱼儿就沉伏而不出了;燕体轻弱,风猛不能胜,只是微风才能乘势翻飞,故有“轻燕受风斜”之语。学生对所要叙述或描写的对象观察得越细,印象越清晰,文章就有可能写得越具体生动,越有真情实感。这是观察的结果,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3.观察的方法
要有效地进行观察,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十分重要。观察的主要方法有:(1)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前者是对某一事物的所有方面都要进行观察,既要注意到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到它们比较隐蔽的特征;既要观察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了解到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特点;既要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又要考察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对该事物有一个全面彻底的了解。后者是按照某种特殊的目的要求,只对事物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作特别深入细致的观察。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注意抓重点、抓特点。在复杂的人物、事件面前,学生往往不善于抓重点和特点,结果材料抓了不少,但精彩的却一点也没有。观察时要抓重点,要把工夫花在注意事物的特点上。只有在此基础上写出的作文才能不落窠臼。(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前者是学生亲自进行观察,以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后者是学生利用别人观察所得的材料或结论,进行验证、分析和概括,作出相应的结论。(3)顺序观察与侧面观察。前者是按照事物的一定顺序进行观察。事物从空间上讲,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从时间上讲,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指导学生观察时应有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等。这样,有系统、有条理地去进行观察,便于智力活动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速度和正确性。后者是根据事物或对象的某一侧面进行观察。如特写镜头,观察一个人物在特定场合下的活动等。
观察力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表现,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必须经常不断地向他们明确地提出观察目的、任务,加强观察的计划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集中他们的注意,使之指向于必须知觉的方面。其次,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现实生活中,观察的领域是无限广阔的:大至天地日月,小至虫蚁草木。我们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观察细心时,可以辨秋毫之末;观察粗心时,则不见舆薪。观察能否深入,关键在于观察者的兴趣。再次,要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人的知觉形象,通常是用词来表示的,是和词密切联系的。在有第二信号系统参加知觉和观察活动时,就能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因此在观察时,应引导他们的言语活动参与,作必要的观察记录、观察笔记,这样可以提高知觉和观察的质量。最后,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叶圣陶说:“平时心粗气浮,对于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什么。有一天忽然为了要写文章,才有意去精密观察一下,仔细认识一下,这样的观察和认识,成就必然有限,必然比不上平时精密观察仔细认识的人。写成一篇观察得好认识得好的文章,那根源还在于平时有好习惯。”良好的习惯主要有:随时留意生活的习惯,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述的习惯,等等。
(二)阅读理解中的思维能力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阅读理解与思维密切相关。它可以是抽象的理解,也可以是形象的理解;可以是分析性理解,也可以是直觉性理解。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对作品鉴赏、评判性理解等方面。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对作者思路的理解。
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必须理清作者的思路。叶圣陶说:“阅读首先要求达到真正的理解。而达到真正的理解,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是重要方法之一。”(《读和写》)又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2]所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就是这个意思。他甚至强调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3]文章的思路,是作者思考问题的途径。写作时,作者每思考一步,就有一步的具体内容。思路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思想内容也就一层一层地显现出来。当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完成的时候,思维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也就完整地被显现出来。所以,作者的思路,正是体现着通篇思想内容的内部联系,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得以表现的一种内在的逻辑结构。
1.文章思路的常见类型
思路是客观事物反映在文章中的思想路线,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一些常见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文章思路类型。
以作者的思维形式分类,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别:
第一,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综合”,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思路的方向是互逆的,在文章中又常常是相互配合、一起使用的。具体表现为:记叙文中的综述与分述,总写与分写;说明文中的总说与分说;议论文中的总论与分论。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要注意作者对客观事物是如何条分缕析的,还要注意分列的各个部分是如何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从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三个方面来表现志愿军的“最可爱”,三者各有作用,缺一不可。
第二,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也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原理的推理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归纳与演绎,思路的方向也是相反的,但在文章中也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归纳与演绎作为一种文章思路,在议论文中表现得较为典型。
第三,形象与抽象。“形象”与“抽象”也可看成一组相对的概念。“形象”是具体的可感的个别事物,而“抽象”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非本质的属性而抽出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记叙文、说明文中的描写,议论文中的事实与数据,各种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等,都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常用手法。
以作者的认知方式分类,作者认识的顺序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主要形式。
第一,纵向。纵向即文章思路沿纵的方向发展、深入。遵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或依次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顺序说明事物形成的过程或生产的流程,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纵向思路有如通幽曲径,移步换景;又如山水长卷,次第展开,给人以“纵深”感。
第二,横向。横向即文章思路朝横的方向铺展、排列。按事物的性质,将人物事迹、说明对象或论述的问题等分成若干方面,再按其重要程度先主后次或先次后主排列顺序。横向思路有如双管齐下,左右开弓,或一石三鸟,多向出击,可以比较全面地展示对象方方面面的情况,给人以“广阔”之感。
第三,立向。立向即文章的思路从多层次、多角度构建纵向与横向之间的有机联系,既有纵向的深入,又有横向的拓展,形成一个有机的立向结构。立向思路如纵横交错、起伏有致的立交桥,给人以“深邃”之感。
以作者的认知结构分类,大致可分为时空、事理、心理三种类型。
第一,时空。时空即以时间的推移为序,或以空间交换为序,或二者兼而有之。这是记叙、说明类文章常见的思路。
第二,事理。说明事物的文章,常按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文章思路。
第三,心理。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思路。如杨朔的《荔枝蜜》,“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思想感情逐渐升华。
2.理清思路与思维的关系
理清思路就是理清作者的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作技巧,而且还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表达思想的能力。
第一,理清思路与理解词句的含义。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现代文章学也认为:段意是句意的流衍,章意是段意的串联,篇意是章意的贯注,书意是篇意的总合。文章作为一连串的意思演进过程,必须环环相扣,即字与字、句与句、段与段、章与章、篇与篇要彼此衔接,首尾一贯,前后一致,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例如《荷塘月色》在四、五两段集中描写荷塘月景,以较浓郁的笔致表达了作者获得“自由”后的适意之情后,在第六段的末尾,突然出现这样一句与四、五两段表达的感情不相合的感叹: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从语言表面意义来看,根本没有必要特别声明这热闹不是我的,但作者用一个分句说了不够,还用一个分句从反面再说一遍。从字面看该句也没有传达什么有用的信息。要理解这一句,就必须结合文章的思路。实际上,这句是作者情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句。它非常隐蔽地表露了作者的心迹:世事累人,那就暂且从荷香月色中找点解脱吧,但这种暂时的逃遁终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中来。这一句,就是通过与蝉鸣蛙鼓的对比,传达出这种灰心、失望、悲凉和黯然神伤的心情。
第二,理解思想与理解中心意思。思路是围绕中心意思展开的,所以思路弄清楚了,中心意思也就凸显出来了。对中心意思的概括,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极为重要的思维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忽视了学生这一有价值的思维过程的训练,他们往往把每一课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的现成结论轻易地告诉学生,要他们去记忆、背诵,这就使学生只能生吞活剥地记住一些教条的东西而失去了思维锻炼的机会。对文章中心意思的准确概括,是建立在对文章内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基础上的。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首先需要把文章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若干方面进行考察,然后再把各部分、各方面考察的结果结合起来,找出各部分或各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可见,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过程,必须摸清作者的思路,必须经历一个由分到合的“分析—综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着抽象和概括。如张洁的《挖荠菜》这篇散文,时间跨度大,涉及的事情较多,但如果把握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作者的情感线索:“特殊感情”—“总是怀念”—“深感遗憾”—“我真希望”,就不难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这就是:从教育年轻一代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高度,发出了“我真希望”缩短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的心声。
3.文章思路的基本特点
一篇文章,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系统中的要素按不同的方式可以组成不同的结构。
第一,层次性。系统是有层次的。一篇文章,从标题到结尾,像一段路程,要一步一步地走。层次就是文章内容与形式的顺序,是作者思考和表达的步骤。层次性讲划分,讲秩序,讲布局。它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与作者思维条理性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理清思路与分析文章的段落和层次尽管有联系,但也有一些区别。理清思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弄清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去写”等问题。
第二,连贯性。连贯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之一,也是文章思路的基本特点。连贯即文章的内容衔接紧密,文章各部分间的“缝合”严密,显示出作者思想和表达的缜密。连贯性讲组合,讲衔接,讲谋篇。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注意作者思路发展的变化之处。如场面的转换、情节的起伏、论证角度的转移等。抓住这些地方,就可以理清作者思维前后阶段或层次之间的关系或联系。
第三,统一性。一篇文章必须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章的统一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整体的统一以局部的统一为前提。在教学中,要从局部到总体,从总体到局部,循环往复。理清了总体思路,也有助于深入细致地理清局部思路。可采用理清段落层次,抓住文章线索,设计教学板书等多种方法。[4]
(三)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写作过程思维包括观察、积累、拟题、立意、选材、结构、文字表达及修改加工中的各项思维活动及能力。下面我们着重谈在这一过程中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
一篇文章要做到见解深刻并富有新意,就必须注意运用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写文章,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或者面对某一事物有感而发的。而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对象,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所以,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也必须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在由抽象思维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认识过程中,辩证思维应当成为形成中心意思的主要思维形式。一般说来,学生由于年龄关系,看问题容易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习惯作深入一层的思考。对事物的认识容易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不善于多角度地展开辩证思维。反映在作文中,就是泛泛而谈,无边无际,不会展开辩证分析,缺乏深度,缺乏说服的力量。为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哲学常识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认识,并运用于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中。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面地看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像“树木·森林·气候”“文凭与水平”这样一类作文题,题目所涉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之间都体现着辩证的关系。学生只有运用辩证思维去思考,才能形成比较深刻的见解,否则就会出现认识上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表现,但不应该理解为仅仅局限于少数创造发明者身上所具有的思想形态。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新思想、新观点都应视为创造性思想的表现形态,它更值得我们去重视、去培育。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思维的两种典型。前者,主要是从横向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从多方面寻求变异,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思维的广度问题;后者,主要是从纵向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使见解深刻,解决思维的深度问题。可见,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如同创造性思维的两翼,缺一不可。只是两者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已。离开发散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可供比较、选择的多种假设和途径,思维就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去思考,因思路狭窄而答案缺乏创造性;离开聚合思维,思维便只会漫无边际地发散,尽管其中有正确的、新颖的答案,也会因为不能集中而寻找不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相互促进、彼此沟通、互为前提、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教师可提供一则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炼论点。这主要是从横向训练思维的广度,为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发散思维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为不同论点分别设想若干论据,再从中选择最佳论点和论据。这类训练,既要求学生从横向多方思考,训练思维的广度,又要求学生对几个论点和论据进行选择取舍,促进发散思维向聚合思维转化,从纵向训练思维的深度。只有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写作的立意才能脱俗、新颖,避免老调重弹和一般化。当然这只是就思维形式而言,人们之所以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各自的立场和世界观,而单从思维方面来说,文章的中心、立意是否富有新意,的确与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
五 发展思维能力的目标
充分调动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人的思维品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所依据的材料和精细地验证假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追求思维活动的深刻,即善于辨析正误,分清是非,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仅满足于表面现象,而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及事物相互间的关系,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约束的、实事求是的、严密的思维。也正因如此,它能在头脑中把符合现实的与不符合现实的暂时神经联系加以分化,达到正确、精细、深入地反映现实的目的。
为了使思维具有批判性,必须善于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包含着若干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如敢于质疑问难的探索性因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性因素、主动打破自我框框束缚的应变性因素等。独立思考表现为凡事能够自己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措施应具有思维向深层发展的导向性。宁鸿彬老师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方面采取两种训练方式:一是对事物追根寻源,刨根问底;二是据理析事,深究原因。如在教学《狼》这篇课文时,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的屠户在遇到狼之后,开始是很被动的,后来他主动行事,杀死了狼,取得了斗争的胜利。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变化的。那么,屠户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的发展变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实现的呢?”学生踊跃发言,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当屠户对狼抱有幻想而采取妥协的做法时,他处于被动地位;当屠户拿起刀而采取斗争的做法时,他就由被动地位转到了主动地位。这就告诉人们,对待像狼这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只有与之坚持斗争,才是应有的态度和做法。这个教例说明,教师从教材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逐步将其思维引向深入。
(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善于当机立断从而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敏捷性的思维是一种善思多谋、富有机智的思维,一个思维敏捷的人,面对客观事物的突然变化,能够积极地、迅速地作出理智的判断,既合情又合理。这种思维的特点在于能做到舍弃烦琐的思维过程,压缩思维的中间环节,使思维活动简约化。思维的敏捷性离不开观察、记忆、想象等智力因素。如果一个人的观察、记忆和想象处于停滞状态,他的思维活动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更谈不上思维的敏捷性。在教学中,教师可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促使其积极思考问题。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这方面都作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此外,进行快速阅读、快速作文、快速答问竞赛,都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极为有效的形式。
(三)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善于抓住问题的全局,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思路通畅,一是思维面广。思路通畅是思维广阔性的必要条件。如果思路不通或思路阻塞,那么是不可能想得宽和想得远的。思维面广指的是思考问题的范围,范围越大,思维的质量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联想能力的训练,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有位教师,让学生以“月亮”为例,进行联想,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从月光上联想就提出如下的角度:(1)由月光皎洁、柔和想到圣洁的母爱、纯真的友情;(2)由月光晶莹、洁白想到品格高洁的人;(3)由月光总是在人们最需要光的时候出现,想到在最困难的时候热忱关心别人的人;(4)由月亮不在白天出来与太阳争辉,而在人们最需要光亮的黑夜出来为人们照明,想到踏踏实实地工作不与别人争名夺利的人;(5)由月光的柔和朦胧,想到文艺作品、人物性格阴柔之美,进一步联想到在改革开放、竞争激烈的时代更需要阳刚之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从“月”形上联想、从光的来源联想、从月亮的运转联想,学生提出二十多种联想角度,这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去联想、思考就可以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广阔性,有利于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封闭性。
(四)培养思维的周密性
思维的周密性,指思考问题时,要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如果遇到问题只是粗略地草草一想,所得到的认识很可能是片面的或存有漏洞的。这样就影响了思维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认识。宁鸿彬老师教《七根火柴》这篇课文时,在指导学生读懂全文以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塑造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文中的次要人物作者给他起名叫‘卢进勇’,而文中的重要人物反而无名呢?”
一学生回答:“作者不给无名战士起名,可以使读者想到那些为中国革命光荣牺牲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人。就是说,无名战士是为革命牺牲了生命而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的代表。”
教师说:“很好。大家再想想,无名战士的思想、言行,还代表了什么?”
又一学生回答:“还代表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又留下姓名的革命先烈。”
教师说:“很好。这样认识问题就全面多了。无名战士具有崇高的思想和高尚的行为,确实是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所有革命先烈的代表。大家再想一下,无名战士还代表什么人?”
另一学生回答:“我认为,无名战士是全体红军将士的化身。因为全体红军将士都是忠于党的,都具有无名战士这样崇高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如果他们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也会这样做。”
上述教例中,宁鸿彬老师一再追问,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获得全面、周到的认识,在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周密性。
(五)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在解决问题时不受常规、经验的束缚和影响而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其重要特点是求异性、变通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并非专指在创造活动中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创建新理论时的那种思维过程。从广义上去理解,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上,在某个局部的结论和见解上,有独到之处的思维活动,也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活动和综合运用。它可以借助逻辑思维方法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事物,也可以借助直觉思维直接从事实材料中来认识事物,它是思维中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在其他智力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可以采用已知的最佳方法,运用求同思维,有方向、有范围地去思考;一旦发现依据原有的思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从多种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和从多方面探求答案,运用求异思维,开辟新的有效途径,在山重水复中达到柳暗花明。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变向思维、直觉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诞生灵性与感悟,使创造性思维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追求与行为。
[1]参见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4页。
[3]同上书,第692页。
[4]参见王相文、韩雪屏、佟士凡主编《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