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题缘起
选择“当代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作为研究课题,缘于笔者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关注。在孟华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1]一书中,共收录了包括达尼埃尔-亨利·巴柔的《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形象学研究:从文学史到诗学》;让-马克·莫哈的《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文学形象学与神话批评》等在内的欧洲比较文学学者13篇论述形象学的论文。这些欧洲形象学研究大师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中,既有理论方法的探讨与阐发,也有具体实例的研究,激发了笔者对形象学的探索热情。
在比较文学意义上,形象学并非一般性的关于形象的总体研究,而是关于异国形象,即以国家为单位的“他者”形象的研究。按照巴柔的界定,“如此设计出的‘文学’形象被视为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的认识的总和”[2],也就是形象的塑造者和表现者所获取的认识总体。
把异国形象的研究笔触指向电影,则因笔者从作硕士论文开始到后来的教学、科研工作,都是以电影为中心展开的,把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作为研究载体实为幸事。而把异国形象研究的对象确定为日本,则是在观摩了大量中国涉外电影后,发现中国电影中出现最多的异国形象就是与中国有着最多纠葛的日本人的形象。无论是从历史渊源上追溯,还是从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国家关系来看,日本都是与中国联系最多的国家。笔者在搜集大量当代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涉日题材单片后,进行观摩、赏析以及解读。通过对影片的观摩和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形成对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的基本认识,同时笔者也产生更多疑问——作为中国电影中出现最多的异国形象,从1932年日本人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无声电影中到现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中国进入当代社会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的繁荣发展,电影中对日本人形象的书写也日益增多,并愈加丰满复杂,那么,日本人形象在中国当代电影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这种存在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呢?同时这种存在及演变又隐含着国人对日本怎样的认知、情绪、伤痕与情结?
日本研究中国问题专家竹内实先生在《昭和文学中的中国面貌》中说道:“中国面貌的变化,可能同时所表现的恰恰是作为反映它的镜子——主体的日本人的思想变化,生活变化以及政治经济的变化。追寻这种变化的结果,关系到对今天的中国面貌的评价问题。”[3]竹内实先生论述的是日本昭和文学中的“中国像”、中国面貌。同样,中国当代电影中日本形象、日本面貌的变化,也恰恰是当代中国人认知日本多方面、多维度变化的一个反映。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运用形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代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全面细致的梳理、分析与研究,勾勒出当代中国电影对日本人以及日本国家的认知规律,从而探究在这些丰富的“他者”形象背后所蕴藏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当下,全面考察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回望形象学、影视学视角下的日本人形象,对于冷静思考中日政治、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