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本书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一 本书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首先,本书选题新颖。本书采用各种宏观数据和微观大样本数据,系统地研究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男女两性在劳动市场上的表现,勾勒出了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性别差异的时间趋势,并将这两种趋势与世界各国和地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大的时间趋势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基本事实相违背。中国劳动参与率的性别差异在近30年里有小幅扩大的趋势,而性别工资差异在近30年里也没有明显缩小,因此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
其次,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从服务业份额、服务业内部结构和服务业生产率三个角度解析了中国服务业滞后的特点,从劳动需求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服务业发展带给女性利好的有限性,以及并不能大幅度改变中国女性在劳动市场的表现,也不能改变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整体变化趋势。
再次,本书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提出了服务业发展改善了女性劳动市场表现的长期影响机制,即服务业发展会缩小性别教育差异,增加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尽管这在短期内对女性在劳动市场的竞争中基本没有影响,然而长期性别教育差异的缩小会不断改善中国女性在劳动市场中的地位,会增加女性劳动参与率并缩小性别工资差异。
最后,本书探索导致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存在扩大趋势的其他影响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人口流动是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当下中国的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流动人口在不断上升并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从家庭视角分析了男性主导的人口流动对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的性别差异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迁移显著扩大了中国已婚人群的劳动参与率性别差异和已婚人群的性别工资差异。而过往文献对中国劳动参与率性别差异的解释和对性别工资差异扩大的解释都是单独进行,很少有文献从一个统一的视角解释女性在劳动市场中的这两种表现。
二 本书的局限性
本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本书采用大量的数据描述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报告了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基本事实,并研究了服务业发展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实证分析了导致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扩大的原因,但全书缺乏对理论模型的创新,不能有效地将本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逻辑更好地展现出来。其次,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微观数据分析研究中国劳动市场的性别差异问题,相关宏观数据相对缺乏,由此,本书只能从微观的角度刻画影响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原因,但不能定量估计这些因素对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程度和贡献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