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与企业家战略领导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管理离不开文化,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居于企业管理的核心,所以,文化对企业家的影响更大。“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企业转型过程,现有的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在垄断的条件下壮大的,而民营企业多数是在机会主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从企业家的角度观察,这些企业又都是凭借企业家的胆略和敏锐抓住过程中的某一个机遇、某种产品、某种项目或某一项稀有资源,从而迅速把企业做大做强。但这种依靠单一方式的成功,并不能真正说明这就是企业的成功,甚至可以这样讲,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大多在尚未对本企业进行文化和战略思考的情况下,幸运地发展到今天。”[1]

经济体系与社会文化背景向来存在密切的联系,有时,文化甚至会左右经济体系的走向与效果。

从2000年开始,我国草原区域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其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7.65%,快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到2010年的10年间,GDP 总量由1999年的1379.3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2]这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省级经济发展史上,是没有过的。它在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研究视角中,甚至被称为“内蒙古模式”。其实,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内蒙古自治区,那里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3]1999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使内蒙古成为我国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提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也成为内蒙古地区发展经济社会、草原文化和保护生态的指导性原则。如今,具有远见卓识的三代领导人的预言已成为现实。

正式发布的2010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4]对内蒙古模式进行分析认为,作为西部资源性省区,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是自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其中,在内蒙古经济的崛起中,草原文化的影响功不可没。草原文化是一种适应草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有一首古老的蒙古族长调《走马》:骑上轻快的红走马,须把缰绳拉紧些。要去的地方在天边边,不要泄气耐性些。走马与赛马的区别在于:赛马讲究的是爆发力与速度;走马要求的是耐力、稳健和持续性,这首内蒙古民歌暗喻了草原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当前,在中国面临的企业竞争环境下,最基本问题就是企业持续性发展的问题。草原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丰富了中国及世界文化多样性,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资源,也使企业战略管理学在国内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厚的根基。无独有偶,内蒙古自治区也明确提出,不再追求GDP增速全国第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留出空间。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首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和第五部《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报告中对省域环境竞争力和省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竞争力排在第10位,上升幅度最大,在西部地区是一枝独秀。内蒙古经济增长由赛马向走马的回归,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今天,让我们耳目一新。但赛马向走马的关键,又在于掌控马儿的骑士即企业家的心理因素、态度与行为的调整。

法国学者克洛德·阿莱格尔[5]说,人类自从出现在非洲森林旁,就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搏斗。人类从大自然中盗取了火、挖走了金属,改造了它的土壤、污染了它的空气!如今,人类必须明白:开采的时代已经结束,管理与保护的时代已经来到;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和睦的年代必须到来。2013年9月7日,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古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要共同谱写丝绸之路的新篇章,共同创造美好幸福未来,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其思想内涵就是继承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倡导道义为先、义利并举的理念,建设跨区域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