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能源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探索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相关利益者的变化,都导致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其中对能源公司的商业模式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售电服务商
通过对国内外电力行业在售电侧商业模式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供销合作社模式(见图2-5)是将售电公司将发电与售电相结合。合作社社员拥有发电资源,通过共享合作的方式将电力直接销售给其他社员,同时售电公司将获得的售电收入的一部分继续投入建设发电厂,以此达成发售双方共赢,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法国Enercoop。
图2-5 供销社模式
供销社模式会将一部分收益分配给发电站,这能够吸引发电站运营商,在获得优质发电资源的同时节约售电公司的购电成本。对投资的发电站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收益。
综合能源服务有两层含义:一是综合能源,涵盖多种能源,包括电力、燃气和冷热等;二是综合服务,包括工程服务、投资服务和运营服务。在这种模式下(见图2-6),相对单独签订某种用能合同,购买综合能源套餐可以得到更多优惠。
图2-6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通过综合的能源服务、捆绑销售吸引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同时利润来源也更为多样。风险是为了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往往需要经营其他一些利润很少甚至没有利润的公共基础服务,这会加重公司的财务负担。
绿色售电模式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产生的一种售电模式。通常由独立售电商或者小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运营,通过销售经过绿色电力认证后的电力套餐获得价差收益。绿色电力售电商想要销售绿色电力,必须自己拥有可再生能源电站并通过认证,或者和可再生能源电站签订附带证书的长期合约,除此之外只能单独购买绿色电力证书。
绿色售电模式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端的发展,但是存在绿色电力证书的认证成本和交易成本,这部分成本都会通过终端电价转移到对此已经做好准备的消费者身上。另外,为了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营销成本也比较高。
配售一体化模式(见图2-7)是指售电公司拥有配电网资产,可以同时从售电业务和配电业务中获得收益。
图2-7 配售一体化模式
配售一体化模式有三个明显优势:第一,能够保证利润来源——客户如果直接与配售电公司签订用电合同,除了需要向输电网运营商支付输电费,剩下的收入都将归公司所有,公司将同时获得配电利润及售电利润;如果用电客户与其他售电公司签订用电合同,公司还能收取配电费,也就只能获得配电利润。
第二,拥有配电资源,更容易在售电市场上占据先机,成为保底售电公司,为公司获得更多的用电客户打下基础。
第三,可以积极利用配网资源开展售电增值服务,如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响应,并且还可利用客户资源参与电力辅助市场。
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投入过多,建设或改造配电网及配电网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政策风险,如输配电价的核定办法存在变动的可能,公司的收入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可能提高公司投资项目再融资的难度。
虚拟电厂(见图2-8)主要由发电系统、储能设备和通信系统构成。虚拟电厂模式是分布式储能系统集成商基于能源软件管理平台,集成分散在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分析、控制并优化储能系统运行,参与电网服务获取应用收益的一种商业模式。如澳大利亚Sunverge与能源服务商AGLEnergy合作,使用Sunverge的云互联能量管理系统,构建虚拟电厂,实现用户侧储能电池的直接接入。
图2-8 虚拟电厂模式
经过统一调度和管理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不仅可以参与电力市场,通过调频、备用容量等应用获取收益,而且对于输配电系统可以发挥电压支持、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需求响应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加入电力共享池的终端用户能够便捷地互相交易电力,通过各自的分布式储能设备最大化地使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减少外购电,从而显著减低用电成本。
虚拟电厂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基于虚拟电厂的共享电力模式对设备、通信、计量、算法的要求十分的高,而且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用户基础上。
(二)配网服务商
电力公司在探索配网服务商模式时,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价值闭环:配网建设者、用户电力网络规划者、用户电力网络规划金融方案提供者。配网服务商的盈利方式类似于中国的铁塔公司,以收取过网费为主,同时也要承担保底服务的义务。配电网企业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负荷(load)及电价的变化。通俗地说,就是收的电费多少。一个地区负荷的增减往往影响电网的收入。
将大数据引入智能配电网的配网规划建设,则能减少网架规划的不确定性。配网建设的价值主张主要包括城市电网网架的发展趋势分析、用户需求的网架规划和数据驱动的网架规划。
(1)城市电网网架的发展趋势分析。结合对现有网架的态势感知,将用电预测结果、城市综合体发展趋势,以及用户用电行为特征等与网架结构数据结合起来开展并行聚类与关联分析,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网架扩展趋势分析的可视化结果。
(2)面向用户需求的网架规划。在传统的配电网网架规划中,多以电网供电可靠性或建设及运行的经济性作为优化目标,对于用户的特定需求考虑较少。在大数据环境下,面对用户差异化的需求开展聚类分析,并以用户需求作为主要优化目标进行电网规划,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
(3)数据驱动的网架规划。考虑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接入,以及利用基于大数据的用电预测和用户用电特征挖掘等多方面信息,通过面向网架结构的数据聚类和关联分析,构建分层分类数据关联模型,生成基于数据关联模型的可行网架方案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网架的快速优化算法,提高网架优化效率。
配网运营商可对客户收取配电及用电费用,实现配售一体化运营:在此种模式下,配网运营商将赚取输配电价差与售电价差。按已核定输配电价地区的平均值计算,配网运营商收取的输电费(过网费)=低电压电费(1~10kV电价)-高电压电费(110kV电价)≈0.06~0.08元/度,若加上售电价差,配售电公司度电收入可至0.08~0.1元/度,全国1400余家国、省工业园区耗电量逾万度,市场空间达千亿元。
配网是电力行业接近用户侧的一个环节,配网运营企业能较易获取用户用电信息。从中了解用户用电行为模式的多样性,从用户的角度为其量身定制经济合理用电方案。建立网络损耗数据关联模型,用于指导用户用电、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和发电侧的发电计划,从而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成本,提高配电网资产利用率。具体的可以做到。
(1)个性化用电方案定制。通过对电价和用户用电行为模式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获取用户对于电价等激励机制的敏感度,在同时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及运行策略对于用户用电行为方式影响的条件下,建立包含分布式发电与用户用电峰谷分时价在内的联合优化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结合用户能效水平和用电行为特征等数据为用户定制智能化用电方案,挖掘节电潜力,降低用户购电成本,提高配电网削峰填谷的能力。
(2)电动出租汽车与配电网联合运行。结合电动出租汽车GPS和电池电量数据、乘客手机GPS和历史搜索数据、道路拥堵数据、配电网运行数据及充电站分布数据等,对乘客用车行为进行预测,并为出租车制定行车路线和充放电规划等运行方案。同时有配合地开展智能配电网调度,实现出租车和配电网的信息实时共享,以及电能的“线上”与“路上”联合传输。
(三)城市调度中心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节点,可以通过城市调度中心的模式,满足用户更多的价值诉求。其中,比较典型的有阿波罗光伏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及面向政府的多能协同的综合规划模式。
2014年12月,远景能源针对光伏电站运维管理推出光伏电站管理云平台,即阿波罗光伏云平台,集成了电站实时监控、电站运维管理、电站开发设计、电站投资管理四大功能。
在光伏电站项目接入后,阿波罗光伏云平台可以收集光伏企业数据(逆变器数据、汇流箱数据、电表数据等)及地理位置数据、公共天气数据、大气温度、日照情况等其他数据,为客户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为每个电站进行数据采集、智能监控、健康度体检、发电预测、绩效对标、损失分析、故障预警等。同时,阿波罗光伏云平台还为投资人提供风险控制服务,为每个电站进行资产风险评估和风险评级,综合评测电站整体性能,从而判断电站的交易可能和潜在的交易价值。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广泛开展,电力行业积累了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而原有的各大系统关联性越来越强,需要将各类电网内外部及电网实时与业务准实时类大数据进行集成。基于大数据服务平台的电网调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方案主要包括电网调度信息数据源的采集、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应用层三个层次,如图2-9所示。
(1)电网调度信息数据源主要包括电网内部数据、电网实时测量数据、电网管理准实时业务数据、电网外部环境数据及系统运行数据源等。
(2)大数据平台主要采用数据集群监控管理、数据批量和实时处理、在线分析及数据存储等技术对海量电网调度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
(3)处理后得到的有用信息传输到应用层,构建基于电网参数在线辨识、监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广域优化调度及负荷预测等多维数据下的功能表达。
图2-9 大数据平台与电网调度
基于清洁能源大数据,可建立精确需求导向的新能源规划模式,并可推动多能协同的综合规划模式,提升政府对新能源重大规划的科学决策水平。此外,发挥清洁能源大数据技术在能源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可推动新能源监管模式的创新,建立透明高效的现代新能源监督管理网络体系,提升新能源监管的效率和效益。
建设中的国家光伏发电公共数据平台,将实现对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全面接入,构建能够全面反映光伏发电项目质量、技术、性能的公共大数据平台,分析评估光伏发电总体技术水平及运行状况,从而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实现对光伏发电建设和长期运行的监管,保障光伏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四)城市电力交易平台
未来的城市电力交易将实现市场化,而完全市场化的过程包括电力库、远期合约交易、近期实时交易和实时电价模式,当然,实现这些模式,就需要配套相应的城市电力交易平台,电力公司应该成为这方面的典范。
电力库就是一个短期的电力市场,发电商、配电商和用户可进入这个市场。电力库本身既不买电,也不卖电,它只是组织实时市场,决定市场结算价格,按既定价格对进出电力库的电量进行结算。电力库可分为强制型电力库和自愿型电力库。
(1)强制型电力库。
强制型电力库适应输电网络和配电网络垄断经营的情况。可对发电和输电实施集中控制,根据各发电商对电力库的报价来调度各发电厂的出力。所有发电商所发电力都必须售给电力库,所有购电者都必须从电力库购电。不允许发电商与配电商/用户签订实物输电合同(差价合同)。以避免双方要承担的从电力库购售电的价格风险。
(2)自愿型电力库。
自愿型电力库并不要求对所有发电厂统一调度,其中一些发电厂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的电网或者通过电力公司的电网进行转供,将所发电力直接售给用户。
远期合约交易,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签订远期交易合约来交付执行。远期合约交易的合约可能是一种固定的协议,要求保证供电和执行;或是一种可选择的协议,例如,允许电力公司违约、中断给用户的供电,允许私人供电商违约、中断给电力公司的供电等。
电力远期合约交易的合约内容,除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外,一般还包括供电时间、供电量、价格和违约时的惩罚量等主要参数,合约中也应说明将总交易电量分摊到实际供电小时的原则和方法,以便于操作。
签订方式主要有双边协商方式、竞价拍卖方式和指令性计划方式三种。
(1)双边协商方式,是由买卖双方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而直接达成年、月或星期的远期合约。
(2)竞价拍卖方式,要求电力市场参与者在规定时间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买卖的电量及其价格,由电力市场运营者按照总购电成本最小及系统无阻塞为原则,来确定远期合约的买卖方及远期合约交易的电量和价格。
(3)指令性计划方式,则由主管部门按计划实施,通常应用在有特殊要求的电力需求或者紧急调度情况下。
近期实时交易是在实时市场中通过购买电能和调用辅助服务等手段来实现电网运行中的电能平衡的过程。
近期实时交易下的电力调度:在实时市场中,交易中心定期公布下几个调度时段市场发电和负荷的工序情况。发电厂根据电能充裕情况及各自的报价策略自助决定是否参与实时电能交易,如果参与实时市场,就向调度交易中心实时报价(或采用日前报价),主动参与实时调度,调度中心以使购电费用最小或其他某种目标最优,来安排参加实施调整的机组的实时出力计划。具体模式如图2-10所示。
图2-10 电力交易和调度中心
实时电价机制是一种短时间段定价机制的动态电价机制,将每天24小时中1小时(或0.5小时)设为一个时间段,电网公司根据用户历史负荷曲线或预期估计的负荷曲线等信息提前1天或提前数小时或1个小时确定交易日24个时段(或48个时段)的电价,并将电价信息通过智能化设备及时告知用户,方便用户根据电价水平有效调整用电行为与用电计划,通过价格化杆实时地调节电力用户的需求,提高电能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从而在整体上达到削减高峰负荷、调整负荷曲线、优化供电与用电的目的。
直接交易的基本内涵是指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按照自愿参与、自主协商的原则进行购售电交易。其实质是放开用户选择权,是售电侧引入竞争的初级阶段。直接交易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用户有权选择从发电企业直接购买电力还是从其他售电企业购买电力;二是用户与发电企业的交易价格通过协商或竞价等市场方式形成。
直接交易的方式按供电方式分为以下两类。
(1)不经过电网转供的专线直购模式。采用专线直购模式对大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低,且投资较高;
(2)经过电网转供的过网直购模式。采用过网直购模式,电网企业根据直购电合同为发电企业和大用户提供输电服务和必要的辅助服务,能充分发挥电网的规模效益,确保用户的电能质量和输电安全。因此,目前我国直接交易试点基本上采用过网直购模式。
(五)城市监控及运维平台
铁塔公司的运维监控系统是一套高度集中的系统,基于站点的智能FSU和无线传输方式,实现一点监控全国和属地维护的集约、扁平、高效的运维监控。
传统监控系统相比,铁塔公司运维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五个特色。
(1)高度集中的一级IT平台,实现了集中监控、分权分域使用,一点监控全国所有站点与属地维护的高效结合;
(2)信息的采集基于智能FSU,可采集站点的温湿度、电力稳定度等数据,信息的传输通过无线的3G/4G网络进行;
(3)基于云平台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架构,易于快速拓展;
(4)实现了动环监控与运维管理一体化,故障工单可由系统自动派单至属地维护一线;
(5)维护人员通过手机APP随时接收、处理工单,大大提升运维效率。
发包式的小团队运维方式采取共享经济的做法,人人都可成为运检工。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工可以自行申请、自行考试,通过网上考试之后可以获得认证机构颁发的运维证书。
不同于集约式监控与运维的方式,针对监控发现的各种故障和隐患可以通过发放的方式分发给小团队或者个人,任何具备运维证书的个人或团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抢单,这种抢单方式将打破传统的拼台派单方式,价格施行社会定价方式。
(六)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针对工厂用能、大客户用能、区域用能、社区用能和家庭用能的不同特点,提供专业的能耗顾问,挖掘分析用户需求和能耗信息,设计用能解决方案,指导用户进行用能规划。
在能耗顾问的基础上,各种类型的用户把在一段时间内的用能委托给能源托管公司,由能源托管公司负责以更专业的算法、更全面的数据和特殊的能源来源渠道对其进行全程规划安排。在满足用户用能要求的基础上,节约下的用能花费作为收入由用户和能源托管公司分配。
德国施耐德电气推出Eco Struxure能效管理平台,融合电力、工业、建筑楼宇、数据中心和安防5个领域的独特技术和专业经验,致力于在多领域为用户提供用能解决方案。它的服务范围包括。
(1)为大型产业园区提供能源管理和高级咨询服务;
(2)帮助以建筑物为主体的企业(包括酒店、医院等)实现节能增效;
(3)就碳排放交易向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的咨询服务。
用能供电商由提供单一的电力产品变为电、热、气等多种能源的协调交易,实现多种能源的广泛互联与多元供应。比如,可以向用户提供“电、热、冷、气”等多种形式能源互补搭配的“能量套餐”,在省却用户多头购买之苦的同时,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供应侧和需求侧的灵活性资源,如发电侧的调峰、调频资源,用电侧的可调控需求侧资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灵活性资源的市场和交易的发展,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区别于传统垄断能源供应商,新型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成为某项能源的垂直一体化能源公司,涵盖专属能源分布式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用能解决方案、智慧楼宇、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等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环节。
特斯拉公司,作为垂直一体化能源公司,为顾客提供端对端的清洁能源产品。从最初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到2016年收购太阳能应用Solar City,特斯拉整合了整个能源的循环流程,产品涵盖分布式太阳能面板、家用蓄电池、电动车、超级充电站,建立起新能源的“一站式商店”,为用户提供了无缝获取太阳能驱动汽车的解决方案。
(七)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
作为全国首个基于中国主导国际标准建立的智慧能源云平台,2015年2月10日,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指导下,由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起,天地互连牵头建设并运营,基于IEEE1888智慧能源国际标准的“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在京启动。
云平台将接入每个个体、地区消耗的能源额度和能耗行为偏好数据,整合全国能源数据,改变个人、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耗数据零散、不互通的现状,对水、电、气、热等能源消耗效率等信息将能够实时监控,进行数据分析、风险控制、能效分析、可视化管理。
云平台对全国能源数据进行存储积累,打破能源数据壁垒,实现能源数据共享,减少数据资源浪费,通过挖掘数据价值,为全国能源生产、消费单位提供互联网化服务支撑,也为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创造条件,共同推动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低碳。
对产品提供商而言,通过云平台建立实时设备管理数据平台,打造全新销售服务模式,通过数据平台,产品提供商可以深入分析数据属性,挖掘数据作用,开启产品服务的新未来。
对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而言,不但可以降低开发、建设和运营成本,还可以通过第三方专业的实时数据存储、分析、可视化管理等服务,使节能数据更有公信力,减少纠纷,实现效益最大化。
对用户单位而言,通过云平台可获得高性价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能源消耗的可追溯、可监控、可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对政府及金融机构而言,云平台能打破各自封闭的信息孤岛,把握能源生产和消费整体动向,掌握真实透明数据,实行有效监管和调控,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八)污染物排放交易和交易平台建设
污染物排放交易平台的建立前提是排污权交易模式实施。所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满足环境容量要求的条件下,确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力像商品一样买卖,以此达到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物总量的目的。
各个企业在获得污染物排放指标后,若超标排放,则需要购进相应指标或“排污权”;而企业也可自愿购置更多更好的设施加大污染物的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污,将节余出的排放指标进行市场转让,出售给其他企业,从而获得市场收益。
近年来,在天津、浙江、山西、河南、广西等省区市先后开展了以二氧化硫排污权为主的交易试点。国内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排污权交易中心、江苏搭建排污权交易平台将排污权交易引入产权交易市场。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世界各地不断探索互联网与电力行业和能源行业的接入,如何有效收集、利用这个过程产生的大量能源大数据成为行业发展的挑战。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电能供给侧和售电侧同时开放,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白热化,而对于任何一个电力能源服务商,企业内部所有的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大数据无疑是企业在商业竞争的核心机密。
国家鼓励拓展第三方信用机构,成为电力大数据市场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一家能源公司可以放心、安全地将自己的能源数据交付给第三方机构,以获得相应的数据交互的服务和产品。
绿色证书是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进行确认的一种指标,绿色证书代表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绿色证书可以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买卖和流通,其发放数量应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实际生产量大体相当。
绿色证书作为一项政府补贴手段能够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国家能源产业向清洁能源转型,以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逐步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在美国,目前像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规定,到每一年全州电力的一定比率必须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如加利福尼亚州到2020年要达到33%),这构成了绿色证书的主要消费市场;另外,有很多个人用户、大公司为了支持清洁能源事业,也愿意花钱购买。在没有可再生能源比例标准的州,证书通常以较为便宜的价格卖给这些自愿买主。
国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体系主要以电力市场为基础,对参与市场竞争的电力供应商提出约束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要求,并通过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实现配额指标的流转,可再生能源电力除了通过电力销售获得电价收入,还可以通过绿色证书交易获得额外收入。承担购买配额的主体,有的是售电企业(如美国大部分州、英国),有的是发电企业(如韩国、印度)。从实施效果来看,配额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已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且符合市场化原则的长效机制。
(九)电力信号传输服务商
电网不再作为电力交易主体,而是以输配电服务商的角色出现,只收取“过网费”,目的是打破电网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的盈利模式。政府部门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核定准许成本和准许收益,以成本加成的方式固定电网总收入,并公布独立的输配电价。
这种模式的假设前提是未来电网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负责调度/交易/输电等公共职能。在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之下,在“放开两头”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管住中间”。
模式推广的关键是过网费包括什么项目,如普遍服务所需要的补贴如何包括在过网费中,如何核算,如何转移支付以保证兼顾公平与效率等。
(十)智能能源设备供应商
针对各类商业模式所需的智能化设备,提供生产→销售→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智能化的各种能源电力设备,智能化设备不仅存在于电厂、变电站、电网、工厂、建筑中,也在千家万户中广泛使用。未来的能源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将会是泛化的,无处不在,是能源互联网坚实的物理基础。实现能源电力设备智能化的技术包括传感技术、嵌入式计算软硬件技术、软件定义技术(逻辑可编程技术)、通信及互动接口技术、集成一体化技术等,通过这些智能化技术给能源电力设备装上大脑、布满神经网络,使之能感知、能思考,为高能耗绿色生活服务。
华为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是将电站作为面向客户可交付的产品,从电站建设到运维全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将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技术进行跨界融合,实现合理优化初始投资、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系统发电量,增加投资回报率的目的。通过全数字化、让电站更简单、全球化自动营维等创新理念,打造“高效发电、智能营维、安全可靠”的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电站持有和运营客户的价值最大化。
研究支持分布式—并发式交互响应的实时交易,互联网虚拟能源货币认证,互联网虚拟能源货币的定价、流通、交易与结算等关键技术。
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在交易体系方面,逐步建设以能量、辅助服务、新能源配额、虚拟能源货币等为标的物的多元交易体系。其中光伏能源虚拟数字货币(简称光伏币)将会成为能源行业的支付革命。
它与普通的虚拟货币不同之处在于。
一是(安全性)采用以加密算法为核心的区块链(Blockchain)及分布式总账(Distributed Ledger)技术,使素不相识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信任关系,使点对点直接交易成为可能。
二是(匿名性、稀缺性)在发行方面,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如中央银行或私营机构)控制和管理光伏币发行,任何参与者都可以获得光伏币,光伏币的发行总量由算法自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光伏币的总量控制在2.6亿枚)。
三是(保障性)一般虚拟货币没有任何资产担保,不和任何资产挂钩,在某些人看来是没有什么“内在价值”的纯粹数字创造物,而光伏币与传统的虚拟货币区别在于,它拥有在国家对光伏行业及能源虚拟货币的交易政策指导,以及总公司的光伏电站支撑,从而使交易者更有信心及保障地交易。
四是(去中心化)在转账支付等交易环节,也不需要借助银行等中间机构,就可以实现点对点直接交易。由于光伏币以加密算法,它在发行和交易过程中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的权威机构介入,因而光伏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能源虚拟货币。
五是(持续收益)它拥有基于总部的高品质的电站项目,每个项目都会经过层层审核,匠心营造,旨在为受益者带来稳定的、持久的电能及分红利润长达20年之久。
2014年年底,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的专家们在广东、浙江、四川等省电力公司调研时发现,能源行业各个单位和监管单位有很多的数据,却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数据的占有性并不能保证市场竞争力,只有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衍生核心价值才可以。
传统发电站的信息化程度不足,多数监控数据采集后,但缺少与生产管理系统的融合,以及与用户ERP系统的信息共享。这就导致在评估电站时,不能便捷地获取到存量资产的准确信息,以及日常运维的开支情况。数据服务商是在第三方数据平台基础上提供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提供定制化的输出与财务、电站业务运行相关的报表,用于支撑评估和交易。最终通过集控中心的方式,让业主和电站买主清晰地看到每个电站的投资、运营的全球战略地图,才能更好地评估未来,明明白白地交易,同时电站资产的财务透明,也有利于电站资产的抵押和融资,利于业主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