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标摇摆:左冲右突,浪费弹药
这种情形大多数发生在企业内部培训师身上。
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培训师都属于兼职状态,除了频次有限地承担一些培训工作任务之外,绝大部分的精力、思维和行为习惯都建立在其所在部门的岗位职能、职责之上。由于需要向其上级主管提供或者阐述相关工作的总结和汇报,常常将课程培训的目标与工作汇报的目标混为一谈,并在这种左右摇摆、模糊不清的目标牵引下,造成内容呈现与演绎环节的“左冲右突”(指现场学员需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一会儿感觉是在接受培训,一会儿又恍惚是培训师的上级主管在听取工作汇报,甚至有时还会让学员产生自己是企业合作伙伴的感觉)。
虽然在实际的培训现场中,能够深切感受到培训师的“用心、用力”,甚至也不乏语言生动、妙趣横生的片段。但是,即便如此,依然可以发现现场学员一脸的焦虑和茫然——因为学员始终也没有明白,培训师到底想借助课程中的内容传递什么样的理念?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和期待?……如此,真的是白白浪费了培训师精心准备的“粮草和弹药”!
最容易出现上述情形的背景是,某位培训师主导或者参与过企业开展的某个技术攻坚或者创新的项目,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良好效果。
无论站在企业经营还是员工能力提升的角度,组织一次来源于该项目经验的培训显然很有必要,也应该能够产生一些正向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曾经看过某培训师这样一个课程(如图1-2、图1-3、图1-4所示)。
图1-2 某培训师课程PPT截图(一)
图1-3 某培训师课程PPT截图(二)
撇开PPT的制作技巧,单纯从14个页面所呈现的内容看,任何人都无须怀疑培训师所付出的用心和努力。而且围绕“降低万投比”这样一个以改善企业服务品质为目标的主题,也非常聚焦,从其最后所取得的明显改善效果角度,更值得推广与分享。
图1-4 某培训师课程PPT截图(三)
问题在于通篇审读下来,却像是项目阶段性总结的一个汇报:呈现的内容都是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用了哪些改进后的工具,取得了哪些成果。假如仅仅定位在工作汇报,的确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如果定位为一次培训的话,估计学员更想了解和掌握的或许是如下一些问题背后的思考。比如:
事实上,当作者询问的时候,就会发现该培训师对上述这些问题基本没有在准备“课程”之前有过哪怕并不深入的思考——因为,培训师本人并没有认识到培训和工作汇报两者之间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当面对一群并非上级主管,甚至还有其他非对口专业部门的同事作为学员对象的时候,培训师必然会在内容演绎过程中,因为目标的摇摆不定而让学员感到无所适从。结果是,培训师越发用力、用心,浪费的“粮草弹药”就越多,真可谓“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