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农业企业品牌战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自投农网的挣扎

2015年年初,我和小明受邀参加一家企业的年度战略研讨会。

这家企业坐落在某知名水果产区,进行全产业链运营,从上游的果树种植基地、农业合作社到下游的水果深加工和品牌营销全链条覆盖。主营产品是鲜果和水果加工产品,如饮料、果粹等。

这家企业规模不大,但在行业内比较活跃,老板年轻有为,所以近些年企业发展的比较顺利,在当地也算是佼佼者。

该企业在2015年的战略规划中,以全产业链运作为基础,重点突出了三个核心:一是投资建设一个超大型的气调库,以确保原材料供应,平衡淡旺季原料成本;二是联合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一个万亩规模的水果博物馆,集种植、文化、旅游于一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为品牌提供外部支撑;三是瞄准高端消费人群,推出绿色无添加的高端果汁饮料,与原有的中低端饮料形成组合拳,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份战略报告提完之后,在场人士纷纷表示赞许,有人说企业领导有魄力、有远见,有人说企业的战略规划有高度,总之就是挖空心思为这份规划找各种肯定的理由。

这时候小明说话了:“据我所知,企业年销售规模有两三千万元,要快速提高销量在短时间内是不现实的,现在要动用上亿的资金投入这么庞大的产业链系统,先不说钱能不能到位的问题,关键是企业要靠哪个环节或用什么手段,才能驱动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实现投资价值的转换呢?这一点从战略上要考虑清楚,只考虑花钱不考虑回收资金是有问题的。”

小明说完之后,整个会场沉默了3分钟。

为了缓解尴尬,我赶紧说:“小明,我忘了一件事,咱们的车好像没熄火,你出去看一下吧!”

“好的,领导!”小明答应一声,起身出去了。

从战略上讲,这家企业的战略规划无可挑剔,无论是建气调库、博物馆还是推高端产品,对于发挥企业的全产业链协同效能、提升品牌势能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缺少关键出口,无法实现价值的有效转化是战略规划的最大失误,所以3个月之后,便传出了这家企业倒闭的消息。

为什么倒闭?资金链断了。通常情况下,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原因有3个。

一是银行抽贷,原有的贷款还回去之后再也贷不出来了。

二是新三板挂牌,为了挂牌企业先后花掉了数百万元,但是没有成功。

三是整体市场低迷,销量下滑严重,毛利持续降低,现金流不足。

事后每每想起,总觉得很惋惜,但这就是现实。虽然这只是一个个例,但是这个个例却有很多企业的影子:销路难、资金难、梦想着新三板能成为救命稻草等,其实仔细想想,企业走到这步田地也不全是偶然。

一、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11万家(2015年数据是12万家)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是7.5万亿元,平均销售收入为0.68亿元,其中出口创汇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80%以上。

从数据看,抛开那些小微型的农业企业,即使只算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年平均收入也只有0.68亿元,而且统计结果包含了部分百亿级的企业数据,如果没有这些大企业,这一数值会更低。

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小是一个普遍性的现实问题,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更少,大多数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很弱。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有的投资,不管是自有资金还是从资本市场拉的投资,这些资金应该如何使用?第一,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布局;第二,要考虑资金的回报率和回报周期;第三,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价值转化能力和时间节点。否则资金链可能会断裂,那时候就算有再宏伟的愿景、再高深的战略,恐怕也只能是英雄气短了。

二、不可忽视的经济大环境

从2014年开始,“产能过剩”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提及,于是新一轮的价格拼杀在终端市场愈演愈烈——白酒、饮料、服装、家电等,该涨价照样涨、该降价的照样降,小气候我行我素,但是在农业领域却是一个例外。

中国的农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吗?品牌农业销路不畅是因为这个原因吗?如果看过中国农产品的进口数据之后,很多人也许就不这么认为了。国家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875.6亿美元,其中,出口706.8亿美元,进口1168.8亿美元,贸易逆差462.0亿美元。在其统计的五大类农产品当中,除了果蔬是贸易顺差之外(差额137.5亿美元),谷物、棉花/食糖、食用油和畜产品/水产品四大类农产品均保持着高额的贸易逆差。

但是经济大环境对农业确实有影响,那就是“信心”,很多时候信心真的比黄金还重要,它正在影响着参与品牌农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消费。

除此之外,我们应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关键就是销售渠道不通畅。虽然品牌农业的销售渠道很多,但是能实现渠道销售高效率的却非常有限,除了批发市场和自建渠道外,主要是大宗出口、原材料供应、终端零售和团购。其中,与品牌化经营关联度最高的是自建渠道、终端零售和团购渠道,这三类销售渠道也是能够带来较高利润回报的渠道。

首先,出口渠道的优势逐渐丧失,近几年中国对外出口的增速已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很多企业按计划配置的产能不能有效释放,尤其是过去依赖出口生存的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国内消费市场,考虑怎么在国内市场做品牌、做渠道、做销量。与此同时,各类农产品的进口却在不断攀升,例如,水果、羊肉、牛奶等,近期这些进口农产品对中国农业的冲击持续加大。国际贸易在各国不断渗透,导致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所有这些因素对中国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经济大环境也不利于农业品牌化经营,受整体消费市场低迷影响,农业下游的农产品加工类企业也出现了疲软,他们不是缩减订单就是压低价格,自然会影响到农业;批发市场虽然有稳定的销量,但是因为毛利低,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相应的变通手段,只能作为企业产能释放的渠道,要想真正提高销量,只有靠终端和团购渠道。

终端销售靠的是品牌,团购渠道拼的是关系。终端销售是慢工细活,而且能够与农产品相匹配的有效销售渠道非常有限。所以大多数企业选择从团购入手,这也是过去几年做绿色种植、养殖的农业企业的主要销量支撑和利润来源。

在2013年之前,“团购渠道”风生水起,但2013年之后,团购渠道逐渐失灵。例如,河北一家做绿色养殖的企业,过去靠团购渠道,每年能实现三四千万元的销售额,利润相当好,企业发展前景较为可观。但是2015年全年销售额竟低于500万,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里,或者低价卖给了同行,可以说,该企业老板整年都在为钱奔走。

这就是经济大环境对品牌农业的消极影响。

三、做农业不是做规划讲故事

每一个做农业的人都是有理想的,但是做农业的理想很多时候更像是一剂让人上瘾的“毒药”——越走越远、越规划越大、越投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进入农业领域的新兴企业都有一个同感:农业是一个无底洞,越是往里投钱,发现需要投钱的地方也越多,有点让人刹不住车。

河南一家农业企业,规划建设了一个10万亩规模、总投资15亿元的农业城。农业城的规划充分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涵盖大田种植、工业加工、观光农业、生态采摘和生态养生五大板块,配套的办公、研发、仓储、物流和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如图1-1所示。

图1-1 农业规划图

说心里话,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好,而且还很高端,不管是从经营理念还是运作思路上,我都认为它堪称完美。

项目是分批启动的,启动之后,企业自然要考虑资金回笼的问题,第一阶段主要规划了三个方面。

第一,工业加工园区的招商,这是收益的主要来源。

第二,绿色果蔬销售,企业采用的是宅配模式,即从田间到家庭直配。

第三,依靠观光农业推动生态采摘和生态养生,进而带动果蔬销售。

然而,实际运行结果如何呢?

首先,关于工业园区的招商,虽然招商收益大,但难度也大。工业园区的招商不是仅靠完美的规划就可以实现的,它必须以整个农业城的良性运转为基础。投资回报是任何企业和个人进行投资的首要考虑因素,在没有完成整个农业城建设、没有进入良性运转之前,完成招商很困难,所以这条路没走通。

其次,关于绿色果蔬的销售,以石家庄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做绿色果蔬宅配销售的企业有数十家,到2015年还在坚持的只有三五家。为什么坚持不下去了?关键是企业费用支撑不下去了,经不起连年亏损。

最后,观光农业最重要的特征是用户体验,而且必须是和项目规划相匹配的体验。如果观光体验要实现经济效益,一是硬件设施要匹配,例如,交通、餐饮、住宿等,二是需要软件得跟得上,例如,服务能力、园区特色等。上述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凸显观光农业的价值,但是要做好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钱、没有人也实现不了。所以体验上不去,收益也难有保障,对其他产品销售的拉动也无从谈起。

所以,在运行一年后,这家企业的运行模式类似于工业企业了,目前该企业主要销售从其他企业代工的产品,依靠这种方式维系生存,其他农业城沦为最大的品牌背书。从资源利用价值上看,无疑是大材小用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说明两点。

第一,做农业不能依赖完美商业逻辑推理规划自己的经营模式,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研究消费习惯,很多逻辑上成立的事情,在真正落地时,可能会因为之前忽视掉的细节而无法实施。就像大家常说的那句哲语:让你放弃远行的不是因为路途太远,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这一点关乎产品销路是否通畅,决定着企业资金流转、盈利模式以及利润空间。

第二,在品牌农业的实际操作中,除产业布局外,还有很多隐形的投入和细节需要关注。尤其是当企业以“获利和抓商机”为导向进行投入的时候,农业更像是一个吸金黑洞,让人投资“上瘾”,越是往里投入资金,发现需要投钱的地方越多,到处都是“钱景”,到处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做农业要接地气,庄稼离开土地是会死的,做农业投入要学会节制,节制的前提是有清晰的战略思路。这一点关乎企业的资金流向,决定着资金的使用效率。

这是农业的魅力,也是农业的“陷阱”。所以,对农业企业来讲,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选择合理的战略路径,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做取舍,才是真正的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