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采访与采访对象

2.1.1 采访概述

采访是新闻传播的第一道“工序”,是记者或通讯员为大众传播而进行的发现新闻、发掘新闻素材和认知生活的职业行为。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点含义。

1.新闻传播的“工序性”

新闻传播是由一道一道“工序”和一个一个环节组成的。一般来说,一则新闻的传播需要经过“采(访)、写(作)、编(排)、审(查)、刊(播出)”五道大的“工序”,才能传播到新闻受众。也就是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位处新闻传播的“第一工序”。无论是印刷新闻的传播,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还是互联网新闻的传播,概莫如此。换言之,没有采访这个基础性的“工序”,便没有所谓的新闻传播可言。

2.采访新闻的社会性

采访新闻的社会性是由采访的职业性决定的。所谓采访的职业性,即新闻采访为社会所承认,从业人员是受过专门训练、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员。

这里说的“为社会所承认”,主要是指采访的合法性、采访的公益性和采访的服务性。

(1)新闻采访是一种为社会承认的合法行为。

① 我国《宪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五条和第四十一条都明确规定,新闻传播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社会行为。

② 记者采访是一种履行职责规定的职务行为。记者采访虽然经常是以个体的身份出现,但代表的是他所服务的传媒机构,而他所代表的传媒机构是依照国家的法律规定,由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和登记注册的、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职业的合法机构。

③ 新闻采访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国家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具体地说,记者采访要遵守国家法律对新闻传播的禁令。如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遵守国家对新闻信息发布的规定,等等。

(2)所谓采访的公益性,是指采访的无偿性。

采访的无偿性是源于新闻的无偿性。世界各国的新闻职业道德规定,新闻报道都是无偿的。这种无偿,自然包括采写的无偿、制作的无偿和传播发布的无偿。换句话说,新闻的无偿性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得利用新闻采访之机,直接、间接或变相、变通地向采访对象收取任何费用,或捞取任何好处。

(3)采访作为新闻传播的第一道“工序”,是新闻传播“为什么人服务”的基础。

在我国,新闻传播机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既是根本宗旨,又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新闻传播“为人民服务”,首要的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为广大受众服务,而不是为个别人、少数人服务。列宁说,报纸“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新闻传播的“为人民服务”,表现在采访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报道题材、报道内容“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3.采访新闻的目的性

采访是社会调查研究,但作为社会调查研究,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目的。艾丰曾说:“政策研究部门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制订和修改政策;公安人员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破案;法院法官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判案;历史学家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历史真相;哲学家、理论家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抽出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的规律和某一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记者采访的目的,显然与上述种种目的不同,他的目的是传播,不仅‘传’,而且‘播’;他的传播对象(读者、听众、观众)是极其广泛的人。”采访的目的,既然是为了传播,就要把新近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信息,传播给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广大新闻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的采访就是发现新闻,收集新闻材料,认识生活,探究事物的真伪。

采访工作具有事件性、探究性、公开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1.事件性

新闻的本源是生活,而生活则是由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构成的。纵观人类所有的新闻现象,新闻所反映的生活,从来都是一件件具体的事,或一个个具体的人。以“事”为例,它包括:具体而不是抽象的事件(情),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结果五个方面的含义。记者采访是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进行认知和认可。

认知和认可是两个相邻概念。从顺序上看,认知在前,认可在后。从关系上看,认知是一种过程,认可是一种结论。记者采访,从获得信息开始,就进入了认知状态。新闻作品是记者对事件的认可的最终形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并非像照镜子那样简单机械,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反映到头脑中就是什么样。它与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换言之,几个记者采访同一起社会事件,由于认知能力和认知方法的不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采访的事件性还告诉我们:新闻是生活在前,报道在后;事件在前,采访在后;采访在前,作品在后。没有事件,也就没有采访,没有报道。

2.探究性

有的事件具有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其真正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亮点”,则隐藏在事件的“背后”。有时“背后”的事实,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决定和支配着“表象事件”。需要记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探究事实的真相,探明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将隐藏在“背后”的新闻和事实“亮点”显现出来,也才能揭示由此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也就是说,记者要通过采访探究事实,如通过观察、询查、现场体验等方法,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采访的探究性还告诉我们:记者的大忌是报道的失实,而报道的失实,是源于采访材料的失实;采访材料的失实,必然导致报道的失实。探究性引导记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追根究底,探明事实的真相。

3.公开性

采访,通常是一种公开进行的社会传播活动,它包括记者身份的公开、采访内容的公开和采访方式的公开三个方面。

一般而言,记者采访,首先是记者公开自己的身份,先作自我介绍(公开自己的身份),表明来意(公开采访内容),然后提出具体请求,请求采访对象的支持与配合(公开采访方法)。这样,整个采访就成了公开活动。记者的言行举止、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等,都“展示”在采访对象面前,受到采访对象的监督。

4.互动性

记者身份公开以后,采访就形成了以记者为一方和以采访对象为另一方的双向信息交流,即记者向掌握事件情况的采访对象“索要”材料。一般来说,采访对象由于占有材料,处在“被问”的位置,需要记者“发问”,引出话题。双方也就因此构成了“一问一答”的行为互动关系。但是,在这“一问一答”行为互动的背后,隐含着采访对象反作用于记者的可能,表现为双方的心理沟通、行为默契,或形成心理隔膜、回避、排斥和对抗。

2.1.2 采访对象的类型

如前所述,采访是以记者为一方和以采访对象为另一方的双向双边的信息交流的行为互动。

采访由于是新闻传播的“第一道工序”,是记者写作新闻的基础。记者采访往往是主动的,处在主动的位置,是新闻采访的主体。采访对象是接受记者的采访,处在被动的位置。

采访对象是一个集合概念。只要他“有情况”,便可进入记者的采访视野,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记者的采访对象。“有情况”是成为采访对象最基本的条件。比如说,采访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记者一般不会在乎他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年老的长者还是年轻小伙子,也不会问他的政治立场、民族信仰、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个人情况如何。只要他愿意谈自己的“所见和所闻”,就可成为记者的采访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对象这个概念似乎超越了阶级、民族、党派、信仰等方面的界线。但是,面对一个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有一定政治立场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的采访对象,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顷刻之间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从采访对象的作用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新闻线索的提供者

所谓新闻线索,是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讯息,是新闻记者采访活动开始阶段捕捉的对象。西方新闻学将新闻线索一般称为“消息来源”。记者采访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获取新闻线索阶段;第二阶段为深入采访阶段。

新闻线索来源主要有:一是会议“通知型”的渠道来源。它包括上级机关的各种会议、活动,社会各界、有关部门的邀请等。二是“材料文件型”的渠道来源。它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有关部门的一些决议、决定和工作总结、汇报材料、计划安排等。三是“议论型”的渠道来源。它包括群众议论、来信来访和反映投诉、情况反映等。四是“热线型”的渠道来源。主要是指新闻媒体开通新闻热线电话、设立报料奖励等。

新闻线索的多寡,是衡量记者业务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记者“耳聪目明”的具体体现。从业务角度看,一般而言,新闻线索都具有很强的指向性,记者按照新闻线索“按图索骥”即可采写新闻。需要指出的是,新闻线索具有信号性、片断性和不确定、不规则的特点。因为它们本身并不一定是新闻事实,只是新闻事实的影子,常常比较简略、破碎。

从线索“提供者”与事件的关系来看,有的提供者本身是事件的目击者、知情者,有的是事件的策划者、参与者,有的则可能是当事人、“受害者”。

“新闻线索”是记者发现新闻、了解情况、深入采访和报道新闻的前提,是记者耳聪目明、信息灵通的基础。因此,各个新闻媒体无不重视“新闻线索”的基础建设,有的设置重奖、开设新闻热线电话,吸引受众的参与,提供新闻线索。近年来,为了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我国有的地方媒体还推出了“新闻线人”“新闻报料”的奖励举措,目的就是为了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上的通行规则是新闻记者对新闻线索的提供者有保守秘密的义务。1954年,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准则宣言》中规定:“新闻记者对秘密获得的消息来源,应保守职业秘密。”例如,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发美国政坛大地震的“水门事件”的内幕,就是一个名叫“深喉”的线人向《华盛顿邮报》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两名记者提供的。事件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事件整整过去了30年,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线人“深喉”的情况一直守口如瓶,保守秘密。直到2005年6月,这个神秘的线人由于自己向亲友的坦露,他的真实身份才浮出水面:原来他就是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二号人物W.马克•费尔特。

2.事件当事人

所谓当事人,就是与新闻事件有着直接关系的人,或者说,是新闻事件的实施者、策划人等。他们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处于新闻五要素“何人”的位置,因而是采访的重点。

当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以后,即进入采访的第二阶段:核实、证实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事实阶段。记者在这个阶段的采访重点主要是当事人、知情人和目击者。采访的内容,是请当事人介绍事情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讲述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影响意义,等等。

3.知情人

所谓知情人,就是与新闻事实有着某种联系,知晓事件发生、发展内情的人。知情人分为直接知情人和间接知情人。直接知情人,有的本身可能就是新闻事件的策划人、参与者。间接知情人,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或某种关系,偶然机会间接接触,或听他人转述事件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幕和某一个信息片断。有的间接知情人知晓的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这种“只言片语”却对新闻的本质、事实的定性起着重要的揭示作用。直接知情人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虽不如当事人、现场目击者直接目击新闻现场,但他们了解事件的内幕,因而也是记者的采访重点。

知情人在新闻采访中有三个作用。

(1)可以帮助记者识别事物的真伪、访明问题的真相。

(2)可以帮助记者证实新闻事实。

(3)可以帮助记者明确采访路径,减少采访的波折,实现新闻的快采快写,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4.目击者

目击者是事件性新闻中重要的采访对象。在事件性新闻中,目击者往往是身临新闻现场,耳闻目睹了事件的发生,并对事件现场有着强烈的心理感受。目击者是事件的旁观者。一般来说,目击者与事件没有利害、利益关系,因而对事实过程的复述和心理感受是真实的和客观的。

但是,由于事件的发生往往有突如其来、瞬间发生的特点,而目击者的观察是在一种“不注意”状态下的“注意”,因而可能存在“视错觉”和“同化错觉”的问题,需要记者冷静分析,反复核实,才能确保新闻素材的真实。

5.相关人

相关人是指与新闻事实只有工作关系或间接关系的单位和人员。一起社会事件的发生,必然引起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社会有关部门的关注,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连锁反应。相关人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社会的相关职能部门。

(2)社会相关阶层和人士。

(3)社会舆论机构。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公路部门、交管部门和车辆监管机构就是事故的相关人。相关人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是代表所在职能部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发表相关意见,注释相关的知识,介绍相关的背景和解决相关的问题,等等。相关人是新闻参与性的重要内容,记者在写作新闻时往往“巧借他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新闻写作时的“藏舌头”。

6.嘉宾

新闻中的嘉宾,通常是指就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一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从新闻媒体专业的角度邀请前来发表意见和看法的专家、学者。嘉宾在新闻中的作用,一般是对事件释疑解难、点评分析、解读新闻事实和对事件发展做出预测,等等。

近年来,以学识见长的专家学者以嘉宾身份频频走进演播室和录音棚。这些嘉宾,有的本身就是事件的参与者或知情者。例如,2005年10月,我国“神六”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五天五夜不间断地滚动播出了“神六”飞船从发射升空到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的全过程。为了让观众看懂“神六”飞船的新闻事实和它的影响意义,一大批以学识见长的专家学者作为嘉宾被邀请到演播室,或接受记者的采访,或向观众介绍“神六”的有关情况,或解读“神六”在太空的有关信息。这些嘉宾当中,有的本身就是“神六”载人飞船的总设计师、长征运载火箭的专家,有的则是“神六”飞船地面控制中心的负责人,等等。这些专家学者走进演播室介绍情况、点评事实、解读新闻,极大地提升了“神六”飞船新闻的可读性和权威性。例如,2005年10月15日,电视屏幕里出现了航天员费俊龙用3分钟的时间,在飞船舱内一连翻了4个跟斗的画面。翻跟头本是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航天员在太空翻跟斗,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恐怕是一般观众看不懂的。这时,演播室的嘉宾就向观众解读了这一新闻事实:费俊龙翻这4个跟斗大约用了3分钟,每个跟斗大约花了45秒钟;以“神六”每秒7.8千米的速度在太空运行计算,他一个跟斗就“翻”了地面距离的351千米,翻4个跟头总计用了3分钟,就是地面的1400多千米。经过嘉宾这么一解析,观众就理解了费俊龙翻跟斗的内涵,对“神六”飞船新闻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2.1.3 采访对象的特点

如前所述,采访对象是一个集合体概念,只要他“有情况”,便可进入采访的视野,成为记者的采访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对象的确超越了阶级、民族、国家的范畴,是一个无阶级、无行业、无党派和无身份贵贱的集合体概念。然而,对于从属于一定的阶级、阶层,一定的政党、集团,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新闻记者来说,面对一个有民族、有国家、有党派的阶级社会,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便复杂起来了。采访对象表现为主动性与被动性、繁杂性与代表性、协同性与对立性三大特征。

1.主动性与被动性

1)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采访对象参与新闻传播的主动程度,通常表现为自发参与和热情配合两个方面。

我们知道,人具有传播信息、发表意见的天性。美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说,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如同血液或神经系统与人体的关系。采访对象主动向新闻记者提供信息,反映情况,参与传播,这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

从传播环节上看,采访对象的主动性通常表现在采访的第一阶段,即主动、及时向新闻传媒、新闻记者“通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可能即将发生的新闻信息。如某地山洪暴发,造成山体滑坡,交通中断。现场的司机可能通过电话等手段,向新闻传媒“报告”这一信息。采访对象的这种主动性是自发的。

在采访的第二阶段,采访对象的主动性则转化为配合性。记者接到采访对象的“报告”后,立刻奔赴新闻现场采访。此时,记者需要什么情况、需要采访谁,或者需要什么支持,采访对象通常会给予一定程度的配合,满足记者的要求。

2)被动性

被动性是指采访的第二阶段,采访对象接受记者的采访通常是被动的。

(1)从采访发生的顺序看,一般来说,是记者前来采访,向采访对象提出采访要求,采访对象接受记者的采访。

(2)从采访的内容来看,记者一般是“有备而来”,事先拟定了采访提纲和采访计划,要求采访对象予以回答。此时,采访对象是处在被动状态。

(3)采访对象的被动,却也包含着许多能动因素。如回答或不回答,或怎么回答。面对记者的提问,采访对象则可以接过记者的问话,按照记者的提问要求,如实地回答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或是对记者的提问“答非所问”,或是“避重就轻”,或是借故离开,或是托词婉拒,等等。

2.繁杂性与代表性

1)繁杂性

采访对象是一个超越民族、国家和阶级、党派的集合体概念,只要他“有情况”,就是记者的交往对象和认知对象,而记者采访,相对来说,是一个个体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采访对象的繁杂性就凸显出来了。采访对象的繁杂性,主要表现为广泛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三个方面。

按社会地位分:采访对象既有各级党政官员,也有普通市民、农民、个体工商户。这就是说,上自国家元首,下至黎民百姓,都可能成为记者的采访对象。

按社会分工分:既有公、检、法、司等司法行政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文化工作者。

按社会影响分:既有社会名流贤达、学术权威、世界冠军,也有普通百姓。

按政治态度分:既有党内同志,也有民主党派,还有敌对势力、敌对分子。

按矛盾关系分:既有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采访对象,也有敌我矛盾性质的采访对象,还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犯罪分子。

按文化程度分:既有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等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也有文盲、半文盲、科盲等社会下层的普通老百姓。

按年龄性别分:既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儿童,也有妇女和男性。

按关系生熟分:既有记者多次采访的老朋友、老熟人,也有生面孔。

按报道性质分:既有肯定、表扬的采访对象,也有批评、揭露的采访对象。

按采访关系分:既有密切配合的采访对象,也有消极对抗的采访对象,还有公开阻止的采访对象。

……

总而言之,采访对象的繁杂性通常表现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上,或明或暗地反映到新闻采访的实践中来,需要记者根据具体情况,适时、适宜、适度地区别对待。

2)代表性

采访对象的代表性是与繁杂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采访对象的繁杂性是指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记者可能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人。但这并不等于记者要同时面对这么多的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中并不可能、也不需要同所有了解情况的人打交道,而只要同他们的代表人物或部分人物打交道即可。采访对象的代表性是由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闻信息的满足性两个因素决定的。

所谓新闻信息的满足性,是指新闻内容的满足和新闻真实性的满足。记者对新闻内容满足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包括构成新闻“五要素”之后,进而对事件背景材料的满足和对事件可能做出预测分析的满足。对新闻“五要素”的满足是记者采访最基本的满足。

采访对象的代表性,从表面上看,是记者同几个代表性人物打交道,但它实质是同这个“有情况”的群体打交道。例如,采访一个县,记者并不要同这个县所有的人打交道,而只要同他们的代表性人物,即几个层面最了解情况的人打交道即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采访对象的代表性,是包括代表的典型性和代表的广泛性两个方面。所谓典型性,就是最了解情况和最具发言资格的人。这里的“最”,应当是事件的“目击者”“知情人”“当事人”,或是权威机关的“专家”“学者”等。采访对象的典型性,表现在新闻作品中可以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受众对新闻的信赖感。所谓代表的广泛性,是指采访中应尽可能多层面地听取意见,全面了解、多方印证新闻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3.协同性与对立性

1)协同性

采访对象的协同性是指采访对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密切配合记者采访。记者需要采访对象讲述情况,介绍背景,发表看法,更需要采访对象提供各种方便与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讲,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也是采访对象默默奉献、精诚合作的结果。

2)对立性

采访对象的对立性是采访对象排斥记者采访的基本属性。面对自己这里发生的新闻事实,采访对象由于隶属于一定的社会集团,受制于一定的利益因素,以及受到事件性质、个人立场、思想情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不一定欢迎记者来访。采访对象此时的心理,表现为对记者来访的排斥和对立,有时甚至不惜与记者公开发生冲突、对抗,以及收缴记者的采访工具,宣布记者是“不受欢迎的人”,等等。采访对象的对立性,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在新闻采访中的具体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