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采访前的准备
3.2.1 采访前的一般准备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新闻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今日新闻是‘宝’,隔日消息是‘草’”,这是新闻界经常说的一句行话。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记者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敏捷地做出反应。做好必要的访前准备,可以帮助记者避免或减少采访的弯路,为实现新闻“快”的要求赢得时间,创造条件。
2.新闻传播效果要求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新闻是讲求传播效果的。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帮助记者熟悉报道领域,明确报道思想,理顺报道思路,确定采访方向,制订采访计划,为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提供可能。
3.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要求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真实的内涵有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大体真实和细节真实之分。新闻应当是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相对而言,事物的现象真实比较容易掌握,而本质真实和细节真实则难以把握和发掘。做好访前的准备工作,就能帮助记者提前思考现象真实、本质真实和细节真实的问题,为确保新闻的真实提供保障。
对于记者来说,做好采访前的准备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1.明确报道思想
所谓报道思想,从大的方面说,是指新闻传媒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报道的指导思想。它包括报道的内容、报道的范围、报道的重点和报道的具体要求。报道思想是记者新闻采访的依据和出发点。从小的方面理解,报道思想是记者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寻找新闻“亮点”、发掘宣传价值、选择报道材料、明确报道方向的工作思路。
时期性、指导性和典型性是构成报道思想的三要素。
1)时期性
所谓报道思想的时期性,是指新闻报道在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工作阶段,应当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报道重心。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社会的工作重心会有所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有所变化。作为反映生活的新闻报道,也要与之相适应。例如,我国近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松绑、放权、减税、让利”之后,到90年代的产权制度的改革,股份制经济的崛起,再到21世纪的“非公经济”“民营经济”等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根据这一变化,及时地在每个历史时期调整了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国的新闻媒体都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制定出相应的报道思想,反映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
2)指导性
新闻舆论对社会具有引导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新闻的指导性,是新闻的一种基本职能。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要开展、怎样开展,是新闻的指导性的外显形态。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很强的公信力。受众一般认为,新闻报道所肯定的,就是党和政府倡导的;新闻媒体所批评的,就是党和政府所反对的。新闻的指导性告诉我们,记者只有“吃透两头”,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才能做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3)典型性
“典型”一词的本义,为“模型”。古人“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型”,引申为“典型”。现代文化中,典型是美学的概念,亦指文艺作品中典型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报道的典型性,是指采访报道的事物,应当是代表时代精神风貌和反映时代本质特征,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对推动全局工作与引领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的人和事。典型性在新闻报道中可分为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经验、典型事件和典型细节五种情形。
对于记者而言,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采访报道,就可以使新闻作品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是“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前提。
记者选择典型的基本原则。
(1)要从全局着眼,“吃透政策”,选择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典型。
(2)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选择具有群众基础和公信力的典型。
(3)要从细节入手,深入挖掘,选择能够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典型。
2.熟悉报道领域
“领域”原是一个地域概念,意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后引申为“范围”的意思。如思想领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金融领域等。据此理解,所谓报道领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域地区的概念;二是指社会工作的范围。
我们知道,记者采访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和丰富多彩的,既有区域性的,如国家、地区,及由此包含的历史、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又有工作范围性的,以及由此包含的部门、战线、行业、产业,等等。报道领域是记者采访接触的对象,并不一定都为记者所熟悉。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新的知识、新的成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记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要求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下之事无所不知,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记者需要在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来熟悉报道领域。
记者认知生活,发现新闻,获得与采访对象的对话资格,从根本上说,要博览百科,点滴积累;从方法上讲,临阵磨枪,突击掌握一些报道领域的相关知识,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之前对即将采访的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以采访地区为例:采访前应着重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特征、民族信仰、风俗人情、经济结构、名胜特产、文化方言等。
(2)以采访行业、部门、战线为例:采访前应着重从整体上了解行业特点、专业水平、优势特色等,并注意与国内外同行的比较,同时了解与本行业、本专业相关的历史事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等。
(3)以采访事件性新闻为例:应尽可能在采访前了解事件的大致经过、突出特点和相关的知识、背景材料,以及由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后果)等。
(4)以采访人物为例:采访前应尽可能熟悉人物的人生经历、专业业绩、思想信仰、家庭状况、个人爱好、社会影响,等等。
除此之外,记者采访前还要尽可能地学习、掌握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如民族政策、地区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新闻政策、宣传口径等。
由此可见,熟悉报道领域,是记者采访前的“笨鸟先飞”和认知的前移。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郭梅尼总结她50余年的记者采写生涯时对清华大学的学生们说:“我每次采访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有文字的,我一定尽可能找到所有的资料;没有文字材料的,也要先找了解他的情况的人做一些调查。这样对这个采访对象,就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这些材料,我先反复思考,提出问题。”
3.熟悉采访对象
从采访的性质来看,大致可以把采访对象分为“以事为本”的采访对象和“以人为本”的采访对象。这里的“本”,是指采访的重心或重点。据此理解,“以事为本”的采访,采访的重心是“事”,包括事的新闻性、事的知识性和事的趣味性等。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就是以“一事一报”为显著特征的电视栏目,报道的是一件一件具体的事。采访对象在报道中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一个讲述事实的“角色”罢了。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以事为本”的采访是通过采访对象来叙说“事”。
“以人为本”的采访,采访的重心是“人”。即表现人和展示人。需要指出的是,“以人为本”的采访,也需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人”,而不是给受众以抽象的人或概念的人。从传播效果上说,抽象的人和概念的人是苍白无力的。
与“以事为本”采访不同的是,“以人为本”的采访,是通过具体的“事”来讲述和表现人的。
“以事为本”和“以人为本”的采访,由于采访“重心”的不同,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程度也就有所不同。在“以事为本”的采访当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相对而言“疏远”一些;而在“以人为本”的采访当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要“密切”得多。我们以“以人为本”采访为例,来分析记者采访前对采访对象熟悉的重要性。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说的是人与人的差异性。然而,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五彩缤纷。同时,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创造了世间的万事万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析“以人为本”的采访,采访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情形,一是大家类;二是精英类;三是先进类。
所谓大家,是指那些在某个领域、某个专业学有专长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例如,中央电视台开办的专题栏目《东方之子》《大家》,就是反映这一类人物突出事迹的专访性节目。
所谓精英,是指那些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进步,引领时代潮流的杰出人物。例如,中央电视台的《高端访问》,反映的对象就是世界级的政界人物、科技英才、金融大亨。需要指出的是,“精英”与“大家”有的是交叉重合的。
先进则不同。先进一般是指那些在各条战线和各自岗位做出了较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先进具有集团性、地区性和行业性的特点。
以上这三种类型的人物,无疑应当是记者采访的重点。美国新闻学家麦克•道格尔曾经用这样的语言告诫记者:“音乐家、科学家、作家、政治家及其他有名望的人,往往鄙视那些对他们的活动和名声不甚了解的记者。”因此,记者在采访他们之前,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对他们的专业领域和对他们的贡献及影响,一定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获得与他们“对话”的资格。
4.分析受众需求
新闻报道是给人读、给人看和给人听的。所谓受众,是指接受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人。也就是说,受众这个概念,从数量上讲,是一个模糊而广泛的概念。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东南西北,只要他接收新闻信息,就是新闻的受众。从构成上分析,受众这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人数众多、地域广泛、兴趣多样等特点;从心理上讲,受众具有求新厌旧、求真厌假、求奇厌平和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等心理特点;从传播效果上分析,受众是新闻信息的“终端”,所有新闻传播始终都是围绕受众进行的,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记者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对于记者而言,所谓受众意识,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分析受众的需求,以受众为本位,新闻“产品”才能适销对路。
以受众为本位,是获得好的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
(1)在报道内容上,要选择大众感兴趣的题材。新闻传播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首要的是要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选择那些事关受众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群众共同利益、事关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报道题材,满足受众对国家大事信息的需求。满足的要义是“应知”。受众的“应知”就是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联程度。记者要紧紧围绕受众的“应知”,研究受众的需求心理,把握时代的主旋律,从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中大胆地捕捉、挖掘和选取“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趣”的新闻事实。
(2)要根据受众的年龄、职业、性别和文化层次的不同等特点,选择报道题材,满足他们不同层面的需求。一般而言,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与受众在地理距离、思想感情、利益利害等方面的关联程度,即新闻事实发生地点距离受众越近,新闻人物的年龄、经历、职业与受众相近,性别与受众相同,受众关心的程度就越高。
(3)要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选择积极健康的题材,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新闻传播既要讲求传播效果,更应注重社会效益。记者只有以认真负责的传播态度,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受众的信任,也才能获得好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传播效果。那些夸大其词、危言耸听等“煽情”报道,除了能够满足极少数人的“猎奇心理”外,充其量只是刺激人“眼球”的“市井之作”。这是一条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自然法则”。
3.2.2 分类新闻的采访前准备
1.时政性新闻的采访前准备
时政性新闻是事关国家政治生活大事的报道。报道时政性新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主进步的基本形式。对于普通受众来说,了解时政就是了解国家大事。因此,重要性、政策性和权威性是时政性新闻的三大显著特征。
1)重要性
时政性新闻是事关“天下大事”的新闻,它包括重大的党务活动、政务活动、国事活动、重大的经济活动和重大的国际时事,以及重大科技发明、自然灾害,等等。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有关部门就颁发了一系列有关重大政务新闻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确立了重大政务新闻由新华社统一发布的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为进一步加强新闻发布的效果及准确性,又颁发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机关发表公报及公告性文件的办法》,规定:“凡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的一切公告及公告性新闻,均应交由新华社发布,并由《人民日报》负责刊载。”198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对重大政务新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所谓重大政务新闻,主要是指: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决定,重要文件,重要会议,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中央领导人会见外宾时发表的涉及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谈话,重要人事任免等。同时还规定,为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新华社在发布重大新闻时,还采取措施保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同时发出。这些“天下大事”,新闻术语称之为“重要新闻”,或简称为“要闻”。
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一般而言,新闻报道包含的重要性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时政性新闻价值的重要性,还包括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政治利益及利害关系。对实际工作的针对性和反映受众共同呼声、愿望、要求的新闻事实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时政性新闻无疑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2)政策性
如前所述,时政性新闻是事关党和国家的大计方针政策、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事宜,因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时政性报道的政策性,一方面体现在报道的具体内容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报道的宣传纪律上。体现在报道的内容上,是指时政性报道要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道时政新闻的内容;体现在宣传纪律上,是指报道时政性新闻要严格遵守党和政府的新闻政策、宣传纪律和宣传口径,要准确解读政策精神。通俗地讲,时政性新闻的政策性要注意把握“不能多说”“不可少说”“说到位”这样三个方面。
所谓“多说”,是指超出时政性新闻的宣传口径、内容范围规定的“多说”。我们以参加时政活动人员的“点名”、电视画面的“出镜”为例,宣传口径对“点名”和“出镜”都有着很严格的规定,超出规定的“点名”或“出镜”,就是违反“宣传口径”,违反宣传纪律。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他的《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工作,建设高素质新闻发言人队伍》一文中说,面对“我们不了解的情况、不知道的问题,或是涉及国家机密的问题,那么可以说‘下次告诉你’,或‘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要记住宁可少说、不说,也不可以说假话或胡乱应付,否则会削弱新闻发布的权威性”。赵启正的这番话虽然说的是新闻发言人,但同样也适合于新闻记者。
所谓“少说”,是指应当报道而没有报道,或没有充分报道的“少说”。换句话说,所谓“少说”,是该“说”的没有“说”。仍以“点名”和“出镜”为例,按照宣传口径规定,应当“点名”和“出镜”的对象,就“一个也不能少”,少了就是“少说”。这是时政性报道的“规定动作”。
所谓“说到位”,是指时政活动,特别是重大政务活动的主题、主要内容必须说好、说够。如每逢人大、政协的“两会”、重大政策的出台、重大的外事活动等,新闻媒体必须围绕活动主要内容,紧扣活动主题,正确报道和充分反映。
3)权威性
时政性新闻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的严肃性和发布机构的权威性两个方面。一般而言,党务活动、国务活动、政务活动,都是事关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事关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的严肃话题,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发布的权威性,是指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各级党政组织,对政务性新闻的发布的规范。我国自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以来,就对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进行了统一发布的规范,指定新华社统一发布,《人民日报》负责转载。各级地方党政组织,也分别对各类重大时政性新闻,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指定主管部门和党委机关报统一发布。
由于这些特点,对于记者来说,在采访时政性新闻之前,就应当充分做好访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
1)了解程序,把握特点
一般而言,时政性新闻具有事先告知的特点。重大的政务新闻,活动的举办者和组织者会提前通知新闻媒体,通知的内容包括活动(会议)时间、活动内容、活动主题、规格规模、与会人员和具体要求,等等;有的还采取事前召开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协调动员会等方式,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重要事项及影响意义等。
对于记者来说,访前的准备,首先要在事前千方百计地了解活动的程序、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具体安排,做到心中有数。活动的程序,主要有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主角、活动方式。记者了解了活动的程序,意味着对本次活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赢得了采访的主动,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还为采写“自选动作”创造了条件。其次要了解本次活动的特点特色,即本次活动的“与众不同”和“与以前不同”之处。活动的特点特色,具有隐性的特点,需要记者发掘才能显性出来。记者把握了活动的特点特色,意味着发现了新闻的新“亮点”,采写的新闻报道就“与众不同”,是“见人所未见,说人所未说”的具体表现。
2)学习政策,把握要点
如前所述,时政性新闻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遵守政策规定是记者讲政治、讲党性、守纪律的具体表现。
对于记者来说,访前学习和掌握有关政策是严格遵守“不能多说”“不可少说”和“说到位”的前提条件。同时,还应当主动向活动的举办者、组织者以及相关部门请教,哪些是必须报道的,哪些是可以报道的,哪些是不能报道的。
所谓把握要点,简单地说,是时政性新闻应当报道的“规定动作”,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时政活动的程序性要点。
(2)报道对象的要点。如活动举办者、组织者安排的报道对象。
(3)报道内容的要点。如引用领导人的讲话“摘要”。报道由于受版面、篇幅的影响,很难全文引用,而只能“摘要”发表。记者就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说明情况,争取理解,并请教哪些是必须报道的内容。
3)领会精神,关注热点
热点俗称“热门话题”,意指多数社会成员关注的、并可能形成社会舆论的,或是大众传媒敏锐地意识到可能唤起社会成员兴趣的人和事。
一般而言,热点是具有积极因素的话题,是受众关心时事、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的具体表现。关联性、重要性与敏感性是构成热点的“三要素”。例如,2005年四五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冲破阻力,先后跨越台湾海峡访问祖国大陆,就是一个引起海峡两岸人民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关联性来看,连、宋两位政治领袖人物的登陆访问事关民族的统一,关系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利益;从重要性来看,台海两岸自1949年以来虽然民间交往频繁,但由于政见的不同,政治交往隔绝了长达55年之久。特别是自1945年以来断绝了60年联系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为了民族的统一,两党又一次握手合作,其政治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热点”话题,同时又是敏感话题。这里说的“敏感”包含高度的关注性、关注的联想性、联想的丰富性三层含义。从思维的方式上说,人的思维分为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两种。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调动各种信息,解放思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对于记者来说,发散性思维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但同时也要看到,记者仅有发散性思维是不够的,还需要严谨的态度。因为“热点”话题,毕竟是一个政治、政策性都很强的问题,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准确报道时政,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二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是要学习政策,领会精神。
记者学习政策,领会精神,就是学习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掌握政策的精神实质。所谓基本政策,是指党和政府在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领域或方面,为实现总路线而制定的重大决策和基本原则。基本政策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具体政策,是指在总政策和基本政策的指导下,党和国家为了解决某一类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或者为了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所规定的具体行为准则。具体政策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领会精神,就是记者还要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宣传口径。所谓宣传口径是有关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对新闻宣传部门就当前社会的某一具体事项、某一社会现象对新闻舆论部门下达的行为准则。宣传口径具有当前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是具体政策的当前化。它要求新闻媒体统一“说法”,不得各行其是或见仁见智解读政策,要有效地防止曲解政策现象的发生。
新闻记者掌握了政策,领会了政策的精神,就能理性地看待和分析当前的“热点”,把握“热点”,把正“热点”的导向。
2.推介性新闻的采访前准备
推介性新闻又称经验性报道或典型报道。“实践出真知”。党和国家某项工作的方针、政策确定之后,具体工作要由人民群众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推介性新闻,就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向社会推广介绍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或某个地区对某项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或是推介出现的新气象和产生的新成果。
推介新经验、新做法、新气象、新成果,本是社会工作、部门工作的内容,不是新闻的范畴。而新闻的要义是满足广大受众共同感兴趣的“欲知、未知和应知”的新近发生的人和事。这样,对于推介性报道就要求把社会生活的工作经验与新闻的特点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个整体,才能构成推介性新闻。因此,政策性、指导性和新闻性是推介性新闻的特点。三者结合得越紧密,新闻价值就越高,产生的社会影响就越大。
1)政策性
推介的政策性是指采写这类新闻报道要符合政策的有关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策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推介性报道是向社会宣传人民群众在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做法,即向社会提倡什么、肯定什么、引导什么或宣传什么的一种舆论导向。推介政策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政策是讲究策略和区别的,如政策倾斜、特殊政策等。有一些新做法、新成果虽然也符合党和国家的总政策和基本政策,但是建立在一定特殊条件下(如特殊政策)的典型“个案”,不具备社会的普适性,面向社会推广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推介的政策性,要求记者准确地把握政策的内涵,正确区分什么是政策的普适性,什么是政策“个别性”,在采访典型的时候,要发掘什么是社会的主流,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这样,推介性新闻才具有推广的普适意义。
2)指导性
推介的指导性是社会主义国家新闻报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宣传典型工作经验而产生的指导实际工作的特质。新闻传播通过报道新闻和评价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所倡导,使群众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引导群众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
3)新闻性
推介的新闻性是指这类新闻报道要符合新闻的规律性。从报道的事实来说,此类新闻报道需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推介的事实必须符合“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要求。
(2)要严格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不能任意拔高事实。
(3)要选择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符合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
(4)推介的事实要能够唤起受众兴趣,发掘出与众不同的事实“亮点”。
推介性新闻的采访前准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吃透政策,胸有全局
如前所述,政策有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对于记者来说,吃透了政策,就胸有了全局。同时还要有全局性的工作材料,即对全局工作的总体情况、总体趋势和总体水平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且与国内外同行业有一个总体的比较,研究分析出其特点、优势与不足。记者胸有全局,看问题就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就可以较好地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一叶障目”现象,防止看问题的片面性。
2)发掘线索,发现典型
典型是社会的榜样,生活的旗帜。典型引路,“抓典型,带一般”,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从新闻业务的角度上说,典型是报道的支撑材料,是新闻的“亮点”。所谓采访前的发现典型,是指记者在进入采访之前,既要树立发现典型和捕捉典型的意识,又要培养自己发现典型和捕捉典型的能力,能够识别什么是典型,特别是要善于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从一般中发现典型。所谓从一般中发现典型,即典型具有社会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典型是生活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典型的社会性,是指所有典型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典型;典型的特殊性,是指典型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不一般的特点,即“与众不同”之处。
3)确定主题,掌握分寸
新闻报道虽然不能搞主题先行,但也不能盲目采访,总得有一个采访的方向和达到一定的目标,这就要确定主题,这是指确定采访题材和揭示时代本质,反映时代精神的采访方向。但是,推介性新闻主题的确定,最终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提炼”。换句话说,事实决定主题。
所谓分寸,是指说话、做事的适当限度。访前的掌握分寸主要有三层含义。
(1)对政策的把握、理解程度。
(2)采访提问时语言的使用分寸,它包括对事物探究程度的分寸、语言表述风格的分寸(如语气平缓、言辞婉转与否等)。
(3)报道力度的强弱。
3.人物性新闻的采访前准备
人物性新闻又称典型人物报道。所谓典型人物,是指那些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杰出人物和先进人物。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一样,新闻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采访人物性新闻,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来报道具体的“人”。“以人为本”的采访对象分为三类,即“精英类”“大家类”和“先进类”三种情形。所谓精英,是指那些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进步,引领时代潮流的杰出人物。精英是属于社会的,同时也是属于人类的。所谓大家,是指那些在某个领域、某个专业学有专长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而先进则不同,先进是指那些在各条战线和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较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先进具有群体性、地区性和行业性。
按照西方公认的“凡是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包含不同寻常的因素”的新闻理论,“三种类型”的人物是人类的财富,社会的精英,他们的“人”,无不具有传奇色彩;他们的“事”,无不引起受众的关注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因此,他们无疑是记者采访报道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传媒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别开设了反映本地区代表人物的“访谈”类节目。2003年中央电视台又以“着眼于世界政要和国际知名人士”为对象,开设《高端访问》专题节目。采访的人当中有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韩国总统卢武铉、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以及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新闻业大亨默多克、魔幻大师科波菲尔、金融“大鳄”索罗斯等200多位世界政要和国际知名人士。
记者采访这“三种类型”典型人物,尤其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采访是报道成败的关键,也是记者成败的关键。”《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纪希晨也说:“采访前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采访的成败。采访前除了请有关同志讲政策、讲情况,阅读有关地区的报纸和材料外,还要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经济、地理和资源状况,知道它的昨天与今天,熟悉事物的来龙去脉。”
记者在采访前可从“了解”入手,有的放矢地拟定出相应的采访话题。具体来说,既要了解典型人物的个人和家庭背景资料,又要了解典型人物的专业专长、业绩贡献、社会评价等。著名记者郭梅尼以当年采访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为例,告诫清华的新闻学子,一定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她说:刚到《科技日报》工作的那一年,正好赶上茅以升90寿辰,我想去采访他。头一天,我跟别人一起先去看看这位90岁的老人还能不能接受采访,没想到茅以升精神非常好,他的秘书说你明天就来,只能谈一个半小时,多谈他年纪大了要发烧。明天怎么采访,采访什么?晚上我认真看了有关他的资料,准备采访中要提的问题,哪些东西可以通过资料解决,哪些一定要采访他本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采访,由于事先准备得好,收获很大。后来,我又找了他的秘书、女儿采访。稿子写好后,我送给茅老看,我刚念了个题目——《人生当架几座桥》,茅老就一连说了三个“好”!他是桥梁专家,他感到这个题目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
4.突发性新闻的采访前准备
所谓突发性新闻,是报道突发事件的新闻。突发性新闻的内涵,既包括山洪、飓风、地震、冰雹等自然灾害,也包括车祸、火灾、空难等社会灾祸,还包括凶杀、爆炸、中毒等社会问题。对于记者来说,突发性新闻具有发生的突然性、影响的震撼性和反应的快捷性、采访的危险性等特点。
1)发生的突然性
所谓发生的突然性,就是突如其来,突然发生。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逐步认识与了解,一般来说,自然灾害在发生前是可以预报的。但从发生特点来分析,却是瞬间的和突如其来的。
2)影响的震撼性
所谓影响的震撼性,是指突发性事件,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突发性新闻,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可以理解为灾祸性新闻。从社会学角度上说,所谓灾祸是“对人们正常生活的非正常中断”。由于突如其来,因而“中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是震撼的。这种心理的震撼,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刺激的,或恐惧、恐怖的;也可以表现为唤起、唤醒、激活的。如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一夜之间造成新奥尔良市上万人死亡,超过十万人无家可归,引起全世界的共同关注,上百个国家向新奥尔良市伸出了援助之手。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中心对受众心理调查表明,受众特别关注惊人的消息的真实性及其潜在的影响性和危险性,以及“与人类自身‘利害攸关’的新闻”。
3)反应的快捷性
反应的快捷性是指社会对突发性事件的反应是迅速的。不迅速或反应迟缓,必然是“水过三丘”,黄花菜都凉了。一般而言,一则突发性事件发生以后,社会的职能部门和方方面面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反应。以报道信息为职业的新闻媒体,更是走在社会其他职能部门的前列,获得信息,闻风而动,迅速而快捷地奔赴事件现场采访。
4)采访的危险性
采访的危险性是指记者采访突发性新闻具有一定的危险。记者因为要亲历事件现场采访新闻,用“耳闻目睹”感受现场。如在地震过后,余波未尽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其危险性可想而知。1998年,我国东北发生特大洪水,两名采访的电视记者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以身殉职。
由于突发性新闻具有以上特点,记者在采访前更应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便在事件发生后的“一瞬间”迅速地做出反应。具体来讲要从以下三点做起。
1)加强学习,增加知识
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涉及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卫生、消防等自然科学知识和人口、救助、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对于记者而言,需要用科学知识,对眼前发生的事件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即“可能发生了什么”和“我应该做什么”。
2)增加阅历,培养能力
所谓阅历,就是人的亲身经历、听过或做过的事情。记者吃百家饭,行万里路,见多识广,这样才能增加才干,培养自己处变不惊、当机立断的能力。
3)广交朋友,拓宽信源
信源是传播学的一个概念,意指信息发生的源头,它包括信息的始发地和信息的始传者。突发性事件事关人们的共同利益,利害攸关,能够引发受众的共同兴趣,因而有着很高的新闻价值。人需要交际。记者离开交际,就等于“耳不聪、目不明”,信息就不灵。记者广交朋友,各种信息包括突发性事件信息就源源不断。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的交际“几乎是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的”。范长江交朋友是“什么人都要交,朋友越多,新闻来源越多,越能写出有分量的报道”“某个部队打了胜仗,某个将军升了级,他都要打电报向他们祝贺”。
5.采访前的其他准备
采访前的其他准备主要是指采访事务准备和“角色状态”准备。
1)采访事务准备
采访事务准备是指完成采访任务所必备的工具和必备的条件的准备。它包括采访用的笔、本、包、证件的准备,也包括广播电视记者采访用的录音机、摄像机以及电源、录音(像)带、充电器、电源线、灯光等采访工具的准备。
2)“角色状态”准备
美国心理学家G.H.米德说:“社会是一个无限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都是活生生的形形色色的社会角色。”记者的“角色”问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新闻记者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角色,即为社会承认的、以采写和传播新闻信息为基本职责的行为模式;二是指记者在一定的采访环境下所处的角色状态,即由于采访对象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记者不可能用一个语调、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一种姿态同所有的采访对象交往,而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因人而异地确定其采访的关系,定位其采访的“角色”。记者采访“角色”的定位归根结底是地位的定位。在我国,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记者无疑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记者在履行职责、与采访对象交往时,往往不是以“高地位”的面孔出现,而是要因事而异,或因人而异地选定自己的“角色”。
所谓“角色状态”准备,就是记者在采访前根据采访的题材,选准自己相应的“角色”位置,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并按“角色”的要求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如以衣着服饰为例,参加新闻发布会,记者的衣着服饰可以西装革履潇洒一些;但如果是去参加抗洪抢险的采访,西装革履潇洒的服饰恐怕会招来非议,造成采访的失败。
关于记者的服饰外表,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布雷迪向同行们发出过这样的忠告,他说:“记者的外表应尽可能朴素些,既不要太时髦,也不要太简朴。请记住,要点在于不直接与采访对象争奇斗艳。”
案例分析
新闻采访需要时刻准备着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2017年3月,两会伴着和风,在神州大地漾出春意。代表委员们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春天的两会,已成为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世界关注的目光,今年也不例外。
作为中央新闻网站的新闻记者,我很荣幸接到参与报道2017年全国两会的任务。在准备每一场新闻记者会采访提纲的过程中,需要阅读和查阅大量的背景资料,这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大量补充知识和建立相关内容体系的过程,收获颇丰。我和众多记者一样,带着想要问的问题、三脚架和“长枪短炮”在每一场记者会召开前的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排在新闻发布厅门口,等待会场开门后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去抢到一个靠前的位置,增加被主持人叫到进行提问的概率,从第一个问题到最后一个问题,一直积极举手,做好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的准备。
除了做好记者会会场内的新闻报道外,我也参与到采访全国人大代表的工作中。在确定好选题和提纲后,便确定了想要采访的对象。今年,我选择采访医药产业方面的全国人大代表。3月4日下午,经过一番波折后,我打通了采访嘉宾的电话。他表示“自己在开会,暂时没有时间,晚上回驻地后时间就很晚了”。在刚刚听到这样似乎没有余地的回复,对于第一年参加两会的我来说,略有些失望。但想到跟前辈讨教经验的时候被告知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轻易放弃,我立马提出主动前往代表正在开会的地点,在他休息间隙进行采访的方案,经过一番沟通后终于得到采访对象的同意,并及时赶往预约地点,随时准备进行采访。最后,在等了近一小时后对其进行专访。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家酒店正巧赶上医药界的全国人大代表们正集体参加一个访谈节目,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无疑是在沙漠中遇到一片森林般的惊喜,有几个正愁如何预约采访的人大代表恰好在这里,于是立刻对这几个“目标代表”展开相关采访报道。虽然采访结束后已经很晚了,但是看着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的代表们的建言,内心的收获满满。
在媒体融合、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的“两会设备”除了计算机、相机还有手机,在每一场记者会或者新闻现场通过手机进行短视频直播报道。这大大考验了我们的新闻敏感性和眼疾手快腿快的能力,有的时候如果反应慢一些,手机还没来得及打开,新闻现场就过去了。
为了更好地报道好两会,我始终相信记者要在每一场“新闻大战”前做好各种准备,因为只有时刻准备着,全力以赴,才会不留遗憾。
资料来源:秦静.新闻采访需要时刻准备着[EB/OL].(2017-03-14).http://www.cac.gov.cn/2017-03/14/c_1120621348.htm.
【问题讨论】 为什么“新闻采访需要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