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青少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踏进餐厅 追随自己的直觉,采取行动寻找平衡

9岁时,我说服了父母让我参加为期8周的夏令营。尽管他们心存疑虑,我却已经迫不及待了。想象自己在湖边绿荫下的帐篷里一本接一本地读小说,我觉得一定其乐无穷。

临行前,妈妈帮我收拾行李箱,在里面装满了短裤、拖鞋、泳衣、毛巾,还有……书,好多好多的书。这对我们来说很平常,在我家,阅读就是一项集体活动。每到晚上和周末,我和我的父母、兄妹都会散坐在客厅里,沉浸在各自的小说里。我们不怎么交谈,每个人都在小说世界里冒险——我们在以我们的方式互相陪伴。所以,在妈妈帮我收拾那些小说时,我想象着与此类似的露营画面,不过应该会更有意思——我和我的新朋友们围坐在小屋里:10个穿着相同睡衣的女孩,一起愉快地阅读小说。

但现实让我大吃一惊。夏令营生活原来跟我家的共读时光大相径庭。它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刺耳的生日派对,而且我甚至不能打电话叫父母带我回家。

露营第一天,辅导员把我们集合起来。为了彰显露营精神,她说,她将为我们唱一首营歌,以后每天我们都要一起唱。她像慢跑那样一边摆动着手臂,一边唱道:

“闹——疯——疯,

我们这样来唱‘闹哄哄’,

闹疯疯!闹疯疯!

让我们变得闹疯疯!”

随着歌声落下,她双手高举,掌心向外,脸上一个大大的笑脸。

好吧,这完全不是我所期待的。来到这儿我已经很兴奋了,为什么非得大声把兴奋唱出来呢?(还有,为什么我们非要念错字?!)我一头雾水。我勇敢地唱完了营歌,然后趁休息时抽出一本书开始阅读。

几天之后,宿舍里最酷的那个女孩问我,为什么我总在看书,为什么我这么“成熟”——成熟就是不“闹疯疯”的意思。我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书,又抬头环顾四周——除了我,没有人在独自坐着看书。他们都在玩牌、笑闹,或者跟其他屋的孩子在草坪上追逐嬉戏。我合上书,把它连同其他的书一起放回行李箱收好。把箱子塞到床底下时,我感到很内疚,仿佛那些书需要我,而我让它们失望了。

之后的整个夏天,我挤出最大的热情,每天跟着大家喊“闹疯疯”的营歌。我双臂摇摆,满面笑容,竭力表现出一个活泼、合群的营员的样子。等到露营结束,我终于可以跟我的书重逢时,我感觉世界都有所不同了。那种需要让自己变得闹哄哄的感觉让我备感压力,即便在学校,甚至在朋友身边时,它依然如影随形。

小学时,同学都是我在幼儿园就认识的小伙伴。我知道自己内心羞怯,但我感觉很自在,有一年,我还参加了学校的演出。可上中学时,一切都变了。新的学校体系,新的同学,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聒噪的陌生人之海。妈妈要每天开车送我上学,因为我受不了跟一大群孩子一起坐校车。校门直到铃响才会打开,我到得早的话,就得在停车场等着。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好像都彼此熟悉、相处融洽,而对我来说,那个停车场纯粹是场噩梦。

总算等到铃响,大家蜂拥而入。过道比停车场还要混乱,孩子们左突右冲、气势汹汹,把楼道震得咚咚响;楼梯上,男孩女孩们有说有笑。我常常遇到半生不熟的面孔,犹豫着要不要打招呼,却又总是闷声不吭地就过去了。

可是,与午餐时的餐厅相比,过道简直就是美丽的梦境!巨大的焦渣石墙围成的空间中回荡着成百上千个孩子的声音!餐厅里摆满了成排的狭长餐桌,每张桌子旁都是一个小团体,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团体:这桌是光彩照人、颇受欢迎的女孩,那桌是爱好运动的男孩,书呆子和“怪胎”们坐在最边上那桌。我几乎无法正常思考,更别说像别人那样谈笑自如了。

这一幕是否似曾相识?很多人都经历过。

来看看戴维斯,一个性格腼腆、喜欢思考的男孩。他在六年级第一天时,遭遇了同样的情形。作为白人学校中的少数亚裔孩子之一,他不安地意识到别人看他时“异样”的眼光。他紧张得简直都快忘记呼吸了,直到进入年级教室,大家总算渐渐安静下来,他才放松了一点。终于,他可以只是坐着思考了。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一模式再次循环出现:一到餐厅,他就不知所措,回到安静的教室,他才如释重负。等到下午三点半时,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六年级的第一天,他总算熬过去了,虽然坐校车回家的路上,还是有孩子冲他头上扔口香糖。

在他看来,第二天早晨,似乎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学校,除了他自己。

内向者及其“刺激反应”

好在,事情有了转机,这是戴维斯在紧张的第一天无法想象的。关于他的故事,我会在后面接着讲。在那之前,需要谨记,其实无论他们在学校看上去多么欢快,孩子们——我的学校的和戴维斯的学校的——并不都是开心的。无论是谁,第一天到新的学校甚至是熟悉多年的老学校上学,都会不适应。作为内向的人,我们对刺激的反应就意味着:像我和戴维斯这样的人的确需要做更多的适应工作。

我所说的“刺激反应”是什么意思呢?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内向和外向属于塑造人类体验的最重要的性格特质——这适用于任何人,不管他们的文化或语言如何。这意味着内向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性格特质之一,我们对其魅力的了解日益加深。比如,我们现在知道,内向者和外向者的神经系统通常有差异。相比外向者,内向者的神经系统对社交场合以及感官体验的反应更为强烈。外向者的神经系统反应则没有那么强烈,这就意味着他们渴望通过更多的刺激,比如更强的灯光和更大的声响,来感受活力。刺激不够的话,他们可能会感到无聊烦躁。因此自然而然地,他们偏爱人多或热闹的社交场所。他们需要与人相处,从人群中吸收能量。他们可能会调大话筒音量,寻求刺激的冒险,或者举起手来,冲锋在前。

而内向者对刺激的环境(比如学校餐厅)的反应更为强烈,有时甚至是超级强烈。这意味着通常在比较安静的环境里,我们才能感觉到放松和精力充沛。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单独待着——也可以是和非常熟悉的几个亲友在一起,但圈子通常比较小。

在一项研究中,著名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将柠檬汁——刺激物——分别滴在外向和内向的成人的舌头上。Hans J.Eysenck, Genius: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v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人类口腔突然接触到柠檬汁时,自然的反应就是分泌唾液来稀释酸味。所以,艾森克认为,他能根据受试者应激分泌的唾液量评估他们对刺激的敏感度——在这个实验中,就是对一滴柠檬汁的敏感度。他的猜测是,内向受试者对柠檬汁会更敏感,因而分泌的唾液会更多。他猜对了。

在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那些对糖水的甜味更加敏感的婴儿更有可能成长为对喧闹派对的噪声敏感的少年。相比外向者,内向者更能感受到味道、声音和社交生活的刺激。

很多其他的实验结果也都类似。心理学家罗素·吉恩请内向和外向的受试者做题,并在做题过程中播放不同程度的背景噪声。他发现,内向受试者在噪声较低的环境下表现更好,而外向受试者则适应较高的噪声环境。Russell Geen,“Preferred Stimulation Levels in Introverts and Extroverts:Effects on Arousal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no.6 (1984): 1303-1312.

这就是像戴维斯这样的内向的人不喜欢周围聚集太多人的原因之一。人一多,他们就会感到手足无措。比如说,在派对中,我们内向的人也能玩得开心,但是有时候比较容易累,所以希望能早点离开。而在安静的环境中独处则能让我们恢复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活动,比如读书、跑步、登山。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内向的人不合群的说法,我们只是合群的方式有些不同。

在学校或其他任何地方,只有在最有利于我们神经系统发挥功能的环境里,我们才能自然而然地迅速成长。然而事实上,大部分的校园环境都不适合内向者的神经系统。不过,一旦你开始关注身体向你发出的信号——比如感觉焦虑或茫然失措——你就拥有了一种力量。现在,你已经意识到有些事情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你就知道自己需要做出改变了。你可以采取行动寻找平衡——你甚至不需要回家到自己的房间里“避难”。你可以聆听自己的身体发出的信号,在校园里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放松自己,比如图书馆、电脑室,或某位和善的老师的空教室。你甚至可以躲进洗手间里单独待一会儿!

戴维斯大概凭着直觉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在口香糖事件之后,他开始选择坐在校车的前排,这样就没人打扰他了。他试着屏蔽喧闹的电脑游戏声、电话铃声,以及孩子们的笑闹声。很快,他给自己找了一副耳塞,把校车上的时间用来阅读。他埋头读完了“哈利·波特”系列,之后,开始阅读有助于自我提升的书籍,比如《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而屏蔽噪声就是他减少刺激和保持清醒的方式。

我们“应该”外向吗?

少年时期的我们面临着很多难题。生理、情绪和社交的需求都开始朝新的方向发展。它们像是被扔进了搅拌器,杂糅成全新的面貌。这让人既害怕又兴奋。在“社交之海”航行时,请记住:即便你的那些最为外向的朋友,也是需要建立社交安全感的。我们都经历过少年时期的不安——即便我们有哥哥姐姐“领航”,或是看了很多校园电影,或是从幼儿园时就颇受欢迎。

朱利安是纽约布鲁克林一所高中的高年级学生,富有魅力,酷爱摄影。他还记得自己当初的沮丧,因为寡言少语就意味着不被年级里的其他孩子注意。“我曾经是个怪胎,”他笑着说,“小学时期和刚上中学时,因为寡言少语,我感到很羞愧,所以我试图用其他方式引人注意,比如拽别人的衬衫、偷别人的笔等。回到家后,我总是感觉很糟。现在,我冷静下来了。我努力与人沟通交友,而不是惹人生气。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层层设防了。”

卡琳娜同样来自布鲁克林,这个15岁的女孩个性内敛,会在被迫参加社交活动时感到焦虑。朱利安曾经“矫枉过正”,卡琳娜则是困在自己的紧张情绪里,久久无法自拔。“我在与人相处时,即便对方是学校的熟人,我都要小心翼翼地表现得尽量正常。我不想说错话,也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担心措辞不当。”

切尔西·格雷夫博士是纽约的一位心理学家,她对面临类似卡琳娜的困境的人有一些建议,能够帮助他们应付这类状况。格雷夫博士曾经遇到过一名既聪明又有艺术才华,只是一跟别人交流就会紧张的五年级学生。这个女孩想拓展自己的社交范围。在学校她有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可一离开她们她就不知所措。格雷夫博士鼓励她在进入会令自己紧张的环境之前,先进行“头脑风暴”。“就是做好计划,预演如何发起对话。”她说。首先,卡琳娜可以在人群中选出自己愿意接近的女孩,然后,逐个询问她们是否愿意和自己坐到一起或待会儿一块出去玩。有了这种提前计划,即使她进入一个挤满了人的咖啡馆,也完全不用担心该说什么才好。

格雷夫博士建议提前想好一些话头,甚至可以只是几句简单的话,比如“你周末忙什么呢?”“你喜欢学校这次组织的活动吗?”等。这样一来,进入社交场合时,你就有所准备了,不至于完全无话可说。出自作者采访资料。

麦琪是宾夕法尼亚的一名大学生,曾经总是把自己跟别的学生——那些快活热情的同学、天生的领袖对比。她常常想,为什么他们就那么受欢迎呢?其中有些人都算不上可爱啊!有时候,他们的确非常迷人,或是擅长运动,或是特别聪明,可大多数时候,好像只是因为他们外向而已。他们想跟谁说话就能跟谁说话,或是在课堂上大声喊叫,或是举办派对。而这些都是她做不到的,因此,她有时感觉自己被忽视了,或者显得有点怪怪的。

“在那些爱说话或受欢迎的孩子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就会想:唉,我怎么就不能加入他们呢?那也没什么难的呀!我到底怎么了?”别忘了,麦琪其实友好又有趣,她有话题可说。只是在学校里,她没有展现出这些优点,所以,她感到不被重视和不被欣赏。

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麦琪的看法慢慢有了改变。当她发现她并不是“整个宇宙”中唯一一个内向的人时,她如释重负。“我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点是我在七年级读S.E.辛顿的《局外人》时,”麦琪说,“那本书的第一页我记忆犹新。男主角‘野小子’独自从电影院走回家,他说,有时候他喜欢‘一个人待着’。那些文字让我惊喜不已,我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一种偏好!其他人也有这种感觉!”

前面说过,有1/3~1/2的人是内向的。内向不需要克服,而需要接纳并适应,甚至需要珍惜。你越能够注意到自己的内向特质有多么特别,以及你的可爱一面是如何与你的天性紧密相关的,你就越能感到自信,并越能向生活的其他领域拓展。你不需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交“应该”交的朋友;相反,你只需做你喜欢做的事情,选择那些你真心喜欢与之相处的朋友。

一个叫露比的女孩告诉我,高中时,她简直把自己扭成了一根麻花,使尽浑身解数,就是为了扮演好合群的“迎新导生”,一个在她们学校里备受重视的角色。直到她因为不够外向而被撤职,她才发现其实她更喜欢研究科学。她开始在课余时间跟着生物老师工作,后来,她在17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科研论文。她还在大学获得了生物工程学的奖学金呢!

正如露比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有很多真正需要我们去做的美好事情,比如体贴和帮助我们的亲友。然而,也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以为自己“应该”做的。在我刚升入初中时,我曾艰难地尝试去做一个外向的人——我活泼,闹腾,酷,因为我以为那是应该的。过了很久我才发现,其实我做我自己就可以。毕竟,我所仰视的那些人——我的偶像和榜样都是作家。我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酷,而他们中的大多数碰巧都很内向。即便那时我还没能理解自己的神经系统,也不知道如何描述自己的个性,我最后还是开始“按需社交”。我交到了一些真正的好朋友,而且我发现,我一次只想跟其中的一两位待在一起,而不是来一场大聚会。我决定了,我不会广交天下好友,但我希望能交到几个真正的知己。至今,我仍旧坚持这种宁缺毋滥的原则。

学会用解释化解误会

我渐渐认识到,不仅听从自己的直觉和兴趣很重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解释自己的行为同样重要。这个例子你可能并不陌生:比如你正穿过走廊,从一间教室走到另一间教室——你正陷入沉思,或者只是被周围的噪声和人群弄得脑袋发蒙。这时你碰到了同学或朋友,视线一扫而过。你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至于忘了停下来和他们打个招呼或聊上几句。尽管你没有无礼或冒犯的意思,但你的朋友却认为你可能有什么事儿不高兴。

要警惕类似这样的误会,并尽力解释你的所思所想。你的外向朋友——有时甚至是内向朋友可能想不到你当时正心有所想或受外界刺激过度,因此你的解释至关重要。

但即便你努力解释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你的。罗比是一个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少年,当他第一次了解到内向性格时,感到了巨大的安慰。通常情况下,人一多他就不爱说话。而且虽然他能跟好友自如地聊天和开玩笑,持续的时间也很有限。“几个小时之后我就会想:‘呼,我受不了了。太令人疲惫了。’这时,我就会在心里竖起一道墙,不想跟任何人说话了。这不是生理疲惫,而是心理虚脱。”

罗比试着跟一个外向的朋友解释内向和外向的区别,但是她理解不了。她在热闹、繁华的地方尤为精力充沛,所以她不明白为什么他老是需要独处。而他的另一位朋友,德鲁,则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意思。德鲁是中间性格,他既不像妹妹那么外向,也不像父母那样内敛。他跟罗比讨论中间性格讨论得越多,就越是希望人们能理解他性格里的混合倾向。

作为一名业余电影制作人,德鲁一直在尝试一种新的动画风格。他在研究了内向性格这个主题后,制作了一则公益广告,以极为生动的动画形式解读安静的意义。德鲁把它上传到了YouTube,但那仅仅是开始。他还参与了他们学校的电视新闻制作,每周一期,面向所有学生。其中有一期,德鲁在新闻里播放了他的那则公益广告,反响超级热烈。甚至有一位“潜藏的”内向老师都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我成功地让整个校园里的人对此有了新认识,”德鲁说,“连着好几个星期,人们都会过来跟我说:‘嘿,那真是棒极了!’”最感激他的人,就是他的朋友罗比。

深化对内向和外向学生的不同优势和需求的理解,能让所有学校从中获益。对内向孩子来说,中学时代最为艰难,因为当所有孩子都挤在一栋楼里时,好像获得尊重和友谊的唯一方式就是放大自己的声音和表情。然而,其实还有许多同样重要的品质,比如高度专注于话题和活动的能力,以及带着同理心和耐心倾听的能力——这两种都是内向人士的“超能力”。引导这些能力,找到你的激情所在,并全心全意地追随它们。这样,你不仅能够安然度过中学时代,还能够过得精彩。

静静地展露自我

有时候,在学校感受到压力和刺激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你依然可以超越那些影响,保护好你内在的自我。下面是几条你可能会常常用到的小技巧:

了解自己的需求:对内向的孩子来说,校园里常见的热闹场景很令人伤脑筋。你要承认自己有时会和周围环境有些不太协调,但不要勉强自己改变。找个安静的场所,花点儿时间给自己“充电”。如果你更喜欢跟一两个好友相处,而不是一大群人,完全没问题!找到跟自己有相似需求的人,或者了解你的需求的人,会让你放松下来。

寻找自己的圈子:也许你会发现,跟运动员、程序员或者那些与你兴趣相左却待人友善的人相处,你会特别愉快。如果列出一份话题清单更能有助于你跟朋友交谈,那就去做吧。

保持沟通:确保你最要好的朋友能够理解你为什么有时候在学校会想要独处或安静一会儿。跟他们聊聊内向和外向。如果他们是外向的人,问问他们需要你怎么做。

发现自己的爱好:无论对于哪种个性,这一点都至关重要,但对内向的人来说尤为如此,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把精力集中在一两件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在我们感到害怕时,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能让我们感到快乐,从而打起精神,战胜恐惧。恐惧是我们强大的敌人,但爱好是更为强大的朋友。

拓展你的舒适区:我们都有一定的“弹性”,为了某项事业或某个热爱的课题,我们可以突破一些看似明显的局限。如果你正在尝试一个让你胆怯的领域——对很多人来说,演讲就是其中之一,记得要循序渐进地去做。这一点会在第13章详细讨论。

了解你的身体语言:微笑不仅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也会让你自己变得开心和自信。这是一个生物学现象:微笑会给你的身体发出“一切都好”的信息。但能带来这种效果的不仅仅是微笑:看一下,在你感到自信和放松时,身体还会怎么做呢?比如,手臂交叉通常是紧张的反应,它会让你看上去——并且感觉到——封闭。练习摆出一些不会发出沮丧信息的姿势,那会让你感觉更好。